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B-29“超级堡垒”重型轰炸机

来源 :军事世界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oodfo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们回顾航空史上的一个又一个杰作时,会惊奇地发现真正的杰作飞机不仅仅是航空技术的里程碑,还往往会对人类的历史产生影响。要是以此为标准,B-29无疑是杰作中的杰作。因为她的创造者波音公司将其视作-最重要的技术成就;她的使用者,无论是美国陆军航空队、美国空军,还是苏联空军或是中国空军(使用的是仿造B 29的图~4)都认为她是威力强大的进攻武器。她的对手,不管是二战时使用螺旋桨战斗机的日本飞行员,-还是驾驶米格-15喷气式战斗机的飞行员都承认B-29是难以击落的空中要塞。更重要的是,由于B-29对日本成-功的战略轰炸,特别是对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轰炸,深刻地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并且影响了战后的政治、军事形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B 29是历史上最具杀伤力的武器之一。
  ’
  飞向中国
  1944年4月15日,罗斯福总统建议蒋介石在中国修建机场供B-29空袭日本本土。在阿诺德上将(时任美国陆军航空队司令,是美国空军创始人)的亲自指挥下,早在1944年3月26日第一架B-29就取道北非飞往印度,以探明这条超远程航线:到1944年4月15日,共有32架B-29从美国本土飞抵印度。到4月底,抵达印度的B-29的总数超过了100架。4月26日,第一架B-29沿着著名的“驼峰”航线飞越了喜马拉雅山脉,在中国成都附近的广汉机场降落(该机场是专门为B-29修建,由于缺乏大型施工设备,完全由人力完成)。但是当时中国的工业十分落后,无法提供B-29所需的燃料、配件等补给品。这样B-29要不断地来回飞越“驼峰”,把各种补给品从印度运到中国,B-29也从轰炸机变成了运输机。“驼峰”航线被公认是当时最危险的航线,而且在“驼峰”航线飞行还会经常遇上强劲的逆风,使得燃料消耗剧增。经过统计发现,B-29每消耗12加仑汽油才能将1加仑汽油从印度运到中国。此外在“驼峰”航线飞行不仅要面对复杂的气象,还要随时防备日本战斗机的偷袭。
  1944年6月5日,驻印度的B-29执行了首次轰炸任务——00架B-29空袭泰国首都曼谷的铁路机车场。1944年6月15日对B-29来讲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47架B-29以中国成都为前进基地,空袭了日本八幡的钢铁厂这是B-29第一次轰炸日本本土。这次轰炸标志着B-29的战略空袭行动全面展开。
  当B-29于1944年6月15日空袭日本的同时,美国海军陆战队在马里亚纳群岛的塞班岛发动了大规模登陆战。经过20多天的血战,美军于7月6日完全占领了塞班岛。8月24日,美军在岛上建成了依思雷机场,为B-29准备了更合适的前进基地。11月24日,111架B-29从马里亚纳出发,目标是东京的飞机制造厂这是B-29首次大规模空袭日本首都。
  自杀式防空
  由于日本战斗机缺少先进的涡轮增压器,在高空拦截B-29时难以发挥性能。在疯狂的武士道精神的煽动下,日本陆军航空队迅速组织起专门实施自杀式撞击战术的部队。其中战果较大的是在飞行第244战队基础上组建的“震天制空队”。12月3日,“震天制空队”使用三式战斗机“飞燕”首次成功进行撞击作战,3名飞行员撞毁3架B-29后生还。该部队在二战期间共对B-29实施18次撞击作战,7名飞行员在撞击中丧生,是在本土防空中撞击作战最多的部队,共击落73架B-29,击伤92架B-29,战队长小林照彦本人击落12架。随着被称为“二战战斗机之王”的P-51“野马”战斗机开始对B-29进行护航,日本战斗机再也无法顺利地截击B-29了了。1945年4月7日,100架P-51从马里亚纳群岛基地起飞,首次掩护B-29机群进行昼间空袭。当天P-51轻松地击落了21架日本战斗机,而美军仅损失2架P-51和3架B-29。此后不久,P-51就彻底夺取了日本上空的昼间制空权,日本的自杀式防空战术宣告彻底破产。 “火攻”日本
