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背景下西安市健身资源共享的实施难点及对策

来源 :当代体育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dead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共享机制可以显著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体育健身资源的共享势必会促进居民身体素质的提高。本文运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统计分析法、专家访谈法以及经济学理论与研究方法,分析提出西安市公共健身资源在共享机制上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可行性对策,旨在为“健康中国”在西安的顺利落实,及西安市居民身体素质的提高提供帮助。
  关键词:健康中国 西安市 健身资源 共享
  中图分类号:G80-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11(a)-0171-03
  “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主题。核心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衡量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是实现人民健康长寿,这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建设健康中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中华民族身体素质的全面提升,是协调发展人民健康与经济社会的国家战略。共建共享是建设健康中国的基本路径。体育则是改革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1 “健康中国”视角下的体育资源共享的必要性
  1.1 “健康中国”视角下的体育干预方向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引导措施具有多层次,立体性特征,体育是重要的干预因素之一,要求体育行业要积极适应人民健康需求。(1)完善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宏观调控健身资源,进行统筹建设。(2)全面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普及科学的健身方法和健康知识,提升终身体育意识。(3)建立体医结合的保障体系将健康教育纳入体育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内容。发布体育健身活动指南,建立运动处方库。(4)引导群众组建基层体育社团,定期、有序的开展体育活动。(5)积极发展健身运动产业,推动体育场馆资源所有权、经营权分离改革,开放更多的体育资源。(6)要惠及全人群,促进重点人,使全体人民享受有质量的、可负担的健康健身服务,突出解决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低收入等人群的健康问题。以农村和基层为重点,推动健康领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公益性,逐步缩小城乡、地区、人群间基本健康服务和健康水平的差异,实现全民健康覆盖,促进社会公平[1]。
  1.2 体育资源共享的必要性分析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从体育的各个领域如赛事的组织,体育产业的发展,底层体育组织的建立,制度完善、信息的公开,体育资源的合理运用与管理等方面切入,要求覆盖到全部人群,城乡地带,这样以来工作量就相当大。但是仔细分析,就是如何让体育资源与个人、或者地域等受众进行合理对接,这是共享机制的优势:(1)能够做到资源利用率的有效提高。(2)能够切实激活资源再生和保护意识。(3)资源共享促进了流通加速社会发展。等优势就凸现出来。只有资源的合理共享才能让资源被受众高效的运用,才是提升人民身体素质最可靠的方法。
  2 西安市体育健身资源共享的背景
  2.1 物质形态体育资源
  根据中国体育资源初步分类表,其中物质形态体育资源包括,体育场馆设施资源、体育自然资源、体育人力资源、体育经费资源[2]。西安市体育场馆设施70%左右位于南郊,且多数为大型综合场馆。其余地区范围内场馆的比重占30%左右,且场馆规模相对较小、功能相对单一,发展水平滞后与南郊。三环外的区域相对较偏较远,交通不方便;再加上开发程度较低,人口密度较低,周边设施较为少且比较落后,暂时还不符合体育场建设的条件,所以体育场馆数量很少,只有部分比较集中在南郊大学城向南的沿线的长安区[3]。
  从表1中可以看出,各区县场馆的人均占有量参差不齐,鄂邑区最高每万人9.05个,莲湖区最低每万人2.36个。全国平均水平每万人6个,西安市共有6个区县超过这一数值,其余7个区县均低于国家平均水平[4]。
