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怎样才能使农业成为银行的最爱?就是要降低农业产业风险度。
农村的小型化农业一直得不到发展,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的产业化。我们为什么要提倡农业的产业化?农业产业化主要是能集中资源,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农村每户种那么几亩田,不适合大型机械投入、人工投入、资金投入,所以产业化有节约各种要素功能,有提升竞争力的效用。农业的产业化也是现代农业必走的路径。
但农业产业化与银行有什么关系呢?我国的资本市场因为农业的特性而浅尝辄止,涉及农业的企业能得到在资本市场上市融资的水平也凤毛麟角,因此资本市场与农业产业的市场之间难以融合。再说我国的融资方式主要以银行为主导,银行融资在我国所占比重为80%以上,所以农业产业的资本需求目前还是离不开银行的。尽管国家三令五申要银行资金向农业倾斜,银行支农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但因为农业与工业的剪刀差,农业向银行融资依然困难重重。
那么银行为什么对农业信贷设立门槛呢?这个主要从风险角度来看,农业并不是产业化了风险就消失了,农业风险来自于多方面,对于银行主要有生产风险、市场风险与抵押风险的三大风险来源,首先来谈一下生产风险,因为农业受天气影响极大,比如生产水稻,即使种子播种正确、肥料施加得当、农药喷洒得法,到了收获季节,满满认为丰收在望,若老天不作美,一场暴雨就可能使希望破灭;其次是市场风险,即使丰收了,市场因为同类产品太多,造成积压,生产的粮食价格猛降;最后是抵押风险,因为农村合格的抵押物不多,银行的“两权”抵押贷款只是在理论上可行,离真正的实施还有很大的距离。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大数据分析能力那么强,为什么银行非要抵押?首先讲一下大数据在农村市场到底能产生多少数据,农村的互联网使用习惯仅限于一些考入高校读过大学的学生,但这些人是不会搞农业的,几乎都进入城市成了城市市民,那些没有考上大学但有点文化的也都挤进城市打拼,在中国的大部分农村,除了乡村学校有几个年轻的教师外,你很难找到年轻人在家里。一些承包大户一般也是上了点年纪,对电脑网络不是不想涉及,而是实在没有办法入门,因为识字不多,操作无从谈起。所以农村的交易习惯还是喜欢现金交易,在网上有迹可查的大数据对农村不起作用,即使马云的淘宝下乡,也进展缓慢。笔者所描述的这些主要用意是突出农村的现实,要改变农村面貌并不是财政给点补贴就能弥补,激活农村活力最主要是农业产业要有利润,吸引人才吸引资金向农业产业聚集,就像现今房地产行业,为什么资金都向其聚拢?主要是其利润很高,比如银行贷款,贷给买房的客户利率很低,贷给农村小额客户利率较高,虽然如此,银行反而不想贷给农村,不想贷的原因主要是担心风险,风险越高利率越高,这二者成正比例。那么怎样才能使农业成为银行的最爱?就是要降低农业产业风险度。下面根据农村农业的现状从三个方面来谈谈降低农业的融资风险。
第一,建立农村诚信网络。对于小规模的农户,银行信贷的授信很大程度来自于诚信,诚信能拉低交易成本,在一个诚信的市场里,人们不需要设置多少防范的门槛来促成交易的安全。但近来农村诚信的崩溃来自于人员的流动,以前农民生活圈的小范围,如果不诚信,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熟人社会,基本就失去了生存活动空间。现在因为人员流动性很大,不诚信受到的影响有限,对失信者又没有什么约束,往往最容易施加于经济范畴,所以最先受影响的就是银行,一个村民躲债不还,在这种狭小空间很可能影响一大片人跟风。所以农村亟需建立诚信文化。当前国家也正在加强这方面的建设,对那些逃废债的人进行消费限制,但对农村这个不是很管用,因为农村那些失信者本来消费就有限,所以对失信人不能一刀切,其实国家应该对不诚信的范围要分门别类设限,对农村的失信者不光要限制其买房买车,各个银行要联动,限制失信者开户开卡,国家要对其社保补贴等降低补贴额度,给失信者真正感到得不偿失,一个好的制度可以使人的坏念头受到抑制,让农村不讲诚信也寸步难行,信贷之水才没有阻力流向农村农业产业。
第二,农业风险要设置担保政策,对于农业产业大规模生产的农户,银行的信贷基础来自于抵押担保,因为农业产业的经营风险和农村土地的特殊性,除抵押担保外,银行更在意农业产业背后有怎样的分担机制来减轻银行的信贷风险,所以政府要建立农村产业承包退出机制,建立农村产业流转交易服务中心,为那些无法偿还贷款的抵押承包大户进行再次组织流转交易,确保银行资金能放心投入到农业产业。
第三,对农业产业要推向市场化,任何产品只有竞争才有活力,农业产业概莫能外,农业产业的价格一直以“限”为主,以保护价进行限制。粮食价格是根据市场供求关系来定,如果进行保护价,价格反映不灵敏,市场的秩序就被打乱,人们要生产什么就失去指导,所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农业产业市场中也会发生同样作用,只有农业也市场化了,银行的价格工具是利率,银行的利率市场化才会与农业产业市场化更好地对接,有利于用价格机制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综上所述,在我国资本市场还不是很成熟的今天,银行才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推手。
