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农民工的衍生群体,越来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数据资料以及调查报告分析的方式,发现情感和教育缺失的严峻生存问题成为农村留守儿童正常社会化的普遍障碍。面对农村留守兒童令人堪忧的生存现状,运用社会学研究方法,探究避免农村留守儿童个体标签化,关爱教育农村留守儿童的最佳路径,即以政府为主导,资金政策双管齐下;弥补教育缺失,共同推进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协调发展;母性回归与城市接纳相结合,彻底结束农村留守儿童的留守生活。以此来弥补农村留守儿童物质和精神生活的缺失,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
关键词 农村 留守儿童 生存现状 社会流动
作者简介:苏晋萍,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社会学。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3.102
在中国,众人对留守儿童的认识是有所偏差的。起先“留守儿童”指父母在国外工作或学习而留守在家的未成年儿童,①而今留守儿童多指农村留守儿童,父母为生存进入城市打工,而未成年子女被迫留守户籍地,独自或与年迈的祖父母一起生活,随着大量农村人口进城务工,最终形成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 从社会学角度看,农村留守儿童开始引起众人的关注,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密切相关。需要层次理论指出:在一个国家中,大多数人的阶层结构与国家的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只有一个国家的大多数人拥有更高的需求水平,那些长期被忽视的人才能进入视野。农村留守儿童概念的提出不仅是在中国的需求水平提高的一种表现,而且也是中国社会进步的体现。因此,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增强,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也从被忽视转变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
一、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及原因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有农村留守儿童人数为610 2.55万,占全体农村儿童的37.70%,占全国儿童的21.88%,与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的2443万留守儿童数量相比,仅仅十年就增加了1.5倍。②因此,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呈现数量多,增长快的趋势。根据留守的现存形式,我们可以把农村留守儿童分为两种,一种是土著留守儿童,也就是说,自出生后父母就外出务工,得不到父母的关怀。另一种则称为返乡留守儿童,出生在城市,但在需要接受教育的时候,被迫送回家户籍地的未成年儿童。受家庭经济能力、社会关系网络、城市社会的排斥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的留守儿童不得不留守农村,跟随年迈的祖父母居住生活,接受隔代教育,缺少父母的关心教育,在身心健康、教育监管等方面得不到有效保障,处在社会生活教育的最底层。
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城市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现实差距,城乡经济条件的差异,使得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为提高经济收入,改善生存生活条件,背井离乡,涌入城市务工。但由于收入的差距以及消费水平低下,无法负担子女高昂的教育资金,因此未成年儿童被迫留守农村,与年迈的祖父母相互依赖生存。同时大规模的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增加了城市的就业负担,也严重违背了合理的社会流动的一般标准,无形当中加深了城镇居民与农村人口之间的不平等。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把人分为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在户籍上差别对待农村人口,进城农民工不能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的发展权利。二元户籍制度明显成为限制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条件,虽然长期工作在此,却无定居的权利,只有暂住权利。根据户籍以及定居地点决定子女受教育的学校,也严重阻碍了农村儿童跟随父母进城生活的路径,降低了农村人口特别是农村儿童融入城市的可能性。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农民工在城乡二元体制下的“边缘人生”生存状态一直未得到实质性的改变,因此农民工这个社会结构中的庞大群体衍生出与之息息相关的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
二、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生存问题
在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是农民工问题的派生,因此它也具有农民工问题的普遍特征。当前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正处在社会化的关键阶段,在这一时期他们基本的生理、安全和社会的需要无法得到满足,更不用说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了。根据全国妇联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我们发现当前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存在严重的生存问题,比如亲情缺失問题、生活抚育问题、教育监护问题以及安全保护的问题。③
(一)情感缺失
一是归属感缺失。农村留守儿童因父母外出打工,长期不在身边,难以得到父母的关心教育,未成年儿童就会缺乏归属感。因为归属感最早来源于母亲,因为胎儿寄托并长久依赖于母体。可以说归属感与生俱来,既能给人舒适、温暖的主观感受,又能填补心灵的空虚。当婴儿脱离母体后,急切需要填补这种情感,因此转变成对家庭依赖的情感。未成年时期,归属感是儿童的心理核心,因为儿童不具备生存自理能力,其自身无法解决日常生活琐事,所以他必须有所归属。而归属感的缺乏则会影响未成年人的一些行为的选择,不当的行为选择会制约儿童正常人格的形成,严重者会形成犯罪。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归属感缺乏的现状尤为显著,表现为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找不到自己人生的追求目标,心理失衡,没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空间,表现出迷茫空虚的状态,缺乏归属感。
二是安全感缺失。大多数儿童的安全感来自于对生存环境的依赖,农村留守儿童因缺乏父母的关怀与抚慰,且隔代抚养的长辈年老体衰,力不从心,这使得他们没有可以依赖的坚强后盾,因此生活中十分缺乏安全感,性格上表现为胆小、懦弱、自卑、畏缩。更有甚者,处在社会化的初级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因为教育监管不到位,给予社会上不法分子可趁之机,使得社会上经常发生故意伤害抢劫迫害未成年儿童的案件,给本来就内心脆弱的农村留守儿童带来更加严重的心灵创伤,让现存的生活环境充满了更强烈的不安全感。
(二)教育缺失
