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我来说,故乡是一种牵挂,也是一种期盼。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中央及时下达了[2009]1号文件的大背景下,我又来到了故乡丰城。这次调查的重点,主要是想看看丰城市委、市政府在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问题上,有些什么举措和作为。在这种特殊背景下的故乡之行,使我看到了丰城全市上下以“为”化“危”、扎实推进现代农业的动人景象,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这篇调研报告。
一、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靠什么?这是“三农”工作的一个关键问题,也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干部心心念念的一个重大问题。
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人们容易忽略的一个问题是:祖宗给了我们什么?大自然给了我们什么?这是一个亘古至今的命题,也是一个具有无穷解的命题。
丰城是江西的一个大县,人称“金丰城”。古往今来,人们对“金丰城”的认识,一直停留在地上是“粮仓”(“黄金”)、地下是“煤海”(“乌金”)的水平上。从人们认识的进程来看,这没有错。这是大自然的恩赐,是祖宗的恩赐。“粮仓”、“煤海”确实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丰城人民,也一直这样支撑着宜春市四分之一的生产总值和财政。
问题在于,这就是祖宗的赐予、大自然赐予的全部吗?解开这个亘古至今无穷解的命题,钥匙在哪里呢?
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胡锦涛同志提出科学发展观,丰城市委、市政府的认识是:这就是破解这个无穷解的问题的“金钥匙”。
现代科学技术发现,丰城市拥有大面积的富硒土壤资源,丰城的土地就是宝,丰城人脚下的泥巴就是宝。
科学发展观启示我们,传统农业解决的是温饱,现代农业的要求是发展,农业发展靠的是优势,农业的优势靠的是特色,特色农业靠的是品牌。
于是,全力打造中国生态硒谷,就成为丰城市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重大突破口。“中国生态硒谷”,就成为丰城市推进现代农业的一大品牌。
听说过日本大米50多元一公斤的故事吗?丰城的富硒大米目前已经卖到37元多一公斤。丰城不让日本啊!
“中国生态硒谷”——丰城品牌;
“品牌丰城”——中国生态硒谷!
二、科学技术正在日益改变着世界,也在日益改变着丰城,这种改变从富硒土壤资源的发现而出现了一个转折点。
硒(se)是一种稀有分散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对防癌、抗癌能发挥重要作用,被国内外科学家誉为“生命之火”、“抗癌之王”、“心脏的守护神”。人体若通过富硒农产品适量补硒,可以有效提高肌体免疫能力;硒还能有效降低急慢性克山病、大骨节病、心脑血管疾病及高血压、心脏病的发生率。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孙其信说:“硒作为人体的必须的微量元素,联合国和美国的食品药品局对硒的保健功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医学上已证明,我们国家过去的一些多发病的区域,包括克山病、肝癌的高发区域,多少都和缺硒有关。2008年正式确定硒具有降低癌症发病的功能。丰城的富硒产业,既是一项巨大的农业产业,也是巨大的健康产业。”
由此可见,硒元素是个宝。而且“物以稀为贵”,最可宝贵的是地球表面硒含量较少,全世界缺硒的国家和地区达到40多个。我国也有22个省份缺硒,72%的人口生活在贫硒地区。所幸的是,天佑丰城。人之所无,恰是丰城所富。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农业地质项目于2003—2006年通过1:25万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工作,在丰城市发现了富硒土壤资源,含硒量0.4—0.99μxg/g,平均含量约0.538μg/g,初步控制面积524.70平方公里,富硒土壤中耕地约200平方公里,林地225平方公里,草荒地99.7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董家、荷湖等9个乡镇(街道),如此大面积的富硒土壤发现,在江西省尚属首次。而经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在丰城董家、荷湖、洛市等地小范围农产品取样检测,18种农产品37个样品未经任何种植技术处理,都达到了兄弟省份富硒农产品含量标准,结果充分表明,丰城市天然硒农产品开发潜力巨大。
