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的思想品德课堂,“满堂现象”比比皆是。我们都知道,高超的艺术大师往往也都是留白大师,其在方寸之地亦显天地之宽。如果我们留意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就会发现,一幅画中,唯有一叶小舟和一个渔翁在垂钓,整幅画中没有一丝水,却让人感到烟波浩渺,满幅皆水。如此以无胜有的留白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这正所谓“此处无物胜有物”。艺术需要留白,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何尝不需要留白?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必须留有余地,留足空间,留下空白,防“满”于未然。诸如教师满堂灌,学生满堂记;教师满堂问,学生满堂答;教师满堂播,学生满堂看;教师满堂考,学生满堂练……不一而足。这些现象都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必须引起思想品德教师的足够重视。
一、教学方法:教师满堂灌,学生满堂记
以《生活处处有合作》为例,我们想必对这样的思想品德课堂不会陌生:一位教师告诉学生,把书上的知识点划出来“什么是合作”“合作和分工的关系是什么”“合作的三点价值是什么”“为什么发展离不开合作”。教师一边让学生划出知识要点,一边解释疑难的地方。随后,教师让学生用几分钟时间熟读教材中知识要点,要求学生做到记住要点,熟记考点。为了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教师还及时进行了提问反馈。一堂课就在教师讲、学生记的情况下完成。
尽管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十多年,但由于受到传统思维和教育观念的影响,一些教师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还是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讲到底,以灌为主。教师垄断和把持着讲台,拿着教案、教本或者教参,一脸严肃,以自我为中心。为了能提高学生的分数,教师不厌其烦,讲你千遍也不厌倦,生怕学生有不理解的地方。教师把所有的知识慢条斯理地向学生传授,将教材上的知识点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让观点、原理、理论不留任何死角;而台下的学生则跟着教师的思路亦步亦趋,教师讲什么,他们就听什么、划什么、记什么、背什么。教师是真理的化身,也成了知识的搬运工;而学生则“拿来主义”,教师教的才会,教师不教的则不会,甚至题型稍微变化一下就束手无策。这样的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只会机械识记,不会灵活运用,没有半点主见,与创新型人才格格不入,与课程改革背道而驰。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从台前走向幕后,充当合作者、助推者。教师不再是真理的化身、知识的传授者,要从原本的演员位置变身为导演,把课堂的空间留给学生,把教学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当家做主,让学生尽情发挥、展示才华。
二、教学形式:教师满堂问,学生满堂答
同样是一堂思想品德课《生活处处有合作》,教师在导入时通过几个问题检查学生对前面一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果学生掌握得不好,教师就会大声训斥,直到学生都能回答出提问,才将课堂转入新授环节。在新授课时,教师首先通过投影片打出“合作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合作和分工的关系是什么”“什么是合作”,于是,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迅速地翻阅书本,寻找答案。几分钟后,学生快速找到答案,让第一个环节顺利结束。教师再次通过投影片上打出“合作的价值有哪些”,一声令下,学生开始查找答案。随后,教师又通过投影片打出“为什么发展离不开合作”“为什么我们国家发展要加强合作”“为什么我们国家能集中力量办大事”“为什么要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国家之间为什么要加强合作”,学生根据教师的指令,通过查找书本回答教师提出的诸多问题。整堂课,都是在“教师问,学生答”的固有模式中完成教学任务。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满堂灌”的现象已经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尤其是公开课或者赛课等活动中,教师不敢再强行进行灌输式教学。为了体现和凸显课程精神,教师不敢再唱独角戏,而将学生拉到一起,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课堂学习。教师问,学生答,一问一答,对答如流。表面看,这样的课堂热热闹闹,改变了死气沉沉的局面——也没有了应试和“满堂灌”的嫌疑,效果很好。事实上,这样的教学还是没有摆脱教师主体地位的局面:学生成了课堂的傀儡和奴隶,跟着教师的思路走,他们所有活动都是在教师的预设下进行的。教师与学生一问一答只是一种表象,掩人耳目。学生主观能动性没有了,问题意识被扼杀了。这样的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還是一句空话,如镜花水月一般。
问题是课堂教学的导火线,高质量的问题能启发学生智慧,激活学生的思维。但问题不是多多益善,问题也不是万金油,问题更不是素质教育的标榜。课堂需要对话,课堂需要深层次的思维,课堂需要高质量问题引领和串联,课堂更需要学生的提问,课堂需要留出余地,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提问。课堂不能被教师“满堂问”绑架,被教师“满堂问”牵着鼻子走。
