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学习的初始动机,是激发和保持一个人行为的强大的内部动力,也是进行有效学习的保证。兴趣又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可以促使你去克服一切困难,去努力追求,去达到目的。体育课程的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否得到提高,运动能力是否得到增强,健康状况是否得到改善等方面,是以促进学生健康为目标的,关注的是学习的全过程。因此,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一、选择教学内容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
学生的需求是与他们的年龄、认知、兴趣爱好等相关联的,在体育教学中,学生通常喜欢参与一些适合自己年龄、性别特点的体育活动,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往往学习起来积极主动,愿意进行探索和尝试,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行为和快乐的情感体验。因此,在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时,一是要对有关内容的内在的“乐趣”和“体验”的真正含义和价值加以深入研究,将那些不切实际的、不符合学生运动兴趣的、学生走出校门难以使用的教学内容淡出体育课,将学生十分喜爱的、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对他们今后生活和终身锻炼有作用的运动项目请进我们的体育教学中。二是根据学生身心特点、认知与技能水平等方面组织丰富的、可选择的学习内容,并且根据学生的信息反馈不断地进行调整和补充。教学中要赋予教材以生命,引导学生有意义地实践与体验。[2]三是教材与学习内容要有利于沟通教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拓展教学视野,完善教育内容,寓教于乐,使学生积极主动、心情舒畅地进行体育学习。
二、优化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形式,开展趣味化教学
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富有情趣、受学生欢迎的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逐步实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任务、教材内容、以及教学对象和场地器材等实际情况,以生动性、趣味性为主要手段来进行体育课的教学设计,因势利导地组织娱乐性、游戏性的练习和比赛,充分发挥游戏的愉悦性优势,运用体育游戏进行教学,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能创设趣味情境,激发学生的练习热情;[3]恰当地采用竞赛,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巩固技、战术的掌握,让学生将其获得的知识、技能得到表现,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要,促使他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全身心地投入练习,从而保证体育学习兴趣的持久性,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身心得到充分发展。
三、增加学生实践活动的时间和机会
身体活动的主要特征是实践,要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必须想方设法增加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体育教学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广泛地体验、实践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在参与中培养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只有更多地关注学生在单位课时中的活动时间,才能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时间和机会。[4]目前的体育教学多数仍是“教”的成份多,“学”的成份少。要知道学生经历了教室内的紧张学习之后,来到操场上的目的是想放松一下筋骨,调节一下情绪,绝不是来操场上接受组织性和纪律性教育。因此,教师应该尽快地组织学生进行体育课的学习活动,并有效地利用每节课的时间,以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让学生学会学习,目前已是人人皆知的口号。但学会学习的途径,只能是学生自己通过学习和实践去尝试、体验和感悟,而不是通过教师的上课讲授。有些教师总是不放心学生,认为讲得越多,对学生的帮助越大。实际上,讲课既占有了大量时间,效果又不明显,在体育课中精讲多练是最重要的,[5]教师要提倡“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的原则,把讲的时间压缩下来,保证学生的练习时间。同时,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体育活动结合起来进行。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情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四、建立合作、互动、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总是处于一定的交往互动之中,教师要善于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通过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观摩、交流、倾听、讨论、练习、体验、分享、评价、调节、激励、期待等一系列合作、互动过程,实现学生主体自由选择和创新的学习内容与方法。教师应充分利用情感的作用,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公平对待学生,改进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6]特别是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行为,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特别注意对学生的用语,即少用否定的语言,多用鼓励和表扬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赞赏、鼓励每一位学生。这种良好的氛围,不但可以使学生体验得到尊重和信赖的快乐,而且,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情趣,在以后的体育教学中产生情感迁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增强体育课的吸引力,促进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是现代教学的重要特征,也是体育教学的最大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既是认识或学习的主体,同时也是学习的对象;没有身体力行,体育学习就无法进行;体育学习的效果是通过学生自身身体和行为的变化而表现出来的。学习是对知识的能动的智力加工活动,只有真正突破“以教为中心、以教为基础”的传统教学观点,继而转向“为学而教、以学论教”时,才会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实现教学角色的转换,使师生情感共鸣,思维共振。赋予学生以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给予学生较充分的自主学练时间,这样学生才可能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这种状态下,学生的心理、身体的承受能力大大增强,思维活动也更加活跃,可以充分调动其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体育学习效果。
六、实现学习评价主体多元化,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多方面促进学生学会体育学习,保持运动兴趣“长生不衰”
评价内容要多元化,尊重个体差异,对学生的体育成绩进行评价时,既要有教师的评价,还要有学生对自己学习情况的评价、学生互相之间的评价,或家长对学生的评价等等,从而实现学习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注重对个体发展独特性的认可和分析,全面、客观、合理地反映学生身心整体的健康水平和学生个人努力程度及进步状况,发挥学生多方面潜能,帮助学生悦纳自己、拥有自信,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者的快乐,保持运动兴趣“长生不衰”,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1][4][7]季 浏.汪晓赞.初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2.55.59
[2]谢正义.初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2-232