如果说,在以前脚下有宝不自知,是因为科技水平和认识水平所限,那么如今,现代科技使丰城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到,人缺我有,这就是优势。重要的是,要努力把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发展优势。为此,丰城市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组长、相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富硒土壤开发利用小组,把富硒产业开发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突破点,农民增收的支撑点,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的新亮点,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开发的链接点”来抓。
三、丰城市的“中国生态硒谷”建设,坚持了“六个高”:
1、高起点规划标准。聘请中国农业大学专家组,编制了《丰城市富硒土壤综合开发利用规划》。规划以董家镇泉溪村为中心,进行富硒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建设具有“有机农产品生产、观光休闲和乡间健康生活、农村发展模式与农业科技示范、生态环境改善”四大功能的现代农业园,以及形成“一带一园一村”的总体框架。“一带”指的是新修公路两侧的富硒循环经济产业带,面积近20平方公里,按照循环经济模式,发展养殖业、农产品加工、生物制药和贸易等一体的富硒循环经济产业带。“一园”指的是富硒有机农业高科技产业园,包括泉溪村及其周围的4—5个村的富硒土壤集中分布区域,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应用最先进的有机农业技术以及相关的生态农业和设施农业等方面的技术,发展规模化和产业化的富硒有机种植业。“一村”指的是董家镇泉南村富硒有机休闲农庄,结合新农村建设,将其建设成具有江南乡土特色和异国情调相融合的有机休闲农庄,具有有机生产、乡村生态文化旅游与山水健康休闲居住等多种功能。近期规划在全市形成富硒农产品种植、富硒畜禽产品养殖、富硒农产品加工三个片区。
2、高水平完善基础设施。整合各类项目资金,投资2000万元,完善了富硒产业科技园路网、标准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农村、农业开发项目资金1000万元,建设1万亩高标准农田;整合国土项目资金200万元,完成了1280亩造地增粮工程;整合水利、新农村建设资金,投资250万元对泉溪水库除险加固和泉南村进行改造等。
3、高速度推进龙头企业建设。通过招商选资,迄今为止,富硒产业园区已引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个,投资项目7个,预计总投资可达6亿元,已经完成投资1.5亿元。其中,华英集团投资4800万元兴建的华英富硒种鸭场,年孵化能力1500万羽,2008年8月份已经开始孵化,现已孵化商品鸭苗120万羽;圣迪乐村生态食品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兴建富硒蛋鸡自动化养殖小区,2008年完成投资4000万元,已经建成40万羽的养殖规模,第一批蛋鸡2008年底已经入场;上海恒寿堂药业有限公司在丰城注册的御润坊富硒油茶开发有限公司,计划五年内开发高产油茶5万亩,现已整地5000亩,栽种3000 亩,并采取公司加农户的运作方式,达到总体种植规模10万亩,还准备建立油脂加工基地;珠海农丰进出口有限公司总投资3500万元,开发富硒有机大米和富硒有机雷竹,现已开发富硒有机大米示范区600亩(2009年全市富硒有机大米种植面积将达5000亩),有机鸭1500羽,50亩草莓,300亩富硒有机雷竹已经定植;丰城董家富硒绿色蔬菜有限公司计划投资200万元兴建富硒绿色蔬菜大棚100亩,大棚建设基本完成,今春已育苗;浙江森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4200万元的丰城“千亩富硒特色果品基地”,2008年11月开始实施,计划2009年8月竣工。目前已栽植部分品种。