  1945年1月20日,著名轰炸机战术专家李梅到达马里亚纳群岛就任第2l轰炸机司令部指挥官。李梅发现此前的昼间高空轰炸效果不理想,因为在高空飞行的B-29载弹量只有2吨,而且日本战斗机在白天的抵抗十分激烈。由于将轰炸目标选定为军事工业设施,并使用高爆炸弹,因而没有对民用设施造成太大破坏,更谈不上打击日本的民心士气。李梅还发现,日本主要工业设施集中在东京、名古屋、大阪等大城市,这些城市的房屋由于害怕地震多为木结构,极易失火。如果将这些城市的民房烧毁,即使不轰炸工厂,也无法正常生产。于是李梅决定采用全新的夜间低空轰炸战术,大量使用燃烧弹轰炸日本大城市的居民区。为了增加载弹量,李梅下令拆掉B-29除了尾炮外的自卫武器,这样载弹量可达8吨。很多飞行员认为李梅实在是太疯狂了,他们把新战术称为“李梅的赌注”。为了验证新战术,194Mrp2月4日夜,70架B-29向神户投下了160吨燃烧弹。25日,172架B-29又在东京投下450吨燃烧弹。这两次试验轰炸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毁伤效果,同时,飞行员们发现日本缺少夜间战斗机,高射炮火力也不猛烈。于是李梅开始制定大规模“火攻日本”的计划。
  1945年3月9日下午6时15分,334架B-29分别从提尼安岛和塞班岛起飞,这些飞机携带了2000吨燃烧弹直飞东京。午夜时分编队到达东京上空,前导机投下照明弹指示目标,B-29轰炸机则依次单机进入目标区投弹。这次轰炸整整持续了6小时,东京变成了一片火海,夜空也被火光映照得如同白昼。据日本方面的统计,东京市有41,4平方公里的市区化为焦土,全市有1/4的建筑物被烧毁,其中商业区被毁63%,工业区被毁20%。有83793人在这次火攻中丧生,40918人受伤,超过100万人无家可归。火攻后的东京成为一片焦土,街头到处是烧成焦炭的尸体。而美军只有14:~g:B-29被击落,42架被击伤。此役是战争史上造成毁伤最大的一次火攻,造成的破坏并不亚于在广岛和长崎投下的原子弹。此前总是喜欢将战火燃烧到别国领土上的日本军国主义者终于开始体会到战争的恐怖,日本国民对战争的前景也感到绝望。第2天夜间,313架B-295L用相同的战术“火攻”名古屋。在此后一周内又用燃烧弹袭击了大阪和神户。
  从1945年4月到战争结束为止,B-29几乎不分昼夜地对日本的大城市进行轰炸,其中5月23日、25日和26日,美军各出动超过500~13-29用燃烧弹轰炸东京,每次投弹约4000吨。到1945年7月,B-29对日本本土的月投弹量超过42000吨。8月14日,马里亚纳群岛的B-29执行了第190次也是二战中最后一次作战任务,当天共有741架B-29对日本各地的目标进行轰炸。
  饥饿战役
  在对日本主要城市进行战略轰炸的同时,美军还使用B-29对主要港口和海上航线进行大规模布雷,旨在切断日本 的海上交通线,使日本经济因为失去原料来源而陷入瘫痪,从而加速战争进程。美军将这次布雷作战称为“饥饿战役”。从1945~3月27日到8月15日,B-29共出动1528架次,布雷12053枚,炸沉、炸伤日本舰船670艘,总吨位达到14095-吨,占布雷开始时日本舰船总吨位的75%。其中日本海军有包括“海鹰”号航空母舰在内的65艘军舰被毁伤。平均每布放21枚水雷就毁伤1艘日本舰船。而在整个布雷行动中只损失15架B-29。“饥饿战役”使得日本本岛和朝鲜的主要港口被彻底封锁,日本变成了“孤岛”、“饿岛”。日本的国民经济
  接近崩溃。
  从1944年11月到1945年8月15日,B-29共执行34000架次作战任务,投弹160000吨,据日本方面统计有241309A在轰炸中丧生,313041人受伤(不包括广岛和长崎核轰炸的死伤者),房屋被彻底摧毁233万栋,半毁ll万栋,约800万人无家可归。日本66个主要城市的被毁面积超过50%,有超过1000万城市居民被疏散到农村。日本的军事工业也被摧毁,主要军工厂的被毁面积达到40%-90%。
