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数学传统的以教师、课本、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无法保证数学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也对学生创新思维、批判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培养没有帮助。本文结合高中生学习的特点,对新型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包括“学案导学”模式的概念、思想、实施过程和案例分析等,对于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中数学 ;学案导学 ;案例分析
一、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概述
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模式指的是以导学为途径、以学生自学为主体、以老师引导为主导、以“导学案”为基础,教师和学生共同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该在对数学教材深入研究的前提下,根据学习重点来编制导学案。学生按照设计学案来阅读教材并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提出见解或观点,与老师共同学习研究。“导学案”作为“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载体,是教和学之间沟通的纽带,在自主学习、点评展示、复习总结、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培养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一方面反映了以学生为主体的高中新课改理念,在教学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自学环境,针对学生的特点建立起自主管理的导学机制。另一方面,“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充分的落实了素质教育,推动学生的长久发展。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思考的能力,促使他们养成善于提问的意识,从而探索出学生创造能力与创新精神的途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例析
1.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
(1) 课前预习阶段“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
在高中新课程学习之前下发导学案,在导学案所设计问题的引导下,进行教材自学和实验的探究,让学生在课前预习阶段发现问题,并进行导学案的填写,做完和课堂教学有关的基础检测题,同时用特殊的符号将疑难问题标出。高中教师在课前也可以将学案收起来批阅,充分了解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对数学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明确,为后续的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2)课堂教学阶段“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
课堂教学阶段“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主要如下:首先是在学生预习导学案和课本内容的前提下,教师向学生提问一些基础内容,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了解。其次,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对自学过程中归纳的疑难问题分析讨论,选出代表进行总结和报告,表达本小组成员对问题的见解,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和补充。接着,教师编制一些较好的典型例题,让学生在课堂完成,对学生巩固和掌握新知识有很大帮助,还可以减轻学生的课后任务。然后,在例题做完后,引导学生对例题本质进行剖析和反思,总结规律并提炼方法。同时,进行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组织学生在一定时间里独立完成习题测试,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最后是课堂小结,促使学生对学习状况进行评价和总结,在哪些数学方法和思想上有收获,是不是完成了教学目标,数学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是不是都已经解决,从哪些方面来完善提出和解决问题的途径,结合自学情况,发现自己哪方面有进步等等。在学生互评和自评的过程中,可以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和知识体系,逐步提高学习能力。
(3)课后巩固阶段“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
在高中数学课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所学新知识和导学案进行整理、消化、归纳和补充,然后要求学生将数学错题写在专门的错题本子上,从而能进行及时的总结和复习,对所学知识进行较好的巩固。另外,教师应该定期将学生的错题本和导学案收起来,进行仔细的批阅,针对导学案上所展现出的问题以及课堂教学中没有解答的普遍问题,及时的进行讲解和指导,从而使得“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具有较好的实效性。
2. 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案例分析
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案例比较广泛,本文主要对向量有关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
(1)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和背景的教学。学习目标是促使学生理解平面向量的背景、几何表示和相关概念,在此基础上,培养他们的分析、观察和类比能力。在平面向量的问题探究中,首先创设一定的情境,如猫抓老鼠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中形象的思考与向量有关的问题;其次,引导学生形成向量概念,让他们思考时间、年龄、体积和面积等是否属于向量;然后,选择一些典型的向量例题,在学生自主思考和练习的基础上,教师进行详细的讲解,同时组织学生在课后完成目标检测。最后是总结反思,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不断提升学习能力。
(2)向量的几何意义及减法运算。目标是让学生对相反向量的含义进行了解,学会向量的减法运算。在问题探究中,首先让学生复习向量加法运算,对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回顾。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向量有没有减法运算?如何理解?在学生发散思维思考的基础上,引出相反向量的概念,从而掌握向量减法的意义和运算规则。然后通过典型例题巩固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并组织他们进行目标检测。最后引导学生对向量减法相关知识进行总结,进一步加深掌握,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提升数学教学效率。
三、结语本文结合新课程教育理念,对高中数学中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究。首先讨论了“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概念和基本思想,然后从课前预习阶段、课堂教学阶段和课堂巩固阶段三方面分析了此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最后分析了与向量教学有关的两个教学案例,对“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这对于改进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白淲良:初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新课程学习, 2012年第6期
