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是学校长期形成的一种内在文化氛围,它体现着学校的学风、校风的整体面貌。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对学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作用,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有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其全面和谐发展。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弘扬校园主旋律,打造和谐文明学校的一条必由之路。
确定目标
学校根据教职工的职业信念、角色认同、责任意识、情感态度和行为方式,总结并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一系列教育理念,爱心和责任心已成为学校的教育品格。学校班子作风正、教师工作实、学生学习勤,“做好工作是最好的人际关系”“敬业比能力更重要”“勤奋不用怀疑”等理念已深入每位教职工心中。正是这样的信念、思想、风气、作风和态度,学校才有“教师勤教、学生乐学、情趣高雅、文明和谐”的优良校风,才有学校的全面、快速、协调发展。良好的习惯、文明的行为不是自发的,需要长期的规范训练和养成,才能成为自觉行为,才能形成良好的习惯,并逐步成为高雅的素质。为此,学校对学生进行持久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
营造氛围
学校开展了向全体师生征集办学思想、办学理念、校训、校风等活动。征集的过程就是比较、选择、认同并遵循的过程,同时把大家讨论定稿的内容反馈给全体师生并组织学习,进一步内化其中所包含的人生哲理。学校楼梯走廊上的艺术化的名言警句,已成校园文化的一道风景。学校建立了校园文化社,以学生的生活主题为主线,引领学校德育工作的改革,注重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空间,以提高学生道德思维发展的品质。学校注重发挥文化社团的作用,积极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培育校园的管理文化、书香文化、生态文化、诗词文化和法制文化等。开展以人文为主题的激励教育活动,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通过创设各种情境,激发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励教育是一种管理手段,将这种手段应用于学校的教学管理、班级管理及其他日常管理工作中,可以提高师生的工作、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使学生呈现崭新的思想风貌,精神风貌。
提升素质
教师要引导学生实现自我价值,教师必须把学习作为工作中的首要任务来抓。与时俱进、科研创新,不断探索新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不断提升自身道德文化素养,才能够教学相长、为人师表。
大兴好学乐学之风,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教师必须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化外在压力为内在动力,坚持不懈地学习、自觉主动地学习,认真钻研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专业水平与综合素质。只有教师带头学,营造校园浓厚的学术氛围,才能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带动全体学生共同努力学习。
建立规范的制度,推进学习常态化 学习是否出成效,内因是关键,制度是保障。学校以定期教研活动为重点,开展成果展示综合量化考核,对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原则要求、方式方法、检查落实、考核标准等做出具体规定。以成果促成效,以先进带全局,从而不断深化了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
丰富内涵
加强文化建设,创建和营造高品质、有特色的学校文化,是每一所学校奋斗和追求的目标。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方式,在学校文化的建设中,构建文化课堂、提升教育内涵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首要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意将学生的知识文化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将方法技巧指导与人文精神培养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国家归属感、文化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可以通过文化课程来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引导学生知荣辱、讲廉耻、重仁义,培养学生修身治国的家国情怀、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意识、自强不息的追求理念、刚柔相济的方法态度、和而不同的文化会通精神。
打造平台
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重在建设校园人文环境和良好文化氛围。
明确建设的价值观导向 校园文化深刻地影响着每个学生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品德和生活方式的选择,具有潜移默化、滴水穿石的力量,其价值导向必须鲜明正确,富有时代气息。
富活动形式 学校只有紧跟时代步伐、紧贴学生实际,设计出学生喜闻乐见、参与积极性高的活动形式,才能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影响力。就语文教育而言,则需要把语文的小课堂和学校的人文活动的大课堂结合起来,积极主办、承办各类校园人文主题活动。
树立全员共建意识 校园文化是校园形象的精神内核,必须强化“校园建设人人有责”的意识。
