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一起白领妈妈亲手溺毙两个脑瘫双胞胎的案件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位妈妈名叫韩群凤,她倾尽所有无微不至照顾脑瘫双胞胎长达13年,却终因绝望溺毙两子并选择自杀,但是天意弄人,她最终经医院抢救生还。
这是情与法的悲情碰撞。自媒体对这位悲情母亲进行报道以来,多个民间群体不断发起签名请愿活动,全国各地有近千母亲为她求情,网络参与者更达十万之众。
情与法矛盾的平衡点自有法官去处理。在韩群凤故事的细节中,我们注意到,从韩群凤生下双胞胎儿子,到确诊两个孩子患有脑瘫,大概有两年的时间。而对于脑瘫患儿来说,错过了最初的这两年是非常可惜的。因为理想的早期治疗应该从6个月前的婴儿期开始。
早发现 早确诊 早治疗
小儿脑组织在出生时尚未发育成熟,大脑皮质较薄,细胞分化较差,神经髓鞘未完全形成。6个月后,小儿大脑处于迅速生长发育的阶段,神经细胞数目增加不多,主要是体积增大,树突增多加长,神经髓鞘形成和发育。3岁时,神经细胞基本分化完成,神经纤维至4岁完成髓鞘化。在脑损伤的初期阶段,异常姿势和运动模式尚未固定化,早期治疗可促使损伤的大脑在不断成熟和分化的过程中,得到较为有效的功能代偿。
理想的早期治疗应该从6个月前的婴儿期开始。脑瘫一旦确诊必须立即开始治疗,早期的神经刺激—反馈回路又能激活脑细胞,促进智力发育和语言功能的发育。济南军区总医院康复理疗科王勇
一般认为正常儿童到了6岁,中枢神经系统的各种功能都已基本发育完善并专一化,因此超过这个年龄再开始发展各种功能,就会出现较大的困难。所以,早期诊断能为治疗师制订合适和全面的治疗方案提供有力的依据,使患儿获得最佳的治疗时机。
家长须学会训练技能
脑瘫患儿的衣、食、住、行等完全依赖于家长,治疗中缺乏自觉性和自制力,仅靠治疗师每周2~3次,每次40~50min的训练,对脑细胞的刺激—反馈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脑瘫患儿的家长必须掌握必要的训练技能,成为合格的引导员。父母每天要对患儿进行2~3小时的功能训练。可以祖孙三代在游戏中训练患儿,且坚持每周2~3次,让患儿在大家的鼓励下充分展现能动性。有些家长出于对患儿的疼爱,不让患儿接受针灸和被动手法,只重视中药熏洗等非痛性疗法,致使疗效不佳。
训练应按小儿的正常发育规律循序渐进:在人的大脑形成过程中,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是从低级到高级,也就是从脊髓水平到脑皮质水平,每一个发育水平都存在相应的反射、反应。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发展较迟缓,训练时要不停地用手法和语言进行强化,使患儿由有意识指挥的随意动作,逐渐过渡到无意识支配的反射性动作。单一的动作可以形成简单的反射通路,系列的动作则形成逻辑性反射通路,并在中枢中形成记忆。
需要注意的是,每一次训练的时间不要过长。对患儿的训练方式要趣味化,遵循示范一等待一鼓励一等待一再示范一再等待的指导思想,不断地重复每一个动作及每一句话,使患儿建立牢固的信息反馈网络,促使患儿的运动功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恢复。
年龄大的患儿有一定的主动性,对疗效起着重要影响。
康复训练与游戏相结合
单一的康复训练不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而游戏是儿童最重要的活动。在游戏当中,患儿学得更富于技巧,从中亦会发掘出很多问题,从错误中吸取不少知识。例如,我们可以用一个布娃娃来指导患儿认识身体各部分的空间组成关系——头在上,脚在下。在帮助孩子给娃娃穿脱衣服的过程中加强自身穿脱衣的概念。在日常活动和游戏中,指导他们逐渐掌握洗脸、梳头、刷牙、吃饭和入厕等日常生活技能;同时,患儿在游戏中能尽情表现自己和认识自己的长处,最后从其中学习与他人建立关系和说话的技巧。
对游戏的重要性,有不少学者提出不同的学说。格鲁士提出“生活准备说”,即儿童游戏是为生活作准备,在游戏中可以学到许多生活的本领。这些本领可以为患儿奠定将来长大成人时的生活基础。柏垂克提出“松弛说”,即游戏可以恢复身体上的各种耗损,既可休养精神,又可消除疲劳。总之,游戏有助患儿在机能、智能和社交上的发展,更可帮助其抒发情绪,平衡其身心各方面的发展。在游戏中小小的成功感,将会带给患儿更多的自信心,以及寻找解决问题的兴趣。而这些经验更会他们的将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王勇,济南军区总医院康复科副主任,中医博士,师从中医经方派名师孙广仁教授。擅长:各类骨关节疾病、软组织损伤疼痛的物理与中医、小针刀治疗;偏瘫、脑瘫、周围神经损伤的传统和现代康复治疗;肥胖症、疲劳综合征、黄褐斑等亚健康的中医康复治疗。
