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开大学 天津 300000)
摘 要:现代化早已成为一个全球性不可避免的潮流,进行现代化的地区和群体不管主动还是被动,几乎无一例外的、或早或晚的已经融入到这个洪流当中或者在其边缘受其影响。敖乡(敖鲁古雅民族乡)“生态移民”是国家现代化的产物,是政府通过规划对猎民实行的社会政策。其初衷是以保护生态和提高猎民生活,使猎民也过上现代社会所带来的便利生活,但是这次移民却没有达到最初的目的。本文通过对于生态移民政策的重新反思,对敖乡生态移民的整个过程、民族文化价值的考虑,重新对政府治理理念与政府职能进行研究思考。
关键词:社会;敖鲁古雅鄂温克;现代化;职能
一、背景及概念界定
(一)驯鹿鄂温克民族
1.驯鹿鄂温克民族
目前根据所收集到的文献和资料,鄂温克民族可分为三大部落,分别为:索伦部落、通古斯部落、雅库特部落。而在历史上他们却不会把自己分为三个部落,而是统一的鄂温克民族。今日的敖鲁古雅鄂温克属于雅库特鄂温克。他们祖先是一支居住在贝加尔湖西北勒拿河支流威吕河和维提姆河沿岸的使鹿鄂温克人,在18世纪初,他们迁来额尔古纳河畔,被称为“雅库特”人的祖先。可以说没有他们,中国就没有驯鹿,是他们把驯鹿带到了中国。在清朝时期,猎民人数最多达到700人左右,但是由于19世纪沙俄的向东西伯利亚扩张和二战时期日本殖民,使猎民人数骤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驯鹿鄂温克人创造出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驯鹿文化、桦树皮文化、兽皮文化等。
2.生活环境与方式
他们是我国唯一饲养驯鹿的民族。他们居住在广阔茂密的森林里,蕴藏着大量的天然财富、山脉、河流、森林、野兽等,这些都是养育这个一二百人的少数族群的丰富资源。从18世纪,敖鲁古雅鄂温克猎民的先人就一直在额尔古纳河以东、大兴安岭西北麓的原始森林里过着狩猎采集生活。
在生活方式方面主要研究他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可以说驯鹿鄂温克族的生活方式与大森林和驯鹿是息息相关的。猎民在林中曲枯枝取暖,打猎也从不敢贪多。驯鹿是他们主要的交通工具,也是主要乳制品来源。驯鹿吃食林中的苔藓和蘑菇,猎民们也专门地饲养他们,可以说这些驯鹿是半野生状态的。因此他们传统的生活方式是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有助于生态平衡的,但是生产力水平低下也是有目共睹的。
(二)政府提出生态移民原因
敖鲁古雅鄂温克生态移民是与社会政策实施和地方政府实践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从中国第一代领导人核心毛泽东在规划中国现代宏伟蓝图时,提出的“工业化”到近年提出的“综合发展”思路的提出,都决定着中国现代化的道路。1954年9月,周恩来根据毛泽东的讲话精神,在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交通运输和现代化的国防。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确立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内涵做出了全面的阐述: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十六大的政治文件中已经将我国的基本矛盾定位“城乡二元结构”,并提出要将来要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在2003年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进一步强调了“综合发展观”,实现“五个统筹”。我们必须清楚地了解到国家政策与实施方面是有时间差的,不仅在实施政策时要不断探索,不断与时俱进,通过实践将有利的政策继续进行下去,而将不适的方面又进行改革。在地方实践方面,因为要考虑到因地制宜,将国家政策与地方实际联系在一起。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而有些时候因为国家规划,有些偏远地区或是少数民族地区享受不到这种政策的优越性,或是从一个被认为是落后的阶段直接受到了“现代化”的冲击。现代化不只是发展,现代化一般是指生活环境、技术条件的进步,是不断自我革新的,而发展可以是向不好的方面发展。对于现代化发展的重新思考以及对地方发展的思考有助于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而且对后续的发展思路提供更好的治理理念和方法。
