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高校公共卫生事件频发,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给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损害,给学校的声誉造成了负面的影响,给学生所在的家庭造成沉重打击。本文通过对各高校发生的公共卫生事件的类型、原因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建议,以期能给各高校公共卫生管理提供参考。
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世界各地先后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已成为全人类面临的公共卫生安全问题。为防止疫情扩散,全国的高校全部推迟开学,主要原因是高校是人口密集的地方,大部分高校在校师生少则一万人左右,多则达到五六万以上,在人口如此密集的场所内出现流行性疫情或群体性事件后果将不堪设想。因为每一个学生身后就是一个家庭,在独生子女占社会主流的时代,他们的安全是一个家庭的大事,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大事,社会的稳定是一个国家的大事,所以高校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影响范围大,涉及面广,对社会、国家稳定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1.高校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常见的类型与发生的原因
根据统计,我国高校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类型主要有:1、传染病类公共卫生事件;2、食物中毒类公共卫生事件;3、意外伤害类公共卫生事件。
1.1高校传染病类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原因
国内高校学生少则万余,多则五六万,校园相对较小且居住密集,每天学生活动范围相对固定,假如一个学生被感染传染性较强的疾病,短时间内整个学校都会被感染。如2003年的非典型肺炎、甲型流感病毒、2019年下半年开始的新型冠状病毒。不过这类事件的发生与学校的防范意识和防范措施没有直接的关系,因为这是整个社会发生的大型传染性事件,但是这类事件考验高校的预防能力与处理能力。目前高校主要传播有甲型病毒肝炎、感染性腹泻、细菌性腹泻、结核病、呼吸系统感染等等[1],这些事件的发生一是对学校餐厅监管不严格,食堂内有苍蝇、虫子等传染媒介。二是对餐厅工作人员疏于管理,上岗时没有进行严格体检,工作后没有进行定期身体检查,所以不能及时排查出传染病携带者[2]。三是对餐厅食物没有进行严格管理,如有些食物的原材料已经腐烂或者变质,工作人员处理后再做成成品卖掉,有些把当天卖不完的饭菜留到第二天卖掉。四是由于学校公共卫生管理不到位,校内存在大量蚊虫等一些具有传播病毒能力或本身带有病毒的昆虫或动物。这些都具有高傳染性,且传播面广,在狭小的校园内具有较大的危害性
1.2高校食物中毒类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原因
通过对最近几年发生的公共卫生事件调查发现,食物中毒事件在各高校发生率较高。学生主要就餐方式以学校餐厅为主,以学校附近的小餐馆、路边移动摊位为辅,大部分事件都是在校内食堂发生,小部分在校外就餐时发生。如2015年12月,东北大学一部分学生就餐后出现食物中毒;2016年9月,长春工业大学北湖校区部分学生就餐后发生呕吐、拉肚子等病情。2017年广州大学学生就餐后发生腹泻、呕吐等现象。经分析发生在餐厅中毒事件主要由于相关部门监管不严导致,主要有一下几个原因:一是学校把餐厅外包给个体户进行经营。由于自负亏盈,而且学校管理不够完善,经营者会尽量压低成本,这导致在采购、运输、储存、加工等环节出现问题。加之学生在食品安全意识方面意识淡薄,以上几种因素叠加导致高校学生集体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二是有些经营者为了节约成本会把剩饭菜储存到第二天再卖掉,特别在春、夏季节,由于天气炎热,加上保存不善,很容易导致食物变质,学生饮用后容易导致拉肚子、呕吐、中毒等现象。三是学生为了改善生活或者换一下口味,经常去校外路边摊位或者小饭馆内就餐,由于缺乏政府部门的监管,这些地方卫生条件不达标,食物质量很难达到食品安全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容易产生食物中毒事件。
1.3 高校意外伤害类公共卫生事件
在高校中,以下几种意外伤害类事件经常发生。一是实验室爆炸事件。很多理工科院校学生要做大量实验,很多实验项目具有一定危险性,稍有不慎就有危险产生,基本每年都有实验室爆炸的报道,如2015年4月中国矿业大学发生实验室爆炸,2015年12月清华大学实验室发生爆炸致一名学生死亡;2016年9月上海华东大学生物实验室发生爆炸;2017年1月复旦大学化学实验室发生爆炸;2018年北京交通大学实验室发生爆炸致3名学生死亡等等。二是因情感问题自杀事件[3]。进入大学期间,学生逐渐走向成熟,渴望与异性交朋友,这就不可避免的发生感情纠葛,有些学生由于跳不出感情的困惑就选择各种等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三是精神疾病问题。由于家庭原因、就业压力、性格问题导致抑郁,并且长期得不到家人心理安慰与治疗,当病情到达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自杀事件。四是体育伤害类事件。学校内的体育活动,如足球、篮球等一些对抗性体育活动也易造成意外伤害事件。四是聚众打架斗殴类事件。在校大学生血气方刚,并且刚从父母、老师的保护与管教下解放出来,加上心理发展还不够成熟,容易因为一点小事就失去理智发生斗殴事件。
2.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措施
