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怎样给“厌学症”们开药方?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dd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年人学习中的形式主义,实则古已有之,并非新鲜事物。那些心不在焉、敷衍塞责的“假装在学”,本质上折射的是一种厌学症。
  话说“厌学”这东西,至少在战国时期就有记载了。《学记》称:“今之教者,呻其占半,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该文罗列了当时教育界的一些現象:在教学过程中,只知道一味让学生朗读,朗读的课程往往占了教学一半以上的时间,讲解的时候又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管一味地灌输,啰啰嗦嗦,尽是老师的一言堂,引发了学生的厌学情绪。
  当然,以上所述,只是2200多年前那“万恶旧社会”里的落后现象。咱今天身处优越的新世纪,自然不会还停留在那个远古的低级阶段。
  那么,人为什么会厌学?学习,本来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啊!从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从奶声奶气背诵唐诗,到不厌其烦缠着妈妈讲故事;从不惜饭粒洒落一地也要抢着自己学舀饭吃,到有板有眼跟在爸爸身后模仿他吞云吐雾抽烟刮胡子的架势……人类婴幼儿时期的种种表现,充分证明:人之初,本好学,而且一度对学习抱有巨大热情,拦都拦不住。
  可后来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逃课、上网乃至退学?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你在台上滔滔不绝,我在台下低头玩手机”?
  这当中,固然有相当部分,是“学生”自身的问题———缺乏对学习重要性的深刻认识,缺乏攻坚克难的毅力,缺乏始终如一的恒心,缺乏战胜自身惰性的自制力……不妨统称为“厌学症”的甲型患者。
  但毋庸讳言,也有相当一部分,不能全都怪到“受教者”身上———将心比心,当你觉得内容枯燥无味,令人不胜其烦;当你觉得辛辛苦苦学了也没用,所学内容并无实际意义;当你觉得没有受到尊重,“我并不需要,是你们强加于我”,被迫学习,纯属无奈;当你学起来困难重重,没有成就感;当你本身已经为了谋生而忙得焦头烂额却还不得不被逼着坐到并无实际营养的课堂……总之,明明如此这般有诸多烦恼,却又抗议不敢抵制无力,那么,选择消极怠工,以“假装学习,实则不学”“集体学习神游天外”“学习体会空话连篇”等做法来应付和抵制,又有什么奇怪?
  这第二类情形,不妨称之为厌学症的“乙型患者”。于他们而言,之所以孩提时的好学之心荡然无存,无非是“三无”学习惹的祸罢了:无趣(无聊);无用;无奈(无力)。
  既然病因各不相同,那么,对于“厌学症”,又岂能一概而论,统统归为“甲型患者”,以道德之棒来作万能妙方?
  仍看古人如何给“厌学症”患儿用药。脍炙人口的众多劝学诗,显然就是为“甲型患者”准备的———“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头方悔读书迟”“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年小从他爱梨栗,长成须读五车诗”……多么痛的领悟!一首首,一句句,读起来鞭辟入里铿锵有力,不信你不热血沸腾。
  可这些,对于“厌学症乙型患者”,能有用吗?恰似治疗感冒———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用起药来是完全不同的。你不能因为清热颗粒有助于为风热感冒患者“去火”就给风寒感冒患者也吃。倘若人家本来就是因为教学内容的“无趣”、课程选择的“无奈”和疲于应付的“被迫”而厌学,你再用更无趣的内容、更大的外力去强迫于他,这究竟是要把他治好,还是雪上加霜进一步加重他的病情呢?
  说到底,医生治病,贵在对症下药,除非他根本就没打算排除万难把病治好,而只是想摆个架势给人看,以示“我在治病救人”———那就是以“形式主义”来治“形式主义”,为“抱薪救火”又添一份当代注解了。这又岂是我们睿智的决策者们所甘于为之?
