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族是我国五十六个兄弟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青海省的东部湟水流域和祁连山以南的互助、大通、民和、以及毗邻的甘肃的天祝、永登、卓尼等地区。土族的源流与历史绵邈久远,随着历史的兴亡嬗变,土族人民与邻近的兄弟民族一道,共同开发了祖国的大西北,创造了丰厚的物质财富和灿烂的精神财富,同时也形成了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这充分表现在土族独特的风尚习俗中。
一、土族的宗教信仰
土族在改信藏传佛教格鲁派之前,其先民主要信奉萨满教,后受当地与周边兄弟民族的影响,其文化形态和宗教信仰开始向多元化嬗变发展,据考察统计释、道、儒、苯等多种宗教信仰兼而有之。不过,在这多种宗教信仰中,除藏传佛教格鲁派之外,都未能形成土族全民性的宗教信仰观念。据土族高僧三世土观的《土观宗派源流》及《佑宁寺志》记载,在互助郭隆寺(即佑宁寺)尚未修建前,在此处建有一处萨迦派寺院,最早宏传者为萨迦派。十四世纪末,宗喀巴大师创立的格鲁派发展迅猛,逐渐东进而波及土族地区。公元九世纪中叶,西藏吐番赞普达玛灭佛,声势浩大,在西藏曲卧日山修行的三僧闻讯携带佛教经典逃出西藏,辗转来到青海尖扎、化隆驻足兴教收徒,后曾居住在互助红崖子沟乡东口小刹白马寺。公元十世纪末,西藏三僧的高徒、藏传佛教后弘期鼻祖喇勤贡巴铙赛圆寂于此寺。在以上诸师徒的弘佛教化下,互助地区的土族信佛者日渐增多,习佛之风盛行不衰。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三世达赖喇嘛经白马寺去今佑宁寺等土族地区传教。明万历三十年(1602),四世达赖喇嘛去西藏时亦到此地传教。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互助最大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佑宁寺初步建成,并陆续修建喇嘛寺庙15处之多,从而使藏传佛教在互助土族地区牢牢扎下根来。清朝伊始,藏传佛教在土族地区达到了鼎盛时期,寺僧大增,高僧倍出。由此,土族人民笃信藏传佛教,乃至普及全民,使土族人民的文化生活受到极其深刻的影响。
互助土族自古以来便与汉、藏等兄弟民族混居,因此,土族除信奉藏传佛教外,尚有崇敬多神的宗教信仰习俗,几乎村村都建有寺庙神殿,诸如娘娘庙、龙王庙、二郎庙、黑虎庙、山王庙、山神庙、土地庙、崩康(藏语,意为十万佛像殿)、俄博等等。每年除各大寺院举行盛大的宗教法会外,民间亦有名目繁多、内容丰富的宗教活动,如村庙法会、护青会、转山会、祈雨会等等,主要是祭祀酬神,禳灾祛邪,具有非常浓厚的宗教色彩。
二、一年一度的村庙大会
在过去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宗教文化在土族人民的文化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譬如一年一度的村庙会,便带有极为浓郁的宗教氛围。庙会期间邀请职业法师跳神祭祀,法师手持特制羊皮鼓(土语称“抗格尔干”)跳神舞表演,敲击手鼓会发出“邦邦”之声,故俗称村庙法会为“邦邦会”。村庙会一般以村为单位举行,会期因地而异,有在农历二月、三月、四月举行的,也有在秋季庄稼收割后举行的。届时,由村民共推德高望重、办事公道干练的人为“会头”负责法会各项事宜。