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微课不仅成为教师和学生的重要教育资源,而且也构成了学校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从认识微课到接受微课再到使用微课最后对微课功能的挖掘、发展,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收获了微课带给我们的惊喜,应该有义务、责任研究微课并发扬微课作用,让广大老师获利,最终让莘莘学子获利。正如课题所言微课资源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四个方面论述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微课;初中数学;应用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一春教授认为,“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它的形式是自主学习,目的是最佳效果,设计是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形式是流媒体,内容是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时间是简短的,本质是完整的教学活动。因此,对于老师而言,最关键的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去制作微课,而不是在教师的角度去制作,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张一春教授总结的微课四微特点:微课“位微不卑”。微课虽然短小,比不上一般课程宏大丰富,但是它意义非凡,效果明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微课“课微不小”。微课虽然短小,但它的知识内涵和教学意义非常巨大,有时一个短小微课比几十节课都有用;微课“步微不慢”。微课都是小步子原则,一个微课讲解一两个知识点,看似很慢,但稳步推进,实际效果并不慢;微课“效微不薄”。微课有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的作用,通过不断的微知识、微学习,从而达到大道理、大智慧。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那么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有多少呢?
一、利用微课的动画性促进课堂的有趣性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在初中课堂教学中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情境设计,我们知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个成功的情境设计就奠定成功课堂的一半,课堂导入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否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是评价情境设计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教学中引入微课的动画就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引发学生思考。如北师版七下4.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中讲解ASA证明三角形全等这一节课中,在微课中录入一个视频“小孩玩足球不小心打碎一块三角形形状的玻璃碎成几块,问拿碎中的哪一块就可以去配玻璃了”我们知道只要拿有2个角和夹边的碎片就可以去配玻璃了,不需要全拿碎玻璃。利用这个微视频作为本节课的情境设计明显的实际效果为:①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关注度很高一看视频学生积极性可想而知。讲这一节课的时候我制作了这个微课毫不夸张地说就是连基础最差的学生,平时上课都不听讲的学生都抬起头欣赏视频。作为教师这样就很成功了!学生只要听就有办法提高成绩。②引发学生思考。问题很贴近学生生活,平时学生都爱运动,特别是足球跟学生的生活联系很紧,学生关注度很高,学生很自然会想会问拿哪一块就可以确定它的形状。利用微课的动画性打造课堂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数学能力。
二、利用微课的重复性掌握知识,帮助学困生解决问题
微课最大的优势在于内容可以重复播放,学生在刚接触几何证明题时,由于学生存在差异性课堂上不能保证人人都能完全掌握,对于一些经典例题部分学生不能完全听懂或者证明过程不会书写,而作为教者由于时间局限不能全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我们可以使用微课讲解一些重点体型反复播放给他们看、听,让老师就在他们身边不受时间限制,学生完全自主自由学习,他们愿意播放几遍就学几次,直到他们弄懂为止。如我在讲解北师版七下4.3“想一想”问题中证明△AEC≌△BED已知条件是一个中点和图形中的隐含条件对顶角相等。微课中我从条件分析到书写格式一一讲解,最后全等三个条件的依据讲解到位细致过程清晰,最重要的是学生可以暂停,可以重复看,更加夸张一点是保存好分享给下届下下届的学生看,可谓:解放老师,方便学生。利用微课的重复对学生就是一种巩固,可以幫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
三、利用微课的暂停性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完全掌握一类题