从地方政府方面来说,根河市政府考虑到鄂温克族的生活环境的变化、生活水平的简朴以及为提高根河市当地公共服务水平以提高他们生活水平、保護天然林为目的在2002开始了生态移民工程,于2003竣工。从国家战略层面上来说,这是在当地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对根河市地方政府而言是一种规划实践的过程,是引领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从被认为是贫穷落后、原始的生活方式享受到现代化发展成果的过程。
二、敖鲁古雅民族乡生态移民面临的主要问题
反思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的定居路不是自己努力奋斗,自主争取而来的,而是国家一手规划和扶持下,甚至可以说是国家为他们铺好的路。敖鲁古雅鄂温克人不全是猎民,只有那些第一代的、生活在森林里的传统驯鹿鄂温克族才是猎民。现在的敖鲁古雅鄂温克可以分类为有不同需求的人。虽说他们一路是有政府扶持而来的,可是道路并不总是很平坦。现代化已经打破了猎民社会原有的生活规律和协调机制。敖乡定居生活与游猎生活有很大差距,猎民仍旧保持着“逐放水草”的习俗,虽说国家已经收回他们的猎枪,但是这只是阻止了猎民们狩猎这一生活的一部分,而他们却依然没有停止放养驯鹿。定居者与猎民人成为一种二元结构,山下的商店,卫生院等很少到山上去提供服务,由此山上的猎民与山下定居的人们的差距日益凸现出来。因为国家和当地政府只是将这些公共服务和行政职能大量落实在与最近的行政区域中。不同辈分者之间的代沟逐渐凸显出来,上一辈人不愿意下山定居,而年轻一代人不愿意上山养驯鹿,不愿上山过简朴艰苦的生活,民族传统文化逐渐消失。从此外部世界开始接受现代文明,而内部开始逐渐分化,有些人愿意接受现代化放弃驯鹿生活,但是一部分人决定继续传统的驯鹿生活、保留传统文化,放弃接受现代化的城镇居住方式。这种分化是的猎民内部矛盾和社会问题日益突出。
移民搬迁后存在的问题。生态移民是为了提高生活水平而实施的,但是移民后伴随而来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这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地方政府规划的生态移民过程,我们应该将生态移民放在一个复杂的环境里去思考。生态移民政策实施后没有解决的问题很多,没有解决好的事情也很多。生态移民政策不仅仅涉及到敖鲁古雅鄂温克族的生活水平、生活方式问题,在传统文化、民族心理、后续发展等等方面都起着很大影响,甚至有些方面都面临彻底改变的命运。 猎民们从山上搬下来到新的定居点后,对于这次生态移民一直持怀疑态度,对于此次移民的不滿的原因也成为一直围绕猎民与政府的问题。
三、对生态移民政策的反思及政府职能定位
(一)对现代化政策的反思
生态移民后,我们可以反思根河市政府实践的合理性。而这些合理性问题都与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息息相关的。从生态移民的目的而言是为保护生态和提高猎民生活水平。在猎民们的安置方面,搬迁后的猎民们已经逐渐接受并适应了现代文明,但是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各中不满是因为他们想更加融入这个现代化的社会,想过与其他受现代文明而生活的人一样的生活(如在学校孩子们不会受到其他人的排挤,不会被另行对待等)。另外在保护生态方面而言,政府安排猎民们在根河附近的山林里搭建猎民点,从而继续“放养”驯鹿。但是此次实践却没有实现其初衷。从搬迁之前的敖鲁古雅的森林到搬迁后的根河的森林都需要保护,而此次搬迁没有实现保护生态的目的。再者,可以说鄂温克猎民是森林的一部分,是与自然相融合的民族,因此他们对于维持森林中的生态平衡是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对于地方政府出发点问题,最先要解决的是政府治理理念问题,政府治理理念的问题对于反思敖乡移民的问题和敖乡今后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这些都是基于周密的调查。
1.文化价值观方面