4、高标准创立特色品牌。建立统一的区域性产业商标,即“泉硒”商标,逐步实现以产业规划为龙头,以品牌开发为引导,实现对富硒土壤资源的高效能整合控制和高水平开发利用。加强与企业沟通,和企业合作,实行“五统一管理”,即:统一品牌、统一商标、统一标准、统一检测、统一包装。目前开发出的富硒有机大米在香港市场上已卖到37.2元一公斤,富硒有机草莓在国内市场已卖到40元一公斤,还有富硒有机鸭、富硒有机鸭蛋、富硒花生等产品,虽然价格不菲,仍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5、高品位开展品牌宣传。通过各种宣传媒体、论坛等渠道,积极宣传富硒产业的品牌优势。丰城与中国农大一起邀请众多中央及地方主流媒体、一大批国家级知名专家,联合举办了“中国生态硒谷(丰城)产业发展研讨会”。此次研讨会受到国家相关部委、江西省、宜春市相关领导及有关单位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中央电视台、新华网、中国经济导报、农民日报、新华社江西分社、江西电视台、宜春日报等国家、省、宜春市10余家媒体对会议进行了报道,隆重向外界推介“中国生态硒谷”品牌。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主办的全国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暨中国生态硒谷(丰城)产业发展现场会在丰城市召开,来自北京及全国各地的百余名领导及专家学者现场考察了中国生态硒谷(丰城)的产业发展情况,共商富硒土壤开发大计,同绘发展蓝图。研讨会进一步明晰了丰城市富硒产业发展思路,提高了产业开发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丰城还对“中国生态硒谷”进行了网络域名注册,并建立了专门的“中国生态硒谷”网站。并在丰城新城区设立了富硒农产品专卖店,用于销售和推介丰城富硒产品。
6、高层次寻求技术支撑。富硒开发是新兴产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且涉及面广。丰城除与中国农业大学、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合作外,还与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业部经济研究中心、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南昌大学等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技术咨询、合作关系。
四、打造中国生态硒谷,是丰城市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宏伟目标。
目前,丰城正按照“打造平台、品牌开发、集团上市”三步走战略,加快生态硒谷建设。其重要举措是,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召开中国生态硒谷论证会,力争早日获得国家权威部门对丰城“中国生态硒谷”授牌。同时,他们正在加快富硒产品的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力争制定10个富硒产品质量标准,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富硒产品标准体系。从长远看,他们拟在抓好基地示范的基础上,逐步把富硒产业推向全市524.7平方公里的规模。这一切,使人们看到了丰城市委、市政府打造中国生态硒谷的气魄和智慧,“中国生态硒谷”正在成为丰城一块日益闪亮的金字招牌。这块金字招牌,其重大品牌价值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对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巨大的拉动效应,而且立竿见影;
第二,对于江西以至全国富硒资源地区的产业开发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示范效应;
第三,对富硒产业链的延伸、富硒产业群的形成,具有持续的集聚效应;
第四,丰城对富硒产业质量标准体系的建设,具有强势的制高点效应。
中国农业大学客座教授、产业与市场专家卢勇说:“只有让富硒产业形成产业链,它才有更大的生机和活力,农民也才能真正获利,农业才能进入到高附加值时代。”
国家生态农业首席科学家吴文良在调研之后说:“丰城市富硒农产品开发已驶上了快车道,但富硒产业的前景却远不只是富硒农产品,其产业群还应包括初级富硒产品产业群、富硒产品加工产业群、富硒高新技术产业群及旅游产业群。将这些产业群‘催熟’,是生态硒谷的最终目标。”
大家都知道,全球最著名的科学之城在美国,叫“硅谷”。中国的科学之城在北京中关村,人称“中国硅谷”。也许有一天,丰城人可以自豪地说,生命之城在丰城,叫“硒谷”。
