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二胡演奏技术及实际运用中的几点思考

来源 :艺术评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shu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二胡演奏技术的训练、运用、提升是二胡教学演奏中的重要环节,演奏技术运用越科学、越完善,就越有利于作品的演绎阐释。演奏技术在每个个体的实践、感受与总结都会有其个性化特征,但是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或手段提升技术水平,其共性都旨在如何使技术更好地为音乐表达与作品阐释服务。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经历,对器乐演奏技术流派及二胡演奏技术与运用等内容进行研究梳理。
  关键词:演奏技术  二胡  二胡技术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4-0055-04
  二胡演奏技术的掌握运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对作品的音乐阐释完整性与透彻性,同时演奏者的技术能力也是贯穿其演奏时的重要特征表现,因为技术欠佳导致的演奏失误是无法逃避观众听觉和视线的。作为一种共识——“艺术思想展现得越深刻,音乐表演活动的价值就越高”。那么,技术作为演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避免因其过分发达或对其过分重视导致艺术表达的缺失,以及如何尽可能地运用技术使演奏者艺术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完成对音乐的深刻理解与打动人心的艺术诠释等音乐演奏活动的终极目的,就使得演奏者必须要了解技术、研究技术、训练技术、掌握技术。只有演奏技术手段储备越丰富、越完善,演奏者自身的内心活动与乐思情感的传递表达才能更准确细腻,才能没有障碍地完成音乐表达,进而再现乐曲构思、展现音乐内涵。
  一、不同演奏技术流派特征
  (一)机械演奏式
  不可否认的是,器乐演奏技术从训练掌握再到对其得心应手的运用,其过程是漫长且十分艰辛的。因此该观点把日复一日的技术训练视为一个器乐演奏家走向成功的最主要途径,也被该技术流派人士演奏教学中最主要的教学训练与培养手段之一。
  (二)生理解剖式
  该学说的相关专业研究者致力于探索演奏者们双手及身体各部机能在演奏运动中最自然、最合理以及最“正确”的技术动作,通过分析演奏员手指、躯干以及人体关节与肌肉之间的活动规律,计算出较为精确的人与演奏乐器之间产生的各种角度关系和演奏活动中二者产生的力量负荷等方面内容,通过量化得出较为符合人类自然的、生理本能的演奏技术动作与运动规律,并梳理成为体系,用现代医学与科学的视角制定演奏技术技法规则及训练路径。
  (三)意识转化式
  这一技术观点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在本质上是非常相似的,该表演体系认为“演员在舞台上不是表演,而是生活,演员要有真情实感。演员与生活的关系不是‘模仿’而是要‘成为’”。对应器乐演奏技术来讲就是说,演奏者在演奏或练习时要时刻把对乐曲中音乐的描摹与作品中艺术形象的刻画置于首要位置,忽略技术或演奏动作的客观性,集中注意力和意识于塑造音乐作品形象的过程中,期间个体意志越坚定,这个形象就会越鲜明,从而使其自身的演奏机能略过对纯粹技术行为或技术动作的控制与调整,只用情绪或意识主导演奏,从而使演奏形成“自动化”或者说是“本能性”的输出,最终使知觉与意识的转化操控表现过程成为一种最可靠的途径,用具有人类天性的“生命力”式的任务与意图来渗透支配器乐演奏者复杂、精细的各种技术与动作。
  以上仅是对几个常见的、主要的演奏技术学说进行举例说明,但笔者认为任何一种学派或学说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无论是哪一类演奏技术都是由一个人心理、生理要素组成的复杂的综合体,这个综合体还受到一个人的个性、年龄、阅历与师承的影响,并且与他本人的生理情况及对技术理念的理解运用密不可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一名器乐演奏者,其演奏技术涉猎越广泛、掌握的技术动作越丰富,就必然会使自身的技术操控能力变强,结合科学、合理、有效的训练方法与不断的打磨精进,其自身技术机能也会随之增强,对技术的调配与变化运用就越得心应手,从而充分适应各类乐曲作品的演奏需要。演奏技术犹如每个演奏者开拓音乐艺术世界的工具,这个工具越得心应手,对世界塑造与开拓的可能性就越大。