三、教学手段:教师满堂播,学生满堂看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学校的教育设备设施得到了大幅度改善。有条件的学校甚至开启了“未来教室”模式,让平板电脑进入学生课堂。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充分利用和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对于激活沉闷课堂、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增大课堂教学容量、开阔学生眼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有的教师却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把原本的传统手段全部抛弃。每堂课不管是否需要,教师动辄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充当播放员,学生则坐在台下看看屏幕,充当观众。之前,本人曾听一位教师在教学《生活处处有合作》时,首先播放学生在上课和课间的合作情境,然后在屏幕上打出《生活处处有合作》的标题,引入课堂。在教授“什么是合作”的环节,教师把书上的例子通过投影片播放,然后得出结论:合作就是人们为了达到某一目标而相互配合、相互协作进行的一种活动。在感悟合作的价值环节,该教师播放了三个案例,分别是红军长征、美国贝尔实验室科学家合作、江苏赣榆合作医疗制度。在“发展离不开合作”的环节,该教师还是从书上下载三段材料:国家发展需要合作,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合作,国家之间的发展需要合作。最后,教师通过投影片打上课堂巩固题目,让学生当堂巩固和操练。整整一堂课,投影片成了主打项目,一播到底。学生则眼花缭乱,特别是位置靠后的学生基本上是云里雾里。 毋庸置疑,尽管整堂课教学思路还是比较清晰,而且图文并茂,但这样的教学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却是肤浅的。由于教师只是一味地播放,缺少了板书,使得教學的逻辑性不严密。教学内容如过眼云烟,很难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记忆和印象。播放过后,学生只是看到了花花绿绿的图片、不断变换的字体和播放方式。铃声响起,蓦然回首,学生头脑一片空白,几乎被“格式化”。全电化的教学,虽然与时俱进,符合时代潮流,顺应教学要求,但由于教师一直在播放投影片,使得留驻在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微乎其微。不仅如此,满堂播放的教学,好像改变了满堂灌的局面,但事实上,只是从原来的“人灌”变成了“机灌”。以往师生之间的你言我语、亦师亦友的感情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冷冰冰”的机灌。
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不可估量的优势,不能束之高阁,必须充分利用,否则将是浪费。但凡事要有个度,只有充分合理利用才能发挥其效用。须知,现代化教学充其量只是辅助手段,不是主打产品,所以,教师不能本末倒置,不能不切实际地贪多求全。
四、教学评价:教师满堂考,学生满堂练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分数意识早已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于是乎,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教学要点化,要点题目化,题目考试化,一切教学都围绕着考试转。不少学校不仅有正规的期中和期末考试,还有每月一次的月考;甚至有的学校还推出了周考,使学生被束缚和捆绑在考试的马车上,在应试教学的流水线上连轴转,日日不得休息。考试和练习成了学生时代的主要任务,成了学生的家常便饭。
思想品德学科是德育教育的主要载体,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思想品德的功能和价值在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但由于思想品德学科也以几十分不等的成绩计入总分,于是,思想品德学科也就难以独善其身。为了提高分数,让学考出满意的成绩,一些思想品德教师不约而同地加入了应试教育的行列,冲锋陷阵,甚至不惜以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代价获得分数的一时提高。原本出于教学改革的“导学案”也变味了,成了不折不扣的“考案”;不少学校的“导学案”异化为“练习案”,无非就是一些中考的经典例题和不断变化着题型的练习题。一些教师深谙着“练多分”的歪理,崇尚着“练习出真知,练习长技能”,企图通过多多益善的练习来提高学生的分数。原本课堂上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解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无休无止的训练;原本讲四十分钟的内容,现在走马观花地划一下,将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操练。有的思想品德教师也成了应试教育的帮凶,使得原本如切如磋的课堂讨论声没有了,生动活泼的课堂组织形式也没有了。学生埋头苦练,不仅在课堂上练,课后还要练。练习和考试成了主旋律,永无止境。
