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灯塔去》中展现的人性呼唤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san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是对伍尔夫小说《到灯塔去》当中展现的人性呼唤进行解读。本文先从《到灯塔去》叙事结构与人性问题分析了情节叙事结构当中的人性梗概,随后分析了拉姆齐夫人的生前行为内的人性温暖,以及拉姆齐夫人擅长于内心幻象的人性本质。并且以此作为基础,对拉姆齐先生以及自己的儿子、女儿在人生的无情剥蚀之中,如何失去心中的灯塔,又是如何对于人性的失落进行缅怀的本质进行思考。最后对小说中莉丽这位女画家的人性精神,以及她对拉姆齐夫人的精神世界的拓宽予以分析。
  关键词:拉姆齐夫人弗吉尼亚·伍尔夫《到灯塔去》人性
  20世纪很多文学家、哲学家都对人的本质进行了思考。人类自身对于自然世界进行改造,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以及各种新型的秩序,但是这些成就出现的同时,也造成了各种不可以恢复的影响,人性被技术和巨大的精细社会化分工严重扭曲了。而弗吉尼亚·伍尔夫作为20世纪上半叶的意识流作家,其创作的意识流小说,从人类整体的存在问题作为整体维度,以时间的有限性维度去呈现空间的无限特征,其实质是在有限化的空间,展现了人类心理时间的黑洞特质,无限拓展下的世界其内在就是一种生命的宏大。而伍尔夫所创作的《到灯塔去》就是思考并且探讨人类生命宏大的本质,其内在的爱、和谐以及人性本质上所包含的强大力量。
  一《到灯塔去》叙事结构与人性问题的概述
  《到灯塔去》主要是将灯塔作为整部书的核心线索,重点描绘拉姆齐这一家人以及拉姆齐的一些客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之间的生活碎片。拉姆齐的小儿子名字叫做詹姆斯,他想要到灯塔去观摩,但是因为天气状况原因,错过了去灯塔观摩的机会。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拉姆齐这一家人经历了很多的磨难。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拉姆齐作为家庭的大家长,带着自己的儿子以及女儿一起搭乘小船越过海洋,终于如愿抵达了灯塔。住在灯塔岸边的画家莉丽看到了拉姆齐一家人抵达了灯塔,在一刹那间的感触以及领悟之中,在自己的画作之中添加了一笔,从而完成了自己内心执着多年的幻象,超过了自己曾经的成就,变成了一位真正的绘画艺术者。
  这部《到灯塔去》并没有非常波澜起伏的感情变化,小说分成三大的部分,从叙述顺序上看,分别是窗口、流逝的时光以及灯塔。最为主要的人物是拉姆齐的妻子,这位妻子实际上在小说的前一半部分就已经去世了。作者伍尔夫实际上是以自己的母亲作为拉姆齐妻子的塑造原型,然后将拉姆齐先生的形象原型定格在自己的父亲身上。莉丽虽然并不是在小说当中对白非常多的角色,但是其内心的思想非常活跃,小说当中关于人性问题的层次性在其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因此,整部小说是以莉丽以及拉姆齐家庭作为两条截然不同的线索,然后小说包裹着小说,形成了独特的叙事结构,并且在这样的叙事结构当中展开了对于人性的思考。
  二从拉姆齐夫人生前行为看人性的温暖
  拉姆齐夫人正如前文所谈到的,在小说之中只在前半部分有出现,并且在小说前半部分就已经去世了,但是拉姆齐夫人身上所焕发的人性光芒却在整部小说之中持续发生作用。拉姆齐夫人是小说中人性温暖的焦点。拉姆齐夫人会做出很多看起来并不是十分起眼的事情,例如,会给守护灯塔人的儿子编织一些袜子;也会因为害怕自己的丈夫拉姆齐先生担心,从而将家中拮据的状况加以隐瞒;会对坦斯利的自卑加以关心,并且鼓励他重新建立起自信;对于莉丽的婚姻大事操心;而且会在一起吃饭的晚餐桌子上,费尽心力地鼓励大家参与到讨论当中,让家庭的晚餐更加有融洽友好的氛围。
  这位拉姆齐夫人虽然十分的平凡,但是她却是对缺失的人性予以呼唤的重要象征。拉姆齐夫人的丈夫是拉姆齐先生,他常常会感受到自己是失败的、一事无成的,但是拉姆齐夫人总会给自己的丈夫鼓励,希望他能够振作起来,使他不断地对学术上的难题予以攻克,从而成就自己的梦想,恢复自己不断追求的自信。从小说的描述看,拉姆齐夫人只是在做着维多利亚时代末期每一位英国上流社会的妇女都会去做的一些事情,但是这些平凡琐碎的事情却富有典型性,更好地表现出拉姆齐夫人平凡当中的伟大。
