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一座希腊古墓的发掘再度引发全球关注,一些人希望墓主是亚历山大大帝。其实不管此墓墓主是谁,人们的兴趣点都更在于亚历山大家族的传奇故事。
2012年,在希腊中北部古城塞萨洛尼基附近,考古学家开始对一座大型墓葬进行发掘。当时,这里就因有传言称这是亚历山大大帝(即亚历山大三世,以下简称亚历山大)的陵墓而引起不小的关注。2014年8月,这里引起全球性的更大关注,原因是考古学家在这里取得了一些惊人的新发现,其中包括发现了保卫这座大墓的两座狮身人面像。与此同时,此墓年代被测定在公元前325年~公元前300年,而亚历山大死于公元前323年。根据这一点和此墓葬的规模,有关墓主是否就是亚历山大的猜测再度兴起。那么,这究竟是怎样一座古墓?人们为什么要猜测墓主是亚历山大?亚历山大及其家族为什么会引起人们如此大的兴趣?
墓主是谁?
人们最希望是亚历山大
在塞萨洛尼基以东大约160千米处,古城安菲波利斯废墟附近,有一座名叫卡斯塔的小山,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坟堆(称为卡斯塔大墓,也称安菲波利斯大墓)。卡斯塔大墓的墓室结构总长度为15米,宽度为4.5米,是发现于希腊的最大墓葬之一。从古墓被发现以后,这里持续引发关注,因为从这个被当地人称为“王后墓”的坟堆中逐渐浮现出三间拱顶墓室,第一间墓室(即前室)的地面上有生动的彩石拼图(在红色背景中用小块大理石拼出)——宙斯(希腊神话中的主神)之女珀尔塞福涅被冥王哈德斯劫持,娶作冥后。在亚历山大出生地佩拉宫也有这样的镶嵌画,它们都很昂贵,并非只要有钱就能拥有。此外,墓室内壁上还有已经褪色的壁画。考古学家从这些线索判断,墓主一定是一个地位很显赫的人物。第二间墓室(中间墓室)的门口立着惊人的大理石女像柱,有考古学家推测其作用是阻挡入侵者进入主墓室。
2014年11月,更轰动的消息传出:第三间墓室地下发现了一个大墓穴,其中有一具棺椁和散落开的一个人的骨骸。虽然卡斯塔大墓终于浮现出人们期待已久的墓主,但这带来了更多谜题。最大谜题之一是:如此一座宏大(事实上,它是希腊北部最大的墓葬)、奢华、明显建于公元前4世纪,而且此后长时间存在的墓葬,却为什么没有留下任何历史记录?不仅此墓的围墙长达497米,而且组成墓墙的大理石经过精雕细刻。如此建制的墓葬,不可能不引起当时的旅行作家和文人雅士关注。然而,没有任何古代作者提到过安菲波利斯城外的王陵,也没有提到曾经矗立在这里的巨型狮身人面像(这本身就很值得大书特书)。没有任何有关墓主的文字记载传承至今,但当地人对此墓的称呼——“王后墓”,也耐人寻味:这个叫法是否正是已传承了超过两千年的历史记忆的碎片呢?
有一个奥秘至少已被澄清。希腊文物部门2014年11月29日宣布,在距离卡斯塔山好几千米外发现的石雕狮身人面像和数十张大理石板,明显是被英国军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搬到那里的。当时,英国人想把这些东西带回英国。但就在他们搬运时,奥地利和保加利亚的军队袭击了他们,最终把他们赶跑。就这样,由当时的狮身人面像残块重建的雕像在那里孤零零地站到了今天。另一些石板(其中一些刻有希腊文铭文)最终散落在附近的一条河边(或河里),大约80年前被用来修建大坝了。
卡斯塔大墓中发现的人骨最耐人寻味。这些骨骸分布于内衬石头的长方形棺椁内外。棺椁位于第三间拱顶墓室(8米高)地面下的墓穴里。墓穴中散落着铁钉、铜钉以及来自棺椁内的骨雕和玻璃饰品。最初的检测显示,墓主是一名男性,中等身高,头发为红色或褐色,眼睛可能为蓝色,肤色可能较白。有史料显示亚历山大有蓝色的眼睛和金色或红色的头发。但历史记载也好,镶嵌画也好,不见得反映的都是真实情况。例如,当时一项记载中说亚历山大的头发为金色或赤褐色,佩拉宫(亚历山大出生地)一幅镶嵌画上则显示他的头发为红色,但一些古罗马作者的作品中却说他的头发是黄色的。有关专家后来宣布,由于墓主的盆骨严重碎裂,他们短时间内无法根据它来确定墓主的性别。而对于考古人员来说通常最有用的陪葬品,在很久以前就被盗走,只留下一堆碎骨,以及当初装饰木棺(如今早已分解掉)用的玻璃饰物。
迄今为止的考古发现,均未否定考古学家对这座墓葬年代的初步判定——公元前4世纪的最后25年(公元前325年~公元前300年)。亚历山大的死亡时间的确在这个时间段内,但要想最终证实这就是他的墓葬则很难,因为目前在墓室中未发现任何贵重的陪葬物或武器。因此虽然能肯定墓主地位很高,但不能肯定墓主是将领,也就不能肯定墓主是亚历山大。
