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奥运奖牌上升与学生体质下降悖论研究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icia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从1984年-2016年参加奥运会获得奖牌数的统计与分析和对1985年-2010年全国进行了六次大规模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的统计与分析,并将两者进行对比分析, 。
  关键词:中国;奥运奖牌;学生体质
  Abstract: The paper mainly use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metho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logic analysis to our country from 1984-2016 to participate in Olympic medal the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on the 1985-2010 six large-scale student physical health survey results of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compare the two analysis to find some relation and distinction .
  Key Words: China; Olympic medals; Student Physical
  前言
  在“举国体制”的制度下,我国参加历届夏季奥运会的奖牌数也在不断的增加,奥运会的奖牌能公平、公正、真实的反映一个国家在该项目上的优势和实力。我国在竞技体育上的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然而相比奥运奖牌数,我国学生体质健康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通过两者的统计、比较和分析,从中找出契机,使两者能互相影响,互相促进。
  1 一、中国参加奥运会获得奖牌数与学生体质检测结果
  1.11.中国参加奥运会获得奖牌数
  奥运会奖牌是奥运会以一种奖牌形式的奖励激励每个单项前三名运动员,这种奖励是对运动员成绩一种肯定与激励。也是现代奥林匹克精神“更高、更快、更强”一种追求。
  表1 中国参加23-31届奥运会获得奖牌的统计
  23届 24届 25届 26届 27届 28届 29届 30届 31届
  金牌 15 5 16 16 28 32 51 38 26
  银牌 8 11 22 22 16 17 21 27 18
  铜牌 9 12 16 12 15 14 28 23 26
  奖牌总数 32 28 54 50 59 63 100 88 70
  总排名 4 11 4 4 3 2 1 2 3
  從表1我们可以看出从24届到29届北京奥运会,中国奥运会的金牌总数和奖牌总数整体上是不断上升的趋势,从表中通过调查整理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金牌数的变化趋势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23届到26届奥运会,金牌数是平稳缓慢的增长趋势(24届除外),而后一阶段是26届到29届奥运会处于快速增长趋势,26届到27届奥运会金牌增长9枚,27届到28届奥运会金牌增长了5枚,28届到29届奥运会,金牌暴涨了19枚,而29届到30届奥运会虽然金牌总数下降了13枚,但依旧是创造了历史,是中国在境外参加奥运会创造的最好成绩。另外,中国在奖牌榜的排名(24届除外),也处在不断上升的趋势,特别是29届北京奥运会,中国站到了榜首。此外,29至31届的奥运会中国获得奖牌数有所下降,这与多方面的原因有关。
  1.3 2.中国参加奥运会获得奖牌的启示
  从24届奥运会后我国奥运奖牌总数在不断地增加,一方面与我国稳定的政治环境,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另一面与我国实行的“举国体制”使得竞技体育有重大的发展空间。奖牌的不断增加,给中国人民也带了无限的喜悦和骄傲。在“举国体制”下,我们拿了很多的奖牌,然而这只是少数人参与的精英路线,竞技体育始终就局限在很小的范围内,与大众的关系不大,试想如果“举国体制”逐渐退出的时代,我们还能拿多少金牌。我们是金牌大国,但不是体育强国,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冲着“体育强国”去的,看看最近几年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结果,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的思考我们该关注的是什么,我们该做的是什么,如果我们的“举国体制”运用到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那么我们的学生体质应该是另一种结果。
  2 二、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
  2.1 1.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提出的背景及发展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问题继续得到党和国家重视,经过不同阶段的改革探索,其中有令人欣喜的成绩,也有令人担忧的问题。我国对儿童、青少年大规模的体质测试开始于1979年,直到1982年才由体质研究会及各专家、学者在泰安会议中详细研究、讨论体质研究的有关问题,并将体质定义为:体质是指人的质量,它是在遗传性与获得性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因素、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等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
  2.2 2.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
