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森林病虫害被誉为没有硝烟的森林火灾, 在森林资源保护中与森林防火有着同等十分重要的地位。森林病虫害防治是国家减灾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保护森林资源, 改善生态环境, 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原因分析,防治对策
【 abstract 】 the forest was known as the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without gunsmoke forest fire in the forest resources protection and forest fire prevention has the same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The forest pest control is the national disaster reduction syste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roject, to protect forest resources, the improve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mote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as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and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 key words 】 fores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cause analysis, the countermeasures to prevent and control
中图分类号:S7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在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通过森防战线广大职工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森防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明显的加快, 目标管理责任制得到相应的完善落实, 防治技术手段及其防治成效不断提高, 其整体抗灾减灾能力大大增强。但是, 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当前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仍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难题, 形势不容乐观。各行各业要从就森林病虫害工作工作现状入手,分析病虫害产生的原因,探讨森林病虫害解决的有效对策。
一、制约和影响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主要因素探析
在实践过程中,制约和影响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主要因素有很多,既有主观方面的额原因,也有客观方面的因素,既有政府的责任,又有部门失职造成的。众所周知,找到林业病虫害产生的原因,是切实解决这一难题的前提和关键。结合实际,笔者认为导致这一难题不好解决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基础比较薄弱, 有写地方还不能做到及时、准确、有效地掌握虫情并发布预报和指导防治。
2、科技力量不够, 防治手段还不够新颖。新技术研究和现有科研成果推广普及的力度不够, 在防治时由于大面积喷洒化学农药导致病虫抗药性增强、污染环境、杀伤天敌形成恶性循环状况, 生物防治因为技术和资金所限还没有推广开来。
3、林业内部部门之间缺乏相应的协调机制, 各个生产环节之间严重脱节, 造林的只管造, 育苗的只管育, 引种的只管引种, 有的地方甚至搞造林规划设计也不认真考虑病虫害防治工作。预防机制相当差, 致使病虫害防治工作长期处于被动局面,解决不好。
4、检疫工作不是十分到位。相当一部分地区检疫跟不上, 加上缺乏检疫的检查站, 调运检疫严重失控, 控制危险性病虫害传播不力等现象随处可见。
5、防治经费不足, 整体抗灾减灾能力低下。具体表现是:基础设施严重不足, 缺乏必要的防治、测报、检疫仪器设备及其交通通讯工具等, 病虫害的防治率低( 病虫害防治率最高年份2006 年也仅达到73% 的高比率) ,这种状况严重制约着先进适用防治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
二、对于森林病虫害防治应采取的积极手段和有效措施
对于森林病虫害的预防应充分利用病虫害及和森林生态环境的辩证关系, 按照现代生态学理论, 以林业防治技术措施为前提, 以森林植物檢疫为首要手段, 以生物治理为侧重点, 采取多种有效措施, 发展森林生物群落中不利于病虫害而有利于林木健康生长的积极因素, 促进林木的健康生长。
1、要着力抓好森林植物的检疫工作。植物检疫,是预防森林植物免受某些危险性病虫危害的关键措施。对于发生植物检疫对象地区, 应划为疫区进行封锁; 对于种籽、苗木、其他繁殖材料及木材的调运加强管理, 采取严格的检疫措施, 确保营造健康森林, 切实减少病虫害发生。