  拉姆齐夫人在自己所做的事情当中就是核心的位置,往往对于身边周遭的人等都能够产生出积极的能量,这种光芒无疑便是由人性的温暖发出来的。这种爱和关怀,便是伍尔夫所处于的工业化时代渐渐消逝的。在小说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拉姆齐先生以及他的儿子与女儿,包括在灯塔下创作绘画艺术作品的莉丽等,都受到了拉姆齐夫人这种人性关怀的影响。可以说,拉姆齐夫人实际上就是小说当中的一座无形灯塔。
  三拉姆齐夫人行为背后的人性精神实质
  实际上,拉姆齐夫人的行为背后就是人性精神的回归。在小说中,拉姆齐夫人是甘霖,降临到人间,滋润人心。拉姆齐夫人充满着活力,她虽然并不是十分富裕,也不是毫无烦恼,但是她身上总有感人的力量。那么这样出自平凡家庭的拉姆齐夫人为什么有这么多平凡但是伟大感人的行为呢?作者赋予了她精神深处的人性精神,那便是拉姆齐夫人内心是无比宽广开阔的。
  在拉姆齐夫人的内心深处,她是根本不会因为别的什么事情感到惧怕,因为她内心会因为自己的心灵活动,到达自己内心所想要抵达的地方,例如,她内心可以幻想到美丽的印度平原,也可以置身在罗马的大教堂当中。无论心灵如何运动,她总是无比的宽广,因为谁也看不到自己内心的奔走,而这种精神的内涵,可以引领自己到达各种地方,从而获得自己内心的自在、平和,在这种心灵体验的过程中寻找到真实的自我,从而在平稳的地方真正找到地方落脚。
  正如小说写到“拉姆齐夫人往着外边看过去,灯塔的光芒一闪一闪,悠长并且稳定,是所有的闪光当中最后的一道,而这道闪光也便是她自己内心的光芒。内心总会依附到什么上去,这样的一种东西,便是这一道闪光。”拉姆齐夫人内心有着丰富的精神体验,这种精神体验可以把所有现实世界以及精神世界的矛盾合二为一,让自身的智慧以超脱经验的方式存在,不断拓展。这也就是灯塔和拉姆齐夫人之间的精神契合。
  小说《到灯塔去》明确地把灯塔上的闪光,作为一种精神境界的外化状态。对于拉姆齐夫人这种自由自在的精神,在实际的生活当中,也有许多的具体表现。例如,拉姆齐太太往往喜欢很多美好而细微的东西,如花朵、溪水或者树木,拉姆齐太太喜欢在深邃的晚上,独自望着细长的光束,从而感悟自己的内心。她喜欢一边念着诗歌,一边做着自己的手工活,用心去捕捉诗歌当中的各种飘落的花瓣,带着心灵攀登着诗歌的高峰。
  拉姆齐太太必然是有着现实世界的缺陷,但是她喜欢探索内心,正如她远眺着灯塔的光芒,她用自己超越经验的精神力量,弥补了人性当中缺失的一面,超越了不幸,并将这种力量赋予周遭人的身上。
  四探索灯塔过程的人性象征
  拉姆齐先生和自己的女儿以及儿子一起去灯塔探索的过程,也是小说《到灯塔去》里面富有人性特点和光芒的一个过程。乘坐着小船,然后跋涉前往灯塔,拉姆齐先生及其家人的这个经历,实际上也是具体和抽象相互结合的存在。那是一个非常具体的灯塔,但是同时这座具体的灯塔又蕴含着人们对于人生的美好希冀。探寻人生灯塔的时间是非常漫长的,整个过程贯穿了小说的开始与终结。
  在第一部分的开端,拉姆齐先生的小儿子詹姆斯才6岁,他那个时候就常常在内心畅想着,如果能够乘坐着小船横渡大海,到灯塔那边去看看,那该是多么伟大的探险和奇迹。在6岁的詹姆斯内心之中,灯塔是十分神秘的,长了一只黄色的大眼睛,有着银灰色的外表,每逢黄昏时候,灯塔那一只眼睛就会突然温柔地睁开。这样的描述实际上表现了詹姆斯心中的灯塔,就是人生一开始最为美好的希冀,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良善人性。但是他的父亲拉姆齐先生却偏偏跟自己的小儿子詹姆斯说,实际上明天没办法转为晴朗,显现出这位父亲对于所谓的事实有着绝对的把控权。
  拉姆齐先生当初所运用的谎言,无疑是十分粗暴的方式,这种沟通方式将拉姆齐先生和儿子詹姆斯之间的关系拉远,父亲没办法理解灯塔对于一个孩子的意义,也不能够理解灯塔能够唤醒人们内心的良知。詹姆斯很快就对自己的父母有着很深刻的厌倦,并且认为自己的父亲是贪婪并且充满谎言的,这个时候,詹姆斯的人生灯塔正是被灰霾所笼罩,而他父亲拉姆齐先生的谎言,则是在詹姆斯的内心划上了深深的伤痕。
  第二部分的时候,这十年的时间包含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拉姆齐先生家庭和许许多多其他的家庭一样,面对着社会环境的急剧恶化,束手无策,只能够不断地疲于应对。加上拉姆齐先生的家庭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情,例如,拉姆齐夫人去世了,拉姆齐先生的儿子安德鲁在欧洲战场上不幸殉国,女儿普鲁则是因为难产而死。这样的十年无疑是动荡、坎坷的,亲情的温暖不再点燃,而拉姆齐先生也没有机会和自己的儿子詹姆斯一起去探寻现实意义和人生意义上的灯塔。