“会头”们几经研究和周密估算,向家家户户分摊人力物力任务,并限时上缴。他们尽心尽力,全力以赴地组织村民酿造醴酒、磨面榨油、购买柏枝、香表、酥油、干果、供品及猪羊鸡等祭祀用品,还要向临村发送参会请贴、邀请若干祭神法师表演神舞等,事事做得周密不疏,尽如人意。临近会期,“会头”在村民中挑选身强力壮、麻利精干的男人和妇女到村庙宰猪杀羊、蒸馍头、榨油饼、杆长面、鏊烙点心,忙碌数日。干活虽说劳累,大家却甘之如饴,乐此不疲。一切准备停当之后,便如期召开祭祀盛会。
法会伊始,首先在村庙举行气氛庄严肃穆的酬神仪式,由领头法师主持,在大殿供奉神佛的净台上供献猪羊鸡三牲花红、大坛醴酒、各类法器、供品,点燃无数大小酥油灯,焚香煨燥,吹奏白螺法号,敲响大钟,在法师的示意下,全村男女老幼在殿外叩头祝告,祈祷佛光晋照,神灵保佑村庄泰宁,岁岁平安。
酬神祭祀结束后,法师来到庙前场地开始跳神舞。法师个个高束发髻,头戴护法帽,身穿黑袍,外罩坎肩,腰系四开叉裙子,左手持单面羊皮鼓,右手持细长鼓捶,有节奏地敲击法鼓,发出清脆悦耳之声。法师们随着鼓点起舞,缓急跳跃,舞姿粗犷豪放,时而左蹦右跳,时而前后空翻,时而打车轮,技艺高潮娴熟,令观众眼花缭乱,齐声叫绝。当神舞跳到高潮时,领头大法师从滚烫的油锅中捞出铜币等物,并轮番在脸颊、手肘、胸前插入铁钎,毫无惧色,显示其神通之广大。最后层层穿越用十几张方桌搭建的高台,在最顶端表演手倒立等多种高难动作,然后空翻落地,动作惊险,观者咂舌。整个表演过程集神舞、体育、杂技为一体,极具自娱娱人的效果。
会期长短并无定例,一般为三天。其间全村男女老幼齐集村庙,会上供应丰盛的饮食。小孩们欢天喜地,大人们漫话承平年景生畜兴旺,五谷丰登的喜悦,互勉互励,团结友爱,充分体现了古老淳朴的村风民俗。第三天则是庙会的高潮期,在庙前广场设置神坛,中立神幡,高三丈三尺,象征三十三天;幡杆下埋一尺八寸,象征十八层地狱;幡杆顶端横绑双齿木叉,叉尖各戳一馍头,含日月经天之寓意;幡杆用绳索从东南西北四方固定起来,绳上吊有内装五谷杂粮、红枣、花生、糖果、核桃等的小布袋,俗称“粮蛋子”,同时挂有用黄表纸剪裁的浮云、水浪、连环扣等纸幡,象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之意。法会宣告结束时,人们蜂拥而上,争抢馍头、粮蛋子和纸幡,说是抢得馍头者可生贵子,抢得粮蛋子者来年庄稼丰收,抢得纸幡者可拿回家去焚化祛邪,保宅平安。
三、保护庄稼的宗教活动
护青会。所谓护青会,即是保护庄稼丰收的宗教活动。每年农历四五月间,绿草茵茵,柳密莺啼,禾苗茁壮成长之时,土族村庄普遍进行护青活动,俗称“护青会”或“青苗会”。这一活动是借助神灵的威摄力禁止人畜糟踏庄稼成长的民俗民风。届时,全村男姓村民汇聚到村庙,首先由护青会主要负责人主持祭神仪式,庙内青烟袅袅,鼓声咚咚,钟声悠扬,法号声嘹亮,诵经之声不绝于耳。一阵虔诚祭祀祈祷之后,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请出护法神箭与神轿开始踏勘青苗之行。出巡队伍堪称宠大,锣鼓法号开道,高举蓝底白边上绣北斗七星图案的月牙旗者紧随,其后为双手高擎护法神箭和四人抬神轿,再后是几十面彩旗组成的护法仪仗队,彩旗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旗上分别绣有青、黄、赤、白、黑五色龙王法像,以及十四面天尊神像。这支声势浩大的护青队伍浩浩荡荡,由近及远地循本村地界踏勘巡查,每到田间地头,都由老者们作一番庄稼长势的评价。踏勘结束后,回到村庙歇神。同时由护青会负责人作巡查总结报告,宣布保护庄稼的具体措施和人畜糟踏庄稼的惩罚条例,措施强硬,惩罚赔偿严厉,教育村民不仅要管理好自家的庄稼,更要爱护别人的庄稼,全村齐心协力,互相监督,以保证粮食丰收。