一是家庭教育缺失。家庭教育是儿童顺利实现社会化的根本,而因父母远离孩子,亲子关系疏离,使得当前农村留守儿童长期处于“家庭教育真空”的状态,这将严重影响其自身社会化的进程。调查研究显示有80%的农村留守儿童被迫接受畸形的家庭教育,即单亲教育或隔代教育。目前来看,单亲教育是阻碍儿童正常人格形成的直接原因。隔代教育,则由于过度溺爱,过度放任孩子,代际及沟通困难等问题,造成许多农村留守儿童沾染恶习,难以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在交往中缺乏人际沟通能力,在行为举止上缺乏文明和礼貌。④
关键词 农村 留守儿童 生存现状 社会流动
作者简介:苏晋萍,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社会学。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3.102
在中国,众人对留守儿童的认识是有所偏差的。起先“留守儿童”指父母在国外工作或学习而留守在家的未成年儿童,①而今留守儿童多指农村留守儿童,父母为生存进入城市打工,而未成年子女被迫留守户籍地,独自或与年迈的祖父母一起生活,随着大量农村人口进城务工,最终形成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 从社会学角度看,农村留守儿童开始引起众人的关注,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密切相关。需要层次理论指出:在一个国家中,大多数人的阶层结构与国家的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只有一个国家的大多数人拥有更高的需求水平,那些长期被忽视的人才能进入视野。农村留守儿童概念的提出不仅是在中国的需求水平提高的一种表现,而且也是中国社会进步的体现。因此,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增强,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也从被忽视转变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
一、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及原因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有农村留守儿童人数为610 2.55万,占全体农村儿童的37.70%,占全国儿童的21.88%,与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的2443万留守儿童数量相比,仅仅十年就增加了1.5倍。②因此,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呈现数量多,增长快的趋势。根据留守的现存形式,我们可以把农村留守儿童分为两种,一种是土著留守儿童,也就是说,自出生后父母就外出务工,得不到父母的关怀。另一种则称为返乡留守儿童,出生在城市,但在需要接受教育的时候,被迫送回家户籍地的未成年儿童。受家庭经济能力、社会关系网络、城市社会的排斥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的留守儿童不得不留守农村,跟随年迈的祖父母居住生活,接受隔代教育,缺少父母的关心教育,在身心健康、教育监管等方面得不到有效保障,处在社会生活教育的最底层。
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城市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现实差距,城乡经济条件的差异,使得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为提高经济收入,改善生存生活条件,背井离乡,涌入城市务工。但由于收入的差距以及消费水平低下,无法负担子女高昂的教育资金,因此未成年儿童被迫留守农村,与年迈的祖父母相互依赖生存。同时大规模的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增加了城市的就业负担,也严重违背了合理的社会流动的一般标准,无形当中加深了城镇居民与农村人口之间的不平等。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把人分为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在户籍上差别对待农村人口,进城农民工不能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的发展权利。二元户籍制度明显成为限制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条件,虽然长期工作在此,却无定居的权利,只有暂住权利。根据户籍以及定居地点决定子女受教育的学校,也严重阻碍了农村儿童跟随父母进城生活的路径,降低了农村人口特别是农村儿童融入城市的可能性。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农民工在城乡二元体制下的“边缘人生”生存状态一直未得到实质性的改变,因此农民工这个社会结构中的庞大群体衍生出与之息息相关的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
二、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生存问题
在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是农民工问题的派生,因此它也具有农民工问题的普遍特征。当前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正处在社会化的关键阶段,在这一时期他们基本的生理、安全和社会的需要无法得到满足,更不用说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了。根据全国妇联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我们发现当前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存在严重的生存问题,比如亲情缺失問题、生活抚育问题、教育监护问题以及安全保护的问题。③
(一)情感缺失
一是归属感缺失。农村留守儿童因父母外出打工,长期不在身边,难以得到父母的关心教育,未成年儿童就会缺乏归属感。因为归属感最早来源于母亲,因为胎儿寄托并长久依赖于母体。可以说归属感与生俱来,既能给人舒适、温暖的主观感受,又能填补心灵的空虚。当婴儿脱离母体后,急切需要填补这种情感,因此转变成对家庭依赖的情感。未成年时期,归属感是儿童的心理核心,因为儿童不具备生存自理能力,其自身无法解决日常生活琐事,所以他必须有所归属。而归属感的缺乏则会影响未成年人的一些行为的选择,不当的行为选择会制约儿童正常人格的形成,严重者会形成犯罪。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归属感缺乏的现状尤为显著,表现为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找不到自己人生的追求目标,心理失衡,没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空间,表现出迷茫空虚的状态,缺乏归属感。
二是安全感缺失。大多数儿童的安全感来自于对生存环境的依赖,农村留守儿童因缺乏父母的关怀与抚慰,且隔代抚养的长辈年老体衰,力不从心,这使得他们没有可以依赖的坚强后盾,因此生活中十分缺乏安全感,性格上表现为胆小、懦弱、自卑、畏缩。更有甚者,处在社会化的初级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因为教育监管不到位,给予社会上不法分子可趁之机,使得社会上经常发生故意伤害抢劫迫害未成年儿童的案件,给本来就内心脆弱的农村留守儿童带来更加严重的心灵创伤,让现存的生活环境充满了更强烈的不安全感。
(二)教育缺失
一是家庭教育缺失。家庭教育是儿童顺利实现社会化的根本,而因父母远离孩子,亲子关系疏离,使得当前农村留守儿童长期处于“家庭教育真空”的状态,这将严重影响其自身社会化的进程。调查研究显示有80%的农村留守儿童被迫接受畸形的家庭教育,即单亲教育或隔代教育。目前来看,单亲教育是阻碍儿童正常人格形成的直接原因。隔代教育,则由于过度溺爱,过度放任孩子,代际及沟通困难等问题,造成许多农村留守儿童沾染恶习,难以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在交往中缺乏人际沟通能力,在行为举止上缺乏文明和礼貌。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