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主义人民群众观及其当代价值的分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tural_ja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列宁的思想体系既是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体系的坚持和继承,又是对其的创新和发展,但在这两大体系中都坚持了人民群众为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观点,而这一观点对于今天的群众路线而言仍有现实意义。因此,本文重点分析了马列主义人民群众观的继承与发展及其当代价值,以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马列主义 人民群众观 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A841;D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7-0087-01
  引言:
  马列主义是研究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不能仅仅将其作为一门科学进行分析,而应将其作为一个系统整体去研究。因此,从本质上来说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是进一步推进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研究的基础,是深入探索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前提,更是促进社会主义,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核心。
  一、马列主义人民群众观的继承与发展
  马克思唯物史观中的基本原理之一就是人民群众是真正的历史创造者。对于整个人类历史而言,历史是人通过实践活动而产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通过与人和自然之间的相互影响互动而形成了自我,因而人民群众自始至终都是处于主导地位。因此,无论探索历史中的任何观点和概念,都必须将其归入到人的发展过程之中,不能忽略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对于人的本质及发展的探索也是马列主义革命性和彻底性的重要表现。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永恒的主题,而列宁则继承了这一观点。
  首先,马列主义之中的科学社会主义不仅仅继承和发展了政治学和哲学的批判基础上,更为主要的是其也建立于空想社会主义之上,特别是基于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基础之上。空想社会主义的问题乃在于其无法指明真正的出路,既没有论述资本主义之下奴隶雇佣制度的本质,也没有掌握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规律,因而无法找到能推动社会前进的根本力量。此外,由于受到时代和个体思想等方面的限制,空想社会主义也发现不了无产阶段的斗争性和能动性,大大忽略了其所特有的政治活动。
  其次,究其理论根源发现,科学社会主义是建立在以费尔巴哈为代表人物的旧唯物论和以黑格尔为代表人物的唯心论的批判基础之上的,这一理论批判大约包括了三方面内容,分别是:费尔巴哈的人本唯物论的批判、黑格尔的思辨哲学的批判以及青年黑格尔的自我意识理论的批判。通过以上的理论批判,马克思建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学说,其中以历史为理论原则,以人类的感性活动为理论基础,以人的历史发展为主要内容,以实现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为理论目标,从而为社会主义学说奠定了科学的哲学理论基础。
  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人的劳动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基于时间对目标世界的创造,一方面,人通过实践活动创造和改造世界,同时也证明自身是具有意识的存在,另一方面,人也通过劳动创造自身。因此,劳动是人与外界发生关系的媒介,当人开始形成自身本质时,人民群众就开始成为历史的创造者。
  列宁准确认识到了时代的发展趋势,在实践角度了解和掌握了作为人类存在方式的历史是架构人与世界真实关系的基础。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历史创造性活动与社会的发展活动为同一个过程。可以说,列宁取得十月革命最终胜利的根本原因乃在于,其清楚认识到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和能动性。
  二、马列主义人民群众观的当代价值
  基于我国目前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深入掌握马列主义的人民群众观,能有效帮助广大党员树立“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基本理念。随着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要想在根本上抓住时代发展机遇,我们党就必须真正做好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保障工作。国家的长治久安,党政事业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谐以及人民生活的富裕,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追求。因此,我们党必须回归马列主义,从中汲取精神营养。
  结论:
  总而言之,马列主义人民群众觀是无产阶级政党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其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群众观,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贯彻落实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以切实解决好群众的利益问题。
  参考文献:
  [1]韦震.马列主义人民群众观及其当代价值[N].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08:7-8.
  作者简介:
  韩强(1982年7月-),男,汉族,吉林长春市人;2005年毕业于长春师范大学运动训练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就读于吉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就职于长春大学经济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在我校特色英语教学的氛围下,如何将小学英语教学多元化、趣味化、生活化,使学生英语能力和素质在真实的情境中不断提高,而进行的实践研究。  【关键词】兴趣 情境 多元化 趣味化 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7-0116-02  一、课题的提出  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是学得快、同时也忘得快,好奇心强、自尊心强、争强好
期刊
【摘要】多媒体技术在幼儿英语教学领域中正在被逐渐推广使用。本文介绍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阐述多媒体技术支撑的幼儿英语教学优势,重点研究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幼儿英语教学创新模式,以期更好地掌握和推广幼儿英语多媒体教学。  【关键词】幼儿英语 多媒体教学 教学创新 行为主义 学习理论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7-0133-01  一、行为主
期刊
【摘要】第二语言教学中,听力练习篇章的生词语法数量、速度和长度与其难度正相关。笔者将这三个要素整理组合成为一个可操作可复制的听力课堂模式,希望教师们能藉此改变听力课堂长期存在单纯重复播放告知答案阅读文本,实际训练效率较低的状态。  【关键词】第二语言教学 听力课堂 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7-0127-01  一、听力课堂训练存在的
期刊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量,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无疑是最为合适的。  【关键词】中学语文 阅读素养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7-0099-01  新课标对中学语文的要求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期刊
【摘要】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需要不同类型、不同知识和能力结构的人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语言类专业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已无法满足“一专多能”的社会新需求,仅仅依靠第一课堂教学远远无法单独完成高校职业教育的神圣使命,高校在优化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上,适时开展第二课堂教学势在必行。本文从老挝语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教学之间存在矛盾、相互联系、如何开展第二课堂教
期刊
【摘要】一问什么是小学数学有效预习?二问小学数学有效预习有什么作用?三问小学数学有效预习活动该如何操作?在追寻“三问”小学数学有效预习活动的过程中,我发现,小学数学有效预习的确有助于学生扫清学习障碍,拉近学生对新知的认识距离,使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  【关键词】小学数学 有效预习 一日“四省其身” 一日“四自问”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
期刊
【摘要】在实际小学英语教学中,越来越多的英语老师课堂选择情境教学的方式来开展教学。英语老师在课堂中可以创设有趣生动的英语情境,给学生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英语课堂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加专注的去把握课堂所学的知识。  【关键词】小学英语 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7-0121-02  在新的课程改
期刊
【摘要】韩语专业因起步较晚,目前仍没有一套适合我国的教学体系。近年来,韩语基础课程改革已经得到初步实行,然而如韩国文学、韩国文化与礼仪等课程的改革还停滞不前。基于此,本文对国内高校韩国文化与礼仪课程教学改革的渗透进行了分析,简单说明了国内高校韩国文化与礼仪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重点研究了国内高校韩国文化与礼仪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案。  【关键词】韩国文化与礼仪 高校教学 韩语专业  【中图分类号】G6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就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展开探究,以期为提升该课程教学质量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 情感教育 意义 融入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7-0073-01  一、情感教育概述  从笔者对相关文献研究以及结合自己多年工作经验来看,情感教育可以说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手段,它主要指借助于科学且有效的方法去调动
期刊
【摘要】数学是小学中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对未来学生的数学学习起到铺垫作用。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小学生存在数学学习热情不高、学习能力较差等问题。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需要提高数学教学能力,应用数学思想渗透方式改进教学模式,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 数学思想 渗透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7-014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