  从1979年-——2010年每五年我过国进行七次全国性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自1985年到2010年的的调研统计人数为1475458人,涉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7个民族。测试的指标从注重形态指标转向注重素质指标和健康指标,指标的限定也经历初选、筛选、完善、稳定和探索几个阶段,但仍需要不断地优化。
  1985年至2010年的25年间我国7-22岁学生的身体形态发育水平、身体机能方面以及身体健康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或下降,主要可以概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反映身体形态的身高、体重、胸围都处于不断的增长趋势,但增长放缓,这些指标的增长与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二是反映身体机能方面如中小学肺活量持续20年(1985-2005年)下降,但在2010年出现上升拐点,与2005年相比,城男、城女、乡男、乡女7-18岁年龄组的平均提高89、84、94、81ML,19-22岁年龄组分别平均提高137、102、185、123ML;三是中小学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如爆发力、柔韧性、力量等指标呈波浪形,1985年至 1995年10年间呈上升趋势,在1995-2005年间呈下降趋势,2010年监测显示得到遏制,耐力素质在1985-2005年连续20年下降的情况下2010年也得到遏制,但是实际情况并不容乐观,大学生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继续下降;四是健康方面,乡村小学生蛔虫感染率降低,营养状况继续改善,但检测结果中小学超重与肥胖率不断增加,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出现持续增高且低龄化倾向。   3.2.3 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启示
  国家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做学生体质监测充分说明对学生健康体质的重视,这些数据对科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但测试的结果也不容乐观,学生体质不断下降,原因是多方面的,学习任务的加重、物质生活的丰富、生活习惯的改变和传统观念的影响等等,但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学生缺乏体育锻炼,国家也颁布相应的法律政策,但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落实和开展,缺少强制性与监管评价机制。相关的部门重视这一现实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监督和督促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我们应该寻求更合理的途径促进学生体质的发展。
  3 三、我国获得奥运会奖牌数与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比较分析
  很少人将我们在奥运赛场上获得的奖牌与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练习在一起,但他们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与区别:奥运会和学生健康与体育运动都有一定的联系,是体育运动的两个不同方面的体现。奥运会的奖牌获得者是“体育精英”的代表,学生体质的下降主要是因为缺乏体育的锻炼,同样是与体育运动有关的两者之间存在极大的不同。近几届奥运会我国奖牌数不断的增加表示我国基本上实现了体育大国的目标,但并没有真正成为体育强国的现实,学生体质健康不断地下降,两者呈现出极大反差,中国奥运会奖牌的不断增加说明国家对他的重视程度,投入很多的人力和财力;学生体质与此相反,不断地下降,国家也很重视,但在提高学生体质方面实施的力度还不够,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学生的体质。
  4 四、结论与建议
  4.1 1.结论
  “举国体制”使我国的竞技体育得到很好的发展,同时也取得骄人的成绩,但与此相反的是我国学生体质却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我们应该更深层次的挖掘原因,从各个方面积极促进学生体质的发展。
  4.2 2.建议
  4.2.1第一, 政府部门在重视竞技体育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学生体质的监管与评价机制,这是关系祖国未来和民族兴旺,所以要更加关注学生体质及国民身体素质,让更多的人享受体育功能所带来的“福利”。
  4.2.2 第二,充分利用明星效应,发展地方特色体育和传统项目,带动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的发展,同时也能通过学校体育的良好发展为竞技体育输送人才,形成良性循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4.2.3 第三,重视学校体育教育,这是学生接触运动、学习运动知识和技能必修课程,可以通过高质量的体育与健康课堂达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体质。
  参考文献:
  [1] http://baike.so.com/doc/6666.349.html
  [2] 中国青少年體质研究组.关于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质调研的简要汇报[J].体育史料.1980,(1):17-25.
  [3] 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研究组.198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告[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7(1):5-7.
  [5] 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J].中国学校卫生.2011(9):1025-1026.
