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草

来源 :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nonew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盛夏的骄阳炙烤着大地,被一条条地埂分割开的红土地中渐渐迷漫起淡淡的青烟。大片的玉米和高粱卷起了长长的叶片,无力地躲避着阳光的青睐。向日葵也不再高高仰起漂亮的脸庞,只有稻田中的秧苗依然散发着刺目的绿色,在炽热的阳光下孕育着稻谷,散发出阵阵清香。闷热的空气被紧紧地捂在这田野的上空,没有一丝风能游离到其间,好似要将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一切生物都蒸熟一般。
  夏日的正午,四处撒野的狗儿们被热浪赶回了家中,伸长了舌头叹惜这阳光的毒辣。壮实的水牛也暂停了对嫩草的搜寻与咀嚼,泡在泥水塘中,静静地驱除满身的热气。唯有恼人的苍蝇不知疲倦地围在牛儿四周,不让它们有片刻的闲暇静享一下清凉的塘水。惹得牛儿不时地用鼻孔使劲地吹着气,摇晃着脑袋,甩打着尾巴,不断地驱赶着它们。那些整天老是咕咕叫的母鸡也暂停了鸣叫,带着一群天真可爱的鸡仔静静地睡在树阴下,不时将头警觉地抬起来看看,为这夏日的正午挤出了丁点的动感。
  在那绿色的稻海中,隐约有一点藏青色在移动。那移动的速度近乎于蜗牛在爬,假如不是用心地搜索,并专注于那个地方,你根本感觉不到它在移动。在这炎炎夏日的正午,由于大家都躲避这热辣的阳光而使这片田野迎来了除夜晚之外特有的寂静。而那点藏青色却让你无法无视于它的存在,是谁依然不顾炎热仍在田间劳作呢?是什么紧要的活非要顶着烈日去完成呢?原来那是村里的赵奶奶在割草,因为腿脚不太灵便,而且她每天要往返村子与稻田三次,割三篮子草,因此她得抓紧时间,也顾不得阳光的毒辣了。
  可能是腿脚太不灵便了,赵奶奶直接坐在田埂上,身前的籃子里装了半篮子割下的草。由于坐在地上,根本不好用力,更不好割。她扭动着已僵硬的腰板,左手抓起身边的一小撮草,右手挥动着已经有些钝了的镰刀,吃力地将之割下,然后放到前面的篮子里。然后又抓起身边的一小撮草,拿起镰刀,割下,放进篮子。等身边可以割的草都割完了,她又颤颤巍巍地站起身,用手拍打一下酸痛的腰杆,拉扯一下早已被汗水湿透的自己纺织、浸染的藏青色衣服,然后又往前挪一小段距离。那同样是藏青色的头巾边角不时渗出的汗水总是将她布满了老年斑与皱纹的脸庞打湿,使她不得不拉起袖口不时地擦一擦。
  赵奶奶明年就七十五岁了,为什么还要如此辛苦地到田埂上来割草呢?村里像她这样年纪的老人,一般都在家看看门,带带儿孙而已。可赵奶奶如今还饲养了4头猪,11只鸡,6只鸭和2只鹅。她只是想能多割点草喂它们,就可以少喂点粮食,这样又可以节省一点点开销。儿子、儿媳也心痛她,让她不要再去割草了。可她心里有自己的主意和想为家里做点事的心愿呢!
  去年,她最小的孙女出息了,考上了省外的一所大学,到一个大城市去读书了。接到通知,家里人和邻居们整整高兴了一个秋天,因为她是村里目前为止的第一个能考上大学的孩子。可这样一来,家里的开销可就大了,在县城上高中的时候每周还可以回来,再带些地里种的果实,花销也还能应付,可现在要到大城市去上学可怎么办,这可愁坏了一家人。没有文化的儿子、儿媳只好每天往返近20公里的路程到城里去扫大街,勉强供孩子上学。所以赵奶奶想多养点猪、鸡、鸭来换点钱,贴补家用。这孙女从小就懂事,而且孝顺。在她还小的时候,奶奶做饭,她帮着烧火;奶奶喂猪,她就拿根鞭子看着不让它们乱跑;奶奶剁菜叶喂鸡鸭,她把菜叶理齐后递给她;奶奶洗衣服,她就帮奶奶洗小件的东西;奶奶去干活,她也要背上个小篮子给奶奶帮上一把。奶奶也心痛她,有什么好吃的留给她,每年再困难也要给她缝新衣服,晚上还要搂着她睡,怕她冻着。在孙女上学的问题上,也是奶奶的坚持,儿子、儿媳才没向村里的其他人一样把孩子喊回来干活。因此,赵奶奶更是觉得她割点草,养点猪、鸡,能为孙女上学做点事,值!