生态移民绝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不只是将这些猎民安置在与行政区近的地方便于管理,对于他们文化价值观的认同与后续发展都要考虑周密。当现代文化与他们的传统文化进行碰撞时,不能将其分为哪种文化是主流文化,哪种文化是边缘文化,应平等地对待这些文化。尊重文化多样性,并且理解对与文化其匹配的价值观。生态移民是由政府一手规划的,这种规划忽视了猎民的主体性,忽视了他们的价值观,从而猎民们搬迁之后失去了原先的语言环境、导致原先社会网络的解体。因此通过此次案例必须建立起尊重民族的主体性、尊重民族文化价值观的治理理念。
2.民族自主性方面
生态移民工程不是通过政府的规划就能够顺利进行的。他们是在当地民众与政府相互沟通理解的基础上完成的。在这方面,政府需要在与猎民们相互沟通的基础上进行宏观的规划,当地猎民们也需要自力更生,培养“文化自觉性”,在对于自己民族文化认可的基础上积极与政府沟通才是发展的重要方向。政府不能一味地以自己的看法去规划,这样既不能对症下药,还会得到猎民们的不满与抱怨。在后现代行政主义中所提倡的,治理越来越以包括公民与行政官员在内的相关各方之间开诚布公的会话为基础。通过会话彼此可以互换想法,能够更明确猎民想要什么,这样就避免了政府一意孤行的行为,这样就更好地满足猎民们真正的需求。最重要的是民族今后的发展是依靠民族自身的力量,必须依靠民族的生命力加上政府的扶持作为保障,这样才能更好的从内在因素中入手,实现综合发展目的
(二)对政府职能的定位
1.从文化价值方面分析
猎民们可以分为以定居了的、逐渐习惯现代生活的猎民和依然追求森林生活的猎民。已定居了的猎民逐渐接受现代文明,而老一辈的猎民依然坚信传统的价值观。从文化价值观与生态移民的初衷考虑,在不久的将来依然没有解决的问题依然是森林生态与他们传统文化的问题。在森林生态方面,政府虽然说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一个目的而实行的生态移民,但是依然没有阻止了森林生态的破坏现象。森林中有很多营养丰富的野果子,每到野果子成熟的季节,当地或是外来人员开着车大批大批的往外运,将这些野果子加工提炼成美味佳肴。毫无疑问这是大自然赋予他们的美食,每个人都有权利享受这些,这种就逐渐就形成了“公地悲剧”。因此政府有必要从合理与合法方面都要进行考虑,在这种人们数量越来越多资源有限的情形下,如何调整分配资源方面做出实施方案。经济学家科斯提出产权界定可以解决公地悲剧,政府可以通过正确的产权界定加上对于本地人们的传统文化的考虑,制定出确切的方针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2.从建设服务型政府与社会组织分析
通过这件案例,政府应将自身的规划逐渐转变为服务型政府,承认“有限政府”,在政府与社会关系方面提倡“大社会-小政府”模式。构建“大社会-小政府”的关系的模式,其本质是建立一种官民相互信任的机制。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的发展主要是依靠其自身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如果自己不发展,他们将面临危机。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文化也需要发展,一个真正有生命力的文化是随着时代变迁和环境变化继续发展的。这需要民族自身的努力创作与发展,虽说通过外界的帮助和其他认可他们文化的人也能将传统猎民文化发展。政府在这方面应做到与他们多做交流,以平等的态度去沟通,通过这种渠道了解他们的需要,在不同观点的方面达成共识,提供他们真正需要的服务。并且对于他们的今后的发展,需要建设为敖乡鄂温克民族利益服务、表达他们利益的社会组织。在今后的生活发展过程中,从敖乡鄂温克民族不同的分化入手,表达他们不同的利益。
参考文献:
[1]谢园媛.生态移民政策与地方政府实践:以敖鲁古雅鄂温克生态移民为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08).
[2]詹姆斯·C.斯科特(著),王晓毅(译).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1).
[3]费孝通.创建一个和而不同的全球社会-在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中期会议上的主旨发言[J].思想战线,2001(10),第6期.
[4]费孝通.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给第七届全国民族学学术研讨会的贺信.
[5]乌兰托亚.民族学视野下驯鹿鄂温克人移民与定居的探讨[J].青海民族研究,2009(07).
[6]王晓毅.生态移民:一个复杂的故事-读谢元媛《生态移民政策与地方政府实践》[J].开放时代,2011(02).
