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β受体阻滞剂是慢性心力衰竭的标准治疗药物之一,但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是否使用β受体阻滞剂尚存在争议。本文对于β受体阻滞剂在急性心力衰竭中的作用机制、使用时机、使用策略、不良反应等进行总结,有利于临床医生更规范用药,改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
【机 构】
: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 阜外医院心力衰竭中心,北京 100037,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 阜外医院心力衰竭中心,北京 100037,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 阜外医院心力衰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β受体阻滞剂是慢性心力衰竭的标准治疗药物之一,但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是否使用β受体阻滞剂尚存在争议。本文对于β受体阻滞剂在急性心力衰竭中的作用机制、使用时机、使用策略、不良反应等进行总结,有利于临床医生更规范用药,改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
其他文献
患者男,52岁。因"心悸8年,气短2年,食欲差6个月,乏力2个月"入院。病初患者已有明确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和肥厚型非梗阻性心肌病,后相继出现心房颤动、脑梗死、癫痫、心力衰竭、恶病质。来我院时突出表现为一般情况差,心脏双心房扩大、左心室各壁中度-心尖段增厚,心尖段心腔闭塞。排除了Loffler心内膜炎,抗疟药物引起的心肌病,胆汁性胆管炎相关心脏受累等,已属疾病终晚期,经积极对症治疗效果不佳死亡。
慢性心力衰竭的多病因性给临床诊治带来了巨大挑战,铁缺乏症作为慢性心力衰竭常见的非心血管性合并症越来越受到重视。铁缺乏症不仅影响老年多病因心力衰竭的症状和病情进展,还影响老年多病因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本文就老年多病因心力衰竭合并铁缺乏症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目的分析婴儿型Pompe病所致肥厚型心肌病2例患儿的临床及GAA基因突变结果。方法收集一个家系中2例婴儿型Pompe病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干血滤纸片法检测外周血白细胞酸性α-葡萄糖苷酶(GAA)活性,PCR扩增GAA基因编码区,并直接测序分析GAA基因突变。结果同胞兄妹的2例患儿,于4~5个月大时出现舌大、呼吸困难、肌力减低、心肌肥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狼疮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选取2002年1月到2012年1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住院治疗的狼疮性心肌炎患者,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并随访5年。采用单因素分析治疗好转组(A组)及治疗无好转组(B组)患者的临床特点不同,Logistic分析治疗后效果不佳患者的影响因素,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不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值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1)狼
肥胖已经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公共健康问题。既往研究发现,肥胖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但在罹患心血管疾病人群中,肥胖患者的预后较无肥胖患者好。肥胖在健康与疾病的不同背景下,发挥了截然相反的作用,这种现象被称为"肥胖悖论"。本文以心力衰竭作为疾病背景,在梳理既往研究和文献基础上,对这一现象进行讨论。
脓毒症指因感染引起宿主反应失调而导致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心脏作为受损靶器官之一,主要表现为脓毒症心肌病。脓毒症心肌病受损心脏功能具有一定的可逆性,其病理生理机制涉及炎症因子、免疫反应、细胞内钙转运蛋白调节异常、线粒体功能障碍、细胞外组蛋白结构异常等。目前,对脓毒症心肌病的诊断缺乏统一标准,尽管超敏肌钙蛋白T、前氨基末端尿钠肽、miRNA-497及miRNA-21-3p可作为诊断SM的标记物,但
心房颤动患者若长期心率控制不佳可引起心脏扩大或心功能受损,甚至心力衰竭,称为心房颤动性心肌病。当心房颤动恢复窦性心律或者严格控制心率,心房颤动性心肌病患者的心脏重构可以逆转。与原发性或其他继发性心肌病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表现容易混淆,因此,及早识别与合理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就心房颤动性心肌病的定义与分类、流行病学、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左心疾病相关性肺高血压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肺高血压类型,与不良预后显著相关。不同病因引起的心力衰竭和心脏瓣膜病均可引起左心疾病相关性肺高血压。超声心动图是常用筛查方法,右心导管检查是明确诊断的金标准。目前左心疾病相关性肺高血压的治疗以基础疾病为主,靶向药物相关的证据有限,仍需要进行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
心脏移植是终末期心脏病的最后治疗手段。随着心脏移植生存率的提高,恶性肿瘤成为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原因之一。移植受者的总体肿瘤发病率比一般人群高3~5倍,免疫抑制治疗增加了受者发生恶性肿瘤的远期风险。心脏移植受者发生的恶性肿瘤来源分3类:移植术后新生肿瘤、移植供者传播的肿瘤和移植前恶性肿瘤的转移或复发。本文旨在总结目前心脏移植相关肿瘤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