从未经盗墓的马其顿古墓葬可以看出,高阶军官墓葬中都有盾、剑、胸甲、头盔、护胫及其他军人用具陪葬,陪葬品用黄金容器或铜器具盛放。尽管卡斯塔大墓中并未发现任何这类陪葬品,却有考古学家猜测,当初墓中有这样的陪葬品,但因为这座陵墓明显遭遇过多次盗墓,所以这些陪葬物均被盗走。如果当初墓中的确有这些陪葬物,就能证实墓主的军人身份,或许还能证明墓主就是亚历山大本人。
上述推测无疑有些牵强附会,但只要一提起亚历山大的名字,现代希腊人的脉搏就会加快,而今天的马其顿(这里指马其顿共和国)人也是如此,因为他们都把亚历山大视为自己民族的英雄。从卡斯塔大墓开始发掘起,许多人就希望墓主正是亚历山大本人。不过,历史证据基本上排除了这种可能性。
多份史料比较一致地表明,亚历山大在征战期间于公元前323年死于巴比伦,死因疑为感染了疟疾或伤寒之类的传染病。其遗体随即被保存在蜂蜜缸中,放上灵车运往其故乡马其顿(今希腊北部的马其顿地区)。但据亚历山大青睐的一名将军说,灵车队在路上被亚历山大手下一名资深将军——托勒密(他为希腊执掌埃及)的部下拦截,亚历山大的遗体被抢走并埋葬于埃及。托勒密的继承者们展示亚历山大的木乃伊长达几个世纪。据说,尤利乌斯·恺撒(罗马共和国末期军事统帅、政治家)在造访亚历山大的木乃伊时,还不小心碰掉了它的鼻子。
根据这些史料,大多数考古学家相信亚历山大的遗体不会被葬在安菲波利斯。他们推测,卡斯塔大墓的墓主是亚历山大的一名直系亲属,例如他的母亲奥林皮娅斯。2014年12月底媒体传出消息说,综合骨骼检查和史料查询等研究结果,卡斯塔大墓的墓主可能是一名中等身高的54岁女性,她应该就是亚历山大的母亲奥林皮娅斯。不过,希腊文物局尚未证实此说法。 希腊文物部门并未浇灭人们对卡斯塔大墓墓主是亚历山大的梦想,声称“任何可能都不排除”。有历史学家指出,亚历山大的遗骸可能移葬过。但如果卡斯塔大墓的墓主并非是亚历山大,那么还有一种可能性是:墓主是他的王后洛葛仙妮。她是亚历山大在国外娶到的一个公主。公元前307年,她在安菲波利斯被杀死。虽然有史料说洛葛仙妮的遗体被葬在埃迦伊(也称埃格,马其顿的仪式性都城,今天希腊村庄维吉娜所在地。距离安菲波利斯大约160千米),但那里并未发现她的遗骸。不过,1979年在那里发现了有可能属于她儿子(即小亚历山大)的墓葬。由此来看,卡斯塔当地人把“王后”与卡斯塔大墓联系起来的理由可能就在于此。
也有考古学家认为,立于墓室顶部的骄傲石狮显示墓主应该是男性,而且是一名战士。如果对卡斯塔大墓的测年结果无误,而且墓主的确是一名男性,那么非亚历山大的墓主候选人就不难确定,因为亚历山大的将军们(他们因为争权夺利和瓦解亚历山大帝国,而集体被称为“继位者们”)在统帅去世后互相打杀。有一种推测认为,卡斯塔大墓墓主可能是尼阿库斯。此人成长于安菲波利斯,公元前325年曾率领亚历山大的舰队从印度河(印度西北部河流)航行到幼发拉底河,途中历经艰险。后来,他娶了亚历山大的一个前情人(她为亚历山大生过一个没有名分的儿子)。虽然没有对尼阿库斯之死或埋葬情况的任何历史记载,但他与安菲波利斯的联系把他排在了非亚历山大的墓主候选人中的第一个。
卡斯塔大墓中发现的遗骨正在接受严格的骨质学和DNA分析。专家们还希望,通过研究骨骸来了解墓主的死因和在世期间的饮食状况。但这些检测能提供多少信息还不清楚。从如此古老的遗骨上通常只能提取一种DNA——线粒体DNA,这种DNA可用于证明母女相传的遗传,但哪里去找墓主候选者的母亲或姐妹却是个大问题。科学家计划对比取自卡斯塔大墓墓主骨骸的DNA和亚历山大之父菲利普二世(简称菲利普,葬于维吉娜)的DNA,但这项工作难度极大,因为骨骸中的遗传材料早已退化。菲利普的遗体曾遭焚烧,而对他的DNA鉴定相对近期才进行,样本很可能已遭到污染,所以DNA鉴定结果并不一定准确。洛葛仙妮的身份或许可通过与其子的遗骸(据说发现于埃迦伊,但又有推测认为实际上是在安菲波利斯)的遗传关联而被证实,但其子的骨骸在被发掘前很可能也被焚烧过,也可能提供不了有用的遗传信息。
科学家在实验室中展开调查工作的同时,碑铭学家和艺术历史学家将仔细检验其他的细微证据:在第二间墓室找到的彩绘人像和希腊文铭文。这些铭文发现于构筑墓室围墙的大理石石块上,它们不一定是大墓原有的。从同时期其他墓葬情况判断,这些证据都不一定能够成为有关墓主身份的直接证据。因此,卡斯塔大墓墓主身份的最终确定恐怕还得花些时间。事实上,就算骨骼学调查能确定死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也不见得能肯定死者究竟是谁。
亚历山大死后,他手下的将军们分割了他的帝国。他们当中的一人——卡山德为了夺得马其顿统治权,处决了亚历山大的三名至亲。但有一种很大的可行性是,亚历山大的继位者中至少有一人曾为自己在安菲波利斯建造过一座豪华陵墓。那么,卡斯塔大墓墓主是否可能是“继位者”当中的一人呢?如果是,又怎么可能不留下任何记载呢?
