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中学学生生涯规划的思考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offreyw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学阶段正处于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人生观、世界观正在逐渐建立起来。开展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让中学生进行生涯规划学习的目的,在于帮助中学生把握住现在,看清楚未来,促进自我了解、自我定位。这对学生一生可持续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达成幸福人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涯规划;对策
  生涯规划是一个人为实现人生价值所进行的自我认识、规划和实现的过程。生涯规划的宗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品德、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中学阶段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是青少年身体发展及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在中学阶段就开始生涯规划教育,有利于中学生明确自己前进的方向,有利于中学生对自己的人生进行及时的规划,有利于帮助中学生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学业,本文探讨了农村中学学生的生涯规划。
  一、注重生涯规划指导
  生涯规划指导不是一种单纯的知识传授活动,而是基于人类对生命质量追求演进而来的有关人生的探索与实践活动。因此,指导过程的设计与安排首先要强调经验的整合,精心选择成功者的案例,研究他们如何把家庭、学校、社会所获得的各种片断性的知识、技能、态度、习惯等经验整合起来为成功生涯所服务。其次要强调创造有目标的人生,即人生理想。人生目标就是人“活”着的精神支柱,是生命的原动力,必须通过一定的职业角色和生活角色来实现。为了实现人生目标,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和不断学习新知识。再次要强调职业兴趣与认同感。職业生涯是人生生涯的主体,工作是生活的核心;对自己选择的职业要有兴趣,理解职业的意义和价值,心甘情愿地全力以赴、积极投入,乐业并敬业。
  二、加强自我意识培养
  目前中学生在生涯规划中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自我意识淡薄,表现为自我认识的不足和自我评价的不准。大多数中学生不能清楚地认识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性格特点、气质类型、价值观念等与自身密切相关的生命特质。自我认识不充分,自我评价就会有偏差,有些学生过高地评价自己,导致盲目自信,小看了社会环境的复杂;有些学生过低地评价自己,带来盲目的自卑,在日常生活中无所适从,得过且过。学生自我意识的淡薄,使他们对生涯规划活动本身带有抵触心理,认为没有意义,即使完成一份规划设计,也不过是对自己和老师的敷衍。因此,教师应当组织学生参加一些专业讲座、心理测试、相互评价等活动,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全面而准确的认知,唯有如此,才能调动他们对生涯规划的激情,进而对自身做出中肯的评价,完成适合自己并对自己的成长发展有切实指引价值的生涯规划。
  三、融合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生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是为初中生奠定生涯成熟的基础,促进学生的生涯发展。因此,对于初中生的生涯规划内容选择不宜过于专业,应该适合于大多数初中生,帮助他们学会自我认识、职业认识与生涯规划。同时学校在组织与开展活动时,要注意建立层次递进的活动体系,以适合学生的阶段性发展特点,促进其身心健康。
  初中一年级:这一时期的学生处于生涯发展的认知阶段,同时也处于自我意识强而不稳的青春期。教育应侧重给学生在自我认知方面的指导,使之了解生涯规划的一般知识,初步帮助学生树立生涯规划的意识,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尤其是认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初中二年级:这个阶段应考虑学生的能力因素,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进行生涯规划的探索与尝试,并逐步提升相应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涯规划观念与合适的职业倾向,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社会需求并认识自身的能力,为未来的职业理想积淀力量。
  初中三年级:这个阶段的学生们面临就业或升学的压力和选择。一部分学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投身工作,但绝大多数学生会继续升学,因此应侧重对其进行就业与升学的指导,帮助学生培养相关的职业能力与技巧。
  四、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能力都不一样,教育工作者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而不能以成绩的好坏来定义学生的好坏,要积极探索学生的特点和优势,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让学生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为了更好地使学生完成生涯规划的设计,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激发学生的积极体验,树立自信。无论学生的成绩如何,教师都应给予积极的关注,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帮助学生探索自己的潜力,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自信地迎接未来的挑战。二是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增强心理弹性。在面对未知的道路时,不成熟的青少年总会感到迷惑和彷徨,有时无法做出正确的抉择,有的即使做出了选择,树立了目标,但是不知道要通过何种方式才能实现。而生涯规划教育除了对学生的学业规划进行指导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引导学生在对未来的人生之路进行选择时,即使遇到了困难也要敢于迎难而上,既锻炼了学生的自主意识,也培养了他们对自己的选择负责的态度。注重对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能够让学生面对未来的困难和挫折时坚强勇敢地走下去,充满信心地向着自己的理想前进。
  五、结语
  中学生生涯规划是一项庞杂而意义重大的教育活动,我们要让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进入生涯规划的情景,带着青春的激情与对未来的憧憬,全面审视自我,理性认知自我,在科学合理的规划中超越自我。
  参考文献
  [1]梁梅,谢明明.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价值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4(6):98-99.
