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伴随着科技与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生活中运用到的各类电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迎合社会需求,我国的电气工程领域势必要进行自动化装置改革,该技术不仅可以将电力更为安全的供给给用户,也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趋势。本文主要针对电力系统自动化继电保护装置测试研究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继电保护装置;测试
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现状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电力系统发展起步较晚,其中继电保护装置在1960年才出现。该装置的最初构成是由晶体管组成,而后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形成了集成电路保护装置。等到9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提升,微机保护装置逐渐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伴随着科技的进步,许多更为先进的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以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1.继电保护与科技的融合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各行各业均处于高速发展中,因此对于电量的需求愈加旺盛。为了避免用户出现用电不稳的情况,电力行业的工作人员引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以期优化继电保护装置。因为该装置在电力系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及时检测出电路中的问题,并且还可以协调其他设备运转。同科技技术相融合的继电保护,可以促进自身的良好发展。
2.继电保护与微机技术的结合
现如今,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微机技术不仅可以进行高效运算,还可以完成任务推理工作。若将继电保护同微机技术相结合,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繼电保护装置的效用。现在已经有很多电力企业完成了继电保护同微机技术的结合,并已收获了初步成效,此举将会促进这种结合更为完善,继而显现继电保护的成效。
二、自动化继电保护装置测试技术分析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自动化继电保护装置也需要不断进行更新。针对此种情况,可以将传统继电保护装置与新型自动化继电保护装置进行对比,意图发现二者之间的显著差异,而后加以改进。在进行测试时,首先要考虑到不同的材料会对设备结构造成不同影响,进而会影响设备质量。所以,可以根据材料的优劣,推测出哪种装置的性能更佳,在此基础上,依据实际数据进行判别。现今,虽然继电保护装置已经变得更为科技化了,但同时也代表着装置所蕴含的技术含量更高,相应的售价也会得到大幅提升。所以继电保护装置的发展应更为均衡。
三、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试验及评估方法
1.测试条件
环境:应尽量模拟实际场景,将温度控制在15-35摄氏度范围内,湿度维持在45%-75%内,大气压的波动范围为86-106kpa。
交流电压:交流电源始终维持在49.5HZ-50.5HZ区间,正弦波不得超过2%或5%,三相电源应选择平衡电源作为测验条件,交流分量要维持在6%以内。
2.成功率的测试方案
在测试成功率时,我们通常采用抽样方法,即从若干产品中按照一定方法抽样选择规定数量的产品进行检测。然后将这些产品放置在电路故障的环境中,测试其是否可以做出正确反应,依据其表现,判断产品合格与否。为了确保结果的正确性,应进行多次试验,并且保证每次试验开始之前,需要将产品恢复为原始形态。
3.误动故障率的测验
这类测验同样需要进行抽样检测,在测试过程中,不断施加干扰信号,观察产品如何应对误动情况。及时总结经验进行分析,并加以改进,以求完善产品性能。
四、继电保护装置的未来发展趋势
1.网络化
部分电力企业中的继电保护装置只能反应所在位置的电气量,一旦遇到故障,也难以精确指出具体的故障位置,影响工作人员维修速度,同时也有损于电网运行的稳定程度。若将网络技术与继电保护技术相融合,则可以使装置在故障发生时,更快速、精确的反应故障位置以及相关信息。
2.智能化
继电保护属于离散型控制,可以在遇到故障或正常运行时,及时对系统状态进行评测,以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智能化的继电保护技术可以有效缓解单一设备在解决非线性问题时,所出现的速度慢等情况,还可以大幅提升设备解决问题的精准度。
3.虚拟化
指依靠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生成一种使参与者的感官有所体验的多维环境,在此环境之中,参与者可以对客观事物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并且有助于产生新的思想。作为虚拟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软件,可以在计算机及其他少量硬件的帮助下,在显示屏中模拟出继电保护装置面板,使用者仅需通过鼠标,即可实现对仪器的操控。同时,可以及时读取面板所显示的各项数据,对其进行分析。
4.一体化
在以上三种趋势的结合下,一体化应运而生。借助网络技术,共享装置的信息资源。在智能化与虚拟化技术的作用下,可以完成数据的自动录入。一体化贯穿于继电保护技术的方方面面,不仅可以保护装置,还可以实现对数据的控制与分析。
综上,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深入应用,使其对继电保护装置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该装置测试的研究,是一项耗时较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将继电保护技术同各种先进科技相结合,可以不断推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陆秋艳.电力系统自动化继电保护装置测试研究分析[J]电子制作,2013(11).