作者简介:
阿拉坦苏毅乐(1990.09—),男,天津市,硕士,专业:行政管理。
摘 要:现代化早已成为一个全球性不可避免的潮流,进行现代化的地区和群体不管主动还是被动,几乎无一例外的、或早或晚的已经融入到这个洪流当中或者在其边缘受其影响。敖乡(敖鲁古雅民族乡)“生态移民”是国家现代化的产物,是政府通过规划对猎民实行的社会政策。其初衷是以保护生态和提高猎民生活,使猎民也过上现代社会所带来的便利生活,但是这次移民却没有达到最初的目的。本文通过对于生态移民政策的重新反思,对敖乡生态移民的整个过程、民族文化价值的考虑,重新对政府治理理念与政府职能进行研究思考。
关键词:社会;敖鲁古雅鄂温克;现代化;职能
一、背景及概念界定
(一)驯鹿鄂温克民族
1.驯鹿鄂温克民族
目前根据所收集到的文献和资料,鄂温克民族可分为三大部落,分别为:索伦部落、通古斯部落、雅库特部落。而在历史上他们却不会把自己分为三个部落,而是统一的鄂温克民族。今日的敖鲁古雅鄂温克属于雅库特鄂温克。他们祖先是一支居住在贝加尔湖西北勒拿河支流威吕河和维提姆河沿岸的使鹿鄂温克人,在18世纪初,他们迁来额尔古纳河畔,被称为“雅库特”人的祖先。可以说没有他们,中国就没有驯鹿,是他们把驯鹿带到了中国。在清朝时期,猎民人数最多达到700人左右,但是由于19世纪沙俄的向东西伯利亚扩张和二战时期日本殖民,使猎民人数骤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驯鹿鄂温克人创造出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驯鹿文化、桦树皮文化、兽皮文化等。
2.生活环境与方式
他们是我国唯一饲养驯鹿的民族。他们居住在广阔茂密的森林里,蕴藏着大量的天然财富、山脉、河流、森林、野兽等,这些都是养育这个一二百人的少数族群的丰富资源。从18世纪,敖鲁古雅鄂温克猎民的先人就一直在额尔古纳河以东、大兴安岭西北麓的原始森林里过着狩猎采集生活。
在生活方式方面主要研究他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可以说驯鹿鄂温克族的生活方式与大森林和驯鹿是息息相关的。猎民在林中曲枯枝取暖,打猎也从不敢贪多。驯鹿是他们主要的交通工具,也是主要乳制品来源。驯鹿吃食林中的苔藓和蘑菇,猎民们也专门地饲养他们,可以说这些驯鹿是半野生状态的。因此他们传统的生活方式是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有助于生态平衡的,但是生产力水平低下也是有目共睹的。
(二)政府提出生态移民原因
敖鲁古雅鄂温克生态移民是与社会政策实施和地方政府实践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从中国第一代领导人核心毛泽东在规划中国现代宏伟蓝图时,提出的“工业化”到近年提出的“综合发展”思路的提出,都决定着中国现代化的道路。1954年9月,周恩来根据毛泽东的讲话精神,在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交通运输和现代化的国防。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确立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内涵做出了全面的阐述: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十六大的政治文件中已经将我国的基本矛盾定位“城乡二元结构”,并提出要将来要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在2003年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进一步强调了“综合发展观”,实现“五个统筹”。我们必须清楚地了解到国家政策与实施方面是有时间差的,不仅在实施政策时要不断探索,不断与时俱进,通过实践将有利的政策继续进行下去,而将不适的方面又进行改革。在地方实践方面,因为要考虑到因地制宜,将国家政策与地方实际联系在一起。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而有些时候因为国家规划,有些偏远地区或是少数民族地区享受不到这种政策的优越性,或是从一个被认为是落后的阶段直接受到了“现代化”的冲击。现代化不只是发展,现代化一般是指生活环境、技术条件的进步,是不断自我革新的,而发展可以是向不好的方面发展。对于现代化发展的重新思考以及对地方发展的思考有助于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而且对后续的发展思路提供更好的治理理念和方法。