插牌。插牌和安镇是防止自然灾害的宗教活动,在科学不发达,生产力低下的旧时代,土族人也往往借助想象中的神灵威力去战胜自然灾害,这种古朴的美好愿望,相沿积久而成为习俗了。土族村民在举行护青活动的同时,于每年四五月间还要进行插牌宗教活动。届时,男性村民到村庙请出护法神箭和神轿,不畏山高路远,到全村共同崇敬的神山,举行插牌仪式。山上建有祭祀神灵的神坛——俄博。神坛四周用粗大木桩围成正方形的栅栏,底部埋藏内装佛教经文、五谷杂粮、名贵药材等的宝瓶,栏内装满青白色石块,上插木制护法神箭、松柏树枝、饰以红布条和藏文经幡。四周用象征圣洁的白色石块叠成石堆,年代越久石堆越大。插牌队伍经艰辛攀爬来到镇守和保佑村寨的俄博将护法神箭和神轿供奉于正前方,四周插各色彩旗,点燃柏树枝煨桑,上香花表,向神灵敬献活羊。高僧大德或精通佛教经籍的喇嘛席地而坐,手持法器,摇动法铃,口诵经咒,虔诚祈祷。众信徒念诵六字真言,施放禄马,抛撒施食,祭洒净水醴酒,忙得不亦乐乎。就在这宗教气氛极为浓郁的氛围中,将上书符篆经咒的四棱大木橛打入俄博前方地下,成为镇邪魔防冰雹、防山洪的标志性神物。插牌仪轨结束后,宗教气氛顿失,大家在俄博傍围坐一圈,尽情分享献牲鲜羊肉,猜拳饮酒,兴致浓烈,气氛活跃,变宗教活动为村民的踏青野游聚会。
安镇。土族人民为抵御旱涝、冰雹、虫害等自然灾害,往往选择村界、山岭和垭口等处,用土筑成方塔形的土堆,土语称作“苏克多”,即所谓镇。在科学技术滞后,生产力低下,宗教理念浓厚的封建社会,把“安镇”作为风调雨顺、五谷丰收的美好愿望的寄托,使其成为借助神威抵御自然灾害的镇守重镇。安镇时先于选择的地方挖掘大坑,坑内安放经过装藏和喇嘛诵经开光的宝瓶、佛经、刀箭戟矛等神物,然后用土掩埋后筑成方塔形的土台。最后由喇嘛或法师口诵经咒,赋予抵挡冰雹,防御旱涝,消除邪疫的神力。上面是善意的风尚民俗,但也有恶意的安镇习俗。当本村与外村因草山、水利、耕地等原因引起纠纷时所安的秽物镇,以诅咒和祈祷鬼神加祸于对方。这种恶镇多选择在村界的山嘴或隘口暗中进行,先挖好大坑,内装粗黑罐缸盆碗、刀箭戟矛、符咒木桩、白鸡白狗、死马头颅、毒蛇毒蝎、破毡烂衫等凶器秽物,然后用土掩埋夯实,不使仇家发现。土族先民就是用这种原始古老的宗教迷信活动,寄托着抗衡仇家,降吉祥平安于本村,降天灾人祸于仇村的天真而幼稚的希冀。
四、几种禁忌习俗
由于深重的宗教迷信观念和长期的生活习惯,土族人民有着独特的禁忌,用以约束人们忌食某些食物,忌做某些不吉利的事情,否则会招致超自然力量的惩罚。这种原始的忌讳一直保留至今,未见其衰。
忌食。土族人从不食偶蹄动物如骡马驴肉,也不食用爪趾动物猫狗肉,这与土族崇拜信念有关。据民间传说,大唐玄壮法师曾骑白龙马赴西天取经,回来时驮回了大量佛经,有功于芸芸众生,故不食马肉。土族人普遍信奉本民族的保护神骑骡天王,认为此天王身坐神骡,身著盔甲,面如蓝靛,双目暴突,一手持降魔金刚杆,一手托盛有魔血的头盖骨的骑骡天王威武勇猛,保护众生,法力无穷,故不食骡肉,俗话说“天上的龙肉,地下的驴肉”,天上的龙不可擒而食之,因此地下的驴得以幸免,故不食驴肉。猫辛辛苦苦捕捉老鼠,外保庄稼,内保粮仓;狗不分昼夜护院保宅,皆有功于人,故不食猫狗肉。迷信说法认为,谁若今生违忌食用骡马驴猫狗肉,那么来世将会转生为畜生。起初,人们用这种荒诞不经的迷信理念劝告和制约人们,但久而久之便成为了一种土族人普遍遵奉的独特饮食文化。