[2]陈学建.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相关安全管理问题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3,06.
(作者单位:河北涿州京源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继电保护装置;测试
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现状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电力系统发展起步较晚,其中继电保护装置在1960年才出现。该装置的最初构成是由晶体管组成,而后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形成了集成电路保护装置。等到9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提升,微机保护装置逐渐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伴随着科技的进步,许多更为先进的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以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1.继电保护与科技的融合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各行各业均处于高速发展中,因此对于电量的需求愈加旺盛。为了避免用户出现用电不稳的情况,电力行业的工作人员引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以期优化继电保护装置。因为该装置在电力系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及时检测出电路中的问题,并且还可以协调其他设备运转。同科技技术相融合的继电保护,可以促进自身的良好发展。
2.继电保护与微机技术的结合
现如今,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微机技术不仅可以进行高效运算,还可以完成任务推理工作。若将继电保护同微机技术相结合,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繼电保护装置的效用。现在已经有很多电力企业完成了继电保护同微机技术的结合,并已收获了初步成效,此举将会促进这种结合更为完善,继而显现继电保护的成效。
二、自动化继电保护装置测试技术分析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自动化继电保护装置也需要不断进行更新。针对此种情况,可以将传统继电保护装置与新型自动化继电保护装置进行对比,意图发现二者之间的显著差异,而后加以改进。在进行测试时,首先要考虑到不同的材料会对设备结构造成不同影响,进而会影响设备质量。所以,可以根据材料的优劣,推测出哪种装置的性能更佳,在此基础上,依据实际数据进行判别。现今,虽然继电保护装置已经变得更为科技化了,但同时也代表着装置所蕴含的技术含量更高,相应的售价也会得到大幅提升。所以继电保护装置的发展应更为均衡。
三、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试验及评估方法
1.测试条件
环境:应尽量模拟实际场景,将温度控制在15-35摄氏度范围内,湿度维持在45%-75%内,大气压的波动范围为86-106kpa。
交流电压:交流电源始终维持在49.5HZ-50.5HZ区间,正弦波不得超过2%或5%,三相电源应选择平衡电源作为测验条件,交流分量要维持在6%以内。
2.成功率的测试方案
在测试成功率时,我们通常采用抽样方法,即从若干产品中按照一定方法抽样选择规定数量的产品进行检测。然后将这些产品放置在电路故障的环境中,测试其是否可以做出正确反应,依据其表现,判断产品合格与否。为了确保结果的正确性,应进行多次试验,并且保证每次试验开始之前,需要将产品恢复为原始形态。
3.误动故障率的测验
这类测验同样需要进行抽样检测,在测试过程中,不断施加干扰信号,观察产品如何应对误动情况。及时总结经验进行分析,并加以改进,以求完善产品性能。
四、继电保护装置的未来发展趋势
1.网络化
部分电力企业中的继电保护装置只能反应所在位置的电气量,一旦遇到故障,也难以精确指出具体的故障位置,影响工作人员维修速度,同时也有损于电网运行的稳定程度。若将网络技术与继电保护技术相融合,则可以使装置在故障发生时,更快速、精确的反应故障位置以及相关信息。
2.智能化
继电保护属于离散型控制,可以在遇到故障或正常运行时,及时对系统状态进行评测,以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智能化的继电保护技术可以有效缓解单一设备在解决非线性问题时,所出现的速度慢等情况,还可以大幅提升设备解决问题的精准度。
3.虚拟化
指依靠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生成一种使参与者的感官有所体验的多维环境,在此环境之中,参与者可以对客观事物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并且有助于产生新的思想。作为虚拟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软件,可以在计算机及其他少量硬件的帮助下,在显示屏中模拟出继电保护装置面板,使用者仅需通过鼠标,即可实现对仪器的操控。同时,可以及时读取面板所显示的各项数据,对其进行分析。
4.一体化
在以上三种趋势的结合下,一体化应运而生。借助网络技术,共享装置的信息资源。在智能化与虚拟化技术的作用下,可以完成数据的自动录入。一体化贯穿于继电保护技术的方方面面,不仅可以保护装置,还可以实现对数据的控制与分析。
综上,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深入应用,使其对继电保护装置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该装置测试的研究,是一项耗时较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将继电保护技术同各种先进科技相结合,可以不断推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陆秋艳.电力系统自动化继电保护装置测试研究分析[J]电子制作,2013(11).
[2]陈学建.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相关安全管理问题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3,06.
(作者单位:河北涿州京源热电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