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园林景观适宜性评价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bin5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池州市居住小区园林景观建设情况的实地调查,并结合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合理可行的居住区园林景观评价体系。研究表明,池州市居住区园林景观环境在总体上处于中等及偏下的层次,且不同区位之间仍存在较大差异。在后期的建设过程中,建议加大对新建居住区的软物质环境的建设力度,同时应加快完善对已建和在建的居住区物质环境的建设力度,以期营造一个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社区文化特质浓郁、地域特色显著的宜居空间。
  关键词居住区;层次分析法;园林景观;评价体系;池州市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11(2016)22-173-04
  AbstractThrough a field surve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residential landscape in Chizhou City, a reasonable and feasible residential landscape evaluation system was established b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The study showed that residential landscape environment in Chizhou City was at the middle and lower level in general, and there were still big differences between various areas.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in future, it is recommended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soft physical environment in new residential areas, and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of physical environment in stabling residential areas, so as to create a livable space with beautiful environment, goo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ich cultural traits, and significant ge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Residential areas;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 Landscape; Evaluation system; Chizhou City
  随着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全面推进及开放式街区的要求,传统的机械的设计理念、物质规划、生硬的功能分区等问题已严重束缚了人们日常的生活、工作及游憩等过程的顺利开展。城市的物质环境要素,如天然河流湖泊、森林草地、大气土壤等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严重危及人居环境的持续健康发展。在构建城市园林绿地体系时,园林植物的景观质量决定了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整体水平[1]。改善居住环境,营造舒适宜人的居住空间已成为人类在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过程中达成的重要共识。
  城市居住区作为一种相对独立与开放的公共空间,是重要的居民活动栖息地,同时也是城市形象的具体体现。近年来,关于居住区园林景观的理论研究也逐渐趋于成熟,如孟兆帧[2]、梁莉[3]、郑小娟[4]、张文英[5]等通过深入研究分析,运用自己特定的研究方法得出了相对具有适用性的模型,并且能够客观反映城市居住小区园林景观的现状特征,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目前基于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6]来研究和评价居住区园林景观适宜性的文章较少,以池州市整体居住环境为研究对象也尚少见诸报道。因此,笔者结合层次分析法,实地调查了池州市居住小区园林景观建设情况,通过建立合理可行的居住区园林景观评价体系,反映池州市居住区园林景观情况,并就其景观层次的提升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池州市作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核心区域、国内第一个“生态经济示范区”和“滨水休闲生态旅游城市”,国家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7],同时凭借优良的环境,成功举办了全国绿色运动会,其生态环境质量备受社会和广大居民关注。
