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女权主义精神是鲁迅伟大革命精神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和一个鲜明的特征,鲁迅的女权精神是站在全人类的高度,全社会的高度的和两性的自由与平等的高度,值得我们永远研究和继承。现代女权主义却产生了“过犹不及”的错误倾向,假设我们放任“游戏主义”,发展下去必定是一个层面的深渊。
【关键词】:女权主义精神 鲁迅 李银河 伪女权主义
鲁迅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是为中国革命鞠躬尽瘁的一生,鲁迅精神为我们中华民族留下了一笔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女权主义精神是鲁迅伟大革命精神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和一个鲜明的特征,值得我们永远研究和继承。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中国现代文明的启蒙思想家,鲁迅有着强烈的女权主义精神,一生都在致力于女性的解放。鲁迅写有相对较多篇幅的“女性题材”,刻画种种女性人物,关心妇女的命运、前途、幸福,他为旧中国妇女的地位和命运鸣不平,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进而批判整个封建制度和整个封建伦理、封建文化。鲁迅的女权主义促进了民族女权意识的觉醒,进而也启发着中华民族的人权意识的觉醒,同时促进着新民主主义文化的进步,也为中国现代女权主义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在《我之节烈观》里,鲁迅入木三分地批判封建的男尊女卑的伦理道德,“于是早出了许多光荣的烈女,和许多被人口诛笔伐的不烈女。只要平心一想,便觉得不像人间应有的事情,何况说是道德。”“况且社会国家,又非单是男子造成。所以只好相信真理,说是一律平等。既然平等,男女便都有疑虑应守得契约。”他指出了封建伦理道德的残酷,“多数古人模模糊糊传下来的道理,实在无理可讲;只能用历史和数目的力量,挤死不合意的人。这一类的无立名无意识的杀人团里,古来不晓得死了多少人物;节烈的女子,也就死在这里。”他指出节烈是违背人性的,“可是无论何人,都怕这节烈。怕他钉自己和亲骨肉的身上。”鲁迅强调,“我们追悼了过去的人,还要发愿:要除去于人生毫无意义的苦痛。要除去制造并撒谎能够玩别人苦痛的昏迷 ……要人类都受正当的幸福。”在这里,,鲁迅的人权思想、女权主义思想得到了明确的表达。
在《文学和出汗》中,鲁迅批判资产阶级的文学人性论是很著名的,但要因此以为鲁迅不关心人性就错了,鲁迅是十分关心人性的,尤其是两性的平等、自由。在《男人的进化》中,鲁迅批判嫖妓行为是禽兽行为,是比禽兽进化了的强奸!鲁迅批判的锋芒直指封建礼教,指出其对妇女“不得有恋爱、不得有性欲”的约束是极其不公的,而拥有特权的男人似乎因之有了禽兽之嫌,鲁迅的笔锋是犀利的,对两性自由包括恋爱、性爱的正确主张,是鲁迅女权精神的核心。鲁迅对女性的关怀是十分博大和感人的,在《论人言可畏》中,鲁迅对明星之死表示同情之外,还深刻地分析了明星之死的原因,论述了妇女解放中新闻宣传所起的或正或负的作用,对其提出期望,“它还能为恶,自然也还能为善”, 这对今天的新闻宣传也任然是有启发意义的。
鲁迅的女权精神是站在全人类的高度,全社会的高度的,两性的自由、平等的高度,不是任何一个自私的角度或是一种狭隘的角度,所以鲁迅的女权精神能够在当时能够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对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发展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在今天也仍然能够给我们极大的启发,这是一份极其宝贵的精神财产。而相反的是,我们看到今天的“伪女权主义”则是滑向了自私、狭隘、偏激的方向。据“性学专家”李银河的讲解,现代女权主义有反性主义、性自由主义、女同性恋三种;而且李银河甚至提出了“换妻合法化”的主张,可谓达到了“国际化的水平”,“与国际接了轨”,令人不得不惊讶!今天的伪女权主义真的走得太远了,实在太有悖于鲁迅的女权主义精神了,可谓“过犹不及”了!回头再看看鲁迅的女权主义精神,我们会更深刻地理解妇女自由平等的本义,当然也更加为中国的妇女解放事业的伟大成就而自豪,也更能看到李银河之流的“虚伪女权主义”的悖谬。李银河的“换妻说”说,从人身自由的角度看,“换妻是没有问题的”,因此,她要求刑法不追究換妻者的刑责。但是,我们要问,公民人人是有人身自由的,生而带来的,是受宪法保护的,但是,这个“人身自由”不是天然形成的,是须有社会的政治和宪法的保护才能拥有的,否则便会受到侵权,也因此公民为实现自己的人身自由权利就必须承担法律义务,当然包括不触犯“刑法关于破坏公序良俗的聚众淫乱罪的条款”。换言之,道德无强制,但是社会有法律约束,换妻者除非不被知道,否则就是违法,除非这个社会的伦理道德进化到了一个“游戏社会”,但似乎永远也不可能达到那样的一个“游戏社会”。设想一个可以抛弃男女两性的私爱私情的、不分别人与己的社会,这样的社会怎能是一个进化了几千年之后的人类社会所提倡和允许的?!那样的话,人还有真感情吗?人还能成其为人吗?!换妻论者以绝对人身自由论为论据是不成立的,今天的这种“伪女权主义”一定范围上讲已经背离了女权主义维护全人类自由平等的初衷和原义。今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更加怀念鲁迅和需要研究继承鲁迅精神,包括他的女权主义精神!我们一定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善于鉴别,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努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人民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引导社会的公序良俗,创造新的文明,造福民族,造福人来,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
