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拼音教学改善了传统拼音教学的弊端,将图片、声音、动画、影像等汇集一体,使教学直观形象化,多元立体化,生动形象地再现学习内容,全方位地调动学生感官,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读准拼音、记住字形,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拼音教学 提高效率
汉语拼音是一种抽象的表音符号,是许多代人智慧的结晶,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成就,是新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成果。《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一个月内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一年级新生正处于从幼儿向儿童时期过渡,他们的理解能力差,记忆与思考等能力不够完善,传统拼音教学与孩子的实际生活联系不大,纠正发音、识记字母、指导书写、教学时间长,孩子们感到枯燥,大大影响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因而汉语拼音教学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第一道难关。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拼音教学改变传统的拼音教学模式,将图片、声音、动画、影像、字母、文字等汇集于一体,生动形象地再现学习内容,使教学直观形象化,多元立体化,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感官,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情趣,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效果。以下为笔者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拼音教学过程中的点滴体会:
一、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趣元素,遵循学生思维发展规律,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CAI课件中生动形象的画面和声响,学生边玩边学,寓教于乐,形成"课伊始,趣亦生;课进行,趣渐浓;课结束,趣犹存"的良好氛围。
如学习复韵母《ao ou iu》一课时,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制作了精美的课件。首先通过生动形象的动画:两个小朋友穿越海洋正去拼音王国的路上,忽然被一个大浪冲击到了一个孤岛上……"怎么办呢?"活动的画面中夹杂着水声、风声、求助声,多种感观创设的情境中,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对解决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学习拼音的有利心理因素被激活了,求知欲在这种情况下自然而然地转向于拼音内容的学习。课进行时,凭借学生已有的良好兴趣,在"两个小朋友翻山越岭"动画展示的同时,学生不由自主的带着"哪两个单韵母宝宝团结起来帮助小朋友解决困难"的兴趣,快速高效的完成了各项教学任务,达到了教学目的,整个过程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巩固了学生所学知识。
二、 模拟示范 读准拼音
《汉语拼音方案》要求:学习普通话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他们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在拼音教学中,由于受方言及学前教育的影响,声母中的鼻音与边音、平舌音与翘舌音,韵母中的前鼻音与后鼻音,一直是教学的难点。我根据它们的发音规律,研究发音的生理特征,制作口腔的纵剖面的发音动画。学生在观察、模仿的基础上,通过动画的演示,找准发音的位置与感觉,通过练习、矫正,学生很容易地掌握发音的要领。如学习"en"与"eng",一个是前鼻音,一个是后鼻音,学生发音时总是分不清,有的甚至不会发音,怎么办?我利用CAI课件了展示"en"与"eng"这两个韵母发音部位的直观图和读音,学生从图上可以很明白地看到发"en"时,是舌尖上顶口腔上颚,利用鼻子发音;发"eng"是舌的中部上顶口腔上部的软腭处,利用鼻子发音。
学生在学习拼读时要掌握声母与韵母相拼、三拼音的拼读方法与技巧。在教学声母与韵母拼读时,我设计了"小猴推字母"的动画,设计中注意了推声母的速度要快,推韵母的速度要慢,然后揭示"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的拼读规则。学生将动画的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通过练习、内化形成熟练的技能。
三、 再现过程 记忆音形
信息技术利用计算机融图、文、声、像于一体的特点,把枯燥乏味的拼音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加深了学生对汉语拼音字母的形和音的记忆,从而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在"b、p、m、f"的教学中,学生很容易把b和d、p和q搞混淆。在区分b-d时,利用powerpoint中的画图技术,把收音机b的形状用红色笔画出来,然后b就从收音机中慢慢走出来。这样,学生只要记住了收音机的形状,就永远记住了b的半圆在右边,因为图中的收音机的半圆就在右边;在教学d时,我设计了马儿在沙漠上飞奔后留下的脚印以及马儿跑步时"得得"的音响效果,让学生在观看"d"型的马蹄印时,牢记"d"的字型,在听声音时记住"d"的的读音。
利用汉语拼音书写的课件,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在教学中播放动画,引导学生根据动画认清字形,观察字母在四线三格中的位置,书空字母书写的运笔走向,指导在四线三格中规范地书写。如教学"o"时,我先让学生说说"o"的形状是怎样的?(出示课件)并范写:"o"要一笔写成,从右上起笔写成半圆后继续往上写,与起笔处相接。请同学们找一找,"o"住在哪个格子里?请你们把"o"也送回拼音格里,比一比看谁写的好。
四、活跃思维 理解意义