2.1制定科学有效的预案,积极预防突发事件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针对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特点,第一,高校要做好应急预案的制定,预案中要明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程序,明确报告人、报告对象及报告内容。确定学校对新闻媒体的问题。第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制定的预案是否科学有效,依据学校现有条件是否切实可行,要通过演练检验。学生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由于经验与认知能力的不足,容易造成群体性恐慌,因此制定相应的演练方案并进行演练,这样既能检验预防方案的科学性、有效性,还能帮助学生适应突发事件的心理冲击,让学生能安全的度过危机。第三,根据当地与本校常见的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规律适当购置一定数量的应急设备与药品。保证在专业人员到来之前能够控制事态的发展。第四,建立高效、敏捷的监测与预警系统。能够第一时间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做出积极有效的反应,这是避免事态恶化、减少损失的重要一环。 2.2规范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减少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学生的一日三餐,基本上来源于校内餐厅,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做好校内餐厅管理工作。首先要加强食堂安全管理,从餐厅管理者到普通员工,从餐厅内硬件设施到软件设施,从食材的采购、运输、储存、加工到食品的销售,都要有严格的完整程序,让管理者与普通员工时时刻刻心中有标准,心中有畏惧。其次高校管理部门可以选派老师或者学生不定期检查餐厅的食品、卫生等方面,让员工心中时刻紧绷食品安全这根弦,从而扫除食品安全隐患。
2.3加强校园安全、健康教育,减少学员学习、生活中问题的发生
高校应根据本校与兄弟学校往年发生过得事件、事故,建立一套安全教育与管理的长效机制,学校相关管理部门要定期开展专题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对身边各种可能发生的危险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学校教职员工应积极监察学生心理、行为动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或者报告给上级管理部门[4]。学生之间应该在每个班或者更小的群体单位指定学生骨干负责观察学生的思想动向,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活动,宿舍、教室内一些易发生危险的地方,如线路、电器、教学设备等,实验室内的实验仪器、药品等等要定期排查隐患。做到不留一点死角,不放过一点危险。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常以自我为中心,思想起伏波动较大,容易出现思想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应该依托自身的资源成立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室,让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有倾诉的对象,有排解的渠道[5]。学校应该建立健康档案,通过心理健康测试及平时的心理、行为表现评定学生心理健康等级,设立重点人名单,重点跟踪他们的心理动态,及时发现问题,防患于未然。
3.结语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发展动力的主力军,各高校只有把学生培养成一个三观正确,身体健康的合格的人才,才能更好的建设祖国。这就要求各高校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视,从学生生活饮食做起,加强学校食堂的监督管理,保证食品安全。从学生的思想教育做起,开设心理健康咨询室,定期给学员做心理辅导等工作,保证学生心理健康。从学校医疗卫生建设做起,重视学校医院的建设,积极提高校医院的硬件、软件设施,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从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防控机制做起,健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理措施,当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得到快速、有效的处理,减少各方面的损失。
参考文献
[1]李慧,徐桂华.南京某高校2010-2014年大學生因生病住院患者疾病谱分析[J],2015,36(7):1100-1102.
[2]陈东,刘剑,王权,等.辽宁省高职院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信息传播渠道调查[J].卫生职业教育,2015(8):85-87.
[3]张伟,陈华卫.江苏高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状况与策略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报,2011,27(5):87-91.
[4]吴敏.由《“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思考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应对措施[J].江苏预防医学,2017,28(4):471-472.
