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后淋巴系恶性肿瘤患者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其预测模型,为甲氨蝶呤个体化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6月—2016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及血液病中心收住的180例淋巴系恶性肿瘤患者,记录患者相关信息,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再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因素,建立不良反应预测模型,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肝功能损伤影响因素包括年龄(OR=3.280)、化疗前24 h水化量(OR=2.045)、化疗前谷丙转氨酶(ALT)(OR=5.120)、化疗前谷草转氨酶(AST)(OR=12.962),预测方程:a=-1.479+1.188(年龄)+0.715(化疗前24 h水化量)+1.633(化疗前ALT)+2.562(化疗前AST),ROC曲线下AUC为0.774;骨髓抑制影响因素包括体表面积(OR=0.497)、化疗前白细胞(WBC)(OR=2.416)、化疗前碱性磷酸酶(ALP)(OR=10.248),MTX给药剂量强度(OR=0.593),预测方程:a=1.695-0.700(体表面积)+0.882(化疗前WBC)+2.327(化疗前ALP)-0.522(MTX剂量强度),ROC曲线下AUC为0.762;黏膜损伤影响因素包括MTHFR A1298C(OR=4.147)、疗程≥3次(OR=0.375),预测方程:a=-0.356+1.422(MTHFR A1298C)+0.641(x3)-0.982(x4),ROC曲线下AUC为0.765;胃肠道反应影响因素包括MTHFR A1298C(OR=11.060),预测方程:a=-1.773+2.403(MTHFR A1298C),ROC曲线下AUC为0.808。结论临床应用大剂量甲氨蝶呤时,应多加关注患者的年龄、体表面积、疗程数、MTX剂量强度、水化量、MTHFR A1298C、化疗前肝功能或血常规等影响因素,以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