在各方猜测的墓主候选人中,还有一个人——亚历山大孩提时期的好伙伴和他成人后最亲密的朋友赫费斯提翁。
还有一种推测是,卡斯塔大墓的结构复杂,这个巨大坟堆中可能不止包含一套墓室。1999年的一项地质调查结果显示,这个坟堆下面隐藏着多个石头结构。如果它们也是墓室,那么就算卡斯塔大墓中已被发现的墓主并非是亚历山大,他的遗体也仍然可能最终移葬于这个巨大坟堆里。调查仍在进行中,其结果或许将揭示卡斯塔坟堆里是否还有其他墓室或墓葬。
王室喋血
上演夺权谋杀轮回剧
亚历山大遗体最初葬在埃及几乎毫无疑问,但后来遗体是否移葬过则不肯定,而且亚历山大家族众多成员的埋葬地以及它们所包含的大量历史和遗传信息也不明朗。在安菲波利斯进行的发掘,无疑将为亚历山大及其家族历史增添新的一页。
卡斯塔大墓墓主身份为什么会引起公众如此强烈的兴趣?这首先是因为亚历山大本人及其家族极具传奇色彩。这个深陷于阴谋、血腥与爱情的家族,其实才是吸引公众眼球的真正兴趣点。在亚历山大家族中,国王惨死在自己床上的事情已司空见惯。
要了解这些宫廷阴谋,首先得从亚历山大之父菲利普二世(以下简称菲利普)说起。菲利普于公元前359年在马其顿登基。当时的马其顿是古希腊北部山区的一个小王国,但菲利普雄心勃勃。他把马其顿军队——一帮乌合之众转变成了训练有素的战争机器,而且他还用一种致命的新武器——萨里沙长枪(一种长矛)来武装这支部队。当敌人军队试图靠近菲利普的军队方阵时,这种长矛能有效地遏制敌人。
菲利普是天生的征服者。他率军西进,横扫和恫吓希腊各城邦国,最终将它们全部纳入自己麾下。菲利普也是典型的军人国王,在最激烈的战斗时刻总能见到他的身影。根据传统,马其顿的国王们都会娶多个妻子,目的常常是与强大的邻国进行政治联姻。亚历山大的母亲奥林皮娅斯是摩洛希亚国王的女儿,摩洛希亚的疆土涵盖今天的阿尔巴尼亚。奥林皮娅斯自称是希腊传奇英雄阿基里斯的后代,不过,她只是菲利普的众多老婆之一。据史料记载,她在宫廷里费尽心机想推自己的儿子亚历山大上台。一些古代历史学家甚至相信,她对亚历山大同父异母的哥哥投毒,导致其变成了疯子。她的计谋频频得手。菲利普最终选择了亚历山大作为他的继承人,前提是亚历山大要从著名导师亚里士多德那里接受一流的教育,并且像他那样成为一名英勇的军人。
然而,菲利普的一些心腹手下认为亚历山大有一半外国血统,因而不合法。到了亚历山大十几岁时,菲利普本人也认同了这种观点。于是,他又娶了一名马其顿女子为妻。在一次酒会上,菲利普允许他人公开质疑亚历山大的合法地位。接着,菲利普拔剑指向亚历山大,这是非常严重的羞辱。虽然菲利普后来试图弥补,但他已给自己树立了一个死敌。 公元前336年,菲利普为自己的一个女儿举办豪华婚礼,多名邻国王室成员受邀参加。作为欢宴的一部分,菲利普计划破晓时分在都城埃迦伊的露天大剧场里举行公开庆祝活动。他肩披白色斗篷,昂首阔步走到剧场中央。他的一边是亚历山大,另一边是他新生的儿子(即他新娶的小老婆为他生的儿子)。他让保镖退下,自己及两个儿子在剧场中心接受观众拥戴的欢呼。不料,一名杀手跃出人群,一剑刺向菲利普。现场宾客目瞪口呆。在接踵而至的一片混乱中,杀手鲍萨尼阿斯冲出剧场,跳上事先准备好的马。然而,正当他准备逃离时,却从马背上坠落,菲利普的三名保镖赶上前去将他刺死。
鲍萨尼阿斯是孤身行动吗?一些古文献显示正是如此。它们认为,他刺杀菲利普是由于妒火中烧。古代马其顿的许多男性贵族都是双性恋者,就连菲利普也不例外。他当初把比他小得多的鲍萨尼阿斯霸占为情人,但玩腻后又将其抛弃,甚至允许其他人虐待鲍萨尼阿斯。因此,鲍萨尼阿斯的确有可能为了复仇而谋杀菲利普。
但也有许多线索证明菲利普遇害是一场阴谋。例如,在鲍萨尼阿斯逃往的地点有多匹马待命,若是他单独行动则完全不必如此。一些历史学家相信,鲍萨尼阿斯是被借刀杀人,奥林皮娅斯和亚历山大才是这次谋杀的主谋。事实上,这对母子都被亚历山大羞辱过。此外,他们还担心菲利普会让自己新生的儿子当继承人。阻止此事的唯一办法就是除掉菲利普。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奥林皮娅斯母子可能给鲍萨尼阿斯下毒,操纵了他的心智,蛊惑他谋杀菲利普。
菲利普死后,亚历山大还必须让马其顿宫廷相信他当国王名正言顺。于是,他为父亲举行了一场隆重的葬礼,在一个巨大的柴堆中火化了父亲的遗体,在埃迦伊城郊修建了一座豪华王陵来安葬父王的遗骸。在马其顿贵族眼中,亚历山大安葬父亲的阵势不亚于安葬一名“荷马英雄”。在父亲的陵墓内,亚历山大埋进了一只装着父亲遗骸的金箱子,还有许多王室陪葬品,例如金王冠、金权杖、金胸甲和装饰着黄金及象牙的床。在墓门背后的过道墙上,绘有显示亚历山大和父亲追捕狮子场景的壁画。只有王室才能捕猎狮子,所以亚历山大此举完全是为了彰显自己的执政合理合法。
但是,尽管亚历山大看起来信心十足,他却依然不得不小心提防宫廷里的对手。他下令处死了自己的一名表兄弟和菲利普卫队的一名保镖。他的母亲奥林皮娅斯则负责对付反对他们的贵族妇女。根据至少一份史料,她逼迫菲利普的马其顿小老婆自杀身亡,并谋杀了菲利普的一个女儿。
这样一来就只剩下军队了。亚历山大必须说服马其顿的将军和士兵:我(亚历山大)是和我父亲一样的军队统帅。于是,他参加了一系列征战,镇压巴尔干地区的叛乱,征服底比斯的城邦国,率领军队走向一个又一个胜利。到了21岁时,亚历山大已经牢牢把持住马其顿和希腊,准备征服波斯。
亚历山大把自己的统治范围向南延伸到了埃及,向东扩张到了印度,由此创建了古代世界的最大帝国之一。他的最亲密伙伴就是赫费斯提翁。成年后的赫费斯提翁也成为了一名将军。当他于公元前324年在东部征战期间病亡时,亚历山大悲伤得几近崩溃。据古罗马著名史学家普鲁塔克记载,亚历山大下令处死赫费斯提翁的医生,还屠杀了该地区一个部族的全体成员为赫费斯提翁殉葬。