【关键词】:女权主义精神 鲁迅 李银河 伪女权主义
鲁迅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是为中国革命鞠躬尽瘁的一生,鲁迅精神为我们中华民族留下了一笔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女权主义精神是鲁迅伟大革命精神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和一个鲜明的特征,值得我们永远研究和继承。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中国现代文明的启蒙思想家,鲁迅有着强烈的女权主义精神,一生都在致力于女性的解放。鲁迅写有相对较多篇幅的“女性题材”,刻画种种女性人物,关心妇女的命运、前途、幸福,他为旧中国妇女的地位和命运鸣不平,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进而批判整个封建制度和整个封建伦理、封建文化。鲁迅的女权主义促进了民族女权意识的觉醒,进而也启发着中华民族的人权意识的觉醒,同时促进着新民主主义文化的进步,也为中国现代女权主义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在《我之节烈观》里,鲁迅入木三分地批判封建的男尊女卑的伦理道德,“于是早出了许多光荣的烈女,和许多被人口诛笔伐的不烈女。只要平心一想,便觉得不像人间应有的事情,何况说是道德。”“况且社会国家,又非单是男子造成。所以只好相信真理,说是一律平等。既然平等,男女便都有疑虑应守得契约。”他指出了封建伦理道德的残酷,“多数古人模模糊糊传下来的道理,实在无理可讲;只能用历史和数目的力量,挤死不合意的人。这一类的无立名无意识的杀人团里,古来不晓得死了多少人物;节烈的女子,也就死在这里。”他指出节烈是违背人性的,“可是无论何人,都怕这节烈。怕他钉自己和亲骨肉的身上。”鲁迅强调,“我们追悼了过去的人,还要发愿:要除去于人生毫无意义的苦痛。要除去制造并撒谎能够玩别人苦痛的昏迷 ……要人类都受正当的幸福。”在这里,,鲁迅的人权思想、女权主义思想得到了明确的表达。
在《文学和出汗》中,鲁迅批判资产阶级的文学人性论是很著名的,但要因此以为鲁迅不关心人性就错了,鲁迅是十分关心人性的,尤其是两性的平等、自由。在《男人的进化》中,鲁迅批判嫖妓行为是禽兽行为,是比禽兽进化了的强奸!鲁迅批判的锋芒直指封建礼教,指出其对妇女“不得有恋爱、不得有性欲”的约束是极其不公的,而拥有特权的男人似乎因之有了禽兽之嫌,鲁迅的笔锋是犀利的,对两性自由包括恋爱、性爱的正确主张,是鲁迅女权精神的核心。鲁迅对女性的关怀是十分博大和感人的,在《论人言可畏》中,鲁迅对明星之死表示同情之外,还深刻地分析了明星之死的原因,论述了妇女解放中新闻宣传所起的或正或负的作用,对其提出期望,“它还能为恶,自然也还能为善”, 这对今天的新闻宣传也任然是有启发意义的。
鲁迅的女权精神是站在全人类的高度,全社会的高度的,两性的自由、平等的高度,不是任何一个自私的角度或是一种狭隘的角度,所以鲁迅的女权精神能够在当时能够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对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发展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在今天也仍然能够给我们极大的启发,这是一份极其宝贵的精神财产。而相反的是,我们看到今天的“伪女权主义”则是滑向了自私、狭隘、偏激的方向。据“性学专家”李银河的讲解,现代女权主义有反性主义、性自由主义、女同性恋三种;而且李银河甚至提出了“换妻合法化”的主张,可谓达到了“国际化的水平”,“与国际接了轨”,令人不得不惊讶!今天的伪女权主义真的走得太远了,实在太有悖于鲁迅的女权主义精神了,可谓“过犹不及”了!回头再看看鲁迅的女权主义精神,我们会更深刻地理解妇女自由平等的本义,当然也更加为中国的妇女解放事业的伟大成就而自豪,也更能看到李银河之流的“虚伪女权主义”的悖谬。李银河的“换妻说”说,从人身自由的角度看,“换妻是没有问题的”,因此,她要求刑法不追究換妻者的刑责。但是,我们要问,公民人人是有人身自由的,生而带来的,是受宪法保护的,但是,这个“人身自由”不是天然形成的,是须有社会的政治和宪法的保护才能拥有的,否则便会受到侵权,也因此公民为实现自己的人身自由权利就必须承担法律义务,当然包括不触犯“刑法关于破坏公序良俗的聚众淫乱罪的条款”。换言之,道德无强制,但是社会有法律约束,换妻者除非不被知道,否则就是违法,除非这个社会的伦理道德进化到了一个“游戏社会”,但似乎永远也不可能达到那样的一个“游戏社会”。设想一个可以抛弃男女两性的私爱私情的、不分别人与己的社会,这样的社会怎能是一个进化了几千年之后的人类社会所提倡和允许的?!那样的话,人还有真感情吗?人还能成其为人吗?!换妻论者以绝对人身自由论为论据是不成立的,今天的这种“伪女权主义”一定范围上讲已经背离了女权主义维护全人类自由平等的初衷和原义。今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更加怀念鲁迅和需要研究继承鲁迅精神,包括他的女权主义精神!我们一定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善于鉴别,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努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人民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引导社会的公序良俗,创造新的文明,造福民族,造福人来,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