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家庭;学校:社会
[中图分类号]G5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11(B)-0029-01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年龄在16岁以下,其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乡。并需要其他亲人、朋友等照顾的儿童,又称为“留守子女”、“留守孩”等。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需考虑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因素。
一、家庭方面
1 对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教育要普及和深化。当前大多数委托监护人的文化水平低,缺乏教育理念,重养轻教。因此,各乡镇政府、学校,要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家庭教育活动来帮助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接受教育学习。各地妇联也要致力于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教育活动,让监护人明白家教知识,明确其教育职责。
2 要加强家长与代理监护人之间的联系。外出务工家长要经常联系代理监护人,及时交流,及时了解子女情况。以便对子女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
3 架起父母子女沟通的桥梁。相关单位要引导家长在外出务工的同时,把孩子的生活和教育事情安排好,加强与孩子沟通。根据条件,学校可开设“留守儿童”家长热线。首先,家长要转变育人观念,要改变“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可以以自己在外务工受苦受累受歧视的经历现身说法,教育孩子,使孩子健康成长。其次。夫妻两人一方可择近在本地务工。最好能经常与孩子保持联系,注重与孩子的亲情交流,关心他们的成长。
二、学校方面
1 要完善学校教育。乡镇学校要成立留守儿童管理领导小组,明确各个监管环节的责任。建立专门留守儿童档案卡,全面掌握其数量、家庭及监护人、在校各类表现等情况。争取配备心理老师,或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大疏导力度,创造条件开设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课,创设心理咨询室、亲情热线电话等,使留守儿童的心理障碍得到及时矫正。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生活,吸引留守儿童融入集体,消除孤独自卑感,促使其人格健康发展。最好能建立起“一队一员一驿站”工作机制,“一队”即在学校留守儿童中打破年级、班级界限,成立留守儿童自助小组,由高年级各方面表现好的学生担任队长,并配备指导教师,安排好行事日程。“一员”即各乡镇、行政村要根据学校提出的意见,从当地有较高威望的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中聘请一批校外义务辅导员,其主要职责是做好留守儿童品行方面的教育引导工作。定期向学校反映孩子在校外的表现。“驿站”即鼓励有条件的退休教师创办留守孩子托管中心,建立起“心灵驿站”。学校还要改变过去“成绩论”的评价方式,采用学习成绩与特长展示相结合的考核办法,设立各种特长“明星”奖励。
2 在学校教育中增设相关课程。学校要加强精神、心理、生理、各类技术等方面的指导教育。教育部门要尽快为农村学校配齐心理教师,让他们和其他任课教师共同对留守儿童的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帮助他们健康、和谐发展。教师要摒弃“留守儿童”等于“双差生”的错误认识。主动承担起家长或监护人的部分责任。学校还要开设各类劳动技术课程,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
三、社会方面
各地党委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采取有效措施,营造良好氛围。
首先,强化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责任。公安部门要及时摸清辖区留守流动儿童底数,为有关部门开展义务教育、卫生保健等方面的服务提供依据。加大综合整治力度,积极预防和严厉打击侵害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卫生部门要加强对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的医疗保健工作,改善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的健康状况。妇联、共青团、少先队组织要增强政治责任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行动。
其次,加大对《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同时,还要净化社会环境。有关部门要联合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监管整治,彻底清理网吧、游戏厅等。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此外,还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既可以吸收当地社会上无业人员,又可以吸纳留守儿童的家长,使这些劳动力既可以照顾到自己孩子,又能够创收,也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净化了学校周围的教育环境。
编辑:董向东
[中图分类号]G5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11(B)-0029-01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年龄在16岁以下,其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乡。并需要其他亲人、朋友等照顾的儿童,又称为“留守子女”、“留守孩”等。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需考虑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因素。
一、家庭方面
1 对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教育要普及和深化。当前大多数委托监护人的文化水平低,缺乏教育理念,重养轻教。因此,各乡镇政府、学校,要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家庭教育活动来帮助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接受教育学习。各地妇联也要致力于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教育活动,让监护人明白家教知识,明确其教育职责。
2 要加强家长与代理监护人之间的联系。外出务工家长要经常联系代理监护人,及时交流,及时了解子女情况。以便对子女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
3 架起父母子女沟通的桥梁。相关单位要引导家长在外出务工的同时,把孩子的生活和教育事情安排好,加强与孩子沟通。根据条件,学校可开设“留守儿童”家长热线。首先,家长要转变育人观念,要改变“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可以以自己在外务工受苦受累受歧视的经历现身说法,教育孩子,使孩子健康成长。其次。夫妻两人一方可择近在本地务工。最好能经常与孩子保持联系,注重与孩子的亲情交流,关心他们的成长。
二、学校方面
1 要完善学校教育。乡镇学校要成立留守儿童管理领导小组,明确各个监管环节的责任。建立专门留守儿童档案卡,全面掌握其数量、家庭及监护人、在校各类表现等情况。争取配备心理老师,或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大疏导力度,创造条件开设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课,创设心理咨询室、亲情热线电话等,使留守儿童的心理障碍得到及时矫正。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生活,吸引留守儿童融入集体,消除孤独自卑感,促使其人格健康发展。最好能建立起“一队一员一驿站”工作机制,“一队”即在学校留守儿童中打破年级、班级界限,成立留守儿童自助小组,由高年级各方面表现好的学生担任队长,并配备指导教师,安排好行事日程。“一员”即各乡镇、行政村要根据学校提出的意见,从当地有较高威望的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中聘请一批校外义务辅导员,其主要职责是做好留守儿童品行方面的教育引导工作。定期向学校反映孩子在校外的表现。“驿站”即鼓励有条件的退休教师创办留守孩子托管中心,建立起“心灵驿站”。学校还要改变过去“成绩论”的评价方式,采用学习成绩与特长展示相结合的考核办法,设立各种特长“明星”奖励。
2 在学校教育中增设相关课程。学校要加强精神、心理、生理、各类技术等方面的指导教育。教育部门要尽快为农村学校配齐心理教师,让他们和其他任课教师共同对留守儿童的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帮助他们健康、和谐发展。教师要摒弃“留守儿童”等于“双差生”的错误认识。主动承担起家长或监护人的部分责任。学校还要开设各类劳动技术课程,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
三、社会方面
各地党委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采取有效措施,营造良好氛围。
首先,强化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责任。公安部门要及时摸清辖区留守流动儿童底数,为有关部门开展义务教育、卫生保健等方面的服务提供依据。加大综合整治力度,积极预防和严厉打击侵害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卫生部门要加强对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的医疗保健工作,改善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的健康状况。妇联、共青团、少先队组织要增强政治责任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行动。
其次,加大对《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同时,还要净化社会环境。有关部门要联合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监管整治,彻底清理网吧、游戏厅等。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此外,还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既可以吸收当地社会上无业人员,又可以吸纳留守儿童的家长,使这些劳动力既可以照顾到自己孩子,又能够创收,也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净化了学校周围的教育环境。
编辑:董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