五、丰城市在前些年不断整合农业资源的基础上,以富硒土壤这一资源优势为依托,以中国生态硒谷建设为目标,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注入现代农业的元素,通过土地的有序流转,大力促进富硒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示范化,以富硒品牌的高产、优质和高附加值,做强农业,带富农民,其近期效应已经开始显现。
据2008年的统计,丰城市为壮大富硒农业,有序流转土地8000亩,其中山地面积5000亩,旱地2000亩,水田1000亩。具体做法是,实行“两个捆绑”,即:把公司和农户的利益捆绑在一起,把农户与公司的合同收益和市场价格的上浮收益捆绑在一起,从而实现公司和农户的“两个效益”、“两个积极性”。目前,农户从公司的租金获益是:水田每亩300元,旱地每亩200元,山地每亩60元。同时,五年或投产以后,水田和旱地的租金每年按粮食保护价增长的比例增加;山地则拿实物折抵资金,即每年每亩按2公斤茶油的市场价折算资金。另外,公司租种的土地劳动用工全部使用本地农民工,从而获得收益。当地农民工的工价,已从原来每人每天女30元、男40元分别提高到40、50元。仅董家镇一地,就实现农民家门口就业1100人,总增收500万元,惠及1400户、6000人口,户平增收3500元,人平增收800元。2007年11月,界山村向公司提供富硒山地使用权,前15年租金每年每亩60元,后15年以实物形式按每亩2公斤茶油折价。土地流转协会依照群众意愿把山地统一打包租给公司,接着把租金分到各家各户。流转前,全村年收茶油约2000公斤,以现价40元一公斤计算,收益8万元,平均亩产约0.6公斤,收益折算为24元。2008年流转后,公司付给该村年租金19.602万元,相当于5000公斤茶油,平均亩产约1.6公斤,收益折算为64元,仅租金一项就增收2倍多,而且在外打工的人也照领不误。界山村新农村建设理事会会长饶四华说:“土地流转转出新天地,我去年仅山上收入就有5000多元,其中土地流转1908元、油茶管理2560元、作物套种800多元。”城山村农民刘刚毅,在蔬菜基地管理芦笋,月用工收入达1300元;同时用学到的生产技术自己种植小面积芦笋,收入达万元以上。
六、丰城的实践告诉我们:
或许,我们的脚下并不缺乏资源,只是缺少发现;
或许,我们的手中已经掌握了资源,只是缺少深度开发;
或许,我们什么都不缺,只是缺少科学精神。
现代农业的路子怎么走?丰城市的做法是:坚持从科学技术上破题,抓大项目,立大产业,创大品牌。我们可以从这一经验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让我们记住这一条: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法宝,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法宝,来源于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来源于科学发展观。
[作者简介]傅伯言,男,江西省社会科学院责深研究员。
一、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靠什么?这是“三农”工作的一个关键问题,也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干部心心念念的一个重大问题。
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人们容易忽略的一个问题是:祖宗给了我们什么?大自然给了我们什么?这是一个亘古至今的命题,也是一个具有无穷解的命题。
丰城是江西的一个大县,人称“金丰城”。古往今来,人们对“金丰城”的认识,一直停留在地上是“粮仓”(“黄金”)、地下是“煤海”(“乌金”)的水平上。从人们认识的进程来看,这没有错。这是大自然的恩赐,是祖宗的恩赐。“粮仓”、“煤海”确实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丰城人民,也一直这样支撑着宜春市四分之一的生产总值和财政。
问题在于,这就是祖宗的赐予、大自然赐予的全部吗?解开这个亘古至今无穷解的命题,钥匙在哪里呢?
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胡锦涛同志提出科学发展观,丰城市委、市政府的认识是:这就是破解这个无穷解的问题的“金钥匙”。
现代科学技术发现,丰城市拥有大面积的富硒土壤资源,丰城的土地就是宝,丰城人脚下的泥巴就是宝。
科学发展观启示我们,传统农业解决的是温饱,现代农业的要求是发展,农业发展靠的是优势,农业的优势靠的是特色,特色农业靠的是品牌。
于是,全力打造中国生态硒谷,就成为丰城市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重大突破口。“中国生态硒谷”,就成为丰城市推进现代农业的一大品牌。
听说过日本大米50多元一公斤的故事吗?丰城的富硒大米目前已经卖到37元多一公斤。丰城不让日本啊!
“中国生态硒谷”——丰城品牌;
“品牌丰城”——中国生态硒谷!