从地方政府方面来说,根河市政府考虑到鄂温克族的生活环境的变化、生活水平的简朴以及为提高根河市当地公共服务水平以提高他们生活水平、保護天然林为目的在2002开始了生态移民工程,于2003竣工。从国家战略层面上来说,这是在当地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对根河市地方政府而言是一种规划实践的过程,是引领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从被认为是贫穷落后、原始的生活方式享受到现代化发展成果的过程。
二、敖鲁古雅民族乡生态移民面临的主要问题
反思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的定居路不是自己努力奋斗,自主争取而来的,而是国家一手规划和扶持下,甚至可以说是国家为他们铺好的路。敖鲁古雅鄂温克人不全是猎民,只有那些第一代的、生活在森林里的传统驯鹿鄂温克族才是猎民。现在的敖鲁古雅鄂温克可以分类为有不同需求的人。虽说他们一路是有政府扶持而来的,可是道路并不总是很平坦。现代化已经打破了猎民社会原有的生活规律和协调机制。敖乡定居生活与游猎生活有很大差距,猎民仍旧保持着“逐放水草”的习俗,虽说国家已经收回他们的猎枪,但是这只是阻止了猎民们狩猎这一生活的一部分,而他们却依然没有停止放养驯鹿。定居者与猎民人成为一种二元结构,山下的商店,卫生院等很少到山上去提供服务,由此山上的猎民与山下定居的人们的差距日益凸现出来。因为国家和当地政府只是将这些公共服务和行政职能大量落实在与最近的行政区域中。不同辈分者之间的代沟逐渐凸显出来,上一辈人不愿意下山定居,而年轻一代人不愿意上山养驯鹿,不愿上山过简朴艰苦的生活,民族传统文化逐渐消失。从此外部世界开始接受现代文明,而内部开始逐渐分化,有些人愿意接受现代化放弃驯鹿生活,但是一部分人决定继续传统的驯鹿生活、保留传统文化,放弃接受现代化的城镇居住方式。这种分化是的猎民内部矛盾和社会问题日益突出。
移民搬迁后存在的问题。生态移民是为了提高生活水平而实施的,但是移民后伴随而来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这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地方政府规划的生态移民过程,我们应该将生态移民放在一个复杂的环境里去思考。生态移民政策实施后没有解决的问题很多,没有解决好的事情也很多。生态移民政策不仅仅涉及到敖鲁古雅鄂温克族的生活水平、生活方式问题,在传统文化、民族心理、后续发展等等方面都起着很大影响,甚至有些方面都面临彻底改变的命运。 猎民们从山上搬下来到新的定居点后,对于这次生态移民一直持怀疑态度,对于此次移民的不滿的原因也成为一直围绕猎民与政府的问题。
三、对生态移民政策的反思及政府职能定位
(一)对现代化政策的反思
生态移民后,我们可以反思根河市政府实践的合理性。而这些合理性问题都与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息息相关的。从生态移民的目的而言是为保护生态和提高猎民生活水平。在猎民们的安置方面,搬迁后的猎民们已经逐渐接受并适应了现代文明,但是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各中不满是因为他们想更加融入这个现代化的社会,想过与其他受现代文明而生活的人一样的生活(如在学校孩子们不会受到其他人的排挤,不会被另行对待等)。另外在保护生态方面而言,政府安排猎民们在根河附近的山林里搭建猎民点,从而继续“放养”驯鹿。但是此次实践却没有实现其初衷。从搬迁之前的敖鲁古雅的森林到搬迁后的根河的森林都需要保护,而此次搬迁没有实现保护生态的目的。再者,可以说鄂温克猎民是森林的一部分,是与自然相融合的民族,因此他们对于维持森林中的生态平衡是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对于地方政府出发点问题,最先要解决的是政府治理理念问题,政府治理理念的问题对于反思敖乡移民的问题和敖乡今后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这些都是基于周密的调查。
1.文化价值观方面
生态移民绝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不只是将这些猎民安置在与行政区近的地方便于管理,对于他们文化价值观的认同与后续发展都要考虑周密。当现代文化与他们的传统文化进行碰撞时,不能将其分为哪种文化是主流文化,哪种文化是边缘文化,应平等地对待这些文化。尊重文化多样性,并且理解对与文化其匹配的价值观。生态移民是由政府一手规划的,这种规划忽视了猎民的主体性,忽视了他们的价值观,从而猎民们搬迁之后失去了原先的语言环境、导致原先社会网络的解体。因此通过此次案例必须建立起尊重民族的主体性、尊重民族文化价值观的治理理念。
