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是专门从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企业行为始终受到利益驱动,其环境行为也是在追求利润最大化过程中诸项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主要论述分析了我国企业污染减排动力的积极影响因素以及制约因素。
关键词: 企业、污染减排、动力、因素
中图分类号:X50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企业作为污染问题的主要制造者,其行为决定着污染减排工作的成效。从经济学角度看,任何一种经济行为总是参与该活动的行为主体在一定的动力支配下发生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的法人实体,其一切经济行为都以利润最大化为核心,企业的环境行为也是在追求利润最大化过程中诸项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了解企业污染减排动力来源及其制约因素,才可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激发其动力产生,保证污染减排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我国企业污染减排动力的积极影响因素分析
1、来自市场竞争的动力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并获得最大限度的经济利益,企业就必须提供比竞争对手更为优质或相对价格较低的产品或服务,即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在同样的价格下品质优于竞争对手或在相同的品质下价格更低,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竞争力,增加其市场份额。为此,企业须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通过加强管理和更新技术等途径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在产品价格和品质既定的条件下增加利润;二是通过开发新产品或增加产品附加值等方式,延长产品生命周期,提高产品价格,扩大利润空间。为达到这一目的,企业客观上具有了保护环境的动力:
(1)出于降低成本考虑,发展循环经济。
(2)出于扩大贸易范围和提高产品价格等原因,生产绿色产品。
(3)出于融资需要,注重环境保护。
2、来自政府规制的动力
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世界上发生的著名的八大污染公害事件,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害的同时,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各国纷纷颁布法令,采取各种措施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我国1979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标志着我国的环境法律体系开始建立。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的环境法规体系已经基本完善。总的来看,这些环境法规对企业的限制大致可以归纳为两方面内容:一是对企业从事产必须具备的条件进行的规制,如“三同时”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二是对企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后果进行经济补偿或处罚的规制,如征收排污费制度(排污收费制度)。对企业从事生产必须具备的条件进行的规制,使得企业必须达到一定的环境保护标准才能进行生产,否则就只能停产或关闭,从而无法获得经济利益;对企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后果进行经济处罚或者要求企业进行经济补偿的规制,无疑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减少企业的利润。政府规制从上述两个方面使得企业基于自身经济利益考虑具有环境保护的动力。
3、来自社会舆论的动力
随着社会进步,“消费者是上帝”已成为众多企业的共识。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法制的逐步健全,使得社会公众(消费者)的环境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公众环保意识的觉醒,一方面,使他们拒绝有害环境的产品、服务和消费方式;另一方面,还推动了环保组织的建立和环保运动的发展。
世界各国存在着众多的环保组织,目前世界上最大、最有影响力的民间环境保护组织是国际绿色和平组织,此外还有国际地球之友等,我国也设有国际绿色和平组织的分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环保社团约有1600余个,按地域分类可分为全国性环保社团和地方性环保社团及单位内部环保团体,如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中国绿化基金会、无锡市地球卫士环境文化促进会、重庆市绿色志愿者联合会等。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各国环保法制的逐步健全,环保组织参与经济运行的范围越来越大,在环境保护方面担任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各种组织及其发起的环境保护活动,通过媒体宣传,不但对社会公众消费起着导向作用,而且对企业行为起着舆论监督作用,对企业构成强大的压力。为了长远发展,树立企业形象,争取更多的消费群体,达到取得更大经济利益的目的,企业必须考虑其行为的环境影响,从而使企业具有治理污染、实施环境保护行为的动力。
三、我国企业环境保护动力的制约因素分析
1、环境制度设计缺陷制约企业污染减排动力的形成从制度设计来看,我国现行环境法规制度主要存在制度不健全、配套性差、可操作性差、罚款力度低等问题。就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来看,由于现有法律的缺陷,在环保行动中被叫停的违法违规项目往往补办环评手续后就能过关,地方政府和环保部门很难作出关停处理的决定,从而助长了企业的投机心理,使环评执法效果有限。就环境违法罚款来看,与违法收益相比罚款数额过低。一般罚款额在20万元以下,发生污染事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罚款额最高不得超过100万元。而且在有些环境污染十分严重的地区,受诸多因素影响,环保部門对企业的最高罚款都未曾超过5万元。
2、政府环境执法力度弱降低了企业的环保动力