  为建立合理可行的园林景观评价体系,引入层次分析法,通过定量化处理过程,可将主观判断转化为客观描述,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数量化、条理化及层次化,兼顾景观评价过程中景观要素的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根据园林景观各层次要素与决策层之间的重要性,进行权重赋值判断。通过判断矩阵,可得出各园林要素在城市园林体系中所占权重值,并以此作为指导园林建设的决策依据[8]。第二,主要采用典型性绿地取样调查法,对居住小区中的公共绿地、道路绿地及宅间绿地进行实地调查分析,选取典型样方进行树种多样性等因素的整理及统计。第三,基于模型,对不同小区的园林景观进行分析与评价,其核心是将定性指标转化为定量指标,从而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分析各小区在不同区域园林景观要素的优缺点,构造判断矩阵,运用方根法计算判断矩阵的权重值,并进行一致性检验[9],以检验模型的可行性。
  2评价模型的建立
  2.1筛选评价因子
  因评价因子的选择直接影响评价模型的成败,为保证评价模型具有普适性,以住房与建设部制定的《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2006正式版)》(下称“导则”)为基本依据,结合景观美学、景观设计学原理、景观生态学原理及池州市自身特点,遵从景观设计的5项基本要求:生态性原则、美化生活环境旨在体现社区文化特质的社会性原则、地域特质性原则、注重节能减材合理使用土地的经济性原则、历史特质性原则,筛选评价因子指标体系。   准则层指标因子的筛选[10]如下:①整体环境观赏性:按观赏者的直观感受分为优秀、良、一般、差;②植物配置形式[11]:桉植物配置的复杂程度可分为复杂、较为复杂、一般、单一;③园林景观的绿化覆盖率:以导则为基本依据,划分为优秀(>35%)、良(35%~30%)、一般(30%~25%)、差(<20%);④植物种类的丰富度:按在同一地域内或相同行政区划内的物种总数量的比例划分为相对极高(>50%)、相对较高(30%~50%)、一般(10%~29%)、较少(<10%);⑤空间形态的多样性[12]:按空间形态复杂程度分为复杂(<40%)、相对复杂(40%~60%)、一般(60%~70%)、简单(>70%);⑥整体环境满意度[13]:按使用者的直观感受划分为满意、相对满意、较不满意、差;⑦归属感:按使用者的居住体验划分为强烈、较强烈、较弱、弱;⑧硬质景观的材质与色彩[14]:按硬质景观要素材质与色彩的选择分为很好、较好、一般、差;⑨硬质景观构成要素与生境的协调程度:按硬质景观构成要素与周边环境的整体协调程度划分为协调、相对协调、不协调、差;⑩硬质景观要素的实用程度:按硬质景观要素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程度划分为极实用、相对实用、不适用、差;B11硬质景观要素的视觉心理感受:按使用者在视觉和心理上对硬质景观要素产生的感受差异划分为强烈、较强烈、一般、差;B12道路的导向性:按道路的导向功能的强弱划分为强、相对较强、弱、差;B13辅助设施的完备性:按居住小区辅助设施配套的完善程度划分为很好、较好、较差、差;B14无障碍设计合理性:按无障碍出行的便利程度划分为合理、较合理、不合理、差;B15水景景观要素的亲水性:按使用者的亲水需求与水景要素的契合程度可划分为良好、好、较差、差;B16水景类型的丰富度:按水景类型的复杂程度划分为复杂(<40%)、相对复杂(40%~50%)、简单(50%~60%)、差(>60%);B17 水体自净能力:按自然状态下水体可自我更新、净化的能力的大小可划分为强、较强、一般、差; B18庇护性景观布置的合理性:按使用者的实际需求与景观要素布设的合理程度可划分为合理、较合理、一般、不合理;B19庇护性景观的舒适性:按使用者的舒适程度可划分为良好、较好、一般、差;B20庇护性景观的使用频率:按每位使用者的平均每月使用的次数可划分为高(>25次)、较高(15~25次)、一般(10~15次)、差(<10次)。
  准则层指标因子划分为3级,针对不同因子实际情况得分分值分别为0~1分、1~2分、2~3分,评价层次分别对应不适宜、一般、适宜3个评价级别。子准则层划分为4级并分别赋值0分、1分、2分、3分,在对园林景观要素进行赋值时,若实际情况处于两个级别之间,则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二次赋值。
  2.2构建评价模型
  通过文献查阅及专家咨询的方式,运用Yaahp软件,根据池州市居住区园林景观环境评价模型的操作步骤(图1),将各级评价指标因子进行两两对比和赋值判断。
  根据判断矩阵A,A=(aij)n×n,并同时具备下列性质:aij>0,aij=1/aji,其中,aij(i,j=1,2k…,nk)权重值表示评价因子Ai与Aj重要性比例标度。按各相邻指标层相对重要程度进行划分,以自然数1~9及其倒数表示,数值的设定标准群及其对应含义如表1所示。
  3样本小区园林景观适宜性的评价与分析
  3.1样本小区园林景观的调查
  首先对“水木清华”、“汇景国际”、“碧桂园”、“春江花园”、“英伦城邦”、“迎宾花园”、“马衙街道”及“书香名邸”8个较为典型的居住小区进行研究,调查分析与本课题相关的,即与居民日常生活相关联的
  组成部分:宅间绿地、公共绿地、道路绿地3种类型的开敞空间作为调查对象。
  针对不同居住小区,分别选取样本地中主要的园林景观要素(即子准则层评价因子)的相关指标并进行拍摄、统计。邀请20位与园林景观相关的专家学者及设计人员,分别对源自8个小区的园林景观植物的30张现状相片进行赋值与评判。
  3.2样本小区园林景观的评价与分析
  3.2.1样本小区园林景观的评价。在构建园林景观评价体系要素中,取权重值>0.06为强影响因子,权重值在0.02~0.06的为中度影响因子,权重值<0.02的为弱影响因子。由表3分析可知,3项准则层(绿化种植景观、硬质景观、场所景观)占总指标层的73.73%,为居住区园林景观适宜性的主导评价因子。
