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DX200发射机是上世纪90年代生产的数字调幅发射机,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从发射机主电源可控硅的导通角度来看,DX200发射机的主电源受到了电源点火板的控制。所以,为了更好的进行DX200发射机的使用,有必要对DX200发射机的电源点火板的原理及应用问题进行分析。因此,基于这种情况,本文对DX200发射机主电源供电通路中采用的FCOG6100型点火板的原理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实际应用情况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DX200发射机 电源点火板 原理 应用
引言:从电路结构上来看,DX200发射机的主电源回路为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而想要进行电源的直流输出电压大小的控制,则需要进行点火板输出触发脉冲相位的控制。从功能上来看,点火板对可控硅的移相的控制,主要是通过电源同步信号和控制信号来实现的。而FCOG6100型可控硅点火板是一种可以进行相位大规模控制的集成电路,所以在DX200发射机中得到了应用。
一、DX200电源点火板的原理
1.1电路组成与功能
从电路组成上来看,电源点火板主要是由相位基准电路、缓冲放大器、软启动/停止电路、相位检测电路、相位锁相环、延时发生器、门脉冲放大器和脉冲变压器构成的。而整个触发电路的核心为相位锁相环电路,而该电路是由加法放大器、压控振荡器、分频器等结构组成的,整个电路则为三相锁相环电路。此外,为了适应不同电源频率,点火板上还设有插脚[1]。而在进行不同插脚连接时,则可以进行不同不同频率的电源的连接,以便进行锁相的稳定。
从电路功能上来看,点火板可以进行六脉冲强触发功能的实现,并且具有软启动功能、紧听功能等多种功能。在工作的过程中,点火板在进行三相电源的相位基准信号的获取时,可以进行电阻衰减器的利用,从而进行常规相位传感变压器的节省。而在这种情况下,主板尺寸得以缩减,以便进行点火板重量和成本的降低。而门延时间基准则是点火电路从三相电压中获取的,并且该电路可以进行基准信号的逻辑信号的输出,并将信号输送至三个异门相位检测器。
1.2 点火板各组成电路及功能
在点火板电路中,缓冲放大器与软启动/停止电路始终保持一致的工作状态,以便保证可控硅进入导通状态。正常的情况下,发射机的PB接口板将进行电源允许低电平信号的输出,而控制电路则会开始工作[2]。而随着发射机功率的逐渐提升,电流互感器的取样信号也将逐渐增加,并需要经过电源控制板电路的处理。而在可控硅的控制电压得以逐渐增大的情况下,点火板上的PLL电路的控制角则会逐渐减小,以便使功放电压恢复正常。在电路中的相电压丢失和主电源相位失衡的情况下,失相禁止电路将会开始工作。而在失相禁止电路的干扰下,可控硅的门极驱动信号将得以去除。在主电路电压得以恢复后,软启动电路则会开始工作,以便使点火板进行电压的正常输出。在点火板中,门驱动电路是由林顿集成电路、电阻和电容所组成的。而作为一种初级电压降压网络,门驱动将由低幅度的持续门脉冲提供,以便在电流不稳定时保持整机工作状态的稳定,并进行平均门功率和初级压降电阻上的损耗的降低。而该电路的次级电路则包含了串联二极管、分流二极管、电阻和熔丝。其中,串联二极管用来进行逆向门脉冲电流的防治,分流二极管进行反向门极电压的限制,而电阻进行电路干扰的抑制。此外,熔丝主要用在进行门极接错、二极管失效等问题造成的线路板伤害的预防。
二、FCOG6100型电源点火板的应用
由于DX发射机末极的整流器为低电压、大电流的整流器,所以需要进行较大的滤波电容量的采用,以便进行整变压器的利用因数的提高。所以,需要进行FCOG6100型的电源点火板的应用,从而进行因素最高的三相全波桥式整流电路的应用。在进行该脉冲点火板的应用时,可控硅将得以可靠触发。而作为发射机中的直流变换器,点火板触发的可控硅整流管是一种相位控制器件。在可控硅点火板接收到电源控制板输出的电源控制信号后,点火板将进行可控硅开通控制信号的输出[3]。而在可控硅门极接收这一信号后,则会进行三相主电源的调相整流。所以,点火板可以根据电源同步信号和控制信号控制可控硅的移相,并进行6路互差为60°的窄脉冲的输出,进而进行门极激励的提供。而与此同时,点火板可以进行可控硅导通角大小的调整,以便进行电源电压的调整。而脉冲信号则可以进行整流器的適时导通的控制,并最终向功率放大单元进行直流电源的输出。
结论:总而言之,FCOG6100型通用可控硅点火板具有较好的相位平衡能力,且能够进行所有控制参数的数字化显示。此外,该点火板不存在温度漂移变化,并可以进行具有良好对称性的触发脉冲的输出,所以不需要进行移相范围的调整,并具有电源相序的自适应性。所以,该类型的点火板的应用,使得DX200发射机的电源系统能够一直保持稳定的运行,以便为电台的安全播出提供一定的保障。
参 考 文 献
[1]李军胜.恶劣环境下DX-200发射机电源系统稳定性改造[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4,02(01):74-75.