  [2]王德明.中学生生涯规划的缺失及重建[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6,1(18):14-17.
其他文献
摘 要:通过对民族学校与民汉合校少数民族中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民族学校的少数民族中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普遍高于民汉合校的少数民族中学生。少数民族中学生存在着双重身份认同,但在不同的教育体制下少数民族中学生对本民族认同的认同并没有产生弱化现象。  关键词:少数民族中学生;民族认同;比较  民族认同历来是心理学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其包含四个维度:民族自我认同、民族认同的实现、民族行为、归属感。笔者立足于
期刊
摘 要:中国民俗文化中的民间美术在我国社会中无处不在,民间工艺美术的审美形态与造型种类及其丰富多彩,其文化内涵深厚,既与原始文化的审美观念遥相呼应,又与今天的现实生活、审美理想融为一体。在目前很多农村中小学艺术设计课业中,教师对民族民间文化的指引尤为重要,传统的工艺美术在农村的推广和实践容易被忽略,教师通过欣赏的引导、实地挖掘农村的本乡土美术资源尤为重要,利用这些资源的传授,技能的演示更是迫在眉睫
摘 要:贺州瑶族服饰是瑶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瑶族特征。它随着瑶族的产生、发展、成熟,经历了一个漫的过程。贺州瑶族服饰种类丰富,美学价值突出,自形态、图案、工艺、文化内涵等方面,都具有突出的美学特征。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贺州瑶族服饰文化也呈现出一种濒危状态,必须采取措施,挽救我国这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贺州瑶族服饰,走现代化发展之路,使其美学价值得以彰显。  关键词:贺
摘 要:现阶段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已经成为各地区学校实施的新举措。信息教育为了对学生的信息素养进行积极培养,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同时还能让他们掌握信息技术的适用性。本文主要介绍的就是初中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PBL模式的应用,进而提出以下内容。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PBL模式;分析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相对来说比较强的学科,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符合信息技
摘 要:初高中物理教材的差异,每个学生自身学的基础不同,导致高一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畏难情绪,如何搞好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衔接,如何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就成为高一物理教师的首要任务,老师当根据实际情况,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养成出发,扎实做好高一物理教学工作。  关键词:高一新生;思维;适应能力;培养  进入高中后,由于定义、概念、规律、现象、公式多,叙述多,进度快,方法灵活,题型
摘 要:办学思想是学校的核心和灵魂,办学思想决定着办学方向,一所学校可以没有高楼大厦,可以没有先进的设备设施,但不可以没有思想,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其中的“校长”必定是一位思想深邃者,一位好校长,必须要有明确而清晰的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正所谓“源之不远,流之不长”。校长的管理,不仅需要有发展的眼光,科学的规划,高瞻远瞩的魄力,而且在办学,管
摘 要:“留守中学生”问题已成为山区初中教育面临的一大难题,由于他们长期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缺乏父母的关爱与呵护,长此以往,产生自卑、逆反、厌学、孤独、嫉妒、忧郁、惧怕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本文将对“留守中学生”的心理问题通过调查后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提出解决“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使其身心能够健康发展。  关键词:“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对策  一、“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
生长素(A型)无毒、无公害,能增强茶树抗低温能力,提高茶树光合作用效率,促进茶树新消萌发和生长。笔甘于1994年在鸠坑种茶园进行了喷施试验,试验设3个处理:(l)生长素lOg425kg清水;(2)生长
随着国内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乡村的经济、民俗文化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乡村民俗文化在保持了农村传统文化元素的基础上,受到了更多现代化都市的影响,新时代的乡村民俗文化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