利用信息技术教学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展现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为学生发挥想象、正确理解奠定了基础。利用现代技术进行教学,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动态为静态,化枯燥为生动,从而化难为易。在拼音教学中,一些字母字形上的相似及一些拼写规则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拦路虎"。利用生动活泼的多媒体课件则有利于化难为易,便于学生掌握。
如在教学j、q、x与 ü相拼时要去掉两点的规则时,我制作了课件:戴着小墨镜的小熊和三个带着"j、q、x"头饰的小动物交朋友,它们握手的时候,小熊觉得戴着小墨镜很没礼貌,所以它把小墨镜摘了,从而引出ü和"j、q、x"交朋友时,也要把"小墨镜"摘掉。让书本上静止的图画动起来,更加生动形象,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牢固的掌握读写规则。
五、拓展知识 提高素养
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行学法的迁移,通过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大大增加课堂信息量,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延伸、拓展知识,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将汉语拼音教学和语文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把活动延伸到课外、校外,让学生和同学、家长、邻居小朋友一起进行实践活动,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汉语拼音内容。如利用信息技术拼一拼花名,制作课件把学生带入一座美丽的大花园,花园里各种各样的鲜花竞相开放,红如火,白如雪,黄如金,粉如霞。然后将写着花名的音节卡片发给学生。教师领着学生游花园,每见到一种花,就请手中有此花名的同学上前拼读花名。
信息技术给原本枯燥乏味的拼音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学生能在直观的师生互动氛围中掌握新知,活跃思维,陶冶情感,满腔热忱的投入到汉语拼音的学习之中。因此,我们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学生喜欢的情境,发展多元智慧,使拼音教学融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于一体,让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激情,在各种情境中快乐地学习拼音,享受拼音,使我们的拼音教学活起来,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起到应有的作用。然而,如果教师过多地把精力集中于操作演示,把学生的所有兴趣都吸引到课件中过于直观和热闹的内容上,是不利于引导学生思考的,也不利于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来展开丰富想像的。因此,在使用多媒体技术的同时应把握好"度",合理的运用多媒体的功效,整合传统拼音教学的精华,两者和谐统一,相得益彰,使多媒体技术在拼音教学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新课程教材教法》
[2] 《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网》
[3] 《新理念新课程案例选编》
[4] 《人民教育》
[5] 《小学儿童心理学》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拼音教学 提高效率
汉语拼音是一种抽象的表音符号,是许多代人智慧的结晶,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成就,是新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成果。《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一个月内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一年级新生正处于从幼儿向儿童时期过渡,他们的理解能力差,记忆与思考等能力不够完善,传统拼音教学与孩子的实际生活联系不大,纠正发音、识记字母、指导书写、教学时间长,孩子们感到枯燥,大大影响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因而汉语拼音教学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第一道难关。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拼音教学改变传统的拼音教学模式,将图片、声音、动画、影像、字母、文字等汇集于一体,生动形象地再现学习内容,使教学直观形象化,多元立体化,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感官,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情趣,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效果。以下为笔者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拼音教学过程中的点滴体会:
一、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趣元素,遵循学生思维发展规律,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CAI课件中生动形象的画面和声响,学生边玩边学,寓教于乐,形成"课伊始,趣亦生;课进行,趣渐浓;课结束,趣犹存"的良好氛围。
如学习复韵母《ao ou iu》一课时,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制作了精美的课件。首先通过生动形象的动画:两个小朋友穿越海洋正去拼音王国的路上,忽然被一个大浪冲击到了一个孤岛上……"怎么办呢?"活动的画面中夹杂着水声、风声、求助声,多种感观创设的情境中,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对解决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学习拼音的有利心理因素被激活了,求知欲在这种情况下自然而然地转向于拼音内容的学习。课进行时,凭借学生已有的良好兴趣,在"两个小朋友翻山越岭"动画展示的同时,学生不由自主的带着"哪两个单韵母宝宝团结起来帮助小朋友解决困难"的兴趣,快速高效的完成了各项教学任务,达到了教学目的,整个过程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巩固了学生所学知识。