[5]白银霞,格根图雅,海虎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社区人群的心理变化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5,37(4):295-297.
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世界各地先后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已成为全人类面临的公共卫生安全问题。为防止疫情扩散,全国的高校全部推迟开学,主要原因是高校是人口密集的地方,大部分高校在校师生少则一万人左右,多则达到五六万以上,在人口如此密集的场所内出现流行性疫情或群体性事件后果将不堪设想。因为每一个学生身后就是一个家庭,在独生子女占社会主流的时代,他们的安全是一个家庭的大事,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大事,社会的稳定是一个国家的大事,所以高校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影响范围大,涉及面广,对社会、国家稳定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1.高校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常见的类型与发生的原因
根据统计,我国高校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类型主要有:1、传染病类公共卫生事件;2、食物中毒类公共卫生事件;3、意外伤害类公共卫生事件。
1.1高校传染病类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原因
国内高校学生少则万余,多则五六万,校园相对较小且居住密集,每天学生活动范围相对固定,假如一个学生被感染传染性较强的疾病,短时间内整个学校都会被感染。如2003年的非典型肺炎、甲型流感病毒、2019年下半年开始的新型冠状病毒。不过这类事件的发生与学校的防范意识和防范措施没有直接的关系,因为这是整个社会发生的大型传染性事件,但是这类事件考验高校的预防能力与处理能力。目前高校主要传播有甲型病毒肝炎、感染性腹泻、细菌性腹泻、结核病、呼吸系统感染等等[1],这些事件的发生一是对学校餐厅监管不严格,食堂内有苍蝇、虫子等传染媒介。二是对餐厅工作人员疏于管理,上岗时没有进行严格体检,工作后没有进行定期身体检查,所以不能及时排查出传染病携带者[2]。三是对餐厅食物没有进行严格管理,如有些食物的原材料已经腐烂或者变质,工作人员处理后再做成成品卖掉,有些把当天卖不完的饭菜留到第二天卖掉。四是由于学校公共卫生管理不到位,校内存在大量蚊虫等一些具有传播病毒能力或本身带有病毒的昆虫或动物。这些都具有高傳染性,且传播面广,在狭小的校园内具有较大的危害性
1.2高校食物中毒类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原因
通过对最近几年发生的公共卫生事件调查发现,食物中毒事件在各高校发生率较高。学生主要就餐方式以学校餐厅为主,以学校附近的小餐馆、路边移动摊位为辅,大部分事件都是在校内食堂发生,小部分在校外就餐时发生。如2015年12月,东北大学一部分学生就餐后出现食物中毒;2016年9月,长春工业大学北湖校区部分学生就餐后发生呕吐、拉肚子等病情。2017年广州大学学生就餐后发生腹泻、呕吐等现象。经分析发生在餐厅中毒事件主要由于相关部门监管不严导致,主要有一下几个原因:一是学校把餐厅外包给个体户进行经营。由于自负亏盈,而且学校管理不够完善,经营者会尽量压低成本,这导致在采购、运输、储存、加工等环节出现问题。加之学生在食品安全意识方面意识淡薄,以上几种因素叠加导致高校学生集体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二是有些经营者为了节约成本会把剩饭菜储存到第二天再卖掉,特别在春、夏季节,由于天气炎热,加上保存不善,很容易导致食物变质,学生饮用后容易导致拉肚子、呕吐、中毒等现象。三是学生为了改善生活或者换一下口味,经常去校外路边摊位或者小饭馆内就餐,由于缺乏政府部门的监管,这些地方卫生条件不达标,食物质量很难达到食品安全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容易产生食物中毒事件。
1.3 高校意外伤害类公共卫生事件
在高校中,以下几种意外伤害类事件经常发生。一是实验室爆炸事件。很多理工科院校学生要做大量实验,很多实验项目具有一定危险性,稍有不慎就有危险产生,基本每年都有实验室爆炸的报道,如2015年4月中国矿业大学发生实验室爆炸,2015年12月清华大学实验室发生爆炸致一名学生死亡;2016年9月上海华东大学生物实验室发生爆炸;2017年1月复旦大学化学实验室发生爆炸;2018年北京交通大学实验室发生爆炸致3名学生死亡等等。二是因情感问题自杀事件[3]。进入大学期间,学生逐渐走向成熟,渴望与异性交朋友,这就不可避免的发生感情纠葛,有些学生由于跳不出感情的困惑就选择各种等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三是精神疾病问题。由于家庭原因、就业压力、性格问题导致抑郁,并且长期得不到家人心理安慰与治疗,当病情到达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自杀事件。四是体育伤害类事件。学校内的体育活动,如足球、篮球等一些对抗性体育活动也易造成意外伤害事件。四是聚众打架斗殴类事件。在校大学生血气方刚,并且刚从父母、老师的保护与管教下解放出来,加上心理发展还不够成熟,容易因为一点小事就失去理智发生斗殴事件。
2.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措施