  原子弹轰炸
  对日本人来讲B-29无疑是令人发指的“城市毁灭者”,在被B-29毁灭的众多城市中,最悲惨的城市还要算是广岛和长崎。1941~;-12月美国制定了著名的核武器研制计划“曼哈顿计划”,一年后就完成了铀235链式反应试验。随着在原子弹研制上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美国最高当局于1943年秋制定了使用改装后的B-29对日本主要城市进行核打击的银盘计划。为了执行该计划,美国陆军航空队挑选了15架全新的B-29。
  所有参加银盘计划的B-29都进行了专门的改装。首先将除机尾炮塔外的自卫武器拆除;其次是改进了发动机供油设备,同时换装了新型电动变距螺旋桨。最后为了运载沉重的原子弹,特别换装了新型H型炸弹架、炸弹起吊装置和炸弹支撑装置。同时还采用了新式炸弹投放器、炸弹舱门,并安装了英国制造的炸弹固定环(英国在二战中曾制造过重达10吨的超重型炸弹)。
  从1944年11月末起,B-29开始进行投掷原子弹模型弹训练。12月17日,美国陆军航空队正式组建了第509混合大队,专门负责使用原子弹执行特殊任务。该大队编有3个轰炸机中队,其中第393中队负责投掷原子弹。随着原子弹的研制不断取得进展,1945年4月26日,第393轰炸机中队进驻马里亚纳群岛的提尼安岛。
  为了掩人耳目,进驻提尼安岛的第509混合大队的B-29都涂上了其他B-29部队的标志。从1945年夏初开始,该大队的B-29开始对预定目标进行模拟轰炸。1945~-7月16日,美国在新墨西哥州的沙漠中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原子弹爆炸试验。此时,美国正在准备于11月初在日本九州发起登陆作战。为了加快战争进程,美国总统杜鲁门和英国首相丘吉尔立即就如何使用原子弹进行协商。在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的波茨坦宣言中对日本的最后通牒就指出:日本如果拒绝无条件投降,日本军队就必然覆灭,日本的国土也同样无法避免化为焦土。但是日本方面没有将最后通牒理解为即将受到原子弹轰炸。
  与此同时,美国太平洋战区航空兵司令斯帕茨获得授权如果日本拒绝最后通牒,他可以决定在8月3日后的合适时间在广岛、长崎、小仓、新舄四个城市中投下原子弹。斯帕茨首先选择了广岛。为了执行这一任务,第393轰炸机中队准备了6架B-29飞机,其中1架是原子弹载机“艾诺拉·盖伊”号(艾诺拉·盖伊是第393轰炸机中队指挥官保罗·蒂贝茨上校母亲的名字,该机由马丁公司制造,编号44-86292)),另有l架装有实验仪器的“空中实验室”,1架拍摄原子弹爆炸情况的照相侦察机和3架负责气象保障的WB-29气象侦察机。1945年8月6日,第393轰炸机中队指挥官保罗·蒂贝茨上校亲自担任“艾诺拉·盖伊”的机长。凌晨2点45分,这架B-29运载着原子弹“小男孩”(枪式铀弹,重4吨,当量20000吨)从提尼安岛起飞。8点9分,“艾诺拉·盖伊”号到达广岛上空。8点15分“小男孩”号原子弹顺利投下,该弹在距地面666米的空中爆炸。立即出现直径达100米的大火球,此后出现的蘑菇云高达13000米。“小男孩”将广岛市中心12平方公里内的建筑物完全摧毁,全市建筑物60%被毁。日方统计有71379人死亡和失踪,约7万人受伤。当天下午2N8分,“艾诺拉·盖伊”号顺利返回提尼安岛。原子弹轰炸后,美军飞机撒下1600;5份《告日本人民书》,宣传原子弹的巨大威力。杜鲁门总统也在轰炸后16小时发表声明。起初,日本军方并不相信美方的声明,直到8月8日日本核科学家在广岛实地调查后才证实毁灭广岛的是铀弹,与日本秘密研制的核武器非常相似。就在这一天,苏联对日本宣战。
  8月9日凌晨3时39分,查尔斯·斯威尼少校驾驶名为“伯克之车”号的B-29(由马丁公司制造,编号44-27297)搭载了l枚名为“胖子”的重达4.5吨的原子弹(内爆式钚弹)从提尼安岛起飞。8时42分,“伯克之车”号到达第一目标小仓,但是小仓上空能见度不佳,连续3次进入轰炸航线都因无法找到瞄准点而未能投弹。于是“伯克之车”飞往第二目标长崎。可是长崎上空也被云层覆盖,机组准备使用雷达投弹。在进入轰炸航线后,机组发现云洞,并找到预定瞄准点,就改为目视瞄准轰炸。10时58分“小男孩”投下,长崎也在一瞬间被摧毁。日本方面统计,74800人死亡和失踪,600001人受伤。