  二、演奏技术与运用
  在实际演奏中,技术会受到不同音乐风格、不同作品演奏需要以及不同演奏者的审美处理等影响形成不一样的运用形态或组合形式。这里笔者以二胡作品《雪山魂塑》为例,就几个重要的二胡演奏技术在实际整合运用时的情况进行举例解读。
  (一)指法
  法音贝格曾说:“指法的安排起着配器的作用”。尤其是对弓弦类乐器来说,不同的指法组合会产生较大的演奏效果差异,良好、有序的指法使用对乐曲内容传达及作品情感抒发具有重要作用。简单来说,就是指法的编排不仅是为了演奏者的方便自如,更在于它们能够辅助音乐的呈现。以谱例1的《雪山魂塑》片段為例,我们可以发现,在105小节到109小节中,十六分音符在进行有规律的模进上行,这种具有推进性的音型组合描绘的正是红军战士不惧天险、英勇攀爬雪山时的情景。为了配合这种音乐情形与人物形象的刻画演绎,此处最好采用同指序移位的方式演奏,以保证演奏时音色、力度、音质的统一,同时也便于演奏者的练习和记忆。
  (二)弓法
  弓法的选择与用弓的方式是弓弦乐器在作品演奏演绎中的重要技术环节。弓的运用能够明确旋律断句、深化情感递进、凸显力度变化,使演奏技术整合出现,更好地为音乐服务。以谱例2的《雪山魂塑》【朝霞】段部分为例,此处的音乐色彩明亮壮阔,旋律以G大调的主和弦分解形态引出,速度自由,预示着红军长征胜利曙光的来临。这一段在读、唱谱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音乐中蕴含的长征将士及伟大领袖们具有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自信豪迈的气质,受其感染,演奏者也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对这段历史感慨万千的强烈情感起伏。演奏时如果按照谱面4/4拍的规整节奏划分,弓法就会使音乐演奏的进行不够流动、不够积极,因此这里在弓法的设计上可按乐句和旋律走势采用跨节拍、跨小节的连弓,弱化一板一眼的节奏律动,用旋律与音势本身带动演奏向前递进发展,将重音位上具有号召性的长音安排在饱满有力的拉弓上,进而塑造出豪迈壮阔的音乐气象。   (三)弦法
  对于力度、音色、音质在演奏中需要保持高度统一时,弦法的安排就显得格外重要。以谱例3为例,43小节中,前两拍与后两拍旋律是不同八度的移位重复,谱面标注了渐弱记号,颤弓的运用意在模仿风雪呼啸吹过的音效。因此这里在演奏的用弦选择上我们就可以在高八度旋律时用外弦演奏,低八度旋律时换内弦演奏,通过弦法的对比运用使音色从明亮到暗淡,配合力度上的渐弱,将红军战士顶风冒雪艰难前进的音乐画面生动演绎出来。
  (四)合理调配技术运用
  演奏者对自身演奏状态进行检测并对技术的运用及时调节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实际演奏中不仅需要技术运用灵活、准确、清晰、熟练,支持技术施展的个体机能与精神上的意志力也非常重要。特别是随着二胡作品难度的提升与体量的增大,演奏者如何在长时间的演奏中保持技术技巧的精准运用完成以及演奏情感和饱满度不衰减,这都是对演奏者心理、生理的巨大考验。很多学生往往受到演奏速度和高难技巧叠加的影响,在演奏中技术操控或意志力“崩溃”,形成对作品把握的“失控”。
  以谱例4《雪山魂塑》B段66小节为例,此处的技术难点在于八度音阶与自由不失连贯性的音乐处理。很多学生往往会在八度音阶的上行演奏中无法掌控或调节好演奏速度,这样显然会对华彩乐章的演奏空间与艺术处理造成浪费。笔者认为,在练习和实际演奏中可以尝试将每一弓的八度音程看为一个单元,通过慢起渐快与带有音头的渐强演奏,辅以音阶上行时渐强、演奏速度加快以及全音阶不协和音响手段等叠加运用,将雪山巍峨耸立、庞大绵延及险峻陡峭的程度展现刻画,也从侧面将红军长征胜利的伟大奇迹予以叙述烘托。这样通过符合音乐形象的处理,将技术与演奏能量重新整合布局,通过有步骤地规划调配技术运用,使机能得到合理分配、演奏张弛有度,演奏者才可以几乎没有技术负担地阐释音乐形象。
  三、辅助演奏技术提升
  (一)意识、大脑的作用
