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化馆的建立,主要是为了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精神层面的需求,让老百姓能够共享文化成果。文化馆服务均等化建设过程中,应当面向广大人民群众,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通过公共文化建设力度的不断增大、文化服务内容的不断丰富,有效拉近文化馆与群众间的距离。
关键词:文化馆服务;均等化;研究;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0-00-01
一、文化馆服务均等化的时代背景
文化馆的建立,主要是为了能够有效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并且对民众进行教育;上世纪50年代初,对文化馆的职能进行了界定,即识字教育、文艺活动、政治宣传,同时还肩要进行科学知识教育、行政管理以及业务开展。从实践来看,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阶段,文化馆的作用、职能均不相同。比如,新中国成立之初,文化馆只有识字教育之职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文化馆逐渐侧重于文化活动的积极开展以及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功能有效满足;社会发展到今天,文化馆又有了新的历史使命,而且随之也具备了新的职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虽然文化馆的职能有机服务内容等也不断地变化,但是其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服务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任务,服务对象永远是广大人民群众。自文化馆建立之初,就具有了普及型服务性质,而且是面向基层、面向大众的。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精神文化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该种时代背景下,对于文化馆而言,其服务活动不仅要普及,而且还要实现均等化,只有这样才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
二、文化馆服务均等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评估标准问题。从实践来看,目前国内关于文化馆服务均等化标准、如何全面客观的评估以及文化馆服务均等化途径等,至今尚未有法律规制予以规范。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虽然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文化馆管理措施和方法,而且也制定了关于文化馆工作评估方面的规定,但是现有的考核评估规定中却没有没有客观地反映均等化服务方面的内容,而且也缺乏能够有效体现文化馆价值准则以及目标导向的内容,以致于文化馆均等化服务流于形式而已。
第二,文化馆均等化服务过程中创新不足。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更加的迫切,精神层面的需求不断增强,都在积极组织娱乐文化活动。然而,从部分文化馆发展现状来看,仍然沿袭着传统的文化服务模式,服务方式单一、机制僵化,无论从内部还是形式上,所提供的相关产品、服务等,远无法有效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均等化服务需求。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缺乏创新,文化馆均等化服务过程中创新力度、投入不足,导致文化馆均等化服务难见成效。
第三,缺乏文化服务自觉性、主动性。据调查发现,文化馆从业人员、部分业务干部,服务意识、自觉性较差,甚至基于工作之便私自开办艺术培训班,不务正业、以权谋私。在很多人民群众眼里,现在的文化馆干部人员,不如以前的干部好。需要说明的是当前的业务干部并非业务水平差,而是思想层面上、认识上大不如前,主要表现在干部亲民意识差,与广大人民群众融合不到一起,下基层先谈收益、高高在上等现象屡见不鲜。
三、文化馆服务均等化策略
基于以上对当前文化馆服务均等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笔者认为要想有效解决文化馆服务均等化问题,加强文化馆服务均等化建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文化馆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行管理。从当前文化馆建设和发展情况来看,文化馆主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重建设轻管理现象非常普遍。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不仅要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而且还要对建后设施进行管理、高效利用,从而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全面享受到文化馆设施建设的好处。文化馆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文化发展的主要目的在于向社会公众普遍提供丰富优质的文化服务。一方面,要确保社会公众能够普遍参与文化建设,另一方面,又要确保高效、优质的服务,从而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实践中,应当着眼于文化设施基本功能定位,不断加强文化设施内部配置,制定规范化、标准化以及功能齐全和服务高效的现代化文化阵地。同时,还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考核管理机制,全面推行服务公示机制,充分发挥文化设施建设的服务和辐射作用。文化馆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过程中,应当不断创新理念和方式,积极探索管理模式,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活动提供场所,并且吸引群众主动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便捷实现文化发展成果的共享。
(二)做好文化馆免费服务工作。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以及文化馆服务均等化过程中,采取免费开放的形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措施,可以让老百姓免费享受到公共服务,同时这也是政府职能转变、社会发展水平提高的关键。然而,对于文化馆而言,如何在当前的资源形势下更好地落实该项制度、做好服务工作,成为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课题。第一,政府部门应当做好政策保障以及财政支持工作,以免开放服务只是流于形式。第二,提供免费服务。从文化馆免费开放,向免费服务方向转变,实际上是一次跨越,同时也是文化馆未来发展之势。通过文化馆年费服务,全面推进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确保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免费服务过程中,要基于现有文化馆建设、管理工程全面落实这一基础,推进文化馆标准化、制度化以及规范化。
(三)提供群众所需的多样化服务。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文化修养提高的同时,紧靠文化部门组织开展的文化活动已无法有效满足客观需求。在该种情况下,要求群众积极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开展自娱自乐、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对于文化馆而言,应当积极推出形式多样的活动载体,本着面向基层、文化惠民以及面向群众的宗旨,整合、创新和提升服务水平,从传统单一的模式逐渐向双向互动、多渠道模式转变。实践中,针对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年龄群体,满足其对文化的多元化需求,区域联动、上下结合,形成一个城乡全覆盖、功能健全以及结构合理和实用高效的文化服务体系。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基础,文化馆服务均等化是每个工作者的使命,同时这也是未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陈立旭.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J]浙江社会科学,2011(12)
[2]尹艳俊.如何高效发挥文化馆在群众文化工作中的作用[J]神州,2013(11).