到了自己33岁命终之时,亚历山大依然身在东方,当时他计划征服阿拉伯地区。真正当上大帝后,与治理国家所需的日理万机相比,他显然更喜欢战场上的拼杀。他娶了至少两个外国妻子,却没给自己的巨大帝国生个合法的儿子,也没怎么考虑谁来继位的问题。在他死于巴比伦之后不久,他的直系亲属均遭诛杀。他的母亲死于马其顿贵族卡山德的无情之手。为了给自己的登基之路扫除一切障碍,卡山德把奥林皮娅斯囚禁起来,最终用石头将其砸死。接着,就像亚历山大自己当初那样,卡山德也着手清除其他敌人。他在安菲波利斯囚禁了亚历山大最重要的外国妻子洛葛仙妮,以及亚历山大的遗腹子。公元前311年,他把这对母子秘密处死。一切都搞定后,卡山德成为马其顿国王,直到公元前297年他死去。
看骨识人
卡斯塔大墓墓主身份的确定主要依靠骨骼检验。那么,骨骼检验为什么能反映出一个人的身高、性别、年龄等情况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了解骨骼学的一些基本知识。
在每个人出生前,其骨架都会开始形成一本独特的“骨骼传记”。随着一个人的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活体骨骼组织不断记录这些“生命信息”。在人死后,骨骼和牙齿通常都不会分解,所以这些信息在一个人死后也得以长期保存。有时候,骨骼证据甚至是有关一个逝者的唯一信息来源。
所有人都有相同的基本骨架结构,对成年人来说都有206块骨头。不过,不同年龄、性别和祖先的人,其骨架特征也不同。骨骼的外形——长、短、扁平或不规则,以及骨骼的内部结构,都是为适应身体功能而形成的。骨骼为肌肉提供附着点,还保护我们的内部脏器,尤其是大脑、脊髓、心脏和肺。
骨骼是由细胞组成的活组织。这些细胞位于由蛋白质和矿物质组成的基质内。这些蛋白质主要是胶原,这些矿物质主要是钙和磷。骨骼的强度主要是靠其中的密质骨,位于密质骨层中间和长骨末端的多孔的松质骨则为骨骼提供营养。在松质骨内部和长骨的中空骨体内部是骨髓。骨髓制造红细胞和白细胞,前者为全身输氧,后者则为我们抗击病菌。在人体需要时,骨髓也储存和释放脂肪。
人体骨骼究竟能持续存在多久?根据环境因素和殡葬习俗的不同,答案可以是几百年,也可以是几千年。
年轻还是年老?
因为牙齿和骨骼的成熟速度很好预测,所以骨架成为一种很好的年龄指征。对于从幼儿到21岁的人来说,牙齿是最准确的年龄指征。对成年人来说,最好的年龄指征则来自骨盆。
宝宝的骨骼从他们还在妈妈的肚子里时就开始生长。出生时,宝宝的骨架尚未完全形成,许多骨骼依然不完整。婴儿出生时,长骨末端主要是软骨,中心骨开始从软骨内部形成。随着孩子长大,骨干越来越长,骨骼逐渐取代软骨骨骺。在全部生长年份中,一层软骨——生长板把每一层骨骺与骨干分隔开。从17岁到25岁,正常生长停止,不同骨骼的发育和结合完成。到这时,人的身高就确定了,骨头数量也比出生时少了许多。 锁骨的发育直到大约25岁才停止,是发育停止最晚的骨骼。通过测量长骨的长度可以估计小孩的年龄,但这种方法只在骨骼停止生长后才有用。女孩的胫骨在16或17岁停止生长,男孩是18或19岁。
骨架在多个方面记录成年人的年龄。头盖骨、耻骨和肋骨末端,都有重要线索。在微观层面,调查人员能看出发生于一生中的骨重建和与年龄有关的骨质破坏。就算在孩子停止生长后,骨重建也会继续。在人的一生中,骨骼会持续制造新的骨单位——密质骨构造的基本单位。显微检查能显示这些改变,其测定出的成年人年龄误差范围是5~10年。比较年轻的成年人的骨单位少而大。较年老者的骨单位较小,骨单位碎片也较多,这是因为新形成的骨单位破坏了旧的骨单位。
在青少年时期,包裹大脑的骨骼沿着颅缝生长到一起。到了成年后,骨重建可能会逐渐消除这些线条,但消除时间因人而异。闭合的颅缝只能给出有关一个人年龄的大概信息。要想确定年龄,则还需用到其他年龄指征。
人在一生中身体所受伤害会影响骨架。脊柱和关节的炎症,或许能反映年龄增长。科学家还识别了有关年龄的其他许多线索,例如肋骨末端以及把它们连接到胸骨上的软骨的外形。对于年轻的成年人来说,肋骨端壁厚而光滑,边缘呈扇形或圆形。对于年长者来说,肋骨端壁薄,边缘比较尖,而且边缘常常有不规则凸起。
是男还是女?
调查人员怎样判断一块骨头或一具骨架是属于一名男性,还是属于一名女性?线索也藏在骨骼里。骨架的总体大小和结实度能提供一些线索。在同一个种族的人群中,男性一般会有更大、更结实的骨骼和关节面,肌肉附着点的骨骼也会发育得更好。骨盆是与性别相关的最佳骨架指征,因为女性为了适应生小孩而演化出特异的骨盆。男女骨盆之间的主要差异是:男性的骨盆上口较窄,呈心形;男性的坐骨切迹较窄;男性两块耻骨结合处的角度较窄。除此之外,女性的髋骨更向外展开。
故乡在何方?
骨骼上有一些特征能反映祖先情况。这些特征中有许多反映了进化过程,其中包括对环境的适应。骨骼细胞的DNA当中保存了这些生物地理信息。这些遗传标记是不同人群随着时间而逐渐积累的变异。DNA有助于把一个人与某个地区联系起来。
通过调查骨骼本身,也能分析祖先起源。头骨表达了从一代传承到另一代的遗传特征。测量头骨所得到的信息与DNA提供的信息类似。通过比较头骨测量数据和来自全世界的人种相关数据,科学家就能评估一个人与某个人种的关联。不过,骨骼颜色不能揭示祖先信息,原因是骨骼颜色受死后因素影响比受在世时的影响更多。以从17世纪到18世纪初的美国印第安人、欧洲人和美国非洲裔为例。美国印第安人有着与身材成比例的较宽的脸和较短但较宽的颅顶。欧洲人的面部特征较直,脸较窄,鼻骨尖而凸出。对于祖先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裔来说,他们的嘴部更凸出,两眼间距更远,鼻孔也较宽。
是人还是动物?