  上个假期,孙女回来,还给她买了架老花镜,让她的眼前又亮堂了起来,又可以让她在剁菜叶的时候,可以看得稍微清楚点,不必再摸索着费劲。又可以让她在喂鸡的时候能够看清还有哪只贪玩的小鸡还没回家。戴上眼镜后的模样一度被同伴们笑说实在是太“难看”了,可赵奶奶的心里甜着呢!还有就是上次孙女回家,为了省点钱,足足坐了三天的火车,那小腿肿得跟门前的大竹子般粗,回家后两天多了才恢复利索,于时,赵奶奶养猪、鸡,让孩子们多种点甜菜、白菜,并去割草来喂的事看来还不能停下来。
  前几天,孙女来信说:“这个假期就不回家了,准备去打点工,看能不能挣点生活费。问全家好之后还特别强调别让奶奶再去割草了,这么大的年纪,就在家看看门吧!”还说:“等她毕业工作了,一定要给全家人买新衣服,还要带他们到城里的公园去逛一逛!”听完邻家正上初中的小妹读完信后,赵奶奶甜蜜的心里甚至觉得应该再多养几只鸡鸭,多换几个钱,好让孙女在外面少受点苦!于是,在稻谷还未收完之前,那些猪、牛还未糟蹋之前,赵奶奶每天都会慢慢挪动不再灵活的双脚到田埂上去割草。她会一直重复着抓起小草,挥动镰刀,装入篮子,用袖口擦着汗水的动作,直到她孙女毕业那一天……
  笔者联系方式:
  笔名:听松
  姓名:李磊
  民族:彝族
  地址:云南省蒙自市地方税务局
  邮编:661199
  QQ: 363425095
其他文献
那天,我和我爸坐在椅子上聊天,面前是两碗中药。他的,还有我的。  他心脏不好,我也是。  我说起我想零零散散赚些钱,然后去旅行,自己一个人去外面走走,用我自己的视角,拍些照片,写一本旅行日记。  身为女孩子,家里会很不放心我这样独行的性子吧。  爸爸说起他年轻的时候,他说,他毕业那年,他跟舍友6个人去了泰山,那时候的门票是2毛。他说他记得很清楚。他说,他很想带着妈妈出去旅行。他说,他的梦想是去一次
期刊
第一部  第10章  1961年春天,姑姑从王小倜事件中解脱出来,重回公社卫生院妇产科工作。但那两年,公社四十多个村庄,没有一个婴儿出生。原因吗,自然是饥饿。因为饥饿,女人们没了例假;因为饥饿,男人们成了太监。公社卫生院的妇科,只有姑姑和一个姓黄的中年女医生。那姓黄的女医生是名牌医学院毕业,但因为家庭出身不好,自己又是右派,所以被贬到了乡下。姑姑每次提起她,气就不打一处来。姑姑说她脾气古怪,要不就
期刊
打不开的弹药箱  二战中期在中非,意大利军队500多人奉命防守一个野战机场。他们拥有坚固的混凝土永备工事,充足的弹药,甚至还得到了两门德国人支持的威力巨大的88炮和充足的弹药。而进攻方的英军只有400多人,甚至连像样的重武器都没有。英国指挥官对这次攻打战斗不抱有任何希望,甚至已经做好了撤退的打算。但奇怪的是,进攻刚刚打响,意大利人就放弃了抵抗,打出了白旗。当询问意大利军官为什么投降时,对方竟然气呼
期刊
父亲六十六大寿,他决定给父亲一个惊喜。在部队训练实弹射击之前,他把父亲接到了靶场。  当年母亲生他的时候,父亲就在部队当兵。直到他五岁的时候,才有印象中的见到父亲第一面。长大后,按照父亲的要求,他也当了兵,班长、排长、连长……一直走到今天。  靶场上,随着指挥员的口令,一排排精神抖擞的小伙子有条不紊地进行实弹射击。等队伍射击完毕,他指着离自己最近那个靶位,请父亲进行射击表演。  父亲听后吃了一惊,