[3]王石龙.应重视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9:230
[5]朱万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3
[6]钟启泉.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3
一、选择教学内容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
学生的需求是与他们的年龄、认知、兴趣爱好等相关联的,在体育教学中,学生通常喜欢参与一些适合自己年龄、性别特点的体育活动,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往往学习起来积极主动,愿意进行探索和尝试,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行为和快乐的情感体验。因此,在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时,一是要对有关内容的内在的“乐趣”和“体验”的真正含义和价值加以深入研究,将那些不切实际的、不符合学生运动兴趣的、学生走出校门难以使用的教学内容淡出体育课,将学生十分喜爱的、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对他们今后生活和终身锻炼有作用的运动项目请进我们的体育教学中。二是根据学生身心特点、认知与技能水平等方面组织丰富的、可选择的学习内容,并且根据学生的信息反馈不断地进行调整和补充。教学中要赋予教材以生命,引导学生有意义地实践与体验。[2]三是教材与学习内容要有利于沟通教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拓展教学视野,完善教育内容,寓教于乐,使学生积极主动、心情舒畅地进行体育学习。
二、优化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形式,开展趣味化教学
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富有情趣、受学生欢迎的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逐步实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任务、教材内容、以及教学对象和场地器材等实际情况,以生动性、趣味性为主要手段来进行体育课的教学设计,因势利导地组织娱乐性、游戏性的练习和比赛,充分发挥游戏的愉悦性优势,运用体育游戏进行教学,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能创设趣味情境,激发学生的练习热情;[3]恰当地采用竞赛,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巩固技、战术的掌握,让学生将其获得的知识、技能得到表现,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要,促使他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全身心地投入练习,从而保证体育学习兴趣的持久性,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身心得到充分发展。
三、增加学生实践活动的时间和机会
身体活动的主要特征是实践,要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必须想方设法增加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体育教学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广泛地体验、实践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在参与中培养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只有更多地关注学生在单位课时中的活动时间,才能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时间和机会。[4]目前的体育教学多数仍是“教”的成份多,“学”的成份少。要知道学生经历了教室内的紧张学习之后,来到操场上的目的是想放松一下筋骨,调节一下情绪,绝不是来操场上接受组织性和纪律性教育。因此,教师应该尽快地组织学生进行体育课的学习活动,并有效地利用每节课的时间,以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让学生学会学习,目前已是人人皆知的口号。但学会学习的途径,只能是学生自己通过学习和实践去尝试、体验和感悟,而不是通过教师的上课讲授。有些教师总是不放心学生,认为讲得越多,对学生的帮助越大。实际上,讲课既占有了大量时间,效果又不明显,在体育课中精讲多练是最重要的,[5]教师要提倡“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的原则,把讲的时间压缩下来,保证学生的练习时间。同时,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体育活动结合起来进行。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情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四、建立合作、互动、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总是处于一定的交往互动之中,教师要善于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通过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观摩、交流、倾听、讨论、练习、体验、分享、评价、调节、激励、期待等一系列合作、互动过程,实现学生主体自由选择和创新的学习内容与方法。教师应充分利用情感的作用,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公平对待学生,改进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6]特别是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行为,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特别注意对学生的用语,即少用否定的语言,多用鼓励和表扬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赞赏、鼓励每一位学生。这种良好的氛围,不但可以使学生体验得到尊重和信赖的快乐,而且,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情趣,在以后的体育教学中产生情感迁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增强体育课的吸引力,促进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是现代教学的重要特征,也是体育教学的最大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既是认识或学习的主体,同时也是学习的对象;没有身体力行,体育学习就无法进行;体育学习的效果是通过学生自身身体和行为的变化而表现出来的。学习是对知识的能动的智力加工活动,只有真正突破“以教为中心、以教为基础”的传统教学观点,继而转向“为学而教、以学论教”时,才会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实现教学角色的转换,使师生情感共鸣,思维共振。赋予学生以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给予学生较充分的自主学练时间,这样学生才可能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这种状态下,学生的心理、身体的承受能力大大增强,思维活动也更加活跃,可以充分调动其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体育学习效果。
六、实现学习评价主体多元化,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多方面促进学生学会体育学习,保持运动兴趣“长生不衰”
评价内容要多元化,尊重个体差异,对学生的体育成绩进行评价时,既要有教师的评价,还要有学生对自己学习情况的评价、学生互相之间的评价,或家长对学生的评价等等,从而实现学习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注重对个体发展独特性的认可和分析,全面、客观、合理地反映学生身心整体的健康水平和学生个人努力程度及进步状况,发挥学生多方面潜能,帮助学生悦纳自己、拥有自信,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者的快乐,保持运动兴趣“长生不衰”,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1][4][7]季 浏.汪晓赞.初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2.55.59
[2]谢正义.初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2-232
[3]王石龙.应重视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9:230
[5]朱万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3
[6]钟启泉.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