[2]张向帆.DX发射机电源控制板闭环控制系统工作原理的分析[J].东南传播,2015,03(01):135-138.
[3]郑玉东.可控硅在DX中波发射机中的应用及维护[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05(09):175-182.
【关键词】 DX200发射机 电源点火板 原理 应用
引言:从电路结构上来看,DX200发射机的主电源回路为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而想要进行电源的直流输出电压大小的控制,则需要进行点火板输出触发脉冲相位的控制。从功能上来看,点火板对可控硅的移相的控制,主要是通过电源同步信号和控制信号来实现的。而FCOG6100型可控硅点火板是一种可以进行相位大规模控制的集成电路,所以在DX200发射机中得到了应用。
一、DX200电源点火板的原理
1.1电路组成与功能
从电路组成上来看,电源点火板主要是由相位基准电路、缓冲放大器、软启动/停止电路、相位检测电路、相位锁相环、延时发生器、门脉冲放大器和脉冲变压器构成的。而整个触发电路的核心为相位锁相环电路,而该电路是由加法放大器、压控振荡器、分频器等结构组成的,整个电路则为三相锁相环电路。此外,为了适应不同电源频率,点火板上还设有插脚[1]。而在进行不同插脚连接时,则可以进行不同不同频率的电源的连接,以便进行锁相的稳定。
从电路功能上来看,点火板可以进行六脉冲强触发功能的实现,并且具有软启动功能、紧听功能等多种功能。在工作的过程中,点火板在进行三相电源的相位基准信号的获取时,可以进行电阻衰减器的利用,从而进行常规相位传感变压器的节省。而在这种情况下,主板尺寸得以缩减,以便进行点火板重量和成本的降低。而门延时间基准则是点火电路从三相电压中获取的,并且该电路可以进行基准信号的逻辑信号的输出,并将信号输送至三个异门相位检测器。
1.2 点火板各组成电路及功能
在点火板电路中,缓冲放大器与软启动/停止电路始终保持一致的工作状态,以便保证可控硅进入导通状态。正常的情况下,发射机的PB接口板将进行电源允许低电平信号的输出,而控制电路则会开始工作[2]。而随着发射机功率的逐渐提升,电流互感器的取样信号也将逐渐增加,并需要经过电源控制板电路的处理。而在可控硅的控制电压得以逐渐增大的情况下,点火板上的PLL电路的控制角则会逐渐减小,以便使功放电压恢复正常。在电路中的相电压丢失和主电源相位失衡的情况下,失相禁止电路将会开始工作。而在失相禁止电路的干扰下,可控硅的门极驱动信号将得以去除。在主电路电压得以恢复后,软启动电路则会开始工作,以便使点火板进行电压的正常输出。在点火板中,门驱动电路是由林顿集成电路、电阻和电容所组成的。而作为一种初级电压降压网络,门驱动将由低幅度的持续门脉冲提供,以便在电流不稳定时保持整机工作状态的稳定,并进行平均门功率和初级压降电阻上的损耗的降低。而该电路的次级电路则包含了串联二极管、分流二极管、电阻和熔丝。其中,串联二极管用来进行逆向门脉冲电流的防治,分流二极管进行反向门极电压的限制,而电阻进行电路干扰的抑制。此外,熔丝主要用在进行门极接错、二极管失效等问题造成的线路板伤害的预防。
二、FCOG6100型电源点火板的应用
由于DX发射机末极的整流器为低电压、大电流的整流器,所以需要进行较大的滤波电容量的采用,以便进行整变压器的利用因数的提高。所以,需要进行FCOG6100型的电源点火板的应用,从而进行因素最高的三相全波桥式整流电路的应用。在进行该脉冲点火板的应用时,可控硅将得以可靠触发。而作为发射机中的直流变换器,点火板触发的可控硅整流管是一种相位控制器件。在可控硅点火板接收到电源控制板输出的电源控制信号后,点火板将进行可控硅开通控制信号的输出[3]。而在可控硅门极接收这一信号后,则会进行三相主电源的调相整流。所以,点火板可以根据电源同步信号和控制信号控制可控硅的移相,并进行6路互差为60°的窄脉冲的输出,进而进行门极激励的提供。而与此同时,点火板可以进行可控硅导通角大小的调整,以便进行电源电压的调整。而脉冲信号则可以进行整流器的適时导通的控制,并最终向功率放大单元进行直流电源的输出。
结论:总而言之,FCOG6100型通用可控硅点火板具有较好的相位平衡能力,且能够进行所有控制参数的数字化显示。此外,该点火板不存在温度漂移变化,并可以进行具有良好对称性的触发脉冲的输出,所以不需要进行移相范围的调整,并具有电源相序的自适应性。所以,该类型的点火板的应用,使得DX200发射机的电源系统能够一直保持稳定的运行,以便为电台的安全播出提供一定的保障。
参 考 文 献
[1]李军胜.恶劣环境下DX-200发射机电源系统稳定性改造[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4,02(01):74-75.
[2]张向帆.DX发射机电源控制板闭环控制系统工作原理的分析[J].东南传播,2015,03(01):135-138.
[3]郑玉东.可控硅在DX中波发射机中的应用及维护[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05(09):175-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