“分数诚可贵,能力价更高。”考试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我们可以进行必要的训练。但思想品德学科姓“品”,其德育教育的地位和功能绝不能有任何改变。所以,思想品德学科教师需要合理定位,把着眼点放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让学生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使知、情、意、行得到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第二中学)
(责任编辑:杨宁)
一、教学方法:教师满堂灌,学生满堂记
以《生活处处有合作》为例,我们想必对这样的思想品德课堂不会陌生:一位教师告诉学生,把书上的知识点划出来“什么是合作”“合作和分工的关系是什么”“合作的三点价值是什么”“为什么发展离不开合作”。教师一边让学生划出知识要点,一边解释疑难的地方。随后,教师让学生用几分钟时间熟读教材中知识要点,要求学生做到记住要点,熟记考点。为了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教师还及时进行了提问反馈。一堂课就在教师讲、学生记的情况下完成。
尽管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十多年,但由于受到传统思维和教育观念的影响,一些教师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还是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讲到底,以灌为主。教师垄断和把持着讲台,拿着教案、教本或者教参,一脸严肃,以自我为中心。为了能提高学生的分数,教师不厌其烦,讲你千遍也不厌倦,生怕学生有不理解的地方。教师把所有的知识慢条斯理地向学生传授,将教材上的知识点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让观点、原理、理论不留任何死角;而台下的学生则跟着教师的思路亦步亦趋,教师讲什么,他们就听什么、划什么、记什么、背什么。教师是真理的化身,也成了知识的搬运工;而学生则“拿来主义”,教师教的才会,教师不教的则不会,甚至题型稍微变化一下就束手无策。这样的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只会机械识记,不会灵活运用,没有半点主见,与创新型人才格格不入,与课程改革背道而驰。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从台前走向幕后,充当合作者、助推者。教师不再是真理的化身、知识的传授者,要从原本的演员位置变身为导演,把课堂的空间留给学生,把教学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当家做主,让学生尽情发挥、展示才华。
二、教学形式:教师满堂问,学生满堂答
同样是一堂思想品德课《生活处处有合作》,教师在导入时通过几个问题检查学生对前面一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果学生掌握得不好,教师就会大声训斥,直到学生都能回答出提问,才将课堂转入新授环节。在新授课时,教师首先通过投影片打出“合作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合作和分工的关系是什么”“什么是合作”,于是,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迅速地翻阅书本,寻找答案。几分钟后,学生快速找到答案,让第一个环节顺利结束。教师再次通过投影片上打出“合作的价值有哪些”,一声令下,学生开始查找答案。随后,教师又通过投影片打出“为什么发展离不开合作”“为什么我们国家发展要加强合作”“为什么我们国家能集中力量办大事”“为什么要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国家之间为什么要加强合作”,学生根据教师的指令,通过查找书本回答教师提出的诸多问题。整堂课,都是在“教师问,学生答”的固有模式中完成教学任务。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满堂灌”的现象已经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尤其是公开课或者赛课等活动中,教师不敢再强行进行灌输式教学。为了体现和凸显课程精神,教师不敢再唱独角戏,而将学生拉到一起,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课堂学习。教师问,学生答,一问一答,对答如流。表面看,这样的课堂热热闹闹,改变了死气沉沉的局面——也没有了应试和“满堂灌”的嫌疑,效果很好。事实上,这样的教学还是没有摆脱教师主体地位的局面:学生成了课堂的傀儡和奴隶,跟着教师的思路走,他们所有活动都是在教师的预设下进行的。教师与学生一问一答只是一种表象,掩人耳目。学生主观能动性没有了,问题意识被扼杀了。这样的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還是一句空话,如镜花水月一般。
问题是课堂教学的导火线,高质量的问题能启发学生智慧,激活学生的思维。但问题不是多多益善,问题也不是万金油,问题更不是素质教育的标榜。课堂需要对话,课堂需要深层次的思维,课堂需要高质量问题引领和串联,课堂更需要学生的提问,课堂需要留出余地,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提问。课堂不能被教师“满堂问”绑架,被教师“满堂问”牵着鼻子走。