  长崎被原子弹毁灭的消息将日本当局的抵抗意志彻底摧毁,8月10日,裕仁天皇命令铃木首相接受无条件投降通牒。最终在8月14日将无条件投降的决定告知华盛顿。这样2架B-29只投下2颗原子弹就让曾经不可一世的日本帝国投降,原先计划中的日本本土登陆战役也就自动取消,有人认为这使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和日本人的生命得到拯救。
  柏林危机
  随着B-29在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世界也随之进入了核时代,而美国则是当时唯一的核国家。其实美国当时的核威慑能力非常有限:到1947~6月30日,美国总共只有13颗原子弹。第509轰炸机大队仍是美国唯一的核打击部队(今天第509轰炸机大队仍然是一支现役核打击部队,是唯一使用B-2隐身轰炸机的王牌部队,队徽是广岛上空的蘑菇云),而且该大队在接到命令后需要48小时才能完成原子弹的组装。这种局面在美国空军独立(1947年9月18日)之初也没有改变一一原子能委员会控制着关于原子弹的一切秘密,以致连美国空军参谋长都不知道究竟有多少颗原子弹。与此同时,B-29机群也在战后遭到了大规模裁减,到1948年,美国战略空军司令部的B-29 已经不足500架。
  1948年6月22日,苏联切断了通向西柏林的陆路和水路交通,250)5"柏林居民面临食物与燃料严重短缺。面对严峻的态势,美国空军迅速展开了规模宏大的柏林空运,并紧急动员B-29部队前往欧洲进行威慑。7月17日,第28轰炸机大队的13-29才到达英国的林肯郡。18日,第2轰炸机大队到达英国达拉肯希斯。随着8月8日第307轰炸机大队飞抵英国马汉,美国空军已经出动了全部可以参战的13-29部队。尽管美国空军宣称这些B-29具有核打击能力,实际上这些B-29没有配备一枚原子弹。
  不过斯大林并不知道杜鲁门的底牌,在斯大林眼中每一架13-29都能毁灭苏联一个大城市,此时斯大林手中没有一颗原子弹(苏联第一颗原子弹于1949年8月29日试爆成功)。面对杜鲁门挥舞的“核大棒”,斯大林只能选择退让——1949年5月12日苏联政府宣布解除对柏林的封锁。柏林危机是美国“核威慑”政策的第一次成功实践,也是一次彻头彻尾的核讹诈。 朝鲜战争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此时美国远东空军所属B-29部队只有部署在关岛的第19轰炸机大队的22架B-29。为了遏制朝鲜人民军的攻势,6月28日,第19轰炸机大队的4架B-29轰炸了通往汉城的公路和铁路。很显然,仅仅依靠第19轰炸机大队无法完成轰炸任务。于是美国空军战略空军司令部迅速将本土的B-29部队调往远东,开始对朝鲜北部目标进行大规模轰炸。
  战争初期朝鲜人民军缺乏战斗机,无法对B-29进行有效拦截,因而B-29初期的空袭进行得非常顺利。重点轰炸了平壤、元山、兴南、清津和罗津五大战略目标。9月15日,美军在仁川登陆,战局迅速改变。为了配合美军追击撤退的朝鲜人民军,B-29开始进行夜间轰炸(朝鲜人民军主要在夜间撤退)。桥梁战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10月25日,志愿军出其不意地发起了第一次战役。面对突然出现的志愿军,麦克阿瑟要求远东空军必须摧毁鸭绿江上所有桥梁。
  1950年11月7日,70架B-29对鸭绿江南岸的新义州进行了燃烧弹袭击。与此同时,9架B-29轰炸了新义州的跨国大桥(该桥连接中国城市安东)。但是到11月底,B-29仅破坏了鸭绿江上不到一半的桥梁。而且志愿军的修建能力远远超过了B-29的破坏能力,并在鸭绿江上架设了浮桥,减少对主桥的依赖。