总之,要创造一个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必须创设一个教师勤教、学生乐学、艰苦奋斗、自强不息,面对问题乐此不疲、不懈探索的教育氛围,必须营造一个尊重、信任、理解、宽容、欣赏、激励、支持、诚信的具有亲和力的人文空间,使身处其中的每一位师生既感受到工作、学习、生活的快乐和幸福,又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坎北初级中学)
确定目标
学校根据教职工的职业信念、角色认同、责任意识、情感态度和行为方式,总结并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一系列教育理念,爱心和责任心已成为学校的教育品格。学校班子作风正、教师工作实、学生学习勤,“做好工作是最好的人际关系”“敬业比能力更重要”“勤奋不用怀疑”等理念已深入每位教职工心中。正是这样的信念、思想、风气、作风和态度,学校才有“教师勤教、学生乐学、情趣高雅、文明和谐”的优良校风,才有学校的全面、快速、协调发展。良好的习惯、文明的行为不是自发的,需要长期的规范训练和养成,才能成为自觉行为,才能形成良好的习惯,并逐步成为高雅的素质。为此,学校对学生进行持久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
营造氛围
学校开展了向全体师生征集办学思想、办学理念、校训、校风等活动。征集的过程就是比较、选择、认同并遵循的过程,同时把大家讨论定稿的内容反馈给全体师生并组织学习,进一步内化其中所包含的人生哲理。学校楼梯走廊上的艺术化的名言警句,已成校园文化的一道风景。学校建立了校园文化社,以学生的生活主题为主线,引领学校德育工作的改革,注重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空间,以提高学生道德思维发展的品质。学校注重发挥文化社团的作用,积极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培育校园的管理文化、书香文化、生态文化、诗词文化和法制文化等。开展以人文为主题的激励教育活动,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通过创设各种情境,激发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励教育是一种管理手段,将这种手段应用于学校的教学管理、班级管理及其他日常管理工作中,可以提高师生的工作、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使学生呈现崭新的思想风貌,精神风貌。
提升素质
教师要引导学生实现自我价值,教师必须把学习作为工作中的首要任务来抓。与时俱进、科研创新,不断探索新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不断提升自身道德文化素养,才能够教学相长、为人师表。
大兴好学乐学之风,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教师必须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化外在压力为内在动力,坚持不懈地学习、自觉主动地学习,认真钻研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专业水平与综合素质。只有教师带头学,营造校园浓厚的学术氛围,才能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带动全体学生共同努力学习。
建立规范的制度,推进学习常态化 学习是否出成效,内因是关键,制度是保障。学校以定期教研活动为重点,开展成果展示综合量化考核,对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原则要求、方式方法、检查落实、考核标准等做出具体规定。以成果促成效,以先进带全局,从而不断深化了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
丰富内涵
加强文化建设,创建和营造高品质、有特色的学校文化,是每一所学校奋斗和追求的目标。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方式,在学校文化的建设中,构建文化课堂、提升教育内涵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首要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意将学生的知识文化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将方法技巧指导与人文精神培养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国家归属感、文化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可以通过文化课程来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引导学生知荣辱、讲廉耻、重仁义,培养学生修身治国的家国情怀、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意识、自强不息的追求理念、刚柔相济的方法态度、和而不同的文化会通精神。
打造平台
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重在建设校园人文环境和良好文化氛围。
明确建设的价值观导向 校园文化深刻地影响着每个学生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品德和生活方式的选择,具有潜移默化、滴水穿石的力量,其价值导向必须鲜明正确,富有时代气息。
富活动形式 学校只有紧跟时代步伐、紧贴学生实际,设计出学生喜闻乐见、参与积极性高的活动形式,才能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影响力。就语文教育而言,则需要把语文的小课堂和学校的人文活动的大课堂结合起来,积极主办、承办各类校园人文主题活动。
树立全员共建意识 校园文化是校园形象的精神内核,必须强化“校园建设人人有责”的意识。
总之,要创造一个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必须创设一个教师勤教、学生乐学、艰苦奋斗、自强不息,面对问题乐此不疲、不懈探索的教育氛围,必须营造一个尊重、信任、理解、宽容、欣赏、激励、支持、诚信的具有亲和力的人文空间,使身处其中的每一位师生既感受到工作、学习、生活的快乐和幸福,又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坎北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