2、要营造混交林。人工造林应进行必要的混交, 混交林内枯枝落叶层能形成极易分解的腐殖层, 生物种群比较复杂, 且昆虫种类较多, 有的昆虫对林木危害不大, 但是一些寄生天敌的补充寄主, 能够在主要害虫数量少的时候, 使得天敌不因缺乏寄主而凋落, 能形成良好的森林环境, 在不同程度上控制或抑制病虫害的进一步发生。
3、要选用抗性强的造林树种。不但不同树种有不同的抗病虫害能力, 且同一树种的不同品种间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生化成分都存在很大的差异, 具有不同的抗病虫能力, 人工造林应按照适地适树地通过各种选育措施, 选择抗病虫力强的树种进行栽培。
4、要切实加强消毒处理工作。在苗圃建设过程中, 鉴于种籽及土壤中潜存有一定的病源和害虫, 在育苗过程中应对种籽及土壤进行消毒, 这样才能确保出苗率, 必要时还需进行轮作。
5、要大力提倡封山育林。封山育林是减少人、畜对森林植被破坏的关键手段, 能够把单纯林逐步建设为混交林,单层林变成复层林, 疏林变成密林, 形成多样森林体系。应用适当的人工促进或改造措施, 护繁结合, 完善生物的群落, 增加天敌的数量, 不断提高林木的保护性能, 达到控制病虫的有效目的。
6、要切实保护害虫的天敌。在森林中生存着很多以林木害虫为食的寄生性、捕食性昆虫, 微生物, 益鸟等有益生物, 它们对抑制害虫的发生和繁殖起着十分重要作用, 应采取有效的措施, 保护好这些有益生物一定量的繁殖。
7、要切实加强监测预报工作。要运用科学的方法, 侦察病虫发生、发展动态, 并把侦察的材料结合当地气候条件、林木状况, 正确推断病虫害的发生、发展的一般趋势, 且适时通报。要从加强基层林业工作者的病虫害防治知识教育入手, 结合有效的科技手段, 形成强大的群众性测报网, 及时掌握病虫发生情况, 避免错过防治的良好时机。
结论:
综上所述,找到林业病虫害产生的原因,是切实解决这一难题的前提和关键,要重视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努力找到导致森林病虫害发生的重要原因,从实际出发,切实搞好这项工作,才能真正保护好林业资源,使其为民服务,才能实现其经济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 1] 王晓波.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现代农业科技, 2007, ( 11) : 62.
[2] 潘宏阳, 朱新飞, 张春美, 等. 西部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中森林病虫害防治问题及对策[ J] . 中国森林病虫, 2001,( 6) : 36- 38.
[ 3] 金青娥, 陈娜. 病虫害防治与环境保护[ J] . 河北林业科技, 2003, ( 3) : 49.
[4] 石端富, 高殿文. 浅谈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 林业科技情报, 2008, ( 3) : 14 -17.
[ 5] 袁钦成. 黑龙江省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 林业劳动安全, 2005, ( 4) : 31- 33.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原因分析,防治对策
【 abstract 】 the forest was known as the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without gunsmoke forest fire in the forest resources protection and forest fire prevention has the same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The forest pest control is the national disaster reduction syste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roject, to protect forest resources, the improve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mote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as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and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 key words 】 fores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cause analysis, the countermeasures to prevent and control
中图分类号:S7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在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通过森防战线广大职工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森防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明显的加快, 目标管理责任制得到相应的完善落实, 防治技术手段及其防治成效不断提高, 其整体抗灾减灾能力大大增强。但是, 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当前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仍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难题, 形势不容乐观。各行各业要从就森林病虫害工作工作现状入手,分析病虫害产生的原因,探讨森林病虫害解决的有效对策。