  演奏者诠释音乐作品时需要充分调动技术完成个体对音乐形象的想象与塑造,二者可以说是密不可分的。但对比赛或演出成功系数的追求必然使得大家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技术训练,从而减少舞台演奏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或突发事件的影响,但这样的训练过程很容易使演奏机械化、无激情化,使演奏者的创作幻想、创作热情和即兴演奏能力大大降低,而这些却是音乐表演生产活动中最特殊、最有趣、最有价值的内容。俄罗斯心理学家切贝绍夫曾有这样的论述:“在学习过程中,意识对训练的参与越积极,技能形成的越快”。由此可看出,如果演奏者想要达到精彩的演奏效果,就必须经过其本人大脑的相关分析和意识的积极参与。意识对音乐形象的形成及演奏状态矫正的作用巨大,对于演奏者来说,过度的重复训练与刻板的应用会降低演奏意识与演奏激情的迸发,这种脱离了真情实感、犹如技术工人般的熟练操控性演奏是演奏者要竭力避免的,也是音乐艺术表演活动中最怕出现的问题。
  (二)结合自身特点树立技术风格
  纵观出色的同专业门类器乐演奏家,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他们的技术特点与技术运用形态往往不尽相同,但每个人都有其鲜明的、典型的技术使用风格。以二胡演奏家们为例,他们演奏同一首作品时使用的技术手段、演奏过程、肢体语言或音乐处理风格都不尽相同,但每一个人的演绎都能充分运用施展出适合自身的技术手段,并做出合理的音乐表达与艺术阐释。笔者认为,当技术在不同的个体上成熟转化为有效的艺术生产工具后,就不能够再以简单的“好与坏”“高与低”“正确与错误”等标准进行评判了,因为这里的技术已经完全作为演奏家音乐表演中纯粹的个性化呈现手段了,而这种个性化表达也正是器乐演奏或艺术表演活动中最突出的特征。基于这种特性,对教师教学阶段来说,也更应重视对学生技艺审美与技艺传授的引导,使其以客观地、谦虚地、开放地态度接触大量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作品及演奏版本,尽可能多的观摩了解各种演奏技术运用及可能性,让学生在不断涉猎汲取和学习的过程中逐漸找到自身技术特点、树立技术风格,完善音乐表达。
  (三)他人的帮助
  对于很多人来说,在自己单独进行练习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演奏技术上的难点,使他们无论花费多久时间依然无法突破或者攻克,但当他们经过一位有经验的老师或出色的演奏家点拨后会发现问题迎刃而解。以谱例5《雪山魂塑》尾声部分快速八度换弦的片段为例,笔者发现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双手总是不能很好地配合,导致该两小节的换弦换指技术无法准确清晰地呈现。就这个实际情况,笔者给学生提供了一些建议和解决方案:236小节让学生的思维和意识侧重在外弦,左手以小指活动为主导;在237小节将惯性反过来,以左手食指带领其他手指向下换把,心中想着内弦弦序。经学生反馈,演奏状态较之前轻松了,因此有一定的生理和心理空间去调整机能和技术的训练与使用,演奏的准确性也随之得以提升。可见,演奏者通过对自身演奏技术实践结合经验进行反思梳理,对他人在技术运用方面的指导建议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另外,在大量的二胡乐曲实际演奏中,无论是作品创作需要,还是演奏者为了追求极致的演奏效果,亦或是为了将演奏时对“美”的阐述形式表达得更加深刻、更加独特,演奏者们都会运用到很多独特的、复杂的技术技法,笔者就不在此一一列举说明了。
  四、结语
  当今音乐作品对技术的运用呈现日趋严格,但无论是二胡演奏技术还是其他器乐的演奏技术,最终都要为艺术服务,这也要求演奏者必须对乐曲进行详实的解读,进而将技术适时合理地用于乐曲,在符合其表达需要的基础上使娴熟的技法承载、融合于艺术阐释之中。同时,对器乐演奏技术的挖掘与探索是推动一个专业、一个领域发展前进的重要环节,演奏者们亦从中收获到不同寻常的愉悦感与成就感,并不断实现着自我价值。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看,不同演奏家对技艺的精雕细琢,也都是通过各种手段与形式寻求一种对美的追求与呈现,并且他们在追求和创造“美”的道路上又为广大艺术欣赏者提供了更多、更美、更动人的音乐作品演绎方式。因此,演奏者如果想拥有这种蕴含无尽丰富“美”的能力,就必须永不止步地前进,充盈、探求、完善二胡及器乐演奏技术,实现艺术上的更高追求,作为自身努力的最大动力。
  参考文献:
  [1]王卓.声乐审美观[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5.