其他文献
据报载,哈尔滨市66岁的居民洪大娘,能说能笑。但一年前患上脑卒中后抑郁症,情绪低落、食欲不振、急躁易怒、失眠多梦甚至厌世想要自杀。医生针对洪大娘的病情,采取视觉刺激图片疗法。在图片库挑出她喜欢的图片,洪大娘喜欢绿植多的,便给她看森林的图片。对她看图片时产生的乐观、悲观及中性情绪进行干预,从而达到治疗效果。使用这种方法,洪大娘宣泄被压抑的消极情绪,激发乐观心理及情绪,最终消除了痛苦。洪大娘与家属的交
期刊
一个人依靠什么立世?好像现在最客观的回答是:最现实的是金钱,最理想的是才华。其实,金钱和才华都买不来幸福,所以,金钱和才华都不是立世之本。男女相交,首先是颜值是要看得过去,彼此要看得上眼,看不上眼异性也不会相吸。有人说得好,人与人交往或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善良,终于人品。人品好的人,不管是事业上,感情上,还是交友上,都自带光芒。  一位男生追女生,男生帅气有钱,对女生也很
期刊
英國起源于何处?多数学者认为,人类从非洲起源,英国人也是。但有的学者认为,人类起源于亚洲,英国起源于中国。  在某博士论坛上,有位杜教授语出惊人,说古汉语是英语的母语,英国文化起源于中国。英国早期有两大民族盎格鲁人、撒克逊人,都起源于中国的古英国,即现在的湖北。湖北有个英山县,夏商时期中国的古英国就在这里。湖南人还是日本和韩国人的祖先之一。法国高卢人,包括法国国王路易斯家族都是湖南人后裔。杜教授呼
期刊
据中关村在线报道,9月9日是马云退休前工作的最后一天。教师节当天,马云将正式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一职;对于55岁的马云而言,可谓功成身退;然而,却曝出了一个颇为奇葩的小插曲。  9月9日马云度过了在阿里巴巴的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天,而且现场声势堪比当红明星;但阿里表示,鉴于马云同志最后一天下午3:40就离开了工作岗位,所以根据公司考勤管理规定,将对马云做出记半天旷工并扣发当月全勤奖的处理;而且,鉴于
期刊
在未庄,阿Q唯一敢对其放肆的是小尼姑。他摸她的青皮光头,捏她滑腻的脸蛋,让她去会和尚,被红了脸的小尼姑骂“断子绝孙的阿Q”。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断子绝孙”这话恶毒,亏她出家人也能说得出口。谁知,出家人的嘴真灵验,一语成谶:阿Q顶着革命党的虚名,游街示众后,被拉去法场,“咔嚓”一声砍了头。  可怜的阿Q真的断子绝孙了?未庄学术界有一些人犯了考据癖,非要对阿Q的“无后为大”做一番考据。调查有无子嗣,自
期刊
某日,某人正在睡觉,一只老鼠咬伤了他的鼻子。大脑极为恼火,将视觉部主任训了一通:“事情就发生在眼皮底下,居然没有发觉。你们这个视覺部到底是干什么的?”视觉部主任感到十分委屈,说:“两个眼睛都已经连续工作17个小时,完全是超负荷工作。你叫我怎么办?我总不能叫他们不休息吧?”大脑说:“休息不休息,这是你视觉部主任的事。我只要你保证,今后不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这我确实难以保证,除非你同意再增设一只眼
期刊
荧屏有王小丫者,玉手一挥云:“请听题,权大还是法大?”坐中嘉宾始则瞠目,继之做醍醐灌顶状;此景与《贞观政要》戴胄与唐太宗类同,为长孙无忌带刀入东上阁事,亦大手一挥,实贞观版“权大还是法大”也!  当然,戴胄不可能跟王小丫一样,手一挥,就让唐太宗冰释疑窦。但是,戴胄维护法律尊严,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胆识,确实让人肃然起敬。故事发生在贞观元年,戴胄任大理寺少卿。唐太宗深知“大理之职,人命所悬,当须妙选
期刊
无论古今,契约精神都是一种稀有品质,因稀有,故被人們赞美。《史记》中便有“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之说,可见重诺守信的珍贵。  远古的人们信守承诺,但后来对承诺的信守,却常常遭人耻笑。公元前七世纪,宋襄公“盂地会盟”被活捉、“泓水之战”被打败,因而让人骂为蠢货,视为傻帽,但他坚守的,却恰恰是最宝贵的承诺。  “盂地会盟”被捉,是因为与楚王有约,赴“乘车之会”,非“兵车之会”;“泓水之战”让楚军完
期刊
安徽淮南凤台某校因公开销毁学生带入校园的手机而引起网上热议:律师、老师、学生、家长,见仁见智,各执一词。据校方所云:销毁之举是与家长签了协议的,其初衷是“为了学生好”,且是在久治无效情况下的“无奈之举”云云。  笔者亦聊抒己见,以为不应将手机视为洪水猛兽,一味禁堵,“销毁手机”不可取。无效管理不应成為“销毁”的理由,正恰相反,是反思、考验我们教育耐心与管理艺术的契机。  “销毁手机”的理由自然是很
期刊
那天,我们原营部退役多年的部分战友聚到了一起,中午酒过三巡后,一个“新兵蛋子”给大家都很尊敬的老教导员端酒,说:“老李,我敬你一杯。”教导员听后一愣,继而有点尴尬地说:“是的,老李,老李。”随后喝了那杯酒。  教导员姓李,喊他“老李”按说不错,但他何以会一愣、而众人也感到有点“那个”呢?释疑前先讲一个叶剑英元帅的故事。因事涉方鼎英,故需介绍一下。方先生是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早年曾任黄埔军校教育总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