期刊
春天,是花开的季节,五彩缤纷,姹紫嫣红,人生亦是如此,风华正茂,意气风发,是未雨绸缪的时候。  杰出的戏剧家曹禺20岁创作《雷雨》,21岁的非尔普斯包揽奥运八金,肖邦7岁写了《波兰舞曲》,不满20岁就成为有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  然而,并不是每朵花都会在春季里含苞待放,香气四溢。也有那么一些人,总在抱怨命运的不公,人生的无奈,生活的艰辛,殊不知,当他们豁然醒悟时,已是满眼的凄凉和荒芜,如果你遇到这
期刊
第一部  第七章  1960年下半年,也就是我们吃煤块之后不久,曾传出了姑姑即将与那个飞行员结婚的消息。为了陪嫁品的问题,大奶奶过墙来与我母亲商量,最后决定把墙外那棵百年树龄的大楸树砍倒,让乡里手艺最好的范木匠制做成家具。我确实看到父亲陪着范木匠来丈量过那棵树,那棵树因为面临着杀伐被吓得枝条颤抖,叶子哗哗,仿佛哭泣。  但这事儿后来就没了消息,姑姑也好久没有回来了。我跑到大奶奶家去探听消息,大奶奶
期刊
在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颁奖典礼上,一位优雅的女士格外引人注意,她穿白底黑花风衣,清瘦的面容,目光清澈,成为了现场一道亮丽的风景。有谁看得出她心中那深深的痛苦呢?  四十多年前的一个风雪黄昏,她出生在黑龙江畔人烟稀少的漠河——一个被称为北极村的中国最北端的村落。  父亲是镇上的小学校长,好诗文,尤其喜欢曹植的《洛神赋》,曹植名子建,因此,他给女儿取名“迟子建”,希冀她将来能有曹植那样的旷世文采。  漠
期刊
嫩模中的战斗机  Angelababy,中文名杨颖,香港出生,上海长大,爸爸是中德混血。她的叛逆期来得特别早,12岁左右迷上电子游戏,每个周末都泡在电子游戏厅里疯玩,晚上住同学家,直到星期天晚上才把功课匆匆赶完,星期一再去上学。家人时常惊叹:“你怎么这么坏?”  13岁那年,她举家迁回香港,一次偶然,她的宝丽来快照被一个模特征选活动看中,14岁便出道成了平面模特。  在模特和艺人扎堆的香港,她能一
期刊
罗德是旧金山最成功的商人之一。他唯一苦恼的事情,就是母亲纽卡夫人不肯从淘金小镇上简陋的家里搬到自己在旧金山的别墅来。  纽卡夫人70多岁,头发花白。因为早年劳累过度,所以现在走路直不起身子,她穿最便宜的衣服,吃简单的面包和几片生菜叶子,陌生人谁都不相信,他的儿子是富豪罗德,  这是她年轻时养成的习惯。罗德3岁的时候父亲因为结核病无钱医治死去。她带着罗德为了生存,不得不像个壮男人一样,加入到开山挖石
期刊
路过广场的时候,看到一个上了年纪的清洁工正在用心的清扫着广场,老人身后,一个约七八岁大小的小男孩,蹦蹦跳跳的自个玩得很开心。  我心中十分不解,按理说他这把年纪,怎么会有人让他做清洁工呢?我问他:“大爷,您为什么会做这个呢?”老人对我说:“没什么,经常带孙子来这玩,反正闲着也没事,清扫一下,也不累。”老人轻松平淡的回答让我吃惊不已,难道老人不是清洁工?  在接下来的谈话中,我才知道原来老人真的不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