(1)对环境违法责任人制裁力度轻。我国1997年修订的刑法中特别增加了有关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条文。按照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的规定:“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危险废物,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然而,在实际执法过程中,10余年来,真正对环境违法行为追究刑事责任的只不过寥寥数起。
(2)多头管理,环保部门缺乏必要的行政执法权。在我国,环境执法涉及多个部门,一方面,大规模环境执法通常要联合工商、公安等多个部门共同完成,而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多部门联合执法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我国环保部门对环境污染企业只有罚款权,而且在一段时期内,环保部门只能对违法企业的同一违法行为处罚一次,没有令企业关闭停产的权力。
(3)对环境违法行为监督不利。当前环境违法监督存在着诸多问题:由于地方保护主义作祟,环境违法后续监管难以进行;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范围有限,导致很多环境违法行为多年未能得到查处;有些地方执法不严,将罚款作为增加经济收入的一种手段,罚款以后违法行为无人问津,违法行为变成“合法行为”;环境执法存在腐败现象,行政执法权成为个人谋取私利的工具。
3、社会公众的环境保护参与和惩罚意识不强
目前,虽然我国社会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有所增强,但从整体来看还比较差,民间环保组织的发展也处于较初级阶段。社会公众较弱的环境保护意识决定了其环境惩罚意识较差。除了少数几例环保事件,如厦门PX项目、北京六里屯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等得到区域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和积极参与外,并未对环境违法企业产生有效的舆论监督作用和形成自发的、大范围的产品抵制力量。企业环境违法后不仅直接产生的有形经济损失(罚款)少,而且其无形损失(如商业信誉损失)以及未来可能产生的经济损失(因公众抵制而使产品销售数量下降)均极其有限。这一点与发达国家差距巨大。近年来,我国公布和查处了相当数量的环境污染企业,但从未见过有任何一家企业因为造成了环境污染而遭到公众对其产品进行抵制导致企业遭受重大损失的公开报道。国家和公众对环境污染企业的宽容态度只能加重企业的投机行为。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降低了环境违法企业的违法成本,导致企业“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不正常后果,使得许多企业宁愿选择违法排污并缴纳罚款,进而导致不执行“三同时”和战略环评制度违规生产、擅自闲置污染治理设施违法排放污染物等行为屡禁不止,同时也起着极坏的社会示范作用。总之,企业节能减排工作不仅需要政府的积极推动和引导,更需要企业落到实处,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机制,共同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和深入。
参考文献:
赵杨:《关于我国企业节能减排的问题和建议》,《现代商贸》, 2012年09期
孔凡伟:《我国企业采取减排行动的经济动因分析》,《生态经济》, 2012年09期
邱桂杰 彭辉:《我国企业污染减排动力的影响因素分析》,《生态经济(学术版)》, 2011年01期
衣保中 邱桂杰:《区域开发行为主体的环境保护动力分析》,《长白学刊》, 2006年06期
关键词: 企业、污染减排、动力、因素
中图分类号:X50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企业作为污染问题的主要制造者,其行为决定着污染减排工作的成效。从经济学角度看,任何一种经济行为总是参与该活动的行为主体在一定的动力支配下发生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的法人实体,其一切经济行为都以利润最大化为核心,企业的环境行为也是在追求利润最大化过程中诸项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了解企业污染减排动力来源及其制约因素,才可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激发其动力产生,保证污染减排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我国企业污染减排动力的积极影响因素分析
1、来自市场竞争的动力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并获得最大限度的经济利益,企业就必须提供比竞争对手更为优质或相对价格较低的产品或服务,即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在同样的价格下品质优于竞争对手或在相同的品质下价格更低,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竞争力,增加其市场份额。为此,企业须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通过加强管理和更新技术等途径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在产品价格和品质既定的条件下增加利润;二是通过开发新产品或增加产品附加值等方式,延长产品生命周期,提高产品价格,扩大利润空间。为达到这一目的,企业客观上具有了保护环境的动力:
(1)出于降低成本考虑,发展循环经济。
(2)出于扩大贸易范围和提高产品价格等原因,生产绿色产品。
(3)出于融资需要,注重环境保护。
2、来自政府规制的动力
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世界上发生的著名的八大污染公害事件,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害的同时,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各国纷纷颁布法令,采取各种措施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我国1979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标志着我国的环境法律体系开始建立。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的环境法规体系已经基本完善。总的来看,这些环境法规对企业的限制大致可以归纳为两方面内容:一是对企业从事产必须具备的条件进行的规制,如“三同时”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二是对企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后果进行经济补偿或处罚的规制,如征收排污费制度(排污收费制度)。对企业从事生产必须具备的条件进行的规制,使得企业必须达到一定的环境保护标准才能进行生产,否则就只能停产或关闭,从而无法获得经济利益;对企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后果进行经济处罚或者要求企业进行经济补偿的规制,无疑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减少企业的利润。政府规制从上述两个方面使得企业基于自身经济利益考虑具有环境保护的动力。
