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目前已由教育规模化发展向不断提升教育质量的文化内涵体系建设模式转变,作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重要学科特色及其体现的企业校企合作协同联合育人也将相应在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及整体运行机制上能够得到不断创新。以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为例,探索高等职业教育汽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创新模式和协同体系。
关键词:高职院校;汽车专业;校企合作;教学育人
1 高职院校校企协同育人的意义及新时期内涵体现
校企双方协同育人也是我国高职院校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加强校企双方间的职业深度教育融合,实现校企双方高度合作协同校企育人对推进高职教育的教学内涵体系建设和高职人才培养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等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校企合作协同人才育人模式能够促使企业人才培养服务质量更好地符合我国企业的实际经济发展的需求,也更符合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校企合作协同创新育人的教学内涵有效体现必须能够使学校企业技术自主创新融入高等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全过程,包括学校人才培养整体定位、教学计划整体制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整体构建、实践技术教学的各过程全员参与及企业顶岗培训实习等,提升学校人才培养教学质量与提高产业技术发展市场需求的有效匹配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产业发展需求的匹配度。校企之间协同合作育人的创新内涵体系建设创新应在协同合作推动机制、育人保障体系及企业培育人才质量安全监控机制方面进行创新,校企之间协同合作育人内涵创新推动效果提高应真正体现为达成合作推动目标的高度实现协同,合作推动内容全面推动覆盖,合作推动效果高度实现双赢。
2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的改革创新
2.1 集团化办学
政府有关主管教育职能部门负责引导和组织推动高职院校建立的职教集团,由相关行业、企业和高等学校共同编制组建。职教集团的正式组建将利于加强职业学校与教育企业之间高度独立自主的资源融合,按照平等民主自愿、互惠互利、共同推动发展的基本原则,优化配置整合我国社会主义企业教育资源和学校教育资源,实现企业资源共享、共谋共同发展,这将成为是未来中国职业教育领域校企合作协同联动发展的现实战略选择。目前,浙江、江苏、山东、广东及吉林等省份的职业院校正在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有少数学校已经在改革实践。
2.2 校企合作股份制办学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与吉林省华阳集团股份制共建汽车分院。华阳集团以奥迪等8个汽车4S 店、资金、设备和技术人员入股;学校出办学场地、师资和技术,共建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等6个专业,实行股份制办学。该种协同育人的合作模式能使企业成为育人的主体,共享办学的社会效益和成果,促进企业能动性的发挥。
2.3 订单式办学
该培养模式主要是普通职业院校与合作汽车制造企业共同签订协议,按照与合作汽車企业的相关岗位业务能力培养要求,校企共同研究制订专业人才培养发展目标、培养实施方案,教学内容及课程考核管理方式以汽车企业的岗位要求和课程标准化作为考核主导,学生本科毕业后直接选择进入汽车企业开展工作。这种教学模式对于人才培养教学目标的确定针对性强,学生选择学习企业目标明确,教学实践过程中对企业整体参与度相对较高,学生有效缩短了企业进入大型企业后的学习适应期,人才培养教学效果较好。但此种协同育人模式应强化合作的长效性和稳定性,否则会造成教育资源投入的浪费。
3 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体系创新
3.1 加强校企合作协同课程开发
校企共建协同构思育人课程应以一个职业教育岗位用人群体的核心业务能力为基本逻辑思维起点,校企共同开发和研究构建一套课程体系,并在具体课程设计中共建协同构思搭建符合企业真实的教育项目和教学任务,进行企业教学成果项目有效转化,同时把一个企业对全体员工的职业道德意识水平、职业道德素养及其它职业综合能力素养的基本要求始终贯穿其中,解决高层次素质业务技能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岗位需求交叉错位的突出问题。开发"学校课程+企业课程"课程双线立体交织教学课程体系。即职业学校培训课程以基础理论训练教学教辅为主、技能理论训练教学为辅,企业培训课程以基本技能理论训练教学为主、专业技术理论教学为辅。学校内部课程与其他企业内部课程相互支持与互相衔接,以此来进一步促使学生能够学习到多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3.2 通过校企双方协同建设师资队伍保障体系
学校和企业应建立人员互通交流机制,企业的优秀人员应成为学校的培训讲师,为学校的实践教学和师资培训提供支持,学校的老师应定期到企业为员工进行理论培训。在校内实践工程教学实训条件质量保障建设方面,校企双方应该积极协同学校共建应践实训中心,实施校内实践工程教学实训基地管理内涵体系建设,建设校内应践实训基地开放式、项目化教学管理模式。同时在各企业内部应积极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资源和教学设备技术优势,设立校外专业实践活动教学实训基地并以系统化、柔性化经营管理模式,为广大学生校外实习提供服务。为学生实习服务。