农村的小型化农业一直得不到发展,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的产业化。我们为什么要提倡农业的产业化?农业产业化主要是能集中资源,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农村每户种那么几亩田,不适合大型机械投入、人工投入、资金投入,所以产业化有节约各种要素功能,有提升竞争力的效用。农业的产业化也是现代农业必走的路径。
但农业产业化与银行有什么关系呢?我国的资本市场因为农业的特性而浅尝辄止,涉及农业的企业能得到在资本市场上市融资的水平也凤毛麟角,因此资本市场与农业产业的市场之间难以融合。再说我国的融资方式主要以银行为主导,银行融资在我国所占比重为80%以上,所以农业产业的资本需求目前还是离不开银行的。尽管国家三令五申要银行资金向农业倾斜,银行支农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但因为农业与工业的剪刀差,农业向银行融资依然困难重重。
那么银行为什么对农业信贷设立门槛呢?这个主要从风险角度来看,农业并不是产业化了风险就消失了,农业风险来自于多方面,对于银行主要有生产风险、市场风险与抵押风险的三大风险来源,首先来谈一下生产风险,因为农业受天气影响极大,比如生产水稻,即使种子播种正确、肥料施加得当、农药喷洒得法,到了收获季节,满满认为丰收在望,若老天不作美,一场暴雨就可能使希望破灭;其次是市场风险,即使丰收了,市场因为同类产品太多,造成积压,生产的粮食价格猛降;最后是抵押风险,因为农村合格的抵押物不多,银行的“两权”抵押贷款只是在理论上可行,离真正的实施还有很大的距离。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大数据分析能力那么强,为什么银行非要抵押?首先讲一下大数据在农村市场到底能产生多少数据,农村的互联网使用习惯仅限于一些考入高校读过大学的学生,但这些人是不会搞农业的,几乎都进入城市成了城市市民,那些没有考上大学但有点文化的也都挤进城市打拼,在中国的大部分农村,除了乡村学校有几个年轻的教师外,你很难找到年轻人在家里。一些承包大户一般也是上了点年纪,对电脑网络不是不想涉及,而是实在没有办法入门,因为识字不多,操作无从谈起。所以农村的交易习惯还是喜欢现金交易,在网上有迹可查的大数据对农村不起作用,即使马云的淘宝下乡,也进展缓慢。笔者所描述的这些主要用意是突出农村的现实,要改变农村面貌并不是财政给点补贴就能弥补,激活农村活力最主要是农业产业要有利润,吸引人才吸引资金向农业产业聚集,就像现今房地产行业,为什么资金都向其聚拢?主要是其利润很高,比如银行贷款,贷给买房的客户利率很低,贷给农村小额客户利率较高,虽然如此,银行反而不想贷给农村,不想贷的原因主要是担心风险,风险越高利率越高,这二者成正比例。那么怎样才能使农业成为银行的最爱?就是要降低农业产业风险度。下面根据农村农业的现状从三个方面来谈谈降低农业的融资风险。
第一,建立农村诚信网络。对于小规模的农户,银行信贷的授信很大程度来自于诚信,诚信能拉低交易成本,在一个诚信的市场里,人们不需要设置多少防范的门槛来促成交易的安全。但近来农村诚信的崩溃来自于人员的流动,以前农民生活圈的小范围,如果不诚信,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熟人社会,基本就失去了生存活动空间。现在因为人员流动性很大,不诚信受到的影响有限,对失信者又没有什么约束,往往最容易施加于经济范畴,所以最先受影响的就是银行,一个村民躲债不还,在这种狭小空间很可能影响一大片人跟风。所以农村亟需建立诚信文化。当前国家也正在加强这方面的建设,对那些逃废债的人进行消费限制,但对农村这个不是很管用,因为农村那些失信者本来消费就有限,所以对失信人不能一刀切,其实国家应该对不诚信的范围要分门别类设限,对农村的失信者不光要限制其买房买车,各个银行要联动,限制失信者开户开卡,国家要对其社保补贴等降低补贴额度,给失信者真正感到得不偿失,一个好的制度可以使人的坏念头受到抑制,让农村不讲诚信也寸步难行,信贷之水才没有阻力流向农村农业产业。
第二,农业风险要设置担保政策,对于农业产业大规模生产的农户,银行的信贷基础来自于抵押担保,因为农业产业的经营风险和农村土地的特殊性,除抵押担保外,银行更在意农业产业背后有怎样的分担机制来减轻银行的信贷风险,所以政府要建立农村产业承包退出机制,建立农村产业流转交易服务中心,为那些无法偿还贷款的抵押承包大户进行再次组织流转交易,确保银行资金能放心投入到农业产业。
第三,对农业产业要推向市场化,任何产品只有竞争才有活力,农业产业概莫能外,农业产业的价格一直以“限”为主,以保护价进行限制。粮食价格是根据市场供求关系来定,如果进行保护价,价格反映不灵敏,市场的秩序就被打乱,人们要生产什么就失去指导,所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农业产业市场中也会发生同样作用,只有农业也市场化了,银行的价格工具是利率,银行的利率市场化才会与农业产业市场化更好地对接,有利于用价格机制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综上所述,在我国资本市场还不是很成熟的今天,银行才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