一、制约和影响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主要因素探析
在实践过程中,制约和影响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主要因素有很多,既有主观方面的额原因,也有客观方面的因素,既有政府的责任,又有部门失职造成的。众所周知,找到林业病虫害产生的原因,是切实解决这一难题的前提和关键。结合实际,笔者认为导致这一难题不好解决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基础比较薄弱, 有写地方还不能做到及时、准确、有效地掌握虫情并发布预报和指导防治。
2、科技力量不够, 防治手段还不够新颖。新技术研究和现有科研成果推广普及的力度不够, 在防治时由于大面积喷洒化学农药导致病虫抗药性增强、污染环境、杀伤天敌形成恶性循环状况, 生物防治因为技术和资金所限还没有推广开来。
3、林业内部部门之间缺乏相应的协调机制, 各个生产环节之间严重脱节, 造林的只管造, 育苗的只管育, 引种的只管引种, 有的地方甚至搞造林规划设计也不认真考虑病虫害防治工作。预防机制相当差, 致使病虫害防治工作长期处于被动局面,解决不好。
4、检疫工作不是十分到位。相当一部分地区检疫跟不上, 加上缺乏检疫的检查站, 调运检疫严重失控, 控制危险性病虫害传播不力等现象随处可见。
5、防治经费不足, 整体抗灾减灾能力低下。具体表现是:基础设施严重不足, 缺乏必要的防治、测报、检疫仪器设备及其交通通讯工具等, 病虫害的防治率低( 病虫害防治率最高年份2006 年也仅达到73% 的高比率) ,这种状况严重制约着先进适用防治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
二、对于森林病虫害防治应采取的积极手段和有效措施
对于森林病虫害的预防应充分利用病虫害及和森林生态环境的辩证关系, 按照现代生态学理论, 以林业防治技术措施为前提, 以森林植物檢疫为首要手段, 以生物治理为侧重点, 采取多种有效措施, 发展森林生物群落中不利于病虫害而有利于林木健康生长的积极因素, 促进林木的健康生长。
1、要着力抓好森林植物的检疫工作。植物检疫,是预防森林植物免受某些危险性病虫危害的关键措施。对于发生植物检疫对象地区, 应划为疫区进行封锁; 对于种籽、苗木、其他繁殖材料及木材的调运加强管理, 采取严格的检疫措施, 确保营造健康森林, 切实减少病虫害发生。
2、要营造混交林。人工造林应进行必要的混交, 混交林内枯枝落叶层能形成极易分解的腐殖层, 生物种群比较复杂, 且昆虫种类较多, 有的昆虫对林木危害不大, 但是一些寄生天敌的补充寄主, 能够在主要害虫数量少的时候, 使得天敌不因缺乏寄主而凋落, 能形成良好的森林环境, 在不同程度上控制或抑制病虫害的进一步发生。
3、要选用抗性强的造林树种。不但不同树种有不同的抗病虫害能力, 且同一树种的不同品种间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生化成分都存在很大的差异, 具有不同的抗病虫能力, 人工造林应按照适地适树地通过各种选育措施, 选择抗病虫力强的树种进行栽培。
4、要切实加强消毒处理工作。在苗圃建设过程中, 鉴于种籽及土壤中潜存有一定的病源和害虫, 在育苗过程中应对种籽及土壤进行消毒, 这样才能确保出苗率, 必要时还需进行轮作。
5、要大力提倡封山育林。封山育林是减少人、畜对森林植被破坏的关键手段, 能够把单纯林逐步建设为混交林,单层林变成复层林, 疏林变成密林, 形成多样森林体系。应用适当的人工促进或改造措施, 护繁结合, 完善生物的群落, 增加天敌的数量, 不断提高林木的保护性能, 达到控制病虫的有效目的。
6、要切实保护害虫的天敌。在森林中生存着很多以林木害虫为食的寄生性、捕食性昆虫, 微生物, 益鸟等有益生物, 它们对抑制害虫的发生和繁殖起着十分重要作用, 应采取有效的措施, 保护好这些有益生物一定量的繁殖。
7、要切实加强监测预报工作。要运用科学的方法, 侦察病虫发生、发展动态, 并把侦察的材料结合当地气候条件、林木状况, 正确推断病虫害的发生、发展的一般趋势, 且适时通报。要从加强基层林业工作者的病虫害防治知识教育入手, 结合有效的科技手段, 形成强大的群众性测报网, 及时掌握病虫发生情况, 避免错过防治的良好时机。
结论:
综上所述,找到林业病虫害产生的原因,是切实解决这一难题的前提和关键,要重视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努力找到导致森林病虫害发生的重要原因,从实际出发,切实搞好这项工作,才能真正保护好林业资源,使其为民服务,才能实现其经济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 1] 王晓波.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现代农业科技, 2007, ( 11) : 62.
[2] 潘宏阳, 朱新飞, 张春美, 等. 西部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中森林病虫害防治问题及对策[ J] . 中国森林病虫, 2001,( 6) : 36- 38.
[ 3] 金青娥, 陈娜. 病虫害防治与环境保护[ J] . 河北林业科技, 2003, ( 3) : 49.
[4] 石端富, 高殿文. 浅谈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 林业科技情报, 2008, ( 3) : 14 -17.
[ 5] 袁钦成. 黑龙江省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 林业劳动安全, 2005, ( 4) : 31-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