  为了改变在桥梁战中的不利局面,远东空军紧急为B-29配备了重达5443千克的“塔松”制导炸弹。这种炸弹研制于二战期间,由轰炸领航员通过目视观察炸弹飞行弹道,并通过无线电指令进行修正。“塔松”制导炸弹于1951年1月投入朝鲜战场,但是此时鸭绿江早已封冻,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兵员、装备、给养通过厚厚的冰面源源不断地跨过鸭绿江。这样“塔松”制导炸弹即使能够命中主要桥梁也无法切断鸭绿江上的后勤线。
  B-29对于桥梁的轰炸贯穿于整个朝鲜战争期间。对交战双方来讲这实际上是一场破坏力与建设力的较量,事实上中朝军队的后勤供应线从来没有因为空中轰炸而被彻底切断。
  米格走廊
  1950年儿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发起了向朝中边界挺进的攻势。11月25日,志愿军发起反击,于12月6日收复平壤,1951年1月4日攻克汉城。为了挽回败局,远东空军紧急派出B-29于1951年1月3日和5日大规模轰炸平壤,造成平壤超过1/3的市区变成废墟。此后,13-29迅速对中朝军队的后勤供应线进行猛烈轰炸。此时B-29遇到了真正的对手——苏制米格15喷气式战斗机。这种战斗机可以说是专门为拦截B-29而设计,配备了强大的武器系统——1门37毫米机关炮和2门23毫米机关炮。这样,米格一15R需打中几发炮弹就可以击落B-29。同时,米格15的飞行速度高达1070千米/小时,而B-29自卫武器系统是针对飞行速度为600-700千米/小时的螺旋桨战斗机设计的。此外,米格15的实用升限达到15500米,B-29在二战时依靠的飞行高度优势-也不复存在。随着米格一15在鸭绿江和清川江上空活动日趋频繁,美国空军将这一空域称为“米格走廊”。
  1951年4月12日,B 29首次遭到米格15的沉重打击。当天3个轰炸机大队的B-29再次轰炸新义州的铁路桥。数十架米格15前来截击,结果有2架B-29被击落,6架受重伤返航。更糟糕的消息来自地面,美军侦察机发现,中朝军队开始在朝鲜境内大规模修建可以供米格一15战斗机起降的机场。从1951年3月底开始,中朝军队在平壤以北修建4个新机场(中方负责),平壤以南新修建2个机场(朝方负责),并修补8个旧机场(中方负责其中3个)。1951年8月,志愿军又在平壤以北新建3个供喷气式战斗机使用的机场。如果这些机场完工,米格战斗机将夺得制空权。于是,B-29在上述机场修建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轰炸破坏。起初,B-29对这些机场进行破坏性轰炸时只是遭到高射炮抗击,损失并不惨重。但是随着米格-15战斗机的数量不断增长,特别是到1951年10月时,美军情报部门发现可以参加朝鲜空战的米格一15的数量已经高达525架,B-29流血的日子就要到了。
  1951年10月23日,第307轰炸机大队的8架B-29和55架F-84前去攻击南市的新建机场(由志愿军修建,于1951年9月动工,预计在11月完工),另有34架F-86负责掩护。但是当天的战斗激烈程度远远超出了美军的预料。F-86掩护群首先遭遇到100架米格-15。当B-29就要到达目标上空时,50架米格15突然发起攻击,很快就有3架B-29和1架F-84被击落,其余的B-29全部被打成重伤,只得紧急降落在前线机场(B 29平时要返回日本的基地)。美国空军将这次空战称为“朝鲜战争中最激烈的空战”。在1周之内,美国空军承认有5架B-29被击落,8架遭到重创,67名机组人员伤亡,其中55人死亡、失踪或被俘,12人负伤。时任美国空军参谋长范登堡上将在总结这一周的战局时沉痛的宣布“几乎一夜之间,共产党中国就成了世界上主要的空军强国之一。”
  1953年4月下旬,交战双方重新恢复-和谈,但是谈判很快陷入僵局。远东空军决定对朝鲜的水利设施进行集中攻击,希望利用洪水淹没农田,冲毁道路桥梁,使得中朝军队的后勤供应陷入困境,以利于美方在谈判中取得优势。于是B 29配合美国空军和海军的战斗轰炸机从1953年5月起密集轰炸石岩、慈山、林原、龟城、泰山等水坝。经过紧急抢修,绝大部分遭到集中轰炸的水坝在停战前就得到修复,水坝战的目的并没有实现。
