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长期在尿液环境中大鼠小肠黏膜结构与功能的变化。
方法将22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12只,截取4 cm末段小肠,接受代膀胱术;对照组10只,接受假手术。术后1个月和5个月,观察代膀胱黏膜的组织结构、吸收与分泌功能的变化,体质量、血生化的变化。
结果术后5个月,代膀胱黏膜表现为增生;杯状细胞术后1个月明显增多,术后5个月明显减少;代膀胱黏膜对水、K+,NH+4,表现为吸收,1 h吸收量分别为:(0.39±0.09) ml、(5.2±0.9)μmol、(7.11±0.87)μmol;对Na+、Cl-、HCO-3,表现为分泌,1 h分泌量分别为:(33.2±4.6)、(8.0± 3.7)、(17.7±7.0)μmol,与术后1个月的检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黏液分泌量为(0.091±0.079)g,与术后1个月的检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5个月,实验组大鼠体质量及血生化检测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长期在尿液环境中的大鼠小肠黏膜,组织结构表现为增生;杯状细胞早期增多,后期明显减少;对水、电解质的吸收或分泌不发生明显改变;黏液分泌量逐渐减少。4 cm末段小肠构建的代膀胱,对大鼠远期健康的影响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