我们在初三二轮复习中学生要面对大量难题,其实许多难题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可以对他们进行分类,就是让学生做一题会做一类题。我们可以使用微课讲具有代表的一题,然后呈现一系列类似的题目,在微课中我们要尽量呈现题目的内在联系性,让学生形成对比,帮助学生突破难点,让学生能完全掌握一类题。如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相交这个基本题型中,出题者可以研究一次函数图像上一個动点和二次函数图像上一个动点,这两个动点的横坐标相等在上述两个交点之间两动点形成的线段长度,在微课中我们对这类题目讲解之后要对比这一类题同样的题目可以多问,如求三角形面积最大值、形成平行四边形等。还有些难题思维跳跃性很大,学生面临难理解,我们在有限的40分钟课堂上要让很多学生能听懂的确很难,其实也不可能实现,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课后要让学生去“悟”,使用微课中的暂停,留给学生时间去思考。我们可以多次使用暂停,让学生多次思考,多次去悟,最后我们再完整播放给学生看,使用微课的目的是多次使用暂停性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掌握一类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利用微课的记忆性帮助学生记忆数学概念,形成知识体系
初中数学有很多章节概念很多,记忆量很大,课时比较长,学生通常都是老师讲到后面他们忘记前面。比如北师版九上第一章《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从复习平行四边形定义、性质、识别方法再到学习矩形、菱形、正方形定义、性质、识别方法学生要能够熟悉掌握这些图形的概念的确很难,我们在平时教学中也发现这是学生的难点,概念的混淆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我们可以使用微课解决这个问题,把这一章的概念按接受知识的过程步步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形成体系。我们使用微课记忆概念要注意两点:①每节课上课之前我们利用微课把前面讲的概念一起复习让学生做到对概念的温故而知新,让他们知识形成正确积累性。②播放概念微视频的时间可以随意性,要充分利用时间让学生去记忆,如下课时间把微课让学生看,就是不看了学生总可以听听吧,就把它作为课间音乐了。总之我们不断反复利用微课的记忆能力帮助学生理清楚概念,形成正确的知识体系。
总之,在网络web2.0时代,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快速发展,与当前广泛应用的众多社会性工具软件(如博客、微博、微信、Facebook、Youku、Tudou等)一样,微课也将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对教师而言,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教师的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资源应用将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基于微课资源库的校本研修、区域网络教研将大有作为,并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特别是随着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泛在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更是一种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平台。
参考文献:
[1] 胡铁生.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电化教育研究,2011.
[2] 张一春.微课建设研究与思考.中国教育网络,2013,(10).
[3] 微课程同步在线学习 微课程 [引用日期2014.07.]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微课资源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015YQJK084)研究成果。]
【关键词】微课;初中数学;应用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一春教授认为,“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它的形式是自主学习,目的是最佳效果,设计是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形式是流媒体,内容是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时间是简短的,本质是完整的教学活动。因此,对于老师而言,最关键的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去制作微课,而不是在教师的角度去制作,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张一春教授总结的微课四微特点:微课“位微不卑”。微课虽然短小,比不上一般课程宏大丰富,但是它意义非凡,效果明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微课“课微不小”。微课虽然短小,但它的知识内涵和教学意义非常巨大,有时一个短小微课比几十节课都有用;微课“步微不慢”。微课都是小步子原则,一个微课讲解一两个知识点,看似很慢,但稳步推进,实际效果并不慢;微课“效微不薄”。微课有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的作用,通过不断的微知识、微学习,从而达到大道理、大智慧。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那么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有多少呢?