  作者:蒋玲
  详细通讯地址: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盐步联胜村566号河东小学
  联系电话:15521151020
  邮编:528247
  工作单位: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河东小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为了让学生爱上学习,爱上我们美妙的数学,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本文作者提出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微课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打破教材限制,让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搞活课堂气氛,采用开放式教学模式;“角色转换”,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爱上数学 开发性教学 主动学习 角色转换  过去,由于我们只注重传授知识,让学生总围绕着老师转。老师讲多少,学生学多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方式。面对全球教育信息化的挑战,信息技术教育在我国各中小学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方法,本文重点探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任务”设计的思想与方法。  关键词:任务;任务驱动法;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教育部拟定在2000年11月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过程中,曾提
期刊
很多学者都提出:幼儿是天生的科学家。幼儿科学教育是整个科学教育体系的奠基阶段,而种植活动作为一种教育资源,是幼儿园科学教育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种植活动在很多幼儿园都有开展,环保观念的倡导,使得种植活动越来越受到各幼儿园的重视。但在当前幼儿园种植活动开展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活动缺乏持续性;活动形式较为单一,大都以自然角摆设的形式出现,未能切实体现幼儿的主动参与性;缺乏科学探索性的种植
期刊
[摘要]:“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  [关键词]:还原、生活、发现、重组、教材、创造、实效  著名的教育专家魏书生说过:“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这段名言道出了新课改的精髓,倡导的是还课堂给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让教学成为彰显特色、展示精彩、体现自我、享受
期刊
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要事先有充分的预备。学生的学习也一样需要预习,在上课以前,要明白自己想学什么,想知道什么,然后带着问题去上课。课前预习的确是一种好习惯,是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积极学习的表现。预习是课堂的“前奏曲”,它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是非常必要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也是教育改革的呼唤和学
期刊
一、一、背景  近些年来随着英语课程标准的改进,英语教学的改革也在一步步跟进,强调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英语听、说、读、写四个基本技能因为中考不考口语,一直是发展不均衡。随着中考英语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强,英语学科中考的变化最终来了。2018年北京中考英语满分100分,其中听说卷为40分。口语从不考到考的变化,显示出“说”的重要。而把听说放在一起考查,凸显了课标中提到的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的工具性
期刊
摘要:读书是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作为家长要从小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只要家长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孩子就会热爱读书,把读书当成一种享受。  关键词:营造氛围 以身作则 激发兴趣 快乐分享  中国人历来就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美好传统。一个人如果从小就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生都会受益无穷;一个民族如果具有热爱阅读的追求与渴望,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充满智慧和希望。可见,读书是每个
期刊
同样的课堂学习氛围、同样的课堂学习时间,但学生之间课堂学习的效果却不同,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差异却很大。这其中的原因很多,但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课前预习的优劣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他们语文能力的发展。有句话说得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什么事如果前面有做好准备的话,那么事情就会完成得很顺利,这就好比主妇煮饭要备料,教师讲课要备课,军队打仗要备战,学语文也是如此,学生上课要备学,这就是预
期刊
幼儿时期是口语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正确的教育引导幼儿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会有惊人的发展,词汇量增加极快。吕叔湘先生所说:“灵活多样的方法中总有一个钥匙,即一个'活'字。在口语交际的教育活动中,这个金钥匙就是针对幼儿实际选择恰当的说话内容,创设好情境。这样就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提高幼儿的兴趣,让他们在一种主动环境中不知不觉地提高口语表达能力。”那幼儿园应怎样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呢?  一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  我在初三的科学总复习教学中发现:一方面,大多数學生对于以前的不会或错过的题,会反复犯错。另一方面,学生做大量的、重复性高的习题,造成学习效果差。作为一位教师在改完作业或各种测试后又不遗余力地帮助学生分析每一个错题的出错原因,但学生在下次又犯同样的错误,如何既节省时间,又便于总结,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的错误一犯再犯呢?  二、措施:  让学生准备一个“纠错题本”,每天把自己不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