  调查显示,西安市区的体育场地数量明显高于郊县地区,在地理位置分布上与经济发展状况呈正相关,经济发展好的雁塔区与经济相对较差的临潼区就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且市区拥有的大型综合体育场馆数量较多。居民对本地的体育设施较熟悉,可就近锻炼。小区中基本配套了健身路径。此外市区部分高等院校向当地居民开放体育场馆设施。通过调查走访的情况,郊县的体育场馆设施基本都建在县城周边,无法覆盖农村地区,农村只有少量的健身广场,维护情况不理想。许多农民朋友无法寻找到方便的体育场地。
  体育人力资源方面,到目前为止,西安市共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0803名,国家级152人,一级1647人,二级4232人、三级14772人,占全省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的34%左右,按国家標准每1万人配备12名体育指导员的标准,西安市体育指导员的数量基本满足,各区县的指导员人数具有较大差异,整体数量在逐年增长。
  全民健身纳入到县级以上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规划和政府工作报告,但是实施过程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查阅2017年西安市以及区县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时在对体育工作的描述时,内容寥寥,缺乏基本的数据支撑,由于区县的GDP总值不同,在全民健身投资方面也呈两极分化的现象,体育财政投入中政府部门带有严重的政绩和利益诉求,竞技体育经费是优先考虑对象,致使大众体育服务项目上的经费十分有限[5]。
  2.2 非物质形态体育资源
  根据中国体育资源初步分类表,非物质形态体育资源包含,体育组织资源、体育传统资源、体育信息资源[2]。2017年西安市举办各类群众体育竞赛活动共260项,基层体育社团举办或承办赛事活动306项,其中,国家级赛事48项。新建和更新社区全民健身路径150个。已有晨晚练组织约1600个,健身气功组织约310个。
  城市还是村农居民了解体育信息的途径基本相同,但是信息比例具有明显的差异,调查显示,城市居民由互联网途径获取公共体育服务信息比例最高,为69.4%,其次是广播电视49.6%,农村居民由电视广播途径获取体育服务信息比例最高,为77.9%,其次是互联网36.1%。可见网络、电视、广播是人们获得信息的最重要方式,农村是一个熟人社会,农民更乐于从周边熟人处获取体育相关信息,比例为31.9,如表2。   3 体育健身资源在实现资源共享现状分析
  3.1 体育资源现状分析
  西安市体育场馆的分布存在着不均衡的状况,从西安多中心的城区结构布局来看,体育场馆的分布不符合城市发展的需求。从调查数据来看,优质的体育场地设施主要集中于西安市主城区内,郊县地区的体育场馆缺乏,农村的体育设施就更是缺乏,运营与管理方面够科学。西安市约66.5%的场馆属于政府机关,25.2%属于集体所有,其余部分只占8.3%。部分场馆设施开放情况处于不开放与半开放状态,共享意识不够,资源浪费严重。
  西安市社会体育指导在数量上基本能够满足社会需要。但分布不合理,在郊县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明显滞后,经调查在农村承担体育指导,为群众提供体育健身指导的体育指导员人数很少。从指导员职业特征来看,人员构成由体育教师、体育爱好者为主,体育教师占大部分人数,受到工作时间、强度、条例的限制体育教师抽不出多少时间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工作,专门的教练员在社会体育指导方面就更少了,这样直接导致大量的体育指导员不能参与指导工作,指导员的培训资源浪费严重。
  西安市的许多传统体育项目如武术、角力、闹社火等,由于种种原因长期的缺乏关注,没有得到好的传承,导致了大部分项目停滞发展甚至消失,其中最具西安特色的是传统体育项目应属社火活动了。其特点是参与人数多覆盖面广,但是目前开展的情况也不容乐观。由于网络普及的情况不同,人们文化程度,经济状况不用,导致了城乡居民从互联网接受体育信息的比例具有较大差异,目前体育知识宣传窗口基本形同虚设,要么没有,要么没有口号多,知识少,在获取信息发面发挥不了实际作用。
  专业的比赛对场地有很高的依赖度,所以很难在比赛地点上作出调整,致使许多专业比赛无法在郊县开展,西安市的赛事大部分集中在市区,还有高效,没有覆盖到西安市周边的郊县地带。
  3.2 实施难点
  在城市中,体育设施资源比较充足,但是有很大一部分体育隶属于政府机关,在开放共享场地设施时有一些的顾虑,如怎样共享,共享后的安全事故,共享的影响等,如何在政策上鼓励他们完全共享资源,怎么界定开放后事故的责任等问题成为一大难点,农村中体育自己原比较匮乏,光靠共享难以满足健身需求,怎么样解决场地问题是农村的一大难点。
  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要具有区域性、专业性、知识性这样才能在区域内发展传统项目保证正确技能输出,拥有完备的健身知识,康复知识,技术知识。同时在人员选择上尽量避免兼职人员,或者工作量繁重的人群。
  由于场地原因很多赛事必须在城市进行,造成赛事覆盖面不够。农村人口居住又较为分散,青壮年农村人口多选择进城务工,农村体育项目缺乏社会资本投入,人们参与积极性不高。如何共享大型赛事,引导农村居民参与体育活动成为一个难题。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飞速,网络已经基本覆盖了整个城乡区域,城乡网络之间的差距水平在逐渐的缩小,为共享机制提供一个很好的保障,但是城乡居民获取体育信息还是存在的差异,此时共享资源的网络平台就尤为迫切,如何建立一个可以体育资源信息与受众对接的平台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4 体育健身资源在实现共享的对策