一、利用微课的动画性促进课堂的有趣性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在初中课堂教学中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情境设计,我们知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个成功的情境设计就奠定成功课堂的一半,课堂导入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否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是评价情境设计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教学中引入微课的动画就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引发学生思考。如北师版七下4.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中讲解ASA证明三角形全等这一节课中,在微课中录入一个视频“小孩玩足球不小心打碎一块三角形形状的玻璃碎成几块,问拿碎中的哪一块就可以去配玻璃了”我们知道只要拿有2个角和夹边的碎片就可以去配玻璃了,不需要全拿碎玻璃。利用这个微视频作为本节课的情境设计明显的实际效果为:①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关注度很高一看视频学生积极性可想而知。讲这一节课的时候我制作了这个微课毫不夸张地说就是连基础最差的学生,平时上课都不听讲的学生都抬起头欣赏视频。作为教师这样就很成功了!学生只要听就有办法提高成绩。②引发学生思考。问题很贴近学生生活,平时学生都爱运动,特别是足球跟学生的生活联系很紧,学生关注度很高,学生很自然会想会问拿哪一块就可以确定它的形状。利用微课的动画性打造课堂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数学能力。
二、利用微课的重复性掌握知识,帮助学困生解决问题
微课最大的优势在于内容可以重复播放,学生在刚接触几何证明题时,由于学生存在差异性课堂上不能保证人人都能完全掌握,对于一些经典例题部分学生不能完全听懂或者证明过程不会书写,而作为教者由于时间局限不能全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我们可以使用微课讲解一些重点体型反复播放给他们看、听,让老师就在他们身边不受时间限制,学生完全自主自由学习,他们愿意播放几遍就学几次,直到他们弄懂为止。如我在讲解北师版七下4.3“想一想”问题中证明△AEC≌△BED已知条件是一个中点和图形中的隐含条件对顶角相等。微课中我从条件分析到书写格式一一讲解,最后全等三个条件的依据讲解到位细致过程清晰,最重要的是学生可以暂停,可以重复看,更加夸张一点是保存好分享给下届下下届的学生看,可谓:解放老师,方便学生。利用微课的重复对学生就是一种巩固,可以幫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
三、利用微课的暂停性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完全掌握一类题
我们在初三二轮复习中学生要面对大量难题,其实许多难题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可以对他们进行分类,就是让学生做一题会做一类题。我们可以使用微课讲具有代表的一题,然后呈现一系列类似的题目,在微课中我们要尽量呈现题目的内在联系性,让学生形成对比,帮助学生突破难点,让学生能完全掌握一类题。如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相交这个基本题型中,出题者可以研究一次函数图像上一個动点和二次函数图像上一个动点,这两个动点的横坐标相等在上述两个交点之间两动点形成的线段长度,在微课中我们对这类题目讲解之后要对比这一类题同样的题目可以多问,如求三角形面积最大值、形成平行四边形等。还有些难题思维跳跃性很大,学生面临难理解,我们在有限的40分钟课堂上要让很多学生能听懂的确很难,其实也不可能实现,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课后要让学生去“悟”,使用微课中的暂停,留给学生时间去思考。我们可以多次使用暂停,让学生多次思考,多次去悟,最后我们再完整播放给学生看,使用微课的目的是多次使用暂停性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掌握一类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利用微课的记忆性帮助学生记忆数学概念,形成知识体系
初中数学有很多章节概念很多,记忆量很大,课时比较长,学生通常都是老师讲到后面他们忘记前面。比如北师版九上第一章《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从复习平行四边形定义、性质、识别方法再到学习矩形、菱形、正方形定义、性质、识别方法学生要能够熟悉掌握这些图形的概念的确很难,我们在平时教学中也发现这是学生的难点,概念的混淆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我们可以使用微课解决这个问题,把这一章的概念按接受知识的过程步步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形成体系。我们使用微课记忆概念要注意两点:①每节课上课之前我们利用微课把前面讲的概念一起复习让学生做到对概念的温故而知新,让他们知识形成正确积累性。②播放概念微视频的时间可以随意性,要充分利用时间让学生去记忆,如下课时间把微课让学生看,就是不看了学生总可以听听吧,就把它作为课间音乐了。总之我们不断反复利用微课的记忆能力帮助学生理清楚概念,形成正确的知识体系。
总之,在网络web2.0时代,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快速发展,与当前广泛应用的众多社会性工具软件(如博客、微博、微信、Facebook、Youku、Tudou等)一样,微课也将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对教师而言,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教师的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资源应用将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基于微课资源库的校本研修、区域网络教研将大有作为,并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特别是随着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泛在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更是一种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平台。
参考文献:
[1] 胡铁生.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电化教育研究,2011.
[2] 张一春.微课建设研究与思考.中国教育网络,2013,(10).
[3] 微课程同步在线学习 微课程 [引用日期2014.07.]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微课资源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015YQJK084)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