忌门。土族人十分崇敬大门,认为大门是招财进宝,纳福避邪的关口,故家家都有忌门的习俗,土语称“吾迭祭拉”(“吾迭”即大门,“祭拉”为汉语的“忌”)。忌门有喜忌与恶忌之分,即生育忌门和疾病忌门。生育忌门,就是每当新生儿诞生后,生怕外人带入邪气冲撞新生婴儿健康成长,便在大门外贴上一方红纸,男贴左女贴右,外人一目了然,来而却步。疾病忌门,家中有了危重病人,或出现传染病人时,不仅在家实行隔离,还在大门外一侧煨一堆火,并在门傍上方挂一筛子,表示谢绝入内,标志十分醒目,来者望而止步。若不是闲暇串门而有要事办理,便在远离大门的地方叫出人来,首先按大门外的标志,向东家道喜或道忧,然后说明来意离去。
五、大年初一迎喜神
土族人普遍有春节初夕守夜的习俗,家家户户腾出空屋点燃大火,全家男女老幼围坐在火堆周围,一面闲聊家常,一面吃年饭。半夜时分分食猪头肉,俗称“咬鬼”。凌晨时分大家纷纷换上新装给老人长辈叩头拜年,长幼有序,分别散发年钱。整个夜晚无人睡眠,气氛热烈,场面和谐,人人沉浸在除旧迎新的欢乐气氛中。初一早晨当红日冉冉升起时便到村里进行隆重的迎接喜神和新年团拜活动。天蒙蒙亮,各家各户将骡马驴牛羊猪悉数赶到院子里,头上扎上钱马(用黄表纸剪制的福禄寿长方形纸条),尾系彩色布条赶出家门。这时,全村人赶着打扮起来的生畜,兴高采烈,浩浩荡荡地从四面八方来到卜定的方位迎接喜神。人们见面频频作揖道喜,互道“新尼玛赛涅”(土语,意为新年好),情真意切,气氛热烈。团拜结束后,用各家带来的柏树枝煨桑,烧香化类,叩头迎接喜神驾临村庄,大人们口中念念有词,祈求喜神保佑村庄安宁,人畜兴旺,五谷丰登。团拜迎喜仪轨结束后,大家互相道别回家,开始走家串户拜年,一般都打发男女小孩去拜年。孩子们欢天喜地,笼子里提上年馍馍,进出于各家各户。他们乐此不疲者,是因为他们会从老年人那里得到压岁铜钱,至少也会拿到多少不等的糖果、红枣、核桃之类好吃的东西。
六、相助力耕岂有偏
土族人民在长期和衷共济、同甘共苦的劳动实践中,使四邻齐心协力劳动生产的淳朴高尚的美德成为一种古老的风俗习惯,任凭岁月沧桑。而人民和睦相处、相依相存的古风不变。宋代诗人王禹■在其五首《畲田词》中的第四首中这样写道:“北山种了种南山,相助力耕岂有偏?愿得人间皆似我,也应四海少荒田。”诗中强调的劳动人民的协作精神,在土族群众中普遍存在着。在封建社会,土族人民依靠着瘠田薄土,古老的生产方式,过着中国封建式的贫穷生活,但他们团结和睦,相助力耕耘的协作精神,是值得称道和赞许的。就拿农事中的起粪、翻粪、运粪这几个劳动环节而言,无不体现着劳动协作精神的可贵与伟大。
在旧社会尚无化肥,农民种地全靠家肥。然而农民辛苦积攒的家肥,单靠自家的力量是无法运送到田间去的。于是便出现了少则5-6家,多则十余户的变工组活跃在每个劳动环节中。不过这种变工,并非人工换人工,也非畜工换畜工,更不是一工顶一工,而是将每家的活儿干完为止。如起粪,是把家中马牛羊圈和院坑所积家肥起运到大门外的粪场上去。届时,基本常年固定不变的变工组成员们自带铁铣、背斗等劳动工具,挨门逐户地背运到粪场上去,大户须两三天,小户一半天,家家粪场上堆积如小丘。翻粪,是把堆积在粪场的大块家粪打碎后堆成正方形的粪堆,使其充分发酵增加肥力。届时,变工成员自带铁铣榔头,挨门逐户地进行翻打。这项农活多由妇女们完成。在劳动中她们时而家长里短,品头品足,时而歌声悠扬,笑声琅琅,往往把劳动的热情推向高潮。驮粪,就是把翻好的家肥运送到各家各户的田地中去。届时,变工成员们自带装粪口袋,赶上自家的牲口开始运肥。这项农活往往是鸡鸣而起,日出而歇,劳动量较大,故由男人们承担。驮运肥料时人员轮流驮运,送走一轮,大家便围着大火取暖,互助斗乐,谑而不虐,笑语连天,其乐无穷。