[2]孙硕: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初探,《青春岁月》, 2010年第24期
[3]郭炳侬:探析数学思想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年第05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 ;学案导学 ;案例分析
一、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概述
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模式指的是以导学为途径、以学生自学为主体、以老师引导为主导、以“导学案”为基础,教师和学生共同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该在对数学教材深入研究的前提下,根据学习重点来编制导学案。学生按照设计学案来阅读教材并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提出见解或观点,与老师共同学习研究。“导学案”作为“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载体,是教和学之间沟通的纽带,在自主学习、点评展示、复习总结、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培养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一方面反映了以学生为主体的高中新课改理念,在教学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自学环境,针对学生的特点建立起自主管理的导学机制。另一方面,“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充分的落实了素质教育,推动学生的长久发展。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思考的能力,促使他们养成善于提问的意识,从而探索出学生创造能力与创新精神的途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例析
1.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
(1) 课前预习阶段“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
在高中新课程学习之前下发导学案,在导学案所设计问题的引导下,进行教材自学和实验的探究,让学生在课前预习阶段发现问题,并进行导学案的填写,做完和课堂教学有关的基础检测题,同时用特殊的符号将疑难问题标出。高中教师在课前也可以将学案收起来批阅,充分了解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对数学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明确,为后续的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2)课堂教学阶段“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
课堂教学阶段“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主要如下:首先是在学生预习导学案和课本内容的前提下,教师向学生提问一些基础内容,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了解。其次,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对自学过程中归纳的疑难问题分析讨论,选出代表进行总结和报告,表达本小组成员对问题的见解,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和补充。接着,教师编制一些较好的典型例题,让学生在课堂完成,对学生巩固和掌握新知识有很大帮助,还可以减轻学生的课后任务。然后,在例题做完后,引导学生对例题本质进行剖析和反思,总结规律并提炼方法。同时,进行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组织学生在一定时间里独立完成习题测试,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最后是课堂小结,促使学生对学习状况进行评价和总结,在哪些数学方法和思想上有收获,是不是完成了教学目标,数学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是不是都已经解决,从哪些方面来完善提出和解决问题的途径,结合自学情况,发现自己哪方面有进步等等。在学生互评和自评的过程中,可以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和知识体系,逐步提高学习能力。
(3)课后巩固阶段“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
在高中数学课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所学新知识和导学案进行整理、消化、归纳和补充,然后要求学生将数学错题写在专门的错题本子上,从而能进行及时的总结和复习,对所学知识进行较好的巩固。另外,教师应该定期将学生的错题本和导学案收起来,进行仔细的批阅,针对导学案上所展现出的问题以及课堂教学中没有解答的普遍问题,及时的进行讲解和指导,从而使得“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具有较好的实效性。
2. 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案例分析
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案例比较广泛,本文主要对向量有关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
(1)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和背景的教学。学习目标是促使学生理解平面向量的背景、几何表示和相关概念,在此基础上,培养他们的分析、观察和类比能力。在平面向量的问题探究中,首先创设一定的情境,如猫抓老鼠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中形象的思考与向量有关的问题;其次,引导学生形成向量概念,让他们思考时间、年龄、体积和面积等是否属于向量;然后,选择一些典型的向量例题,在学生自主思考和练习的基础上,教师进行详细的讲解,同时组织学生在课后完成目标检测。最后是总结反思,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不断提升学习能力。
(2)向量的几何意义及减法运算。目标是让学生对相反向量的含义进行了解,学会向量的减法运算。在问题探究中,首先让学生复习向量加法运算,对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回顾。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向量有没有减法运算?如何理解?在学生发散思维思考的基础上,引出相反向量的概念,从而掌握向量减法的意义和运算规则。然后通过典型例题巩固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并组织他们进行目标检测。最后引导学生对向量减法相关知识进行总结,进一步加深掌握,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提升数学教学效率。
三、结语本文结合新课程教育理念,对高中数学中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究。首先讨论了“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概念和基本思想,然后从课前预习阶段、课堂教学阶段和课堂巩固阶段三方面分析了此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最后分析了与向量教学有关的两个教学案例,对“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这对于改进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白淲良:初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新课程学习, 2012年第6期
[2]孙硕: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初探,《青春岁月》, 2010年第24期
[3]郭炳侬:探析数学思想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