二、 模拟示范 读准拼音
《汉语拼音方案》要求:学习普通话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他们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在拼音教学中,由于受方言及学前教育的影响,声母中的鼻音与边音、平舌音与翘舌音,韵母中的前鼻音与后鼻音,一直是教学的难点。我根据它们的发音规律,研究发音的生理特征,制作口腔的纵剖面的发音动画。学生在观察、模仿的基础上,通过动画的演示,找准发音的位置与感觉,通过练习、矫正,学生很容易地掌握发音的要领。如学习"en"与"eng",一个是前鼻音,一个是后鼻音,学生发音时总是分不清,有的甚至不会发音,怎么办?我利用CAI课件了展示"en"与"eng"这两个韵母发音部位的直观图和读音,学生从图上可以很明白地看到发"en"时,是舌尖上顶口腔上颚,利用鼻子发音;发"eng"是舌的中部上顶口腔上部的软腭处,利用鼻子发音。
学生在学习拼读时要掌握声母与韵母相拼、三拼音的拼读方法与技巧。在教学声母与韵母拼读时,我设计了"小猴推字母"的动画,设计中注意了推声母的速度要快,推韵母的速度要慢,然后揭示"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的拼读规则。学生将动画的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通过练习、内化形成熟练的技能。
三、 再现过程 记忆音形
信息技术利用计算机融图、文、声、像于一体的特点,把枯燥乏味的拼音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加深了学生对汉语拼音字母的形和音的记忆,从而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在"b、p、m、f"的教学中,学生很容易把b和d、p和q搞混淆。在区分b-d时,利用powerpoint中的画图技术,把收音机b的形状用红色笔画出来,然后b就从收音机中慢慢走出来。这样,学生只要记住了收音机的形状,就永远记住了b的半圆在右边,因为图中的收音机的半圆就在右边;在教学d时,我设计了马儿在沙漠上飞奔后留下的脚印以及马儿跑步时"得得"的音响效果,让学生在观看"d"型的马蹄印时,牢记"d"的字型,在听声音时记住"d"的的读音。
利用汉语拼音书写的课件,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在教学中播放动画,引导学生根据动画认清字形,观察字母在四线三格中的位置,书空字母书写的运笔走向,指导在四线三格中规范地书写。如教学"o"时,我先让学生说说"o"的形状是怎样的?(出示课件)并范写:"o"要一笔写成,从右上起笔写成半圆后继续往上写,与起笔处相接。请同学们找一找,"o"住在哪个格子里?请你们把"o"也送回拼音格里,比一比看谁写的好。
四、活跃思维 理解意义
利用信息技术教学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展现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为学生发挥想象、正确理解奠定了基础。利用现代技术进行教学,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动态为静态,化枯燥为生动,从而化难为易。在拼音教学中,一些字母字形上的相似及一些拼写规则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拦路虎"。利用生动活泼的多媒体课件则有利于化难为易,便于学生掌握。
如在教学j、q、x与 ü相拼时要去掉两点的规则时,我制作了课件:戴着小墨镜的小熊和三个带着"j、q、x"头饰的小动物交朋友,它们握手的时候,小熊觉得戴着小墨镜很没礼貌,所以它把小墨镜摘了,从而引出ü和"j、q、x"交朋友时,也要把"小墨镜"摘掉。让书本上静止的图画动起来,更加生动形象,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牢固的掌握读写规则。
五、拓展知识 提高素养
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行学法的迁移,通过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大大增加课堂信息量,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延伸、拓展知识,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将汉语拼音教学和语文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把活动延伸到课外、校外,让学生和同学、家长、邻居小朋友一起进行实践活动,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汉语拼音内容。如利用信息技术拼一拼花名,制作课件把学生带入一座美丽的大花园,花园里各种各样的鲜花竞相开放,红如火,白如雪,黄如金,粉如霞。然后将写着花名的音节卡片发给学生。教师领着学生游花园,每见到一种花,就请手中有此花名的同学上前拼读花名。
信息技术给原本枯燥乏味的拼音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学生能在直观的师生互动氛围中掌握新知,活跃思维,陶冶情感,满腔热忱的投入到汉语拼音的学习之中。因此,我们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学生喜欢的情境,发展多元智慧,使拼音教学融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于一体,让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激情,在各种情境中快乐地学习拼音,享受拼音,使我们的拼音教学活起来,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起到应有的作用。然而,如果教师过多地把精力集中于操作演示,把学生的所有兴趣都吸引到课件中过于直观和热闹的内容上,是不利于引导学生思考的,也不利于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来展开丰富想像的。因此,在使用多媒体技术的同时应把握好"度",合理的运用多媒体的功效,整合传统拼音教学的精华,两者和谐统一,相得益彰,使多媒体技术在拼音教学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新课程教材教法》
[2] 《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网》
[3] 《新理念新课程案例选编》
[4] 《人民教育》
[5] 《小学儿童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