二、科学技术正在日益改变着世界,也在日益改变着丰城,这种改变从富硒土壤资源的发现而出现了一个转折点。
硒(se)是一种稀有分散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对防癌、抗癌能发挥重要作用,被国内外科学家誉为“生命之火”、“抗癌之王”、“心脏的守护神”。人体若通过富硒农产品适量补硒,可以有效提高肌体免疫能力;硒还能有效降低急慢性克山病、大骨节病、心脑血管疾病及高血压、心脏病的发生率。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孙其信说:“硒作为人体的必须的微量元素,联合国和美国的食品药品局对硒的保健功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医学上已证明,我们国家过去的一些多发病的区域,包括克山病、肝癌的高发区域,多少都和缺硒有关。2008年正式确定硒具有降低癌症发病的功能。丰城的富硒产业,既是一项巨大的农业产业,也是巨大的健康产业。”
由此可见,硒元素是个宝。而且“物以稀为贵”,最可宝贵的是地球表面硒含量较少,全世界缺硒的国家和地区达到40多个。我国也有22个省份缺硒,72%的人口生活在贫硒地区。所幸的是,天佑丰城。人之所无,恰是丰城所富。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农业地质项目于2003—2006年通过1:25万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工作,在丰城市发现了富硒土壤资源,含硒量0.4—0.99μxg/g,平均含量约0.538μg/g,初步控制面积524.70平方公里,富硒土壤中耕地约200平方公里,林地225平方公里,草荒地99.7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董家、荷湖等9个乡镇(街道),如此大面积的富硒土壤发现,在江西省尚属首次。而经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在丰城董家、荷湖、洛市等地小范围农产品取样检测,18种农产品37个样品未经任何种植技术处理,都达到了兄弟省份富硒农产品含量标准,结果充分表明,丰城市天然硒农产品开发潜力巨大。
如果说,在以前脚下有宝不自知,是因为科技水平和认识水平所限,那么如今,现代科技使丰城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到,人缺我有,这就是优势。重要的是,要努力把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发展优势。为此,丰城市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组长、相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富硒土壤开发利用小组,把富硒产业开发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突破点,农民增收的支撑点,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的新亮点,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开发的链接点”来抓。
三、丰城市的“中国生态硒谷”建设,坚持了“六个高”:
1、高起点规划标准。聘请中国农业大学专家组,编制了《丰城市富硒土壤综合开发利用规划》。规划以董家镇泉溪村为中心,进行富硒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建设具有“有机农产品生产、观光休闲和乡间健康生活、农村发展模式与农业科技示范、生态环境改善”四大功能的现代农业园,以及形成“一带一园一村”的总体框架。“一带”指的是新修公路两侧的富硒循环经济产业带,面积近20平方公里,按照循环经济模式,发展养殖业、农产品加工、生物制药和贸易等一体的富硒循环经济产业带。“一园”指的是富硒有机农业高科技产业园,包括泉溪村及其周围的4—5个村的富硒土壤集中分布区域,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应用最先进的有机农业技术以及相关的生态农业和设施农业等方面的技术,发展规模化和产业化的富硒有机种植业。“一村”指的是董家镇泉南村富硒有机休闲农庄,结合新农村建设,将其建设成具有江南乡土特色和异国情调相融合的有机休闲农庄,具有有机生产、乡村生态文化旅游与山水健康休闲居住等多种功能。近期规划在全市形成富硒农产品种植、富硒畜禽产品养殖、富硒农产品加工三个片区。
2、高水平完善基础设施。整合各类项目资金,投资2000万元,完善了富硒产业科技园路网、标准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农村、农业开发项目资金1000万元,建设1万亩高标准农田;整合国土项目资金200万元,完成了1280亩造地增粮工程;整合水利、新农村建设资金,投资250万元对泉溪水库除险加固和泉南村进行改造等。