  根据影响因子的强弱可划分为:①强影响要素因子:整体观赏性、绿化覆盖率、植物配置形式、归属感、整体环境满意度、心理视觉感受、与环境的协调程度7项因子,占总指标的58.94%;②中度影响要素因子:植物丰富度、空间形态多样性、材质与色彩、使用的便捷程度、辅助设施的完备性、无障碍设施、水景类型的丰富度、环境设施的亲水性、庇护性景观布置的合理性、庇护性景观的舒适程度10项因子,占总指标的36.62%;③弱影响要素因子:水体的自净能力、道路的导向性、庇护性景观的使用频率3项因子,占总指标的4.44%。
  44卷22期苗振龙居住区园林景观适宜性评价
  3.2.2样本小区的园林景观分析。
  由评价模型分析可知,不同区域间存在着很大差异。主城区(中心片区)、站前区及齐山平天湖旅游度假区的居住小区园林景观的整体质量在评价体系中占据主要位置,园林景观质量较高;而主城区(中心片区除外)、东部经济园区、马衙旅游服务片区等区域的园林景观在评价体系中相对较弱,园林景观质量较差,缺乏景观的人文关怀[15]。
  在园林景观适宜性评价模型中,准则层指标因子同样存在着较大差异。绿化种植景观要素、场所景观及硬质景观要素最好,道路景观要素与庇护性景观要素相对较好,水景景观要素效果最差。经判断矩阵的赋值运算,得出7个强影响要素因子的平均分值为1.67分,10项中度影响要素因子的平均分值为1.48分,3项弱影响要素因子的平均分值为1.25分。而20项子准则层评价因子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同样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图2)。整体观赏性、绿化覆盖率、植物配置形式、归属感、整体环境满意度、心理视觉感受、与环境的协调程度7项指标因子对评价体系产生强影响作用,植物丰富度、空间形态多样性、材质与色彩、使用的便捷程度、辅助设施的完备性、无障碍设施、水景类型的丰富度、环境设施的亲水性、庇护性景观布置的合理性、庇护性景观的舒适程度10项因子对评价体系可产生较强的影响,而水体的自净能力、道路的导向性、庇护性景观的使用频率3项因子对评价体系基本无影响。   4结论与讨论
  4.1结论
  基于景观适宜性评价理论及评价模型,结合池州市8个样本小区的园林景观环境做了进一步的验证分析。经分析得出,池州市居住区园林景观环境总体处于中等偏下的层次,且不同区位之间仍存在较大差异,显现出较大的不均衡现象。道路的导向性、水体的自净能力、庇护性景观的使用频次等效果最差。在后期建设过程中,须综合考虑居住区内部人流、物流、交通信息流与地块周围的关系,处理好道路的实用性与可达性两者间的关系;在设置水体景观时,应在保持水体的流动性,增强水体自净能力的同时,引入清洁水源及适当栽植或放殖净化水体的植物或浮游生物以缩短水体自净周期,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在设置庇护性景观时,要考虑人群的出行心理、行为习惯、视觉效果、体验效果等要素,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使用人群。
  4.2讨论
  充满人文关怀的景观设计必须处理好各园林要素的资源共享的关系,一些可以反映生活、贴近生活、更好地服务于生活、美化生活的新型智能化要素也可广泛应用于小区的建设之中,乡土特色的保留也十分重要。在后期建设时,应加强在居住小区软物质环境方面建设的投入,配套建设与该小区规模相适应的基础设施,加快转变居住小区中诸多不合理的现象,以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小区主体。
  同时,可以广泛培养居住区主体的主人翁自豪感与责任意识,通过组织一些培训、讲座等活动,既可让业主充分参与到居住区园林景观绿化等活动中,又可提高人们的主体意识,加入到保护环境、营造美好生活的队伍中去,从而实现环境优美、生活和谐、社会文明的最优化结果。
  参考文献
  [1]
  卢圣.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0.
  [2] 孟兆帧.园林设计之于城市景观[J].中国园林,2002(4):13-16.
  [3] 梁莉.南宁市居住小区园林景观存在问题探讨[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9):111-112.
  [4] 郑小娟.南京市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评价与优化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8.
  [5] 张文英.对城市居住区环境设计现状的反思[J].中国园林,2005(1):62-66.
  [6] 秦吉,张翼鹏.现代统计信息分析技术在安全工程方面的应用:层次分析法原理[J].工业安全与防尘,1999,25(5):44-48.
  [7] 董淑秋,韩志刚.基于“生态海绵城市”构建的雨水利用规划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2,18(12) :37-41.
  [8] 刘学.层次分析法在旧城改建规划中的应用[J].城市规划汇刊,1991(1):53-56.
  [9] 李昆仑.层次分析法在城市道路景观评价中的运用[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5,38(1):144.
  [10] 陈波,包志毅.生态规划:发展模式指导思想与目标[J].中国园林,2003(1):48-51.
  [11] 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12] 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13] 张硕.成都市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绿化系统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河滨印象”为例[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06.
  [14] 傅国荣.城市特色与色彩控制[J].规划师,2003,19(1):39-42.
