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陶行知教育理论具有切实的应用价值,可帮助各个教师创新理解教育事业。本文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中的生活教育理论为主,将文章分解为三部分进行研究。首先,文章对渗透生活教育理论的要点进行分析。其次,文章对教师培育实践课程中的现存问题进行简述。最后,文章对具体的生活教育理论渗透方法展开叙述。望文中内容,能为各个教师专业性培育者,提供一些生活教育理论渗透方面的参考资料。
关键词:教师培育实践课程;生活教育理论;教育理论渗透
引言:
教师需要定期参与专业培育,提升自身的教学专业性。但在培育教师专业性的过程中,需要渗透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培育教师养成专业教学能力的同时,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因此,当前多数教师培育实践课程中,都会以生活教育理论作为主要的培育思想。但观察一些渗透生活教育理论的课程可知,并非所有课程都能有效应用生活教育理论。因此,如何在教师培育实践课程中渗透生活教育理论,仍然需要相关培育人员进行简单研究。
一、在教师培育实践课程中渗透生活教育理论的要点
(一)培养教师德行为原则
生活教育理论中,强调生活即教育和教学做合一。这表示,教师个人在社会和生活中的德行素养,也将一五一十的呈现在课堂中。当教师个人拥有较高的文化涵养和专业教学能力时,教师能够妥善完成教书的责任。但教师拥有教书育人两种责任,教师必须凭借自身的德行,身体力行对学生进行德行教育。因此,在教师培育课程中,需要以培养教师德行作为核心原则。
(二)培养教师爱心为目标
教师需要有爱心,才能以正确的姿态面对班级和学生。当教师未产生爱心时,教育教学对于教师来说,只属于一种单纯的工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与教师建立情感交流,学生在情感方面的需求教师无法满足,将降低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本着提升教师专业性以及综合素养的原则,教师培育实践课程中,也应渗透培养爱心这一生活教育理论内容。
(三)培养教师的真实性
教师是学生学习生涯中,十分重要的参照物。学生会随着教师的一举一动进行模仿,即使学生已经具有相对成熟的思维逻辑,他们也会或多或少受到教师的影响。生活教育理论中表示,学校教育需要与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结合。教师在课堂中为学生传递真实信息,也会令学生成为真实的人,继而真实的生活在社会中。反之,学生将成为虚假之人,成为社会发展的隐患。因此,教师培训实践课程,也需培养教师的真实性。
二、教师培育课程中现存问题简述
(一)培育流于表面
部分教师培育实践课程中,培训人员认为各个教师已经拥有专业的教学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他们只会对一些存在于表面的问题进行提醒,例如帮助教师调整面部表情等等。这种培育模式,只能短期内改变教师的教学习惯,但无法令教师成为更具专业价值的教育人员。部分德行存在问题的教师,他们的问题并未被挖掘和解决,教师培育将失去开展价值。
(二)并未开展思想教育
培育實践课程中,常出现单一的实践培育。即要求教师们在课程中验证课堂所学,却不会在培育过程中,分解生活教育理论进行剖析。部分对陶行知教育理论具有求学思想的教师,他们的疑问将无法在课堂中得到解答。培育实践课程无法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培育课程将不具有开展意义。
三、教师培育实践课程中生活教育理论的渗透方法
(一)以学术讲座为主,更新教师理论经验
校方可以适当更新教师培育实践课程的开展形式,可先组织教师参与学术讲座。邀请教师进入专业教授所开办的陶行知“生活教育”主题学术讲座中,听取和记录专业人员对于教育教学行为的意见。教师在听讲的过程中,需要仔细记录讲座内容,无论自己是否理解,都需要将内容进行记录和整理。当教师完成记录后,可将讲座中讲到的内容,与生活教育理论进行匹配。例如,当教授强调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关联关系时,教师可将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实际结合,帮助自己拓宽教学视角。
(二)以网络课程为主,碎片传达教育信息
校方也可以开通网络课程,要求各个教师在下班时间内,观看网络课程,并将课程中提到的生活教育类信息,有效融入到日常教学计划中。校内管理人员可以在教师确认已经学习网络课程后,不定期进入教师课程内听课,分辨教师是否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或落实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当教师能够带有爱心,将自己知识经验倾囊相授,并十分重视每位学生的学习质量时,说明教师已经逐渐落实“爱满天下”的教育精神。
(三)以公开课程为主,检验教师掌握能力
校方可以在校内举办公开课评选活动,每位教师都可以报名参加。校内教师以及教育管理人员,可以按照报名顺序挨班听课。听课的过程中,听课教师可记录讲课教师的教学经验,持续补足自身应用生活教育理论的经验。而教育管理者,应该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检验教师是否在学习的过程中,完善掌握实践经验。
四、结语
综上,文章以教师培育实践课程为主,介绍了三种不同的实践课程开展形式。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必须要听从专业人员的讲解,既要掌握生活教育理论的实际内容,也要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和验证生活教育理论的应用方式。
参考文献:
[1]吴建国. 以陶行知民主教育思想为导向 切实提高教师教育的有效性[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3):169.
[2]苏智欣. 陶行知的创新实践:杜威理论在中国师范教育中的应用和发展[J]. 教育学术月刊,2018(07):3-21.