3、高速度推进龙头企业建设。通过招商选资,迄今为止,富硒产业园区已引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个,投资项目7个,预计总投资可达6亿元,已经完成投资1.5亿元。其中,华英集团投资4800万元兴建的华英富硒种鸭场,年孵化能力1500万羽,2008年8月份已经开始孵化,现已孵化商品鸭苗120万羽;圣迪乐村生态食品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兴建富硒蛋鸡自动化养殖小区,2008年完成投资4000万元,已经建成40万羽的养殖规模,第一批蛋鸡2008年底已经入场;上海恒寿堂药业有限公司在丰城注册的御润坊富硒油茶开发有限公司,计划五年内开发高产油茶5万亩,现已整地5000亩,栽种3000 亩,并采取公司加农户的运作方式,达到总体种植规模10万亩,还准备建立油脂加工基地;珠海农丰进出口有限公司总投资3500万元,开发富硒有机大米和富硒有机雷竹,现已开发富硒有机大米示范区600亩(2009年全市富硒有机大米种植面积将达5000亩),有机鸭1500羽,50亩草莓,300亩富硒有机雷竹已经定植;丰城董家富硒绿色蔬菜有限公司计划投资200万元兴建富硒绿色蔬菜大棚100亩,大棚建设基本完成,今春已育苗;浙江森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4200万元的丰城“千亩富硒特色果品基地”,2008年11月开始实施,计划2009年8月竣工。目前已栽植部分品种。
4、高标准创立特色品牌。建立统一的区域性产业商标,即“泉硒”商标,逐步实现以产业规划为龙头,以品牌开发为引导,实现对富硒土壤资源的高效能整合控制和高水平开发利用。加强与企业沟通,和企业合作,实行“五统一管理”,即:统一品牌、统一商标、统一标准、统一检测、统一包装。目前开发出的富硒有机大米在香港市场上已卖到37.2元一公斤,富硒有机草莓在国内市场已卖到40元一公斤,还有富硒有机鸭、富硒有机鸭蛋、富硒花生等产品,虽然价格不菲,仍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5、高品位开展品牌宣传。通过各种宣传媒体、论坛等渠道,积极宣传富硒产业的品牌优势。丰城与中国农大一起邀请众多中央及地方主流媒体、一大批国家级知名专家,联合举办了“中国生态硒谷(丰城)产业发展研讨会”。此次研讨会受到国家相关部委、江西省、宜春市相关领导及有关单位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中央电视台、新华网、中国经济导报、农民日报、新华社江西分社、江西电视台、宜春日报等国家、省、宜春市10余家媒体对会议进行了报道,隆重向外界推介“中国生态硒谷”品牌。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主办的全国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暨中国生态硒谷(丰城)产业发展现场会在丰城市召开,来自北京及全国各地的百余名领导及专家学者现场考察了中国生态硒谷(丰城)的产业发展情况,共商富硒土壤开发大计,同绘发展蓝图。研讨会进一步明晰了丰城市富硒产业发展思路,提高了产业开发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丰城还对“中国生态硒谷”进行了网络域名注册,并建立了专门的“中国生态硒谷”网站。并在丰城新城区设立了富硒农产品专卖店,用于销售和推介丰城富硒产品。
6、高层次寻求技术支撑。富硒开发是新兴产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且涉及面广。丰城除与中国农业大学、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合作外,还与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业部经济研究中心、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南昌大学等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技术咨询、合作关系。
四、打造中国生态硒谷,是丰城市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宏伟目标。