  [15]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建立从吴茱萸中分离纯化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C18柱(250 mm×25.4 mm I.D.,10 μm),甲醇-水为流动相,考察了流动相的组成、流速和上样量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色谱条件:流动相为甲醇-水(70∶30,V/V),流速为25 mL/min,上样量为60 mg,检测波长为225 nm。[结果]一次分离即可得到2种单体成分,经紫外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比较提取率和抗氧化活性,从3种多糖提取方法中筛选出适合荔枝干多糖的提取方法。[方法]优化热水浴、微波超声协同和纤维素酶活法各提取参数条件,比较三者在多糖得率、含量以及对ATBS和DPPH自由基清除方面的差异。[结果]热水浴法多糖提取率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增加,但温度较高时其升幅降低;微波超声协同法液料比变化对提取率有影响,但提升幅度较小;纤维素酶活法也存在类似现象。在最优条件下纤维素酶
期刊
摘要[目的]对影响百蕊草愈伤组织培养的因素进行研究。[方法]以百蕊草幼嫩枝条和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浓度6-BA、NAA、2,4-D或其组合,碳源以及pH等因素对百蕊草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结果]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碳源对愈伤组织的生长都有促进作用,对愈伤组织诱导生长的培养基最佳组合为MS+6-BA 1 mg/L+NAA 0.15 mg/L+2,4-D 0.1 mg/L,碳源中蔗糖显著促进了百蕊草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鼓槌石斛开花习性及人工授粉对结实率的影响。[方法]对鼓槌石斛开花期、果实主要特征及种子进行观察,开展种内人工授粉育种试验,采用培养基离体萌发法测定不同花期的花粉活力。[结果] 鼓槌石斛开花期为3月上旬~5月上旬,盛花期为3月下旬~4月下旬,从花芽萌发到完全开放需要36~40 d,鼓槌石斛不同唇瓣中心斑块颜色有4种:分别为棕橘色(RHS 165B)、深黑红色(RHS 187A)、深褐
期刊
摘要2016年1月24~25日出现极端低温天气,使部分中药材枳壳苗出现冻害。利用气温、相对湿度、2 min风速和地面温度等气象观测资料,通过对峡江县和新干县的育苗基地进行实地调查,分析了两县气象因子变化情况,探索冬季低温冷害对两地苗木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防御对策。  关键词枳壳育苗;低温冻害;影响;防御对策  中图分类号S16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6)22-179-
期刊
摘要[目的]利用离子交换层析方法分离与纯化口蹄疫病毒抗原。[方法]利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制备高纯度的FMDV抗原,通过对样品及缓冲液pH、流速、缓冲液的盐浓度、样品上样体积等条件的摸索,确定最佳的FMDV抗原洗脱条件。[结果]当缓冲液pH为8.0、流速1.2 mL/min、盐浓度450 mmol/L、上样体积1.5 mL时,FMDV抗原的纯化效果最佳。[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离子交换层析在FMDV抗原的
期刊
摘要[目的]筛选常春油麻藤(Mucuna sempervirens)最佳播种和扦插繁殖技术。[方法]采用磨破种皮和不同温度的热水浸泡种子处理,开展种子发芽试验;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插穗年龄、激素种类、激素浓度对常春油麻藤扦插的影响。[结果]种子不经任何处理,发芽率为28.3%,将种皮磨破后播种,种子发芽率为71.6%,明显高于种皮完好的种子发芽率;用热水浸泡种子可提高种子发芽率,但影响
期刊
摘要流感病毒是严重威胁野禽、家禽乃至人类健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流感病毒不仅能在同种之间传播,而且能跨越种属进行传播,甚至对人类健康产生严重的威胁。野禽是流感病毒的天然宿主和储存库,但由于其生活习性的特殊性,有关研究相对滞后。对野禽流感病毒的流行现状、野禽对流感病毒的适应以及我国野禽禽流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保护区野禽流感病毒的防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野禽;流感病毒;发展趋势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陕北沙地改良中土地肥力条件变化,为更好地促进农业生产提供依据。[方法]测定了陕北沙地、新改良地、多年耕种改良地和耕作熟地中土壤水分、温度及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和全盐含量等指标,分析了土壤肥力变化状况。[结果]土壤水、温与改良状态和灌溉方式有较高相关性,呈现出无灌溉设施的改良地高于沙地,无覆膜有灌溉设施的田块高于无灌溉设施田块,覆膜田块高于未覆膜田块;改良地的有机质、全氮、速
期刊
摘要综述了CRISPR/Cas9系统的结构、定点突变原理、载体构建类型及介导突变的可遗传性,着重分析了影响突变效率的因素,介绍该系统目前在水稻上的研究,并展望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基因打靶;水稻  中图分类号S1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6)22-128-04  AbstractThe structure of CRISPR/Cas9 s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