[3]王华华,杨士喜. 新时代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的路径探析——基于陶行知“真人”教育思想视角[J].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5(03):23-27.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常规课题:《践行生活教育思想 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实践研究》。课题立项编号FJJG16-40。项目负责人:陈敦波。
作者简介:苏菁菁(1987.6-),女,汉族,福建德化人,德化职业技术学校,管理学学士,助理讲师,从事民族民俗,学生实习实践研究。
关键词:教师培育实践课程;生活教育理论;教育理论渗透
引言:
教师需要定期参与专业培育,提升自身的教学专业性。但在培育教师专业性的过程中,需要渗透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培育教师养成专业教学能力的同时,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因此,当前多数教师培育实践课程中,都会以生活教育理论作为主要的培育思想。但观察一些渗透生活教育理论的课程可知,并非所有课程都能有效应用生活教育理论。因此,如何在教师培育实践课程中渗透生活教育理论,仍然需要相关培育人员进行简单研究。
一、在教师培育实践课程中渗透生活教育理论的要点
(一)培养教师德行为原则
生活教育理论中,强调生活即教育和教学做合一。这表示,教师个人在社会和生活中的德行素养,也将一五一十的呈现在课堂中。当教师个人拥有较高的文化涵养和专业教学能力时,教师能够妥善完成教书的责任。但教师拥有教书育人两种责任,教师必须凭借自身的德行,身体力行对学生进行德行教育。因此,在教师培育课程中,需要以培养教师德行作为核心原则。
(二)培养教师爱心为目标
教师需要有爱心,才能以正确的姿态面对班级和学生。当教师未产生爱心时,教育教学对于教师来说,只属于一种单纯的工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与教师建立情感交流,学生在情感方面的需求教师无法满足,将降低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本着提升教师专业性以及综合素养的原则,教师培育实践课程中,也应渗透培养爱心这一生活教育理论内容。
(三)培养教师的真实性
教师是学生学习生涯中,十分重要的参照物。学生会随着教师的一举一动进行模仿,即使学生已经具有相对成熟的思维逻辑,他们也会或多或少受到教师的影响。生活教育理论中表示,学校教育需要与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结合。教师在课堂中为学生传递真实信息,也会令学生成为真实的人,继而真实的生活在社会中。反之,学生将成为虚假之人,成为社会发展的隐患。因此,教师培训实践课程,也需培养教师的真实性。
二、教师培育课程中现存问题简述
(一)培育流于表面
部分教师培育实践课程中,培训人员认为各个教师已经拥有专业的教学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他们只会对一些存在于表面的问题进行提醒,例如帮助教师调整面部表情等等。这种培育模式,只能短期内改变教师的教学习惯,但无法令教师成为更具专业价值的教育人员。部分德行存在问题的教师,他们的问题并未被挖掘和解决,教师培育将失去开展价值。
(二)并未开展思想教育
培育實践课程中,常出现单一的实践培育。即要求教师们在课程中验证课堂所学,却不会在培育过程中,分解生活教育理论进行剖析。部分对陶行知教育理论具有求学思想的教师,他们的疑问将无法在课堂中得到解答。培育实践课程无法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培育课程将不具有开展意义。
三、教师培育实践课程中生活教育理论的渗透方法
(一)以学术讲座为主,更新教师理论经验
校方可以适当更新教师培育实践课程的开展形式,可先组织教师参与学术讲座。邀请教师进入专业教授所开办的陶行知“生活教育”主题学术讲座中,听取和记录专业人员对于教育教学行为的意见。教师在听讲的过程中,需要仔细记录讲座内容,无论自己是否理解,都需要将内容进行记录和整理。当教师完成记录后,可将讲座中讲到的内容,与生活教育理论进行匹配。例如,当教授强调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关联关系时,教师可将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实际结合,帮助自己拓宽教学视角。
(二)以网络课程为主,碎片传达教育信息
校方也可以开通网络课程,要求各个教师在下班时间内,观看网络课程,并将课程中提到的生活教育类信息,有效融入到日常教学计划中。校内管理人员可以在教师确认已经学习网络课程后,不定期进入教师课程内听课,分辨教师是否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或落实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当教师能够带有爱心,将自己知识经验倾囊相授,并十分重视每位学生的学习质量时,说明教师已经逐渐落实“爱满天下”的教育精神。
(三)以公开课程为主,检验教师掌握能力
校方可以在校内举办公开课评选活动,每位教师都可以报名参加。校内教师以及教育管理人员,可以按照报名顺序挨班听课。听课的过程中,听课教师可记录讲课教师的教学经验,持续补足自身应用生活教育理论的经验。而教育管理者,应该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检验教师是否在学习的过程中,完善掌握实践经验。
四、结语
综上,文章以教师培育实践课程为主,介绍了三种不同的实践课程开展形式。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必须要听从专业人员的讲解,既要掌握生活教育理论的实际内容,也要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和验证生活教育理论的应用方式。
参考文献:
[1]吴建国. 以陶行知民主教育思想为导向 切实提高教师教育的有效性[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3):169.
[2]苏智欣. 陶行知的创新实践:杜威理论在中国师范教育中的应用和发展[J]. 教育学术月刊,2018(07):3-21.
[3]王华华,杨士喜. 新时代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的路径探析——基于陶行知“真人”教育思想视角[J].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5(03):23-27.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常规课题:《践行生活教育思想 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实践研究》。课题立项编号FJJG16-40。项目负责人:陈敦波。
作者简介:苏菁菁(1987.6-),女,汉族,福建德化人,德化职业技术学校,管理学学士,助理讲师,从事民族民俗,学生实习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