  随着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的签字生效,B-29的战史也画上了 句号。在长达3年零1个月的战争中,美国空军宣称B-29共飞行21000架次,投弹167100吨,有16架B-29被击落,近50架因为各种原因失事或报废(包括重伤返航时着陆失事,及受重伤后无法修复而报废)。B-29的自卫火力击落16架米格-15战斗机及17架螺旋桨战斗机。
  山寨B-29——苏联图-4轰炸机
  1944年7月至11月,先后有3架美国陆军航空队的B 29重型轰炸机在苏联远东地区迫降。当时苏联和日本之间并未进入战争状态,于是这些飞机被苏联扣留。B-29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重型轰炸机,苏联曾经多次要求美国提供重型轰炸机,但是一直被美国政府拒绝。B-29“从天而降”后,苏联海军试飞员就秘密对其进行了试飞。1945年初,斯大林-获得B 29的试飞报告后立即下令仿制B-29。
  1945年6月仿制B-29的计划正式启动,总设计师是图波列夫。此时3架B-29已经运至莫斯科,其中1架用于试飞,其余用于测绘仿制。B-29是当时最复杂的飞机,零部件总数超过10万个,但是在斯大林的亲自过问下,仿制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1947年5月19日,图-4进行了首次试飞。同年8月的苏联航空节上,3架图4参加了空中检阅。这一事件极大地震惊了西方,而此前美国航空界普遍认为苏联的航空技术无法仿制B-29。
  图4的试飞工作到1948年夏结束,随即投入批量生产。到1950年,苏联空军已经拥有了845架图-4,装备了9个轰炸机团。1951年10月18日,图-4成功进行了空投原子弹试验。这次试验标志着苏联的核力量已经具有了实战能力。按照美国空军的估计,如果苏联使用图4进行单程攻击,美国本土将处于苏联的核打击范围内。于是美国从50年代起在本土构筑了复杂的综合防空网。为了保证图-4能够远程奔袭,图波列夫设计局于1955年改装了12架图4空中加油机,具有为米格15战斗机进行加油保障的能力。随着更加先进的图95和图-16轰炸机的出现,图4从60年代初起逐步从苏联空军退役。除了苏联空军之外,苏联海军航空兵也装备过图4。此外,为了攻击美国航空母舰编队,图波列夫设计局还推出了KS-1反舰巡航导弹载机。
  中国空军是图4轰炸机唯一的外国用户。1953年3月,10架图-4在石家庄交付,编成独立第4团。这是中国空军第一支重型轰炸机部队。1954年,独立第4团转场至北京。同年国庆节,该团的图4参加了空中阅兵式。50年代末,国民党空军的侦察机多次窜扰,为了拦截P2V之类的夜间侦察机,空军曾将2架图4的前下方炮塔拆除,安装1台可以360度旋转的强光探照灯,用于拦截夜间侦察机。自20世纪70年代起,中国空军依靠自身技术力量为图4换装了涡桨6型发动机,并改装成高空无人驾驶侦察机发射平台和空中预警机——“空警1号”。至1988年,图-4全部从中国空军退役。
其他文献
1982年,阿根廷国内陷入空前的经济危机,通货膨胀高居不下,失业率更是节节攀升。为转移国内民众日益高涨的不满情绪,加尔铁里政府决定铤而走险,通过武力解决马岛问题。  反目成仇  马岛主权之争起于1833年,当时一支英国远征小队踏上马岛,将原有的阿根廷居民驱走,宣布该岛为英国所有,此后岛上主要以英国移民为主,尽管人数只有2000人左右,但他们一直坚定地拒绝阿根廷的主权要求。不幸的是,号称拉美“ABc
期刊
21世纪初,随着国力的恢复,俄罗斯调整了武器装备发展战略,加快了第四代坦克——T-95的研制速度。然而;就在乌拉尔机械制造厂T-95坦克试验样车即将定型的时候,2010年4月,俄罗斯国防部却宣布冻结T-95的研制费用,之后不久便终止了该项目。当时,在外界看来俄罗斯新一代坦克的研制已经陷入了停滞期。但2010年10月,俄罗斯国防部机关报《红星报》发文称,俄罗斯正在研制代号为“舰队”的“通用重型平台”
期刊
天基打击武器具有作战范围广、速度快等特点,将成为美国远期执行“快速全球打击”任务的一种重要选择。目前美国已经提出并在积极探索多种天基打击武器方案,如天基激光器、天基长杆状穿透器、构建“通用空天飞行器”(CAV)天基打击星座等。此外,美国目前发展较快、且备受关注的X-37B轨道试验飞行器(OTV),可以装载侦察、打击武器等多种有效载荷,未来也很可能成为美国实现快速全球打击能力的又一重要技术方案。  