2.民族自主性方面
生态移民工程不是通过政府的规划就能够顺利进行的。他们是在当地民众与政府相互沟通理解的基础上完成的。在这方面,政府需要在与猎民们相互沟通的基础上进行宏观的规划,当地猎民们也需要自力更生,培养“文化自觉性”,在对于自己民族文化认可的基础上积极与政府沟通才是发展的重要方向。政府不能一味地以自己的看法去规划,这样既不能对症下药,还会得到猎民们的不满与抱怨。在后现代行政主义中所提倡的,治理越来越以包括公民与行政官员在内的相关各方之间开诚布公的会话为基础。通过会话彼此可以互换想法,能够更明确猎民想要什么,这样就避免了政府一意孤行的行为,这样就更好地满足猎民们真正的需求。最重要的是民族今后的发展是依靠民族自身的力量,必须依靠民族的生命力加上政府的扶持作为保障,这样才能更好的从内在因素中入手,实现综合发展目的
(二)对政府职能的定位
1.从文化价值方面分析
猎民们可以分为以定居了的、逐渐习惯现代生活的猎民和依然追求森林生活的猎民。已定居了的猎民逐渐接受现代文明,而老一辈的猎民依然坚信传统的价值观。从文化价值观与生态移民的初衷考虑,在不久的将来依然没有解决的问题依然是森林生态与他们传统文化的问题。在森林生态方面,政府虽然说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一个目的而实行的生态移民,但是依然没有阻止了森林生态的破坏现象。森林中有很多营养丰富的野果子,每到野果子成熟的季节,当地或是外来人员开着车大批大批的往外运,将这些野果子加工提炼成美味佳肴。毫无疑问这是大自然赋予他们的美食,每个人都有权利享受这些,这种就逐渐就形成了“公地悲剧”。因此政府有必要从合理与合法方面都要进行考虑,在这种人们数量越来越多资源有限的情形下,如何调整分配资源方面做出实施方案。经济学家科斯提出产权界定可以解决公地悲剧,政府可以通过正确的产权界定加上对于本地人们的传统文化的考虑,制定出确切的方针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2.从建设服务型政府与社会组织分析
通过这件案例,政府应将自身的规划逐渐转变为服务型政府,承认“有限政府”,在政府与社会关系方面提倡“大社会-小政府”模式。构建“大社会-小政府”的关系的模式,其本质是建立一种官民相互信任的机制。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的发展主要是依靠其自身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如果自己不发展,他们将面临危机。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文化也需要发展,一个真正有生命力的文化是随着时代变迁和环境变化继续发展的。这需要民族自身的努力创作与发展,虽说通过外界的帮助和其他认可他们文化的人也能将传统猎民文化发展。政府在这方面应做到与他们多做交流,以平等的态度去沟通,通过这种渠道了解他们的需要,在不同观点的方面达成共识,提供他们真正需要的服务。并且对于他们的今后的发展,需要建设为敖乡鄂温克民族利益服务、表达他们利益的社会组织。在今后的生活发展过程中,从敖乡鄂温克民族不同的分化入手,表达他们不同的利益。
参考文献:
[1]谢园媛.生态移民政策与地方政府实践:以敖鲁古雅鄂温克生态移民为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08).
[2]詹姆斯·C.斯科特(著),王晓毅(译).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1).
[3]费孝通.创建一个和而不同的全球社会-在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中期会议上的主旨发言[J].思想战线,2001(10),第6期.
[4]费孝通.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给第七届全国民族学学术研讨会的贺信.
[5]乌兰托亚.民族学视野下驯鹿鄂温克人移民与定居的探讨[J].青海民族研究,2009(07).
[6]王晓毅.生态移民:一个复杂的故事-读谢元媛《生态移民政策与地方政府实践》[J].开放时代,2011(02).
作者简介:
阿拉坦苏毅乐(1990.09—),男,天津市,硕士,专业: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