这是情与法的悲情碰撞。自媒体对这位悲情母亲进行报道以来,多个民间群体不断发起签名请愿活动,全国各地有近千母亲为她求情,网络参与者更达十万之众。
情与法矛盾的平衡点自有法官去处理。在韩群凤故事的细节中,我们注意到,从韩群凤生下双胞胎儿子,到确诊两个孩子患有脑瘫,大概有两年的时间。而对于脑瘫患儿来说,错过了最初的这两年是非常可惜的。因为理想的早期治疗应该从6个月前的婴儿期开始。
早发现 早确诊 早治疗
小儿脑组织在出生时尚未发育成熟,大脑皮质较薄,细胞分化较差,神经髓鞘未完全形成。6个月后,小儿大脑处于迅速生长发育的阶段,神经细胞数目增加不多,主要是体积增大,树突增多加长,神经髓鞘形成和发育。3岁时,神经细胞基本分化完成,神经纤维至4岁完成髓鞘化。在脑损伤的初期阶段,异常姿势和运动模式尚未固定化,早期治疗可促使损伤的大脑在不断成熟和分化的过程中,得到较为有效的功能代偿。
理想的早期治疗应该从6个月前的婴儿期开始。脑瘫一旦确诊必须立即开始治疗,早期的神经刺激—反馈回路又能激活脑细胞,促进智力发育和语言功能的发育。济南军区总医院康复理疗科王勇
一般认为正常儿童到了6岁,中枢神经系统的各种功能都已基本发育完善并专一化,因此超过这个年龄再开始发展各种功能,就会出现较大的困难。所以,早期诊断能为治疗师制订合适和全面的治疗方案提供有力的依据,使患儿获得最佳的治疗时机。
家长须学会训练技能
脑瘫患儿的衣、食、住、行等完全依赖于家长,治疗中缺乏自觉性和自制力,仅靠治疗师每周2~3次,每次40~50min的训练,对脑细胞的刺激—反馈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脑瘫患儿的家长必须掌握必要的训练技能,成为合格的引导员。父母每天要对患儿进行2~3小时的功能训练。可以祖孙三代在游戏中训练患儿,且坚持每周2~3次,让患儿在大家的鼓励下充分展现能动性。有些家长出于对患儿的疼爱,不让患儿接受针灸和被动手法,只重视中药熏洗等非痛性疗法,致使疗效不佳。
训练应按小儿的正常发育规律循序渐进:在人的大脑形成过程中,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是从低级到高级,也就是从脊髓水平到脑皮质水平,每一个发育水平都存在相应的反射、反应。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发展较迟缓,训练时要不停地用手法和语言进行强化,使患儿由有意识指挥的随意动作,逐渐过渡到无意识支配的反射性动作。单一的动作可以形成简单的反射通路,系列的动作则形成逻辑性反射通路,并在中枢中形成记忆。
需要注意的是,每一次训练的时间不要过长。对患儿的训练方式要趣味化,遵循示范一等待一鼓励一等待一再示范一再等待的指导思想,不断地重复每一个动作及每一句话,使患儿建立牢固的信息反馈网络,促使患儿的运动功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恢复。
年龄大的患儿有一定的主动性,对疗效起着重要影响。
康复训练与游戏相结合
单一的康复训练不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而游戏是儿童最重要的活动。在游戏当中,患儿学得更富于技巧,从中亦会发掘出很多问题,从错误中吸取不少知识。例如,我们可以用一个布娃娃来指导患儿认识身体各部分的空间组成关系——头在上,脚在下。在帮助孩子给娃娃穿脱衣服的过程中加强自身穿脱衣的概念。在日常活动和游戏中,指导他们逐渐掌握洗脸、梳头、刷牙、吃饭和入厕等日常生活技能;同时,患儿在游戏中能尽情表现自己和认识自己的长处,最后从其中学习与他人建立关系和说话的技巧。
对游戏的重要性,有不少学者提出不同的学说。格鲁士提出“生活准备说”,即儿童游戏是为生活作准备,在游戏中可以学到许多生活的本领。这些本领可以为患儿奠定将来长大成人时的生活基础。柏垂克提出“松弛说”,即游戏可以恢复身体上的各种耗损,既可休养精神,又可消除疲劳。总之,游戏有助患儿在机能、智能和社交上的发展,更可帮助其抒发情绪,平衡其身心各方面的发展。在游戏中小小的成功感,将会带给患儿更多的自信心,以及寻找解决问题的兴趣。而这些经验更会他们的将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王勇,济南军区总医院康复科副主任,中医博士,师从中医经方派名师孙广仁教授。擅长:各类骨关节疾病、软组织损伤疼痛的物理与中医、小针刀治疗;偏瘫、脑瘫、周围神经损伤的传统和现代康复治疗;肥胖症、疲劳综合征、黄褐斑等亚健康的中医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