脊椎动物(有骨骼的动物)共享起源。但人类演化自特殊的生活方式,所以人与动物的骨骼在内部结构、密度和形态上都明显不同。科学家很容易区分这种差异,因为有骨骼的动物实在是少之又少——只占4%。
2012年,在希腊中北部古城塞萨洛尼基附近,考古学家开始对一座大型墓葬进行发掘。当时,这里就因有传言称这是亚历山大大帝(即亚历山大三世,以下简称亚历山大)的陵墓而引起不小的关注。2014年8月,这里引起全球性的更大关注,原因是考古学家在这里取得了一些惊人的新发现,其中包括发现了保卫这座大墓的两座狮身人面像。与此同时,此墓年代被测定在公元前325年~公元前300年,而亚历山大死于公元前323年。根据这一点和此墓葬的规模,有关墓主是否就是亚历山大的猜测再度兴起。那么,这究竟是怎样一座古墓?人们为什么要猜测墓主是亚历山大?亚历山大及其家族为什么会引起人们如此大的兴趣?
墓主是谁?
人们最希望是亚历山大
在塞萨洛尼基以东大约160千米处,古城安菲波利斯废墟附近,有一座名叫卡斯塔的小山,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坟堆(称为卡斯塔大墓,也称安菲波利斯大墓)。卡斯塔大墓的墓室结构总长度为15米,宽度为4.5米,是发现于希腊的最大墓葬之一。从古墓被发现以后,这里持续引发关注,因为从这个被当地人称为“王后墓”的坟堆中逐渐浮现出三间拱顶墓室,第一间墓室(即前室)的地面上有生动的彩石拼图(在红色背景中用小块大理石拼出)——宙斯(希腊神话中的主神)之女珀尔塞福涅被冥王哈德斯劫持,娶作冥后。在亚历山大出生地佩拉宫也有这样的镶嵌画,它们都很昂贵,并非只要有钱就能拥有。此外,墓室内壁上还有已经褪色的壁画。考古学家从这些线索判断,墓主一定是一个地位很显赫的人物。第二间墓室(中间墓室)的门口立着惊人的大理石女像柱,有考古学家推测其作用是阻挡入侵者进入主墓室。
2014年11月,更轰动的消息传出:第三间墓室地下发现了一个大墓穴,其中有一具棺椁和散落开的一个人的骨骸。虽然卡斯塔大墓终于浮现出人们期待已久的墓主,但这带来了更多谜题。最大谜题之一是:如此一座宏大(事实上,它是希腊北部最大的墓葬)、奢华、明显建于公元前4世纪,而且此后长时间存在的墓葬,却为什么没有留下任何历史记录?不仅此墓的围墙长达497米,而且组成墓墙的大理石经过精雕细刻。如此建制的墓葬,不可能不引起当时的旅行作家和文人雅士关注。然而,没有任何古代作者提到过安菲波利斯城外的王陵,也没有提到曾经矗立在这里的巨型狮身人面像(这本身就很值得大书特书)。没有任何有关墓主的文字记载传承至今,但当地人对此墓的称呼——“王后墓”,也耐人寻味:这个叫法是否正是已传承了超过两千年的历史记忆的碎片呢?
有一个奥秘至少已被澄清。希腊文物部门2014年11月29日宣布,在距离卡斯塔山好几千米外发现的石雕狮身人面像和数十张大理石板,明显是被英国军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搬到那里的。当时,英国人想把这些东西带回英国。但就在他们搬运时,奥地利和保加利亚的军队袭击了他们,最终把他们赶跑。就这样,由当时的狮身人面像残块重建的雕像在那里孤零零地站到了今天。另一些石板(其中一些刻有希腊文铭文)最终散落在附近的一条河边(或河里),大约80年前被用来修建大坝了。
卡斯塔大墓中发现的人骨最耐人寻味。这些骨骸分布于内衬石头的长方形棺椁内外。棺椁位于第三间拱顶墓室(8米高)地面下的墓穴里。墓穴中散落着铁钉、铜钉以及来自棺椁内的骨雕和玻璃饰品。最初的检测显示,墓主是一名男性,中等身高,头发为红色或褐色,眼睛可能为蓝色,肤色可能较白。有史料显示亚历山大有蓝色的眼睛和金色或红色的头发。但历史记载也好,镶嵌画也好,不见得反映的都是真实情况。例如,当时一项记载中说亚历山大的头发为金色或赤褐色,佩拉宫(亚历山大出生地)一幅镶嵌画上则显示他的头发为红色,但一些古罗马作者的作品中却说他的头发是黄色的。有关专家后来宣布,由于墓主的盆骨严重碎裂,他们短时间内无法根据它来确定墓主的性别。而对于考古人员来说通常最有用的陪葬品,在很久以前就被盗走,只留下一堆碎骨,以及当初装饰木棺(如今早已分解掉)用的玻璃饰物。
迄今为止的考古发现,均未否定考古学家对这座墓葬年代的初步判定——公元前4世纪的最后25年(公元前325年~公元前300年)。亚历山大的死亡时间的确在这个时间段内,但要想最终证实这就是他的墓葬则很难,因为目前在墓室中未发现任何贵重的陪葬物或武器。因此虽然能肯定墓主地位很高,但不能肯定墓主是将领,也就不能肯定墓主是亚历山大。