  人的生和死都是自然的循环,而拉姆齐先生比任何人更清楚这一点,所以拉姆齐先生才在十年的动荡之后,决定带上拉姆齐夫人生前留下的遗物,和自己的儿子、女儿一起去灯塔那儿,对过去的人生进行缅怀,也对拉姆齐夫人生前那种精神进行追寻和悼念。历尽波折最终回归到人性的出发点,实际上拉姆齐先生和自己的儿子詹姆斯等,再也没办法寻回当初人性的淳朴以及良善,这早已被年岁磨得面目全非,只剩下对曾经的过去深刻的怀念。
  五莉丽在灯塔下画作的人性光辉
  莉丽对于绘画有着自己的追求,她反感别人认为女性就不能够成为画家的观点,因此她希望在绘画当中证明自己。正是在绘画的过程当中,作者伍尔夫笔下的莉丽,对于绘画非常的认真,在混乱与动荡的时代里,只有绘画才能够成为莉丽的精神寄托。实际上,莉丽选择将拉姆齐夫人作为自己的绘画对象,并不是简单地将拉姆齐夫人的形象录入到自己的画作之中,而是对拉姆齐夫人的人生意义进行深刻的探究。
  在灯塔下的莉丽,会常常揣摩当初拉姆齐夫人在窗口当中编织衣服的思想,拉姆齐夫人和孩子之间的游戏,以及其它的生活琐事,实际上拉姆齐夫人内心的精神活动是什么,这些都是莉丽内心不断思考的问题。莉丽实际上就是希望将拉姆齐夫人内心当中的各种幻象画出来,让这种人性的魅力焕发出来,因此,这是一种对于拉姆齐夫人人性本质的真正思考,是具备某种和谐力量的人性光辉。
  但是莉丽一开始并没有具备这种艺术表现能力和洞察能力,所以往往画不出自己内心这些执着的幻象。因此,莉丽经受了很多的冷静以及孤独后,在思考大自然和拉姆齐夫人之间的联系上,又找到了一丝丝的灵感。拉姆齐夫人那种化繁为简的心态,那种让狂躁和愤怒凋零的心绪,才是真正的人性,才是人生真正的价值以及意义。这个时候的莉丽,在拉姆齐先生一行人登上灯塔之下的时候,已经彻底顿悟,她明白了灯塔,也明白了拉姆齐夫人,更明白了人生的人性究竟为何物,心中无比释然。
  参考文献:
  [1] 赵荣荣:《〈到灯塔去〉的叙事时间》,《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第8期。
  [2] 陈健:《〈到灯塔去〉的叙事艺术》,《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3] 邹丹丹:《〈到灯塔去〉的叙述时空分析》,《中国科技信息》,2009年第10期。
  
其他文献
去年召开的中日钢铁专家第二次交流会上,冶金部总结了我国钢铁工业的节能工作。钢铁工业节能工作在1978~1989年的11年间,经历了起步、扩展和系统节能阶段,吨钢能耗下降35%,平
引言历史上人们对吉卜林的作品,甚至是对吉卜林本人性格的批评存在着不同的意见。然而,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他具有讲故事的天赋。他最受人们欢迎的作品就是他的儿童题材作
引言威廉·莎士比亚在他的一生中所达到的文学艺术成就是难以超越的,他不仅扩展了戏剧人物描绘手法和情节叙述内容,还在语言表述效果和文学创作体裁等多个方面有着革命性的创
由冶金部能源办公室召集、鞍山热能研究院主持、攀钢钢铁研究院承办的第二次重点企业钢铁研究所热工研究室主任联系会议于1993年4月17日至19日在四川省渡口市召开。参加会议
为了解决首钢二炼钢厂布袋除尘器因维检跟不上而产生灰尘污染环境的状况,首钢自行设计研制了布袋安装机(简称布安机),该布安机用于首钢二炼钢,净化环境效果明显,1991年获得国
2012年9月20日,源自丹麦的国际高端家具品牌BoConcept北欧风情,于申城新天地旗舰店举办了一场别具风格的“60周年庆典派对”。派对当晚,BoConcept北欧风情中国区总经理,BoCon
唇癌治疗的基本手段之一是手术切除[1],为探讨唇癌切除后不同程度唇缺损修复方法,对我院1985~1997年36例唇癌切除唇缺损修复的经验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6例
为探讨残留白血病细胞的存在与白血病患儿长期生存之间的关系,我们用非同位素的PCR-RNA转录本分子杂交法,选用T细胞抗原受体γ链(TCR_γ)重排基因为标志,检测了20例急性淋巴
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以“硬汉”形象著称于世,是20世纪美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家和艺术大师。作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他的生命和文字整整激励了一
一、抚顺铝厂10项科研成果通过鉴定最近抚顺铝厂有10项科研成果分别通过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和中色总公司沈阳公司的鉴定。 1990年12月29~31日通过中色总公司鉴定的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