  [2]吕艺生.舞蹈表演理论探秘[J].文化艺术研究,2020(04):24-34.
其他文献
摘要:新海诚作为日本新一代动画电影导演被大众所熟知,唯美画风加细腻情感表现是他动画作品的定调,为观众们带来了耳目一新的视听盛宴,并成为大批影迷的芳心所归。在充斥着热血动漫的日本市场中开辟出一方新奇静谧之地,并顺势取得动画市场的份额分羹。在动画行业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大部分的动画创作依旧延续戏谑、夸张、变形等传统表现的老路,而新海诚却转念重视画面效果及人性思考,开创了具有鲜明自我特色的动画风格。本文从
舞蹈是音乐剧戏剧情节的载体,戏剧情节是通过舞蹈来刻画人物间的矛盾冲突、促进情节的发展,进而完成戏剧.而音乐剧中的舞蹈创编,既要反映音乐剧的故事,表达人物的情感,又要展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政策的调整,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贯彻二胎政策,如此便导致儿童数量的急速增加,相应的,社会对于学前教育的关注度也更加高,由此便对学前教育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中,要求学生要具备熟练的弹、唱、跳等基本技能,而乐理视唱练耳课程则是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基本技能的重要音乐理论课程。学生只有主动接受良好的乐理视唱练耳教育,才能够熟练掌握基本职业技能,才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对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新时代广场舞应时而生,广场舞的快速发展背后折射出洱源人民在不同时代背景影响下的生活状态及文化自觉的选择。从少数人的交谊舞到如今的全民广场舞,洱源县广场舞发展过程与其所能达到的目的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笔者依据洱源县广场舞的不同功能将其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分析不同阶段广场舞发展的优缺点。此外,本文着重对洱源县健身娱乐城市广场舞蹈的三次变化过程进行了梳理,分析在不
埃斯特尔·乔根森(Estelle Jorgenson)是美国印第安纳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终身教授,也是当今世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音乐教育家和音乐教育哲学家.其早期主要研究方向为音乐学与音
摘要:大型综艺晚会呈现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舞台导演的现场把控能力高低,通常是基于电视媒体传播为观众呈现更加美轮美奂的舞台效果。由于大型综艺晚会表演形式多、空间面积大,集合了诸多艺术形式,如歌舞、小品、杂技和魔术等,在这种艺术类型多样化的特点下,需要舞台导演具有较强的现场把控能力,保证晚会节目顺利进行,提升舞台效果。本文就大型综艺晚会现场导演现场把控能力进行分析,在了解其重要性基础上,致力于制定有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部分对作曲家周易的简介、钗头凤的创作背景进行介绍,首先对歌曲本身和作曲创作来源进行了解,这是唱好歌曲的前提和基础;第二部分对歌词节奏、旋律结构进行艺术特征的分析,旋律是歌曲的灵魂,节奏为肢体,尤其体现在艺术歌曲,这也是唱好歌曲的重要部分;第三部分对歌曲演唱技巧进行阐述,其中主要是咬字吐字、气息支撑、情感表达等方面在歌曲中的体现。  关键词:中国古诗词 艺术歌曲
“四因论”是亚里士多德提出的理论,在其看来,世界在运动变化过程当中,其中起因源自于四个因素的影响——即“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目前,我国教育理论当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各方越来越关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而婺剧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本课题从如何传承与发展婺剧为最终研究目标,从婺剧的演变、发展、传承三个方面着手,就婺剧进入高职院校舞蹈教学课堂与舞蹈表演融合,如何在培养优秀舞者的基础上,对地方戏曲文化的传承、发展、创新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有益的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婺剧 高职院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的快速进步,我国对舞蹈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而与此同时,对舞蹈人才的要求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基于此,为了满足社会发展所需,高校舞蹈教育就必须注重创新与改革,若还是故步自封,不仅不利于舞蹈人才的有效培养与发展,同时也不利于我国舞蹈教育事业的发展。要促进高校舞蹈教育改革与创新,就必须对高校舞蹈教育现状有所了解,比如要掌握高校舞蹈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