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清和胃液的内因子定量测定
【机 构】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仁济医院核医学室,解放军第242医院
【出 处】
:
中华消化杂志
【发表日期】
:
1989年09期
其他文献
为探讨门脉高压下胃粘膜病变的发生机理,我们研究了35例门脉高压患者的胃泌酸量、血清胃泌素和胃粘膜变化。结果表明,门脉高压患者胃泌酸量正常,血清胃泌素显著升高。有胃粘膜糜烂或胆汁反流者胃泌素显著高于无糜烂无反流者,有胆汁反流者胃粘膜糜烂显著高于无反流者。因此,我们认为,高胃泌素血症与门脉高压性胃粘膜病变的形成有关。
本文总结了扇形扫描超声内镜检查120例的经验和体会,并对超声内镜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所见进行了对比。癌浸润深度:食管癌14例中11例。胃癌13例中12例相符。手术切除可能性:胃癌,胆囊隆起性病变中胆固醇性息肉5例均相符,14例食管癌中13例,3例真性息肉中2例,2例胆囊癌中1例相符。超声内镜可对食管癌和胃癌的浸润深度、手术切除可能性及胆囊隆起性病变的性质作出判断。
我院行纤维结肠镜检查1500例中,发现结直肠黑变病20例。该病主要因服用蒽类泻剂等,使肠粘膜固有层内及肠壁神经丛周围出现大量含脂褐素颗粒的巨噬细胞及色素颗粒,使粘膜出现色素沉着。这些色素颗粒对肠壁神经丛的毒性作用,以及便秘或服泻剂引起的电解质紊乱等,导致患者出现腹胀、腹痛,少数患者有水肿性结肠狭窄。结直肠黑变病中息肉及肿瘤发病率高。
应用自动化图象分析仪,对胆囊粘膜上皮单纯增生、异型增生、原位癌和浸润癌进行形态测量学的研究,从中发现核面积、核浆比及其乘积对确定异型增生具有决定意义。检测各项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发现这三个数据呈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这三个计量指标可使胆囊粘膜上皮异型增生的诊断和异型增生程度的判定更为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