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北京到井冈山,需要两个小时的飞行,再乘一个多小时大巴。
蜿蜒崎岖的山路上,大巴车上的人们跟着循环播放的革命歌曲欢快哼唱。女士们唱着:“嘿,毛主席,我们无限热爱你,您的教导牢记心上。你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男士们则唱着:“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呀)子,到哪里,就和哪里的人们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
这批60多位来自中央党校中青一班的学员,在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接受为期一周的学习。
绵绵细雨落下,恍若时空交错,空气里弥漫着令人激动的气息,迎面而来的山岩上雕刻着八个红色大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27年10月,三湾改编后,毛泽东带着700人的队伍上井冈山。在白色政权的包围下,在偏僻的小山村,提出要夺取全国政权。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出自1930年毛泽东给林彪的回信。那时,正是在井冈山上,面对艰苦的自然环境和敌人的多次围剿,针对党内的悲观情绪,毛泽东回答了“红旗还能打多久”的疑问。
今天,这个党已经94岁,执政66年。
学员们系着红色的牺牲带,打着红旗走向现场教学点。站在井冈山上,远远望去,“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打出旗帜,亮出身份
在井冈山,学员们接受准军事化管理,每场外出教学,都要列队,打出旗帜,亮出身份,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自2005年以来,井冈山干部学院与延安干部学院、浦东干部学院,每年都与中央党校开展四五次为期一周的合作办学。
开班式后,这群正厅级干部在雨中列队、报数,擎旗出发,前往参观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他们肃立在雨中,听文尚卿教授讲解英烈的事迹。
中青一班的学员无论是鞠躬、默哀还是听讲、参观,始终表情庄严,列队整齐。他们齐声唱着:“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第一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
这是学员们在井冈山上的首个激情教学之夜。
接下来,他们还将接受11场现场教学、3场专题教学,一场“重走朱毛红军挑粮小道”的体验式教学,和一场“井冈山精神代代传”的访谈式教学。
他们希望,在这里看到红色政权的未来。
历史要让人相信,不能自说自话
在黄洋界的现场教学中,讲解员告诉学员们:“那时打土豪、分田地,老百姓一开始怕土豪报复,不敢拿东西。我们就想办法晚上天黑了悄悄给老百姓送去,把这个地方的土豪的东西送给那个地方的老百姓。”
学员们在雨中纷纷感慨:“要想尽办法满足老百姓的需要。”
而在专题教学“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时,井冈山干部学院的陈胜华教授告诉大家:“那时一些同志被错杀,他们不肯逃跑,还说,不要用子弹,用刀吧,子弹可以留下来对付敌人!”
“以前说找差距还是流于形式,在了解革命前辈的历史后,才知道什么是差距,才真正领悟何为革命意志坚如铁、理想信念高于天。”中青一班学员、国务院扶贫办国际合作和社会扶贫司司长李春光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是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被中组部表彰的精品课程之一。陈胜华告诉本刊记者:“以前我们讲榜样,就是高大全。现在更注重细节,让这些人物有血有肉。”
他说:“历史要让人相信,不能自说自话。”
比如被毛泽东赞誉为“关云长”的张子清,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11师师长兼31团团长。他脚上中弹,伤口化脓。当时红军医院没有酒精,只能用盐水清洗伤口,但他把本可以为自己救伤的食盐留给战士吃,自己伤口溃烂而死。
井冈山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梅黎明告诉《瞭望东方周刊》,面对“凿船党”对榜样的污名化,为了讲好党史,井冈山干部学院专门成立了资料征集工作领导小组,发动全体教师前往江西、湖南、湖北、福建等地寻访烈士后人,搜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也不乏对海外史料的征集。
“但我们对党史工作还不够重视。”陈胜华说,有一些地方研究者会人为拔高,他曾看到某地宣称自己是毛泽东创建的第一个农村党支部。
“它那里是1927年创建的,事实上,毛泽东创立的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是在1925年的韶山。”陈胜华说,“我告诉当地的领导,这个说轻了是你不懂,说重了就是篡改党史。”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习近平对历史和党史高度重视,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而陈胜华告诉本刊记者,“一些县一级的党史办,一年的经费仅3000元。”他在课堂上向学员们呼吁,“希望你们能支持党史工作,党史办不应该是冷部门!”
为什么要重走“挑粮小道”
井冈山学习一周,历史细节重现,“革命先辈的形象开始鲜活起来。”中青一班学员、吉林省政府副秘书长杨安娣告诉本刊记者。
她和多数学员一样是第一次到中央党校学习,也是第一次来到井冈山干部学院。
“重走朱毛红军挑粮小道”是被中组部表彰的精品课程。无论在雨天还是艳阳天,攀爬3000米的崎岖山路,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按照课程设定,超过50岁,有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的学员,原则上都可以不走挑粮小道。
中青一班的多数学员已年逾50,跟班的中组部联络员任志连也因不适应潮湿气候而抱恙,但所有人都坚持重走挑粮小道。
在湿滑坎坷的山路上,一名学员对本刊记者说:“现在有人质疑邱少云牺牲的事,认为超越了人类生理极限,那是他们不懂——共产党员是特殊材料制成的!”
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干部们,穿上红军服,背着斗笠,搭上干毛巾,准备挥汗如雨。
梅黎明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有一位学员是湖南省粮食局副局长,他说以前每次下基层粮所检查收购,都只看收购任务完成得怎样。从井冈山回去后再到基层,他就很自然地考虑到为卖粮的群众提供茶水和临时休息的地方。”
教学更加自信开放
对于许多第一次来中央党校学习的学员来说,课堂上讨论问题的激烈和宽松程度超出预料。
“井冈山斗争与党内民主”是中央党校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而在井冈山干部学院的“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专题教学上,陈胜华教授也讲述了这段历史。
“朱毛之争”发生在1929年6月的红四军“七大”前后。当时毛泽东集党政军权于一身,几位主要领导人在实行民主集中方面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在前委扩大会议上,毛泽东提出辞呈,陈毅被推举代理前委书记,这是毛泽东一生中唯一一次自下而上的落选。随后的红四军第七次党代表大会上,毛泽东更被予以严重警告,朱德则被书面警告。
后来在古田会议上,毛泽东重新当选书记,同时确立了我党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中央党校在教学中,甚至详细公布了毛泽东被处罚的文件。”一名学员告诉本刊记者。
杨安娣则向本刊记者表示:“讲述这些历史的真相与细节,证明了我党的自信。”
“当时红四军领导人之间的分歧与矛盾,绝非狭隘的‘权力之争’或是个人的荣辱进退,在他们心中悬着的,永远是‘党的最高利益’。”陈胜华说,“当时,毛泽东离开时没有带走一个士兵——但你看看国民党的官员,都是带着队伍走的。陈毅被选上前委书记后,始终坚持推荐毛泽东是最佳人选,那时的干部,真是一心为公,毫无私心。”
“袁文才和王佐被错杀,也是到井冈山干部学院学习的学员们最关心的话题。”陈胜华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有人直接问,他们被错杀与毛泽东有什么关系?是不是毛泽东下的命令?”
课堂上,陈胜华向学员们讲述了毛泽东如何保护袁文才和王佐,并详细分析了冤案发生的原因。
在最后一天的访谈式教学上,井冈山干部学院还请来了袁文才的嫡孙袁建芳、王佐的曾孙王华生,亲自与学员们交流这段历史。他们拿出祖辈的老照片和新时期的全家福,讲述各自家庭如何在毛泽东、朱德、宋任穷等领导人的关怀下过上了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