3.3 校企协同共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为了更好的发挥校企协同育人的社会效益和影响力,学校和企业应该在政府和行业的支持和引导下开发建设技术创新联盟或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以技术创新或产品研发为主要功能。平台应能够有效的结合学校和企业的优质资源,建立科学的运作机制,以具体的项目任务为载体开展工作。一方面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及技能水平培养;另一方面可提升“产学研用”的功能,强化社会服务力;再者,企业可有效利用多方资源进行创新研究,节省成本和降低风险。因此,现阶段,学校在开展校企合作办学的时候学校应当努力构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的技术平台,以此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3.4 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我国汽车类产业的发展十分迅速,相关行业的人才需求量也逐渐增加。现阶段,我国相关部门对汽车类工作人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需要这些工作人员能够具备较高的素质,这是校企合作需要共同努力的目标,只有学校和企业相互合作,才能够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人才得到更好的发展。现阶段,在开展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同时应当充分利用学校以及企业现有的资源,协同培养高技术人才。企业加入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过程中,不仅能够提升学生个人的综合能力,同时也有助于为企业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由此可见,校企合作过程中只有注重将练习放到生活实践,才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更加高效。因此,现阶段学校应当积极的协同企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校企合作模式,促使更多的学生能够成为高技术人才,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教学效率。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阶段在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学校应当合理的采用校企结合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充分利用学校以及企业现有的教学资源,积极创新校企合作模式,以此来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进一步促进学生成为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高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军,赵有生,吕一枚,等.高等职业院校开放式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2):14-17.
[2]普清民,李微波,黄春平.政校行企“协同育人”的实践探索[J].高教论坛,2014(10):108-110.
关键词:高职院校;汽车专业;校企合作;教学育人
1 高职院校校企协同育人的意义及新时期内涵体现
校企双方协同育人也是我国高职院校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加强校企双方间的职业深度教育融合,实现校企双方高度合作协同校企育人对推进高职教育的教学内涵体系建设和高职人才培养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等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校企合作协同人才育人模式能够促使企业人才培养服务质量更好地符合我国企业的实际经济发展的需求,也更符合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校企合作协同创新育人的教学内涵有效体现必须能够使学校企业技术自主创新融入高等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全过程,包括学校人才培养整体定位、教学计划整体制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整体构建、实践技术教学的各过程全员参与及企业顶岗培训实习等,提升学校人才培养教学质量与提高产业技术发展市场需求的有效匹配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产业发展需求的匹配度。校企之间协同合作育人的创新内涵体系建设创新应在协同合作推动机制、育人保障体系及企业培育人才质量安全监控机制方面进行创新,校企之间协同合作育人内涵创新推动效果提高应真正体现为达成合作推动目标的高度实现协同,合作推动内容全面推动覆盖,合作推动效果高度实现双赢。
2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的改革创新
2.1 集团化办学
政府有关主管教育职能部门负责引导和组织推动高职院校建立的职教集团,由相关行业、企业和高等学校共同编制组建。职教集团的正式组建将利于加强职业学校与教育企业之间高度独立自主的资源融合,按照平等民主自愿、互惠互利、共同推动发展的基本原则,优化配置整合我国社会主义企业教育资源和学校教育资源,实现企业资源共享、共谋共同发展,这将成为是未来中国职业教育领域校企合作协同联动发展的现实战略选择。目前,浙江、江苏、山东、广东及吉林等省份的职业院校正在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有少数学校已经在改革实践。
2.2 校企合作股份制办学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与吉林省华阳集团股份制共建汽车分院。华阳集团以奥迪等8个汽车4S 店、资金、设备和技术人员入股;学校出办学场地、师资和技术,共建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等6个专业,实行股份制办学。该种协同育人的合作模式能使企业成为育人的主体,共享办学的社会效益和成果,促进企业能动性的发挥。