从未经盗墓的马其顿古墓葬可以看出,高阶军官墓葬中都有盾、剑、胸甲、头盔、护胫及其他军人用具陪葬,陪葬品用黄金容器或铜器具盛放。尽管卡斯塔大墓中并未发现任何这类陪葬品,却有考古学家猜测,当初墓中有这样的陪葬品,但因为这座陵墓明显遭遇过多次盗墓,所以这些陪葬物均被盗走。如果当初墓中的确有这些陪葬物,就能证实墓主的军人身份,或许还能证明墓主就是亚历山大本人。
上述推测无疑有些牵强附会,但只要一提起亚历山大的名字,现代希腊人的脉搏就会加快,而今天的马其顿(这里指马其顿共和国)人也是如此,因为他们都把亚历山大视为自己民族的英雄。从卡斯塔大墓开始发掘起,许多人就希望墓主正是亚历山大本人。不过,历史证据基本上排除了这种可能性。
多份史料比较一致地表明,亚历山大在征战期间于公元前323年死于巴比伦,死因疑为感染了疟疾或伤寒之类的传染病。其遗体随即被保存在蜂蜜缸中,放上灵车运往其故乡马其顿(今希腊北部的马其顿地区)。但据亚历山大青睐的一名将军说,灵车队在路上被亚历山大手下一名资深将军——托勒密(他为希腊执掌埃及)的部下拦截,亚历山大的遗体被抢走并埋葬于埃及。托勒密的继承者们展示亚历山大的木乃伊长达几个世纪。据说,尤利乌斯·恺撒(罗马共和国末期军事统帅、政治家)在造访亚历山大的木乃伊时,还不小心碰掉了它的鼻子。
根据这些史料,大多数考古学家相信亚历山大的遗体不会被葬在安菲波利斯。他们推测,卡斯塔大墓的墓主是亚历山大的一名直系亲属,例如他的母亲奥林皮娅斯。2014年12月底媒体传出消息说,综合骨骼检查和史料查询等研究结果,卡斯塔大墓的墓主可能是一名中等身高的54岁女性,她应该就是亚历山大的母亲奥林皮娅斯。不过,希腊文物局尚未证实此说法。 希腊文物部门并未浇灭人们对卡斯塔大墓墓主是亚历山大的梦想,声称“任何可能都不排除”。有历史学家指出,亚历山大的遗骸可能移葬过。但如果卡斯塔大墓的墓主并非是亚历山大,那么还有一种可能性是:墓主是他的王后洛葛仙妮。她是亚历山大在国外娶到的一个公主。公元前307年,她在安菲波利斯被杀死。虽然有史料说洛葛仙妮的遗体被葬在埃迦伊(也称埃格,马其顿的仪式性都城,今天希腊村庄维吉娜所在地。距离安菲波利斯大约160千米),但那里并未发现她的遗骸。不过,1979年在那里发现了有可能属于她儿子(即小亚历山大)的墓葬。由此来看,卡斯塔当地人把“王后”与卡斯塔大墓联系起来的理由可能就在于此。
也有考古学家认为,立于墓室顶部的骄傲石狮显示墓主应该是男性,而且是一名战士。如果对卡斯塔大墓的测年结果无误,而且墓主的确是一名男性,那么非亚历山大的墓主候选人就不难确定,因为亚历山大的将军们(他们因为争权夺利和瓦解亚历山大帝国,而集体被称为“继位者们”)在统帅去世后互相打杀。有一种推测认为,卡斯塔大墓墓主可能是尼阿库斯。此人成长于安菲波利斯,公元前325年曾率领亚历山大的舰队从印度河(印度西北部河流)航行到幼发拉底河,途中历经艰险。后来,他娶了亚历山大的一个前情人(她为亚历山大生过一个没有名分的儿子)。虽然没有对尼阿库斯之死或埋葬情况的任何历史记载,但他与安菲波利斯的联系把他排在了非亚历山大的墓主候选人中的第一个。
卡斯塔大墓中发现的遗骨正在接受严格的骨质学和DNA分析。专家们还希望,通过研究骨骸来了解墓主的死因和在世期间的饮食状况。但这些检测能提供多少信息还不清楚。从如此古老的遗骨上通常只能提取一种DNA——线粒体DNA,这种DNA可用于证明母女相传的遗传,但哪里去找墓主候选者的母亲或姐妹却是个大问题。科学家计划对比取自卡斯塔大墓墓主骨骸的DNA和亚历山大之父菲利普二世(简称菲利普,葬于维吉娜)的DNA,但这项工作难度极大,因为骨骸中的遗传材料早已退化。菲利普的遗体曾遭焚烧,而对他的DNA鉴定相对近期才进行,样本很可能已遭到污染,所以DNA鉴定结果并不一定准确。洛葛仙妮的身份或许可通过与其子的遗骸(据说发现于埃迦伊,但又有推测认为实际上是在安菲波利斯)的遗传关联而被证实,但其子的骨骸在被发掘前很可能也被焚烧过,也可能提供不了有用的遗传信息。
科学家在实验室中展开调查工作的同时,碑铭学家和艺术历史学家将仔细检验其他的细微证据:在第二间墓室找到的彩绘人像和希腊文铭文。这些铭文发现于构筑墓室围墙的大理石石块上,它们不一定是大墓原有的。从同时期其他墓葬情况判断,这些证据都不一定能够成为有关墓主身份的直接证据。因此,卡斯塔大墓墓主身份的最终确定恐怕还得花些时间。事实上,就算骨骼学调查能确定死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也不见得能肯定死者究竟是谁。
亚历山大死后,他手下的将军们分割了他的帝国。他们当中的一人——卡山德为了夺得马其顿统治权,处决了亚历山大的三名至亲。但有一种很大的可行性是,亚历山大的继位者中至少有一人曾为自己在安菲波利斯建造过一座豪华陵墓。那么,卡斯塔大墓墓主是否可能是“继位者”当中的一人呢?如果是,又怎么可能不留下任何记载呢?