期刊
2011年4月16日,古巴在哈瓦那举行盛大阅兵式,纪念粉碎美国扶植的右翼雇佣军入侵的“猪湾战役”胜利50周年。古巴革命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猪湾之战是“帝国主义在美洲的第一次惨败”,正是在这起事件中,卡斯特罗带头喊出了标志性革命口号:“要么祖国,要么死亡!”  1961年4月15日黎明,正在哈瓦那郊外的古巴革命军司令部里休息的卡斯特罗突然被两架低空掠过的B-26轰炸机吵醒。“那
期刊
伊朗核问题最近骤然升温,战争阴云在中东上空急剧凝集,令国际社会忧心忡忡。而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氛围中,以色列的受关注度甚至超过处于风暴中心的伊朗。这不仅是因为以色列军方高官放出狠话“不排除任何于段制止伊朗核武威胁”,而在于以色列在历史上曾两度对疑似发展核武器的伊拉克和叙利亚进行过“先发制人'’的空中打击。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如果以包列决定埘伊朗动武,最有可能的打击方式仍是最为拿手,也是屡试不爽的空
期刊
提高远程常规快速打击能力是美国近年来军事力量发展的重点和战略目标之一。制定并实施“快速全球打击”(PGS)计划是最明显的例证。2002年美国国防部正式将“先发制人”确定为国家安全战略,随后提出备受争议的“快速全球打击”概念。2007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了高达4600亿美元的2008财年国防预算,其中包括用于实施PGS计划的1亿美元专款,这标志着“快速全球打击”计划正式启动。美国防部实施PGS计划,
期刊
是否必要    支持者认为,美国携带常规弹头的战略导弹具有很高的命中精度,一旦使用新的制导技术,其作战能力将进一步提高,因此可为执行PGS任务提供近期的解决方案,可以取得明显的政治和战略优势。同时,鉴于美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极不情愿动用核武器,常规快速全球大家可以避免美国在决定回应突如其来的威胁使陷入不得不在动用核武器还是根本不作回应这两者之间进行抉择的两难境地。但反对者认为,美军目前没有必要实施该
期刊
助推-滑翔式武器是一种新型组合导弹,它可以同时结合弹道导弹射程远、飞行速度快,以及飞航导弹大升阻比、高机动性的优点,能有效突破导弹防御系统的拦截,完成对远距离目标的精确打击。  助推-滑翔式导弹的整个飞行过程是:助推级将弹头(滑翔级)助推到几十千米以上的高空后关机并分离;之后,弹头在大气层外惯性飞行;在到达远地点之后,滑翔飞行器下降进入大气层,依靠气动力作远距离跳跃、滑翔机动飞行,至目标上空30千
期刊
2011年2月11日,美国防部在决策备忘录中提出,在“扩展的中程防空系统”(MEADS)完成研发阶段工作后退出该项目,项目产生的技术由德国和意大利自行使用。3月10日,美国防部正式决定,在2014年MEADS项目完成技术研制阶段后退出该项目。但由于退出该项目也需要美国支付数亿美元违约金,因此在国防部为该项目争取未来两个财年的国会拨款时,引起了国会内部的激烈争论。    美国退出MEADS引发争论 
期刊
对美国4.75代战斗机的思考  2005年12月美国F-22的入役代表着世界战斗机发展进入了5代机(为便于表述,本文中采用的是目前美国等西方国家最新的战斗机划代标准,此处的5代机即目前国内所称的4代机,下文中将提到的4.5代机即目前国内所称的3代半战斗机)时代。鉴于5代机在战技性能方面的巨大跨越,在5代机的阴影下,现役4代机应如何改进升级才能在未来市场以至战场上求得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这值得各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