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通过分析阿帕替尼治疗胃癌患者的剂量选择情况,探索影响临床使用阿帕替尼初始剂量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接受阿帕替尼治疗的胃癌患者,用医院病历系统检索并记录患者病例资料,用卡方检验对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药物不良反应与剂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年龄、体重指数(BMI)、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转移部位数量、是否联合化疗是阿帕替尼剂量选择的影响因素(均P<0.05)。发生血压升高和蛋白尿患者的平均剂量均显著高于未发生患者的剂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为了确保患者
【机 构】
:
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药剂科
【基金项目】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课题资助项目(2016-I2M-1-0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分析阿帕替尼治疗胃癌患者的剂量选择情况,探索影响临床使用阿帕替尼初始剂量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接受阿帕替尼治疗的胃癌患者,用医院病历系统检索并记录患者病例资料,用卡方检验对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药物不良反应与剂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年龄、体重指数(BMI)、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转移部位数量、是否联合化疗是阿帕替尼剂量选择的影响因素(均P<0.05)。发生血压升高和蛋白尿患者的平均剂量均显著高于未发生患者的剂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为了确保患者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葫芦素B对神经细胞actin细胞骨架(微丝)的影响.方法 实验主要分为3组:NGF+1 nmol·L-1 CuB,NGF+10 nmol·L-1 CuB及NGF+1000 nmol·L-1 CuB.以神经生长因子诱导的PC
目的探索磷酸盛格列汀在中国男性健康受试者中的安全性及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用单中心、开放、单剂量的试验设计,7名中国男性健康受试者单次空腹口服磷酸盛格列汀2.0 mg。通过直接观察和实验室检查等评估该药物的安全性。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浆中盛格列汀的浓度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受试者服用磷酸盛格列汀2.0 mg后,无异常有临床意义的安全性事件发生。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tmax为(17.57±10.98)h,Cmax为(663.14±134.86)pg·mL
目的:比较下颌覆盖义齿短微型种植体(mini dental implant,MDI)与标准长度MDI修复牙槽嵴重度萎缩无牙颌患者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进行下颌覆盖义齿短MDI和标
目的了解大样本住院人群中药源性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和致敏药物分布情况。方法依托“临床药物不良事件主动监测与智能评估警示系统-Ⅱ”(ADE-ASAS-Ⅱ),回顾性监测我院2019年所有住院患者的电子病历信息,共201 299例,获得其中发生药源性过敏反应患者的相关数据,经人工甄别后,对过敏反应发生率、致敏药物类别、品种以及给药途径进行分析。结果在201 299例住院患者中,发生药源性过敏反应的有826例,发生率为0.41%,其中严重反应110例,发生率为5.46/万。致敏药物共有32类,225种,主要类别有
目的 评定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多黏菌素B的不确定度.方法 本研究对多黏菌素B的主要成分多黏菌素B1、多黏菌素B2浓度测定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包括样品重
临床药师参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患者的药物治疗过程,并依据相关指南提出用药建议和药学监护如下:抗感染药物的选择要根据经验及病原学证据综合考虑,同时应注意
目的:观察下颌骨实性成釉细胞瘤一期刮治开窗术结合二期刮治术的临床效果,探讨该术式治疗下颌骨实性成釉细胞瘤的可行性.方法:筛选24例下颌骨单房或多房实性肿瘤患者,术中明
目的分析食酸代夫特菌(D.a)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药敏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D.a分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临床分离株进行体外药敏分析。结果 18例D.a分离患者,男性14例(77.8%)。60岁以上14例(77.8%);患者合并高血压13例(72.2%)%,低蛋白血症12例(66.7%),器官功能衰竭11例(61.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8例(44.4%),脑梗死8例(44.4%),冠心病7例(38.9%),肿瘤5例(27.8%),糖尿病5例(27.8%)。17株细菌(94.4%)来自下呼吸道标本,1株来自
临床药师参与1例粪肠球菌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抗感染治疗,协助医师调整治疗方案、提出药学建议,进行药学服务,最终患者病情好转出院。临床药师将药学专业技能同临床实践相结合,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在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目的 分析血液肿瘤患者念珠菌血症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9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血液科收治的血液肿瘤且住院期间发生念珠菌败血症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