在以上三个劳动环节中,轮到谁家就得为大家准备早餐、午餐和晚餐,各家尽其所能,做出最好的农家饭菜招待大家。每当用餐时,你敬我让,先长后幼,和颜悦色,亲如一家。
(作者单位:青海师范大学教师培训中心)
一、土族的宗教信仰
土族在改信藏传佛教格鲁派之前,其先民主要信奉萨满教,后受当地与周边兄弟民族的影响,其文化形态和宗教信仰开始向多元化嬗变发展,据考察统计释、道、儒、苯等多种宗教信仰兼而有之。不过,在这多种宗教信仰中,除藏传佛教格鲁派之外,都未能形成土族全民性的宗教信仰观念。据土族高僧三世土观的《土观宗派源流》及《佑宁寺志》记载,在互助郭隆寺(即佑宁寺)尚未修建前,在此处建有一处萨迦派寺院,最早宏传者为萨迦派。十四世纪末,宗喀巴大师创立的格鲁派发展迅猛,逐渐东进而波及土族地区。公元九世纪中叶,西藏吐番赞普达玛灭佛,声势浩大,在西藏曲卧日山修行的三僧闻讯携带佛教经典逃出西藏,辗转来到青海尖扎、化隆驻足兴教收徒,后曾居住在互助红崖子沟乡东口小刹白马寺。公元十世纪末,西藏三僧的高徒、藏传佛教后弘期鼻祖喇勤贡巴铙赛圆寂于此寺。在以上诸师徒的弘佛教化下,互助地区的土族信佛者日渐增多,习佛之风盛行不衰。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三世达赖喇嘛经白马寺去今佑宁寺等土族地区传教。明万历三十年(1602),四世达赖喇嘛去西藏时亦到此地传教。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互助最大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佑宁寺初步建成,并陆续修建喇嘛寺庙15处之多,从而使藏传佛教在互助土族地区牢牢扎下根来。清朝伊始,藏传佛教在土族地区达到了鼎盛时期,寺僧大增,高僧倍出。由此,土族人民笃信藏传佛教,乃至普及全民,使土族人民的文化生活受到极其深刻的影响。
互助土族自古以来便与汉、藏等兄弟民族混居,因此,土族除信奉藏传佛教外,尚有崇敬多神的宗教信仰习俗,几乎村村都建有寺庙神殿,诸如娘娘庙、龙王庙、二郎庙、黑虎庙、山王庙、山神庙、土地庙、崩康(藏语,意为十万佛像殿)、俄博等等。每年除各大寺院举行盛大的宗教法会外,民间亦有名目繁多、内容丰富的宗教活动,如村庙法会、护青会、转山会、祈雨会等等,主要是祭祀酬神,禳灾祛邪,具有非常浓厚的宗教色彩。
二、一年一度的村庙大会
在过去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宗教文化在土族人民的文化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譬如一年一度的村庙会,便带有极为浓郁的宗教氛围。庙会期间邀请职业法师跳神祭祀,法师手持特制羊皮鼓(土语称“抗格尔干”)跳神舞表演,敲击手鼓会发出“邦邦”之声,故俗称村庙法会为“邦邦会”。村庙会一般以村为单位举行,会期因地而异,有在农历二月、三月、四月举行的,也有在秋季庄稼收割后举行的。届时,由村民共推德高望重、办事公道干练的人为“会头”负责法会各项事宜。“会头”们几经研究和周密估算,向家家户户分摊人力物力任务,并限时上缴。他们尽心尽力,全力以赴地组织村民酿造醴酒、磨面榨油、购买柏枝、香表、酥油、干果、供品及猪羊鸡等祭祀用品,还要向临村发送参会请贴、邀请若干祭神法师表演神舞等,事事做得周密不疏,尽如人意。临近会期,“会头”在村民中挑选身强力壮、麻利精干的男人和妇女到村庙宰猪杀羊、蒸馍头、榨油饼、杆长面、鏊烙点心,忙碌数日。干活虽说劳累,大家却甘之如饴,乐此不疲。一切准备停当之后,便如期召开祭祀盛会。