三、教学手段:教师满堂播,学生满堂看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学校的教育设备设施得到了大幅度改善。有条件的学校甚至开启了“未来教室”模式,让平板电脑进入学生课堂。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充分利用和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对于激活沉闷课堂、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增大课堂教学容量、开阔学生眼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有的教师却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把原本的传统手段全部抛弃。每堂课不管是否需要,教师动辄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充当播放员,学生则坐在台下看看屏幕,充当观众。之前,本人曾听一位教师在教学《生活处处有合作》时,首先播放学生在上课和课间的合作情境,然后在屏幕上打出《生活处处有合作》的标题,引入课堂。在教授“什么是合作”的环节,教师把书上的例子通过投影片播放,然后得出结论:合作就是人们为了达到某一目标而相互配合、相互协作进行的一种活动。在感悟合作的价值环节,该教师播放了三个案例,分别是红军长征、美国贝尔实验室科学家合作、江苏赣榆合作医疗制度。在“发展离不开合作”的环节,该教师还是从书上下载三段材料:国家发展需要合作,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合作,国家之间的发展需要合作。最后,教师通过投影片打上课堂巩固题目,让学生当堂巩固和操练。整整一堂课,投影片成了主打项目,一播到底。学生则眼花缭乱,特别是位置靠后的学生基本上是云里雾里。 毋庸置疑,尽管整堂课教学思路还是比较清晰,而且图文并茂,但这样的教学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却是肤浅的。由于教师只是一味地播放,缺少了板书,使得教學的逻辑性不严密。教学内容如过眼云烟,很难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记忆和印象。播放过后,学生只是看到了花花绿绿的图片、不断变换的字体和播放方式。铃声响起,蓦然回首,学生头脑一片空白,几乎被“格式化”。全电化的教学,虽然与时俱进,符合时代潮流,顺应教学要求,但由于教师一直在播放投影片,使得留驻在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微乎其微。不仅如此,满堂播放的教学,好像改变了满堂灌的局面,但事实上,只是从原来的“人灌”变成了“机灌”。以往师生之间的你言我语、亦师亦友的感情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冷冰冰”的机灌。
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不可估量的优势,不能束之高阁,必须充分利用,否则将是浪费。但凡事要有个度,只有充分合理利用才能发挥其效用。须知,现代化教学充其量只是辅助手段,不是主打产品,所以,教师不能本末倒置,不能不切实际地贪多求全。
四、教学评价:教师满堂考,学生满堂练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分数意识早已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于是乎,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教学要点化,要点题目化,题目考试化,一切教学都围绕着考试转。不少学校不仅有正规的期中和期末考试,还有每月一次的月考;甚至有的学校还推出了周考,使学生被束缚和捆绑在考试的马车上,在应试教学的流水线上连轴转,日日不得休息。考试和练习成了学生时代的主要任务,成了学生的家常便饭。
思想品德学科是德育教育的主要载体,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思想品德的功能和价值在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但由于思想品德学科也以几十分不等的成绩计入总分,于是,思想品德学科也就难以独善其身。为了提高分数,让学考出满意的成绩,一些思想品德教师不约而同地加入了应试教育的行列,冲锋陷阵,甚至不惜以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代价获得分数的一时提高。原本出于教学改革的“导学案”也变味了,成了不折不扣的“考案”;不少学校的“导学案”异化为“练习案”,无非就是一些中考的经典例题和不断变化着题型的练习题。一些教师深谙着“练多分”的歪理,崇尚着“练习出真知,练习长技能”,企图通过多多益善的练习来提高学生的分数。原本课堂上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解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无休无止的训练;原本讲四十分钟的内容,现在走马观花地划一下,将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操练。有的思想品德教师也成了应试教育的帮凶,使得原本如切如磋的课堂讨论声没有了,生动活泼的课堂组织形式也没有了。学生埋头苦练,不仅在课堂上练,课后还要练。练习和考试成了主旋律,永无止境。
“分数诚可贵,能力价更高。”考试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我们可以进行必要的训练。但思想品德学科姓“品”,其德育教育的地位和功能绝不能有任何改变。所以,思想品德学科教师需要合理定位,把着眼点放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让学生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使知、情、意、行得到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第二中学)
(责任编辑:杨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