2.3 订单式办学
该培养模式主要是普通职业院校与合作汽车制造企业共同签订协议,按照与合作汽車企业的相关岗位业务能力培养要求,校企共同研究制订专业人才培养发展目标、培养实施方案,教学内容及课程考核管理方式以汽车企业的岗位要求和课程标准化作为考核主导,学生本科毕业后直接选择进入汽车企业开展工作。这种教学模式对于人才培养教学目标的确定针对性强,学生选择学习企业目标明确,教学实践过程中对企业整体参与度相对较高,学生有效缩短了企业进入大型企业后的学习适应期,人才培养教学效果较好。但此种协同育人模式应强化合作的长效性和稳定性,否则会造成教育资源投入的浪费。
3 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体系创新
3.1 加强校企合作协同课程开发
校企共建协同构思育人课程应以一个职业教育岗位用人群体的核心业务能力为基本逻辑思维起点,校企共同开发和研究构建一套课程体系,并在具体课程设计中共建协同构思搭建符合企业真实的教育项目和教学任务,进行企业教学成果项目有效转化,同时把一个企业对全体员工的职业道德意识水平、职业道德素养及其它职业综合能力素养的基本要求始终贯穿其中,解决高层次素质业务技能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岗位需求交叉错位的突出问题。开发"学校课程+企业课程"课程双线立体交织教学课程体系。即职业学校培训课程以基础理论训练教学教辅为主、技能理论训练教学为辅,企业培训课程以基本技能理论训练教学为主、专业技术理论教学为辅。学校内部课程与其他企业内部课程相互支持与互相衔接,以此来进一步促使学生能够学习到多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3.2 通过校企双方协同建设师资队伍保障体系
学校和企业应建立人员互通交流机制,企业的优秀人员应成为学校的培训讲师,为学校的实践教学和师资培训提供支持,学校的老师应定期到企业为员工进行理论培训。在校内实践工程教学实训条件质量保障建设方面,校企双方应该积极协同学校共建应践实训中心,实施校内实践工程教学实训基地管理内涵体系建设,建设校内应践实训基地开放式、项目化教学管理模式。同时在各企业内部应积极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资源和教学设备技术优势,设立校外专业实践活动教学实训基地并以系统化、柔性化经营管理模式,为广大学生校外实习提供服务。为学生实习服务。
3.3 校企协同共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为了更好的发挥校企协同育人的社会效益和影响力,学校和企业应该在政府和行业的支持和引导下开发建设技术创新联盟或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以技术创新或产品研发为主要功能。平台应能够有效的结合学校和企业的优质资源,建立科学的运作机制,以具体的项目任务为载体开展工作。一方面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及技能水平培养;另一方面可提升“产学研用”的功能,强化社会服务力;再者,企业可有效利用多方资源进行创新研究,节省成本和降低风险。因此,现阶段,学校在开展校企合作办学的时候学校应当努力构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的技术平台,以此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3.4 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我国汽车类产业的发展十分迅速,相关行业的人才需求量也逐渐增加。现阶段,我国相关部门对汽车类工作人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需要这些工作人员能够具备较高的素质,这是校企合作需要共同努力的目标,只有学校和企业相互合作,才能够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人才得到更好的发展。现阶段,在开展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同时应当充分利用学校以及企业现有的资源,协同培养高技术人才。企业加入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过程中,不仅能够提升学生个人的综合能力,同时也有助于为企业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由此可见,校企合作过程中只有注重将练习放到生活实践,才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更加高效。因此,现阶段学校应当积极的协同企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校企合作模式,促使更多的学生能够成为高技术人才,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教学效率。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阶段在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学校应当合理的采用校企结合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充分利用学校以及企业现有的教学资源,积极创新校企合作模式,以此来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进一步促进学生成为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高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军,赵有生,吕一枚,等.高等职业院校开放式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2):14-17.
[2]普清民,李微波,黄春平.政校行企“协同育人”的实践探索[J].高教论坛,2014(10):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