法会伊始,首先在村庙举行气氛庄严肃穆的酬神仪式,由领头法师主持,在大殿供奉神佛的净台上供献猪羊鸡三牲花红、大坛醴酒、各类法器、供品,点燃无数大小酥油灯,焚香煨燥,吹奏白螺法号,敲响大钟,在法师的示意下,全村男女老幼在殿外叩头祝告,祈祷佛光晋照,神灵保佑村庄泰宁,岁岁平安。
酬神祭祀结束后,法师来到庙前场地开始跳神舞。法师个个高束发髻,头戴护法帽,身穿黑袍,外罩坎肩,腰系四开叉裙子,左手持单面羊皮鼓,右手持细长鼓捶,有节奏地敲击法鼓,发出清脆悦耳之声。法师们随着鼓点起舞,缓急跳跃,舞姿粗犷豪放,时而左蹦右跳,时而前后空翻,时而打车轮,技艺高潮娴熟,令观众眼花缭乱,齐声叫绝。当神舞跳到高潮时,领头大法师从滚烫的油锅中捞出铜币等物,并轮番在脸颊、手肘、胸前插入铁钎,毫无惧色,显示其神通之广大。最后层层穿越用十几张方桌搭建的高台,在最顶端表演手倒立等多种高难动作,然后空翻落地,动作惊险,观者咂舌。整个表演过程集神舞、体育、杂技为一体,极具自娱娱人的效果。
会期长短并无定例,一般为三天。其间全村男女老幼齐集村庙,会上供应丰盛的饮食。小孩们欢天喜地,大人们漫话承平年景生畜兴旺,五谷丰登的喜悦,互勉互励,团结友爱,充分体现了古老淳朴的村风民俗。第三天则是庙会的高潮期,在庙前广场设置神坛,中立神幡,高三丈三尺,象征三十三天;幡杆下埋一尺八寸,象征十八层地狱;幡杆顶端横绑双齿木叉,叉尖各戳一馍头,含日月经天之寓意;幡杆用绳索从东南西北四方固定起来,绳上吊有内装五谷杂粮、红枣、花生、糖果、核桃等的小布袋,俗称“粮蛋子”,同时挂有用黄表纸剪裁的浮云、水浪、连环扣等纸幡,象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之意。法会宣告结束时,人们蜂拥而上,争抢馍头、粮蛋子和纸幡,说是抢得馍头者可生贵子,抢得粮蛋子者来年庄稼丰收,抢得纸幡者可拿回家去焚化祛邪,保宅平安。
三、保护庄稼的宗教活动
护青会。所谓护青会,即是保护庄稼丰收的宗教活动。每年农历四五月间,绿草茵茵,柳密莺啼,禾苗茁壮成长之时,土族村庄普遍进行护青活动,俗称“护青会”或“青苗会”。这一活动是借助神灵的威摄力禁止人畜糟踏庄稼成长的民俗民风。届时,全村男姓村民汇聚到村庙,首先由护青会主要负责人主持祭神仪式,庙内青烟袅袅,鼓声咚咚,钟声悠扬,法号声嘹亮,诵经之声不绝于耳。一阵虔诚祭祀祈祷之后,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请出护法神箭与神轿开始踏勘青苗之行。出巡队伍堪称宠大,锣鼓法号开道,高举蓝底白边上绣北斗七星图案的月牙旗者紧随,其后为双手高擎护法神箭和四人抬神轿,再后是几十面彩旗组成的护法仪仗队,彩旗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旗上分别绣有青、黄、赤、白、黑五色龙王法像,以及十四面天尊神像。这支声势浩大的护青队伍浩浩荡荡,由近及远地循本村地界踏勘巡查,每到田间地头,都由老者们作一番庄稼长势的评价。踏勘结束后,回到村庙歇神。同时由护青会负责人作巡查总结报告,宣布保护庄稼的具体措施和人畜糟踏庄稼的惩罚条例,措施强硬,惩罚赔偿严厉,教育村民不仅要管理好自家的庄稼,更要爱护别人的庄稼,全村齐心协力,互相监督,以保证粮食丰收。