[3]张霖.推进文化馆免费开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群文天地,2011(22).
[4]王志明.解析文化馆公益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大众文艺,2013(08).
关键词:文化馆服务;均等化;研究;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0-00-01
一、文化馆服务均等化的时代背景
文化馆的建立,主要是为了能够有效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并且对民众进行教育;上世纪50年代初,对文化馆的职能进行了界定,即识字教育、文艺活动、政治宣传,同时还肩要进行科学知识教育、行政管理以及业务开展。从实践来看,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阶段,文化馆的作用、职能均不相同。比如,新中国成立之初,文化馆只有识字教育之职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文化馆逐渐侧重于文化活动的积极开展以及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功能有效满足;社会发展到今天,文化馆又有了新的历史使命,而且随之也具备了新的职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虽然文化馆的职能有机服务内容等也不断地变化,但是其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服务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任务,服务对象永远是广大人民群众。自文化馆建立之初,就具有了普及型服务性质,而且是面向基层、面向大众的。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精神文化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该种时代背景下,对于文化馆而言,其服务活动不仅要普及,而且还要实现均等化,只有这样才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
二、文化馆服务均等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评估标准问题。从实践来看,目前国内关于文化馆服务均等化标准、如何全面客观的评估以及文化馆服务均等化途径等,至今尚未有法律规制予以规范。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虽然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文化馆管理措施和方法,而且也制定了关于文化馆工作评估方面的规定,但是现有的考核评估规定中却没有没有客观地反映均等化服务方面的内容,而且也缺乏能够有效体现文化馆价值准则以及目标导向的内容,以致于文化馆均等化服务流于形式而已。
第二,文化馆均等化服务过程中创新不足。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更加的迫切,精神层面的需求不断增强,都在积极组织娱乐文化活动。然而,从部分文化馆发展现状来看,仍然沿袭着传统的文化服务模式,服务方式单一、机制僵化,无论从内部还是形式上,所提供的相关产品、服务等,远无法有效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均等化服务需求。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缺乏创新,文化馆均等化服务过程中创新力度、投入不足,导致文化馆均等化服务难见成效。
第三,缺乏文化服务自觉性、主动性。据调查发现,文化馆从业人员、部分业务干部,服务意识、自觉性较差,甚至基于工作之便私自开办艺术培训班,不务正业、以权谋私。在很多人民群众眼里,现在的文化馆干部人员,不如以前的干部好。需要说明的是当前的业务干部并非业务水平差,而是思想层面上、认识上大不如前,主要表现在干部亲民意识差,与广大人民群众融合不到一起,下基层先谈收益、高高在上等现象屡见不鲜。
三、文化馆服务均等化策略
基于以上对当前文化馆服务均等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笔者认为要想有效解决文化馆服务均等化问题,加强文化馆服务均等化建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文化馆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行管理。从当前文化馆建设和发展情况来看,文化馆主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重建设轻管理现象非常普遍。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不仅要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而且还要对建后设施进行管理、高效利用,从而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全面享受到文化馆设施建设的好处。文化馆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文化发展的主要目的在于向社会公众普遍提供丰富优质的文化服务。一方面,要确保社会公众能够普遍参与文化建设,另一方面,又要确保高效、优质的服务,从而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实践中,应当着眼于文化设施基本功能定位,不断加强文化设施内部配置,制定规范化、标准化以及功能齐全和服务高效的现代化文化阵地。同时,还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考核管理机制,全面推行服务公示机制,充分发挥文化设施建设的服务和辐射作用。文化馆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过程中,应当不断创新理念和方式,积极探索管理模式,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活动提供场所,并且吸引群众主动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便捷实现文化发展成果的共享。
(二)做好文化馆免费服务工作。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以及文化馆服务均等化过程中,采取免费开放的形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措施,可以让老百姓免费享受到公共服务,同时这也是政府职能转变、社会发展水平提高的关键。然而,对于文化馆而言,如何在当前的资源形势下更好地落实该项制度、做好服务工作,成为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课题。第一,政府部门应当做好政策保障以及财政支持工作,以免开放服务只是流于形式。第二,提供免费服务。从文化馆免费开放,向免费服务方向转变,实际上是一次跨越,同时也是文化馆未来发展之势。通过文化馆年费服务,全面推进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确保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免费服务过程中,要基于现有文化馆建设、管理工程全面落实这一基础,推进文化馆标准化、制度化以及规范化。
(三)提供群众所需的多样化服务。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文化修养提高的同时,紧靠文化部门组织开展的文化活动已无法有效满足客观需求。在该种情况下,要求群众积极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开展自娱自乐、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对于文化馆而言,应当积极推出形式多样的活动载体,本着面向基层、文化惠民以及面向群众的宗旨,整合、创新和提升服务水平,从传统单一的模式逐渐向双向互动、多渠道模式转变。实践中,针对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年龄群体,满足其对文化的多元化需求,区域联动、上下结合,形成一个城乡全覆盖、功能健全以及结构合理和实用高效的文化服务体系。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基础,文化馆服务均等化是每个工作者的使命,同时这也是未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陈立旭.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J]浙江社会科学,2011(12)
[2]尹艳俊.如何高效发挥文化馆在群众文化工作中的作用[J]神州,2013(11).
[3]张霖.推进文化馆免费开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群文天地,2011(22).
[4]王志明.解析文化馆公益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大众文艺,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