在各方猜测的墓主候选人中,还有一个人——亚历山大孩提时期的好伙伴和他成人后最亲密的朋友赫费斯提翁。
还有一种推测是,卡斯塔大墓的结构复杂,这个巨大坟堆中可能不止包含一套墓室。1999年的一项地质调查结果显示,这个坟堆下面隐藏着多个石头结构。如果它们也是墓室,那么就算卡斯塔大墓中已被发现的墓主并非是亚历山大,他的遗体也仍然可能最终移葬于这个巨大坟堆里。调查仍在进行中,其结果或许将揭示卡斯塔坟堆里是否还有其他墓室或墓葬。
王室喋血
上演夺权谋杀轮回剧
亚历山大遗体最初葬在埃及几乎毫无疑问,但后来遗体是否移葬过则不肯定,而且亚历山大家族众多成员的埋葬地以及它们所包含的大量历史和遗传信息也不明朗。在安菲波利斯进行的发掘,无疑将为亚历山大及其家族历史增添新的一页。
卡斯塔大墓墓主身份为什么会引起公众如此强烈的兴趣?这首先是因为亚历山大本人及其家族极具传奇色彩。这个深陷于阴谋、血腥与爱情的家族,其实才是吸引公众眼球的真正兴趣点。在亚历山大家族中,国王惨死在自己床上的事情已司空见惯。
要了解这些宫廷阴谋,首先得从亚历山大之父菲利普二世(以下简称菲利普)说起。菲利普于公元前359年在马其顿登基。当时的马其顿是古希腊北部山区的一个小王国,但菲利普雄心勃勃。他把马其顿军队——一帮乌合之众转变成了训练有素的战争机器,而且他还用一种致命的新武器——萨里沙长枪(一种长矛)来武装这支部队。当敌人军队试图靠近菲利普的军队方阵时,这种长矛能有效地遏制敌人。
菲利普是天生的征服者。他率军西进,横扫和恫吓希腊各城邦国,最终将它们全部纳入自己麾下。菲利普也是典型的军人国王,在最激烈的战斗时刻总能见到他的身影。根据传统,马其顿的国王们都会娶多个妻子,目的常常是与强大的邻国进行政治联姻。亚历山大的母亲奥林皮娅斯是摩洛希亚国王的女儿,摩洛希亚的疆土涵盖今天的阿尔巴尼亚。奥林皮娅斯自称是希腊传奇英雄阿基里斯的后代,不过,她只是菲利普的众多老婆之一。据史料记载,她在宫廷里费尽心机想推自己的儿子亚历山大上台。一些古代历史学家甚至相信,她对亚历山大同父异母的哥哥投毒,导致其变成了疯子。她的计谋频频得手。菲利普最终选择了亚历山大作为他的继承人,前提是亚历山大要从著名导师亚里士多德那里接受一流的教育,并且像他那样成为一名英勇的军人。
然而,菲利普的一些心腹手下认为亚历山大有一半外国血统,因而不合法。到了亚历山大十几岁时,菲利普本人也认同了这种观点。于是,他又娶了一名马其顿女子为妻。在一次酒会上,菲利普允许他人公开质疑亚历山大的合法地位。接着,菲利普拔剑指向亚历山大,这是非常严重的羞辱。虽然菲利普后来试图弥补,但他已给自己树立了一个死敌。 公元前336年,菲利普为自己的一个女儿举办豪华婚礼,多名邻国王室成员受邀参加。作为欢宴的一部分,菲利普计划破晓时分在都城埃迦伊的露天大剧场里举行公开庆祝活动。他肩披白色斗篷,昂首阔步走到剧场中央。他的一边是亚历山大,另一边是他新生的儿子(即他新娶的小老婆为他生的儿子)。他让保镖退下,自己及两个儿子在剧场中心接受观众拥戴的欢呼。不料,一名杀手跃出人群,一剑刺向菲利普。现场宾客目瞪口呆。在接踵而至的一片混乱中,杀手鲍萨尼阿斯冲出剧场,跳上事先准备好的马。然而,正当他准备逃离时,却从马背上坠落,菲利普的三名保镖赶上前去将他刺死。
鲍萨尼阿斯是孤身行动吗?一些古文献显示正是如此。它们认为,他刺杀菲利普是由于妒火中烧。古代马其顿的许多男性贵族都是双性恋者,就连菲利普也不例外。他当初把比他小得多的鲍萨尼阿斯霸占为情人,但玩腻后又将其抛弃,甚至允许其他人虐待鲍萨尼阿斯。因此,鲍萨尼阿斯的确有可能为了复仇而谋杀菲利普。
但也有许多线索证明菲利普遇害是一场阴谋。例如,在鲍萨尼阿斯逃往的地点有多匹马待命,若是他单独行动则完全不必如此。一些历史学家相信,鲍萨尼阿斯是被借刀杀人,奥林皮娅斯和亚历山大才是这次谋杀的主谋。事实上,这对母子都被亚历山大羞辱过。此外,他们还担心菲利普会让自己新生的儿子当继承人。阻止此事的唯一办法就是除掉菲利普。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奥林皮娅斯母子可能给鲍萨尼阿斯下毒,操纵了他的心智,蛊惑他谋杀菲利普。
菲利普死后,亚历山大还必须让马其顿宫廷相信他当国王名正言顺。于是,他为父亲举行了一场隆重的葬礼,在一个巨大的柴堆中火化了父亲的遗体,在埃迦伊城郊修建了一座豪华王陵来安葬父王的遗骸。在马其顿贵族眼中,亚历山大安葬父亲的阵势不亚于安葬一名“荷马英雄”。在父亲的陵墓内,亚历山大埋进了一只装着父亲遗骸的金箱子,还有许多王室陪葬品,例如金王冠、金权杖、金胸甲和装饰着黄金及象牙的床。在墓门背后的过道墙上,绘有显示亚历山大和父亲追捕狮子场景的壁画。只有王室才能捕猎狮子,所以亚历山大此举完全是为了彰显自己的执政合理合法。
但是,尽管亚历山大看起来信心十足,他却依然不得不小心提防宫廷里的对手。他下令处死了自己的一名表兄弟和菲利普卫队的一名保镖。他的母亲奥林皮娅斯则负责对付反对他们的贵族妇女。根据至少一份史料,她逼迫菲利普的马其顿小老婆自杀身亡,并谋杀了菲利普的一个女儿。
这样一来就只剩下军队了。亚历山大必须说服马其顿的将军和士兵:我(亚历山大)是和我父亲一样的军队统帅。于是,他参加了一系列征战,镇压巴尔干地区的叛乱,征服底比斯的城邦国,率领军队走向一个又一个胜利。到了21岁时,亚历山大已经牢牢把持住马其顿和希腊,准备征服波斯。
亚历山大把自己的统治范围向南延伸到了埃及,向东扩张到了印度,由此创建了古代世界的最大帝国之一。他的最亲密伙伴就是赫费斯提翁。成年后的赫费斯提翁也成为了一名将军。当他于公元前324年在东部征战期间病亡时,亚历山大悲伤得几近崩溃。据古罗马著名史学家普鲁塔克记载,亚历山大下令处死赫费斯提翁的医生,还屠杀了该地区一个部族的全体成员为赫费斯提翁殉葬。