插牌。插牌和安镇是防止自然灾害的宗教活动,在科学不发达,生产力低下的旧时代,土族人也往往借助想象中的神灵威力去战胜自然灾害,这种古朴的美好愿望,相沿积久而成为习俗了。土族村民在举行护青活动的同时,于每年四五月间还要进行插牌宗教活动。届时,男性村民到村庙请出护法神箭和神轿,不畏山高路远,到全村共同崇敬的神山,举行插牌仪式。山上建有祭祀神灵的神坛——俄博。神坛四周用粗大木桩围成正方形的栅栏,底部埋藏内装佛教经文、五谷杂粮、名贵药材等的宝瓶,栏内装满青白色石块,上插木制护法神箭、松柏树枝、饰以红布条和藏文经幡。四周用象征圣洁的白色石块叠成石堆,年代越久石堆越大。插牌队伍经艰辛攀爬来到镇守和保佑村寨的俄博将护法神箭和神轿供奉于正前方,四周插各色彩旗,点燃柏树枝煨桑,上香花表,向神灵敬献活羊。高僧大德或精通佛教经籍的喇嘛席地而坐,手持法器,摇动法铃,口诵经咒,虔诚祈祷。众信徒念诵六字真言,施放禄马,抛撒施食,祭洒净水醴酒,忙得不亦乐乎。就在这宗教气氛极为浓郁的氛围中,将上书符篆经咒的四棱大木橛打入俄博前方地下,成为镇邪魔防冰雹、防山洪的标志性神物。插牌仪轨结束后,宗教气氛顿失,大家在俄博傍围坐一圈,尽情分享献牲鲜羊肉,猜拳饮酒,兴致浓烈,气氛活跃,变宗教活动为村民的踏青野游聚会。
安镇。土族人民为抵御旱涝、冰雹、虫害等自然灾害,往往选择村界、山岭和垭口等处,用土筑成方塔形的土堆,土语称作“苏克多”,即所谓镇。在科学技术滞后,生产力低下,宗教理念浓厚的封建社会,把“安镇”作为风调雨顺、五谷丰收的美好愿望的寄托,使其成为借助神威抵御自然灾害的镇守重镇。安镇时先于选择的地方挖掘大坑,坑内安放经过装藏和喇嘛诵经开光的宝瓶、佛经、刀箭戟矛等神物,然后用土掩埋后筑成方塔形的土台。最后由喇嘛或法师口诵经咒,赋予抵挡冰雹,防御旱涝,消除邪疫的神力。上面是善意的风尚民俗,但也有恶意的安镇习俗。当本村与外村因草山、水利、耕地等原因引起纠纷时所安的秽物镇,以诅咒和祈祷鬼神加祸于对方。这种恶镇多选择在村界的山嘴或隘口暗中进行,先挖好大坑,内装粗黑罐缸盆碗、刀箭戟矛、符咒木桩、白鸡白狗、死马头颅、毒蛇毒蝎、破毡烂衫等凶器秽物,然后用土掩埋夯实,不使仇家发现。土族先民就是用这种原始古老的宗教迷信活动,寄托着抗衡仇家,降吉祥平安于本村,降天灾人祸于仇村的天真而幼稚的希冀。
四、几种禁忌习俗
由于深重的宗教迷信观念和长期的生活习惯,土族人民有着独特的禁忌,用以约束人们忌食某些食物,忌做某些不吉利的事情,否则会招致超自然力量的惩罚。这种原始的忌讳一直保留至今,未见其衰。
忌食。土族人从不食偶蹄动物如骡马驴肉,也不食用爪趾动物猫狗肉,这与土族崇拜信念有关。据民间传说,大唐玄壮法师曾骑白龙马赴西天取经,回来时驮回了大量佛经,有功于芸芸众生,故不食马肉。土族人普遍信奉本民族的保护神骑骡天王,认为此天王身坐神骡,身著盔甲,面如蓝靛,双目暴突,一手持降魔金刚杆,一手托盛有魔血的头盖骨的骑骡天王威武勇猛,保护众生,法力无穷,故不食骡肉,俗话说“天上的龙肉,地下的驴肉”,天上的龙不可擒而食之,因此地下的驴得以幸免,故不食驴肉。猫辛辛苦苦捕捉老鼠,外保庄稼,内保粮仓;狗不分昼夜护院保宅,皆有功于人,故不食猫狗肉。迷信说法认为,谁若今生违忌食用骡马驴猫狗肉,那么来世将会转生为畜生。起初,人们用这种荒诞不经的迷信理念劝告和制约人们,但久而久之便成为了一种土族人普遍遵奉的独特饮食文化。
忌门。土族人十分崇敬大门,认为大门是招财进宝,纳福避邪的关口,故家家都有忌门的习俗,土语称“吾迭祭拉”(“吾迭”即大门,“祭拉”为汉语的“忌”)。忌门有喜忌与恶忌之分,即生育忌门和疾病忌门。生育忌门,就是每当新生儿诞生后,生怕外人带入邪气冲撞新生婴儿健康成长,便在大门外贴上一方红纸,男贴左女贴右,外人一目了然,来而却步。疾病忌门,家中有了危重病人,或出现传染病人时,不仅在家实行隔离,还在大门外一侧煨一堆火,并在门傍上方挂一筛子,表示谢绝入内,标志十分醒目,来者望而止步。若不是闲暇串门而有要事办理,便在远离大门的地方叫出人来,首先按大门外的标志,向东家道喜或道忧,然后说明来意离去。
