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战略之下,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显得尤其重要,高校的心理教育不仅仅是心理健康教育,还应该承担起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任务。本文从创业精神、创新性思维、创业者个性品质、创业能力和创业动机五个方面展开论述,探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心理学视角;大学生;创新教育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大学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为应对这一形势,国家先后下发多种创新创业文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我国的重要国家战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高等教育要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改进学生创业指导服务,完善创新创业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体系。本文从积极心理学背景下如何培养、增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建设课程创新教育体系进行探讨。
一、创新教育与积极心理学的内涵
创新教育即将创新应用于教育领域,创新是一个过程,它是通过一种新观念、新行为以及新事物的出现,进而推广和普及新形式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运用创新理论,遵照创新活动规律,发掘个体的创造潜能,促进个性发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
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挖掘大学生心理潜能,促进个体人格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提出了积极心理学,他认为任何事情都有其积极的方面,我们要挖掘和发现其积极意义。高校的心理教育也应该承担起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重任。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四个方面:积极情绪、积极特质、积极人际关系和积极环境。
二、积极心理学背景下的创新教育新路径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念,是高等教育在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深化的重要标志和必然趋势,也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和大众化的必然结果。它不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也突出了教育创新和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和修养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为价值取向。本文分一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创业精神
关于创业精神的含义,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创新精神包含个体的创新素质,即一个人从事创新活动、产生创新成果、成为创新的人所应该具备的综合素质;一种认为创新精神主要指人的创新勇气、胆识方面,是一个人在创新上表现出的意志力等。创新精神体现了创新主体对创新价值的认识、判断,引导创新主体选择创新的方向、态度,规范创新的职业操守,激励创新主体实现创新的目标和理想。在积极心理学背景下,应注重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塞利格曼在其著作《性格优势与美德》提出了24种美德精神,都与创新精神息息相关,可以通过积极心理学教育提升其性格优势和美德,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2.创新性思维
传统的思维方式往往注重直接经验和直觉,注重整体分析而忽视逻辑分析,一定程度上会限制人的创造力,使学生缺乏创业路径、创业技能、创业热情,缺少求异思维,不愿意承担风险。而创造性思维训练是创业的基础和前提,是创业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开展积极心理学教育,采用头脑风暴、团体心理训练等方式提升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创业者个性品质
心理学研究表明,创业者的个性不同于求职者,但是又具有共性:他们往往有更强的成就动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出一番事业;他们更相信自己努力并有能力解决各种问题,遇到问题更多从自身找原因解决,而不是归结于外部原因;他们更能容忍生活中的不确定事件,敢于承担风险;他们更自信,并富有创新意识。
4.创业能力
创业能力是影响创业实践活动效率,促使创业实践活动顺利进行的主体心理条件。创新能力有三重含义:一是指形成或产生新的思想、观念或创意的能力;二是利用新思想、观念或创意创造出新的产品、流程或组织等各种新事物的能力;三是应用和实现新事物价值的能力。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机会识别能力、战略能力、管理能力、关系能力、学习能力。
5.创业动机
从心理学层面上讲,动机是满足个体各种需要的特殊心理状态和意愿,它是由特定需要引起的,是推动个体行为的背后原因。创业动机是调动创业积极心理状态的一种内驱力,是推动个体或群体实践活动的内部动因,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倾向性和主观性。创业动机可以分为以下四种:就业驱动型、兴趣驱动型、职业需求型、价值实现型。影响创业动机的因素有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三个方面,即为大学生提供积极有利的外部环境可以强化大学生的创业动机。
参考文献:
[1]马丁·塞利格曼.持续的幸福[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2]蔡旭群.创新教育探微[D].福州:福建師范大学,2001.
关键词:心理学视角;大学生;创新教育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大学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为应对这一形势,国家先后下发多种创新创业文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我国的重要国家战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高等教育要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改进学生创业指导服务,完善创新创业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体系。本文从积极心理学背景下如何培养、增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建设课程创新教育体系进行探讨。
一、创新教育与积极心理学的内涵
创新教育即将创新应用于教育领域,创新是一个过程,它是通过一种新观念、新行为以及新事物的出现,进而推广和普及新形式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运用创新理论,遵照创新活动规律,发掘个体的创造潜能,促进个性发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
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挖掘大学生心理潜能,促进个体人格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提出了积极心理学,他认为任何事情都有其积极的方面,我们要挖掘和发现其积极意义。高校的心理教育也应该承担起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重任。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四个方面:积极情绪、积极特质、积极人际关系和积极环境。
二、积极心理学背景下的创新教育新路径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念,是高等教育在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深化的重要标志和必然趋势,也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和大众化的必然结果。它不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也突出了教育创新和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和修养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为价值取向。本文分一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创业精神
关于创业精神的含义,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创新精神包含个体的创新素质,即一个人从事创新活动、产生创新成果、成为创新的人所应该具备的综合素质;一种认为创新精神主要指人的创新勇气、胆识方面,是一个人在创新上表现出的意志力等。创新精神体现了创新主体对创新价值的认识、判断,引导创新主体选择创新的方向、态度,规范创新的职业操守,激励创新主体实现创新的目标和理想。在积极心理学背景下,应注重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塞利格曼在其著作《性格优势与美德》提出了24种美德精神,都与创新精神息息相关,可以通过积极心理学教育提升其性格优势和美德,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2.创新性思维
传统的思维方式往往注重直接经验和直觉,注重整体分析而忽视逻辑分析,一定程度上会限制人的创造力,使学生缺乏创业路径、创业技能、创业热情,缺少求异思维,不愿意承担风险。而创造性思维训练是创业的基础和前提,是创业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开展积极心理学教育,采用头脑风暴、团体心理训练等方式提升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创业者个性品质
心理学研究表明,创业者的个性不同于求职者,但是又具有共性:他们往往有更强的成就动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出一番事业;他们更相信自己努力并有能力解决各种问题,遇到问题更多从自身找原因解决,而不是归结于外部原因;他们更能容忍生活中的不确定事件,敢于承担风险;他们更自信,并富有创新意识。
4.创业能力
创业能力是影响创业实践活动效率,促使创业实践活动顺利进行的主体心理条件。创新能力有三重含义:一是指形成或产生新的思想、观念或创意的能力;二是利用新思想、观念或创意创造出新的产品、流程或组织等各种新事物的能力;三是应用和实现新事物价值的能力。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机会识别能力、战略能力、管理能力、关系能力、学习能力。
5.创业动机
从心理学层面上讲,动机是满足个体各种需要的特殊心理状态和意愿,它是由特定需要引起的,是推动个体行为的背后原因。创业动机是调动创业积极心理状态的一种内驱力,是推动个体或群体实践活动的内部动因,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倾向性和主观性。创业动机可以分为以下四种:就业驱动型、兴趣驱动型、职业需求型、价值实现型。影响创业动机的因素有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三个方面,即为大学生提供积极有利的外部环境可以强化大学生的创业动机。
参考文献:
[1]马丁·塞利格曼.持续的幸福[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2]蔡旭群.创新教育探微[D].福州:福建師范大学,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