2.1制定科学有效的预案,积极预防突发事件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针对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特点,第一,高校要做好应急预案的制定,预案中要明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程序,明确报告人、报告对象及报告内容。确定学校对新闻媒体的问题。第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制定的预案是否科学有效,依据学校现有条件是否切实可行,要通过演练检验。学生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由于经验与认知能力的不足,容易造成群体性恐慌,因此制定相应的演练方案并进行演练,这样既能检验预防方案的科学性、有效性,还能帮助学生适应突发事件的心理冲击,让学生能安全的度过危机。第三,根据当地与本校常见的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规律适当购置一定数量的应急设备与药品。保证在专业人员到来之前能够控制事态的发展。第四,建立高效、敏捷的监测与预警系统。能够第一时间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做出积极有效的反应,这是避免事态恶化、减少损失的重要一环。 2.2规范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减少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学生的一日三餐,基本上来源于校内餐厅,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做好校内餐厅管理工作。首先要加强食堂安全管理,从餐厅管理者到普通员工,从餐厅内硬件设施到软件设施,从食材的采购、运输、储存、加工到食品的销售,都要有严格的完整程序,让管理者与普通员工时时刻刻心中有标准,心中有畏惧。其次高校管理部门可以选派老师或者学生不定期检查餐厅的食品、卫生等方面,让员工心中时刻紧绷食品安全这根弦,从而扫除食品安全隐患。
2.3加强校园安全、健康教育,减少学员学习、生活中问题的发生
高校应根据本校与兄弟学校往年发生过得事件、事故,建立一套安全教育与管理的长效机制,学校相关管理部门要定期开展专题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对身边各种可能发生的危险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学校教职员工应积极监察学生心理、行为动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或者报告给上级管理部门[4]。学生之间应该在每个班或者更小的群体单位指定学生骨干负责观察学生的思想动向,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活动,宿舍、教室内一些易发生危险的地方,如线路、电器、教学设备等,实验室内的实验仪器、药品等等要定期排查隐患。做到不留一点死角,不放过一点危险。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常以自我为中心,思想起伏波动较大,容易出现思想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应该依托自身的资源成立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室,让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有倾诉的对象,有排解的渠道[5]。学校应该建立健康档案,通过心理健康测试及平时的心理、行为表现评定学生心理健康等级,设立重点人名单,重点跟踪他们的心理动态,及时发现问题,防患于未然。
3.结语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发展动力的主力军,各高校只有把学生培养成一个三观正确,身体健康的合格的人才,才能更好的建设祖国。这就要求各高校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视,从学生生活饮食做起,加强学校食堂的监督管理,保证食品安全。从学生的思想教育做起,开设心理健康咨询室,定期给学员做心理辅导等工作,保证学生心理健康。从学校医疗卫生建设做起,重视学校医院的建设,积极提高校医院的硬件、软件设施,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从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防控机制做起,健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理措施,当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得到快速、有效的处理,减少各方面的损失。
参考文献
[1]李慧,徐桂华.南京某高校2010-2014年大學生因生病住院患者疾病谱分析[J],2015,36(7):1100-1102.
[2]陈东,刘剑,王权,等.辽宁省高职院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信息传播渠道调查[J].卫生职业教育,2015(8):85-87.
[3]张伟,陈华卫.江苏高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状况与策略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报,2011,27(5):87-91.
[4]吴敏.由《“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思考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应对措施[J].江苏预防医学,2017,28(4):471-472.
[5]白银霞,格根图雅,海虎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社区人群的心理变化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5,37(4):295-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