五、大年初一迎喜神
土族人普遍有春节初夕守夜的习俗,家家户户腾出空屋点燃大火,全家男女老幼围坐在火堆周围,一面闲聊家常,一面吃年饭。半夜时分分食猪头肉,俗称“咬鬼”。凌晨时分大家纷纷换上新装给老人长辈叩头拜年,长幼有序,分别散发年钱。整个夜晚无人睡眠,气氛热烈,场面和谐,人人沉浸在除旧迎新的欢乐气氛中。初一早晨当红日冉冉升起时便到村里进行隆重的迎接喜神和新年团拜活动。天蒙蒙亮,各家各户将骡马驴牛羊猪悉数赶到院子里,头上扎上钱马(用黄表纸剪制的福禄寿长方形纸条),尾系彩色布条赶出家门。这时,全村人赶着打扮起来的生畜,兴高采烈,浩浩荡荡地从四面八方来到卜定的方位迎接喜神。人们见面频频作揖道喜,互道“新尼玛赛涅”(土语,意为新年好),情真意切,气氛热烈。团拜结束后,用各家带来的柏树枝煨桑,烧香化类,叩头迎接喜神驾临村庄,大人们口中念念有词,祈求喜神保佑村庄安宁,人畜兴旺,五谷丰登。团拜迎喜仪轨结束后,大家互相道别回家,开始走家串户拜年,一般都打发男女小孩去拜年。孩子们欢天喜地,笼子里提上年馍馍,进出于各家各户。他们乐此不疲者,是因为他们会从老年人那里得到压岁铜钱,至少也会拿到多少不等的糖果、红枣、核桃之类好吃的东西。
六、相助力耕岂有偏
土族人民在长期和衷共济、同甘共苦的劳动实践中,使四邻齐心协力劳动生产的淳朴高尚的美德成为一种古老的风俗习惯,任凭岁月沧桑。而人民和睦相处、相依相存的古风不变。宋代诗人王禹■在其五首《畲田词》中的第四首中这样写道:“北山种了种南山,相助力耕岂有偏?愿得人间皆似我,也应四海少荒田。”诗中强调的劳动人民的协作精神,在土族群众中普遍存在着。在封建社会,土族人民依靠着瘠田薄土,古老的生产方式,过着中国封建式的贫穷生活,但他们团结和睦,相助力耕耘的协作精神,是值得称道和赞许的。就拿农事中的起粪、翻粪、运粪这几个劳动环节而言,无不体现着劳动协作精神的可贵与伟大。
在旧社会尚无化肥,农民种地全靠家肥。然而农民辛苦积攒的家肥,单靠自家的力量是无法运送到田间去的。于是便出现了少则5-6家,多则十余户的变工组活跃在每个劳动环节中。不过这种变工,并非人工换人工,也非畜工换畜工,更不是一工顶一工,而是将每家的活儿干完为止。如起粪,是把家中马牛羊圈和院坑所积家肥起运到大门外的粪场上去。届时,基本常年固定不变的变工组成员们自带铁铣、背斗等劳动工具,挨门逐户地背运到粪场上去,大户须两三天,小户一半天,家家粪场上堆积如小丘。翻粪,是把堆积在粪场的大块家粪打碎后堆成正方形的粪堆,使其充分发酵增加肥力。届时,变工成员自带铁铣榔头,挨门逐户地进行翻打。这项农活多由妇女们完成。在劳动中她们时而家长里短,品头品足,时而歌声悠扬,笑声琅琅,往往把劳动的热情推向高潮。驮粪,就是把翻好的家肥运送到各家各户的田地中去。届时,变工成员们自带装粪口袋,赶上自家的牲口开始运肥。这项农活往往是鸡鸣而起,日出而歇,劳动量较大,故由男人们承担。驮运肥料时人员轮流驮运,送走一轮,大家便围着大火取暖,互助斗乐,谑而不虐,笑语连天,其乐无穷。
在以上三个劳动环节中,轮到谁家就得为大家准备早餐、午餐和晚餐,各家尽其所能,做出最好的农家饭菜招待大家。每当用餐时,你敬我让,先长后幼,和颜悦色,亲如一家。
(作者单位:青海师范大学教师培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