目前,丰城正按照“打造平台、品牌开发、集团上市”三步走战略,加快生态硒谷建设。其重要举措是,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召开中国生态硒谷论证会,力争早日获得国家权威部门对丰城“中国生态硒谷”授牌。同时,他们正在加快富硒产品的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力争制定10个富硒产品质量标准,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富硒产品标准体系。从长远看,他们拟在抓好基地示范的基础上,逐步把富硒产业推向全市524.7平方公里的规模。这一切,使人们看到了丰城市委、市政府打造中国生态硒谷的气魄和智慧,“中国生态硒谷”正在成为丰城一块日益闪亮的金字招牌。这块金字招牌,其重大品牌价值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对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巨大的拉动效应,而且立竿见影;
第二,对于江西以至全国富硒资源地区的产业开发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示范效应;
第三,对富硒产业链的延伸、富硒产业群的形成,具有持续的集聚效应;
第四,丰城对富硒产业质量标准体系的建设,具有强势的制高点效应。
中国农业大学客座教授、产业与市场专家卢勇说:“只有让富硒产业形成产业链,它才有更大的生机和活力,农民也才能真正获利,农业才能进入到高附加值时代。”
国家生态农业首席科学家吴文良在调研之后说:“丰城市富硒农产品开发已驶上了快车道,但富硒产业的前景却远不只是富硒农产品,其产业群还应包括初级富硒产品产业群、富硒产品加工产业群、富硒高新技术产业群及旅游产业群。将这些产业群‘催熟’,是生态硒谷的最终目标。”
大家都知道,全球最著名的科学之城在美国,叫“硅谷”。中国的科学之城在北京中关村,人称“中国硅谷”。也许有一天,丰城人可以自豪地说,生命之城在丰城,叫“硒谷”。
五、丰城市在前些年不断整合农业资源的基础上,以富硒土壤这一资源优势为依托,以中国生态硒谷建设为目标,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注入现代农业的元素,通过土地的有序流转,大力促进富硒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示范化,以富硒品牌的高产、优质和高附加值,做强农业,带富农民,其近期效应已经开始显现。
据2008年的统计,丰城市为壮大富硒农业,有序流转土地8000亩,其中山地面积5000亩,旱地2000亩,水田1000亩。具体做法是,实行“两个捆绑”,即:把公司和农户的利益捆绑在一起,把农户与公司的合同收益和市场价格的上浮收益捆绑在一起,从而实现公司和农户的“两个效益”、“两个积极性”。目前,农户从公司的租金获益是:水田每亩300元,旱地每亩200元,山地每亩60元。同时,五年或投产以后,水田和旱地的租金每年按粮食保护价增长的比例增加;山地则拿实物折抵资金,即每年每亩按2公斤茶油的市场价折算资金。另外,公司租种的土地劳动用工全部使用本地农民工,从而获得收益。当地农民工的工价,已从原来每人每天女30元、男40元分别提高到40、50元。仅董家镇一地,就实现农民家门口就业1100人,总增收500万元,惠及1400户、6000人口,户平增收3500元,人平增收800元。2007年11月,界山村向公司提供富硒山地使用权,前15年租金每年每亩60元,后15年以实物形式按每亩2公斤茶油折价。土地流转协会依照群众意愿把山地统一打包租给公司,接着把租金分到各家各户。流转前,全村年收茶油约2000公斤,以现价40元一公斤计算,收益8万元,平均亩产约0.6公斤,收益折算为24元。2008年流转后,公司付给该村年租金19.602万元,相当于5000公斤茶油,平均亩产约1.6公斤,收益折算为64元,仅租金一项就增收2倍多,而且在外打工的人也照领不误。界山村新农村建设理事会会长饶四华说:“土地流转转出新天地,我去年仅山上收入就有5000多元,其中土地流转1908元、油茶管理2560元、作物套种800多元。”城山村农民刘刚毅,在蔬菜基地管理芦笋,月用工收入达1300元;同时用学到的生产技术自己种植小面积芦笋,收入达万元以上。
六、丰城的实践告诉我们:
或许,我们的脚下并不缺乏资源,只是缺少发现;
或许,我们的手中已经掌握了资源,只是缺少深度开发;
或许,我们什么都不缺,只是缺少科学精神。
现代农业的路子怎么走?丰城市的做法是:坚持从科学技术上破题,抓大项目,立大产业,创大品牌。我们可以从这一经验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让我们记住这一条: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法宝,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法宝,来源于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来源于科学发展观。
[作者简介]傅伯言,男,江西省社会科学院责深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