3、来自社会舆论的动力
随着社会进步,“消费者是上帝”已成为众多企业的共识。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法制的逐步健全,使得社会公众(消费者)的环境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公众环保意识的觉醒,一方面,使他们拒绝有害环境的产品、服务和消费方式;另一方面,还推动了环保组织的建立和环保运动的发展。
世界各国存在着众多的环保组织,目前世界上最大、最有影响力的民间环境保护组织是国际绿色和平组织,此外还有国际地球之友等,我国也设有国际绿色和平组织的分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环保社团约有1600余个,按地域分类可分为全国性环保社团和地方性环保社团及单位内部环保团体,如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中国绿化基金会、无锡市地球卫士环境文化促进会、重庆市绿色志愿者联合会等。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各国环保法制的逐步健全,环保组织参与经济运行的范围越来越大,在环境保护方面担任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各种组织及其发起的环境保护活动,通过媒体宣传,不但对社会公众消费起着导向作用,而且对企业行为起着舆论监督作用,对企业构成强大的压力。为了长远发展,树立企业形象,争取更多的消费群体,达到取得更大经济利益的目的,企业必须考虑其行为的环境影响,从而使企业具有治理污染、实施环境保护行为的动力。
三、我国企业环境保护动力的制约因素分析
1、环境制度设计缺陷制约企业污染减排动力的形成从制度设计来看,我国现行环境法规制度主要存在制度不健全、配套性差、可操作性差、罚款力度低等问题。就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来看,由于现有法律的缺陷,在环保行动中被叫停的违法违规项目往往补办环评手续后就能过关,地方政府和环保部门很难作出关停处理的决定,从而助长了企业的投机心理,使环评执法效果有限。就环境违法罚款来看,与违法收益相比罚款数额过低。一般罚款额在20万元以下,发生污染事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罚款额最高不得超过100万元。而且在有些环境污染十分严重的地区,受诸多因素影响,环保部門对企业的最高罚款都未曾超过5万元。
2、政府环境执法力度弱降低了企业的环保动力
(1)对环境违法责任人制裁力度轻。我国1997年修订的刑法中特别增加了有关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条文。按照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的规定:“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危险废物,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然而,在实际执法过程中,10余年来,真正对环境违法行为追究刑事责任的只不过寥寥数起。
(2)多头管理,环保部门缺乏必要的行政执法权。在我国,环境执法涉及多个部门,一方面,大规模环境执法通常要联合工商、公安等多个部门共同完成,而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多部门联合执法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我国环保部门对环境污染企业只有罚款权,而且在一段时期内,环保部门只能对违法企业的同一违法行为处罚一次,没有令企业关闭停产的权力。
(3)对环境违法行为监督不利。当前环境违法监督存在着诸多问题:由于地方保护主义作祟,环境违法后续监管难以进行;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范围有限,导致很多环境违法行为多年未能得到查处;有些地方执法不严,将罚款作为增加经济收入的一种手段,罚款以后违法行为无人问津,违法行为变成“合法行为”;环境执法存在腐败现象,行政执法权成为个人谋取私利的工具。
3、社会公众的环境保护参与和惩罚意识不强
目前,虽然我国社会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有所增强,但从整体来看还比较差,民间环保组织的发展也处于较初级阶段。社会公众较弱的环境保护意识决定了其环境惩罚意识较差。除了少数几例环保事件,如厦门PX项目、北京六里屯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等得到区域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和积极参与外,并未对环境违法企业产生有效的舆论监督作用和形成自发的、大范围的产品抵制力量。企业环境违法后不仅直接产生的有形经济损失(罚款)少,而且其无形损失(如商业信誉损失)以及未来可能产生的经济损失(因公众抵制而使产品销售数量下降)均极其有限。这一点与发达国家差距巨大。近年来,我国公布和查处了相当数量的环境污染企业,但从未见过有任何一家企业因为造成了环境污染而遭到公众对其产品进行抵制导致企业遭受重大损失的公开报道。国家和公众对环境污染企业的宽容态度只能加重企业的投机行为。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降低了环境违法企业的违法成本,导致企业“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不正常后果,使得许多企业宁愿选择违法排污并缴纳罚款,进而导致不执行“三同时”和战略环评制度违规生产、擅自闲置污染治理设施违法排放污染物等行为屡禁不止,同时也起着极坏的社会示范作用。总之,企业节能减排工作不仅需要政府的积极推动和引导,更需要企业落到实处,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机制,共同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和深入。
参考文献:
赵杨:《关于我国企业节能减排的问题和建议》,《现代商贸》, 2012年09期
孔凡伟:《我国企业采取减排行动的经济动因分析》,《生态经济》, 2012年09期
邱桂杰 彭辉:《我国企业污染减排动力的影响因素分析》,《生态经济(学术版)》, 2011年01期
衣保中 邱桂杰:《区域开发行为主体的环境保护动力分析》,《长白学刊》, 2006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