  4.1 加强政府引导,促进资源共享
  西安市4827个体育场地按经济成分来划分,国有经济的有3209个,约占总数的66.5%,私有经济的有385个,约占总数8%,集体经济的有1214个,约占25.1%外商与港澳台经济有19个,仅占到0.3%。政府是体育设施的拥有者也是主导者,他们可以决策体育场馆的发展与服务对象,政府要发挥自身的职能,深入调查了解居民的健身需求,建立完善的公共体育设施,树立起资源共享的意识,促进学校、政府、小区、花园等统一协调,发挥自己的管理职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如果政府能够牵头连动他机构开放共享体育场馆设施无疑将给居民的健身锻炼带来很大方便。
  西安市内大力倡导共享体育场馆设施,新小区建设中必须规划相应的健身路径,郊县地区在人口密集的地区建设体育场馆,新农村建设规划健身广场,保证每一个村子有一个健身广场,政府引导建立基层的体育组织,以社区,小区,自然村为单位,在体育组织的基础上组织开展比赛。
  在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时要有区域性特点,在今后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上,应该扩大培养面,让热爱体育事业,有志于从事群众体育工作的人,成为培养的重点,不能仅限于体育相关专业的人员,增加指导员人数比较薄弱的地区,相关部门也可考虑给从事社会体育指导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一定的津贴补助,以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
  4.2 加强理论研究,不断优化管理体系
  各个职能部门要研究体育健身资源共享机制的相关理论,资源的共享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伴随都共享后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各职能部门虽然前期已经出台相应的管理制度,但是无法排除资源共享过程中出现的所有问题,所以政府部门必须牵头完善资源共享过程中各项法规政策,细化内部规章制度明确共享资源开放的时间,开放的程度,建立的地区,共享的方式,要区别的对待不同地区的情况,真正把管理落实到位。
  4.3 建立信息服务平台,提升共享效率
  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大数据,云计算等已经和人们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同时也为共享机制提供了可靠地技术保障,资源共享的重要前提就是信息管理的公开化,离开信息技术体育资源就无法得到高效的共享,为了进一步提高体育资源的共享程度,就必须建立一个资源共享的网络平台,对资源与居民高效化对接,对有效信息进行科学统计,对资源进行合理布置,精确掌握不同地区人们的需求数据,这样才能保证大范围供需关系的合理,才能显著提升共享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Z].2016.
  [2] 谢英.区域体育资源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3.
  [3] 张颀.基于西安市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场馆现状分析及发展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3.
  [4] 石娟.西安市體育场馆分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
  [5] 西安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西安调查队.西安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8-03-12)[2018-07-23].http://www.xa.gov.cn/ptl/def/def/index_1121_6774_ci_trid_2766074.html.
  [6] 何艳群.城市公共健身体育设施资源共享研究[J].体育科技,2014,35(3):92-93.
其他文献
期刊
本文建立了一个基于知识的汽轮发电机组在线工况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KBTMD。该系统将传统的监测与诊断技术同智能诊断技术进行了有机的结合,采用多种诊断信息获取方式和灵活的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本文针对确定性周期信号的特点,提岀了采用整周期自动跟踪电路控制采样的方法,从而能极大地降低频谱分析中的频域泄漏。本文还就振动加速度信号在线谱分析系统的设计作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