到了自己33岁命终之时,亚历山大依然身在东方,当时他计划征服阿拉伯地区。真正当上大帝后,与治理国家所需的日理万机相比,他显然更喜欢战场上的拼杀。他娶了至少两个外国妻子,却没给自己的巨大帝国生个合法的儿子,也没怎么考虑谁来继位的问题。在他死于巴比伦之后不久,他的直系亲属均遭诛杀。他的母亲死于马其顿贵族卡山德的无情之手。为了给自己的登基之路扫除一切障碍,卡山德把奥林皮娅斯囚禁起来,最终用石头将其砸死。接着,就像亚历山大自己当初那样,卡山德也着手清除其他敌人。他在安菲波利斯囚禁了亚历山大最重要的外国妻子洛葛仙妮,以及亚历山大的遗腹子。公元前311年,他把这对母子秘密处死。一切都搞定后,卡山德成为马其顿国王,直到公元前297年他死去。
看骨识人
卡斯塔大墓墓主身份的确定主要依靠骨骼检验。那么,骨骼检验为什么能反映出一个人的身高、性别、年龄等情况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了解骨骼学的一些基本知识。
在每个人出生前,其骨架都会开始形成一本独特的“骨骼传记”。随着一个人的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活体骨骼组织不断记录这些“生命信息”。在人死后,骨骼和牙齿通常都不会分解,所以这些信息在一个人死后也得以长期保存。有时候,骨骼证据甚至是有关一个逝者的唯一信息来源。
所有人都有相同的基本骨架结构,对成年人来说都有206块骨头。不过,不同年龄、性别和祖先的人,其骨架特征也不同。骨骼的外形——长、短、扁平或不规则,以及骨骼的内部结构,都是为适应身体功能而形成的。骨骼为肌肉提供附着点,还保护我们的内部脏器,尤其是大脑、脊髓、心脏和肺。
骨骼是由细胞组成的活组织。这些细胞位于由蛋白质和矿物质组成的基质内。这些蛋白质主要是胶原,这些矿物质主要是钙和磷。骨骼的强度主要是靠其中的密质骨,位于密质骨层中间和长骨末端的多孔的松质骨则为骨骼提供营养。在松质骨内部和长骨的中空骨体内部是骨髓。骨髓制造红细胞和白细胞,前者为全身输氧,后者则为我们抗击病菌。在人体需要时,骨髓也储存和释放脂肪。
人体骨骼究竟能持续存在多久?根据环境因素和殡葬习俗的不同,答案可以是几百年,也可以是几千年。
年轻还是年老?
因为牙齿和骨骼的成熟速度很好预测,所以骨架成为一种很好的年龄指征。对于从幼儿到21岁的人来说,牙齿是最准确的年龄指征。对成年人来说,最好的年龄指征则来自骨盆。
宝宝的骨骼从他们还在妈妈的肚子里时就开始生长。出生时,宝宝的骨架尚未完全形成,许多骨骼依然不完整。婴儿出生时,长骨末端主要是软骨,中心骨开始从软骨内部形成。随着孩子长大,骨干越来越长,骨骼逐渐取代软骨骨骺。在全部生长年份中,一层软骨——生长板把每一层骨骺与骨干分隔开。从17岁到25岁,正常生长停止,不同骨骼的发育和结合完成。到这时,人的身高就确定了,骨头数量也比出生时少了许多。 锁骨的发育直到大约25岁才停止,是发育停止最晚的骨骼。通过测量长骨的长度可以估计小孩的年龄,但这种方法只在骨骼停止生长后才有用。女孩的胫骨在16或17岁停止生长,男孩是18或19岁。
骨架在多个方面记录成年人的年龄。头盖骨、耻骨和肋骨末端,都有重要线索。在微观层面,调查人员能看出发生于一生中的骨重建和与年龄有关的骨质破坏。就算在孩子停止生长后,骨重建也会继续。在人的一生中,骨骼会持续制造新的骨单位——密质骨构造的基本单位。显微检查能显示这些改变,其测定出的成年人年龄误差范围是5~10年。比较年轻的成年人的骨单位少而大。较年老者的骨单位较小,骨单位碎片也较多,这是因为新形成的骨单位破坏了旧的骨单位。
在青少年时期,包裹大脑的骨骼沿着颅缝生长到一起。到了成年后,骨重建可能会逐渐消除这些线条,但消除时间因人而异。闭合的颅缝只能给出有关一个人年龄的大概信息。要想确定年龄,则还需用到其他年龄指征。
人在一生中身体所受伤害会影响骨架。脊柱和关节的炎症,或许能反映年龄增长。科学家还识别了有关年龄的其他许多线索,例如肋骨末端以及把它们连接到胸骨上的软骨的外形。对于年轻的成年人来说,肋骨端壁厚而光滑,边缘呈扇形或圆形。对于年长者来说,肋骨端壁薄,边缘比较尖,而且边缘常常有不规则凸起。
是男还是女?
调查人员怎样判断一块骨头或一具骨架是属于一名男性,还是属于一名女性?线索也藏在骨骼里。骨架的总体大小和结实度能提供一些线索。在同一个种族的人群中,男性一般会有更大、更结实的骨骼和关节面,肌肉附着点的骨骼也会发育得更好。骨盆是与性别相关的最佳骨架指征,因为女性为了适应生小孩而演化出特异的骨盆。男女骨盆之间的主要差异是:男性的骨盆上口较窄,呈心形;男性的坐骨切迹较窄;男性两块耻骨结合处的角度较窄。除此之外,女性的髋骨更向外展开。
故乡在何方?
骨骼上有一些特征能反映祖先情况。这些特征中有许多反映了进化过程,其中包括对环境的适应。骨骼细胞的DNA当中保存了这些生物地理信息。这些遗传标记是不同人群随着时间而逐渐积累的变异。DNA有助于把一个人与某个地区联系起来。
通过调查骨骼本身,也能分析祖先起源。头骨表达了从一代传承到另一代的遗传特征。测量头骨所得到的信息与DNA提供的信息类似。通过比较头骨测量数据和来自全世界的人种相关数据,科学家就能评估一个人与某个人种的关联。不过,骨骼颜色不能揭示祖先信息,原因是骨骼颜色受死后因素影响比受在世时的影响更多。以从17世纪到18世纪初的美国印第安人、欧洲人和美国非洲裔为例。美国印第安人有着与身材成比例的较宽的脸和较短但较宽的颅顶。欧洲人的面部特征较直,脸较窄,鼻骨尖而凸出。对于祖先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裔来说,他们的嘴部更凸出,两眼间距更远,鼻孔也较宽。
是人还是动物?
脊椎动物(有骨骼的动物)共享起源。但人类演化自特殊的生活方式,所以人与动物的骨骼在内部结构、密度和形态上都明显不同。科学家很容易区分这种差异,因为有骨骼的动物实在是少之又少——只占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