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立足于教师对教材的精细使用,依据课程标准对教材内容进行精心的编排设计,并以“实用”为宗旨,精选并巧妙运用史料,引导学生通过精读细读教材,逐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逐步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学懂弄通,启发思维,上“灵动”的初中历史课。
关键词:教材;阅读;史料;巧用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了解多种历史呈现方式,包括文献材料、图片、图表、实物等,提高历史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形成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一定的历史情景想象。”并且,要求学生“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逐步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可以这样理解,教学素材的选用,既是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学目标达成的重要前提。对素材的充分阅读、观察和理解,则是学生学习目标达成和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
然而,为了符合新课程提倡的“用教材教”理念,避免过去的“教教材”弊端,越来越多的初中历史课堂上更注重加大补充史料的数量。久而久之,反而把学生人手一本的教材(教科书)中的内容弱化了。须知教材是覆盖面最广的阅读材料,也是编写专家团队反复研讨精挑细选编排设计的成果。教材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有对历史的概括和解释,也有文字史料、图片、地图和表格等辅助材料,文字表达和材料呈现的方式都比较适合初中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可以说,作为拥有最广泛读者的历史著作,教材的重要性应该得到更加充分的认识,教材中的史料应该被更巧妙充分的运用。
学生在教师的巧妙设计下对教材内容精读细读,读熟读懂读通,通过解释、讨论和探究等方式,不仅能够逐步掌握学习历史的一些基本方法,包括阅读教科书及有关历史读物的方法、识别和运用历史地图和图表的方法、查找和收集历史信息的途径和方法,还能够逐步掌握运用材料具体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等。此后,师生共同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与讨论,既能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的综合运用与创新发现的能力。
本文以教育部审定的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中部分课题为例,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探索。
一、 分析教学目标,精读细读教材
以教育部审定的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科书为例,《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对第9课《秦统一中国》要求“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在教学活动建议中还说明要“观察秦疆域图,建立时空概念;搜集秦陵兵马俑的图片,举办主题展览。”
本课教材内容导入部分以诗仙李白的诗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为引,对本课教材正文三个版块【秦灭六国】、【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和【巩固统一的措施】进行了设问。除了正文部分,配有两个【相关史事】——“嬴政重用人才”和“朕、制、诏等规定”。还有三个示意图——《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统一文字》和《统一货币》。【材料研读】中选取了《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对“统一度量衡制度和车同轨书同文”的描述,并配有《同权》和《同量》的文物图片。除此以外,还以《秦朝形势图》展示了秦朝辽阔的疆域,在【知识拓展】中用文字结合遗址图片介绍了“举世闻名的秦陵兵马俑”。
通过分析教学目标和精读细读教材史料,我们不难发现,教材中不仅有文物和遗址图片、文字史料、地图、示意图等形式多样的素材,还紧扣教学目标,足以帮助学生通过觀察、阅读和归纳等学习过程了解历史知识、掌握理解和运用史料的方法,从而提升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再以教育部审定的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科书中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为例,《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知道九一八事变,了解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知道西安事变,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教科书中选取了《日军占领沈阳》、抗日英雄《杨靖宇》《东北抗日队伍抗击日军》、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西安事变谈判旧址》等照片,【课后活动】中呈现了1936年12月12日《张、杨对时局宣言》文字片段,这些素材充分地展现了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军占领沈阳城、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和张学良、杨虎城二人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在西安扣押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史实,并能帮助学生“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逐步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
再比如,教育部审定的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科书第4课中,为了达成课程目标“了解‘一五计划’”,【材料研读】选取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毛主席的感慨,帮助学生思考我国开始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起点、目的和基本任务设置的背景。一个【相关史事】比较详细地介绍了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建立和第一辆国产汽车——解放牌汽车的诞生,黑白照片《长春一汽生产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车》,更直观地描绘了人们夹道欢迎欢呼雀跃的场景。另一个【相关史事】列举了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创造的许多的“历史上的第一”,黑白照片《中国制造的第一批喷气式歼击机》和《鞍山大型轧钢厂》见证了那段团结奋斗的峥嵘岁月。而《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以新角度汇总了正文中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的主要成就,帮助学生用新的阅读方式进行解读和归纳。
综上所述,以课程标准目标内容为纲,初中历史教师引导学生精读细读教材中史料,是历史课堂学习的重要基础。
二、 实用巧用史料,“灵”化历史课堂
张元教授提出:历史一词,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过去发生过的事件,二是指我们对过去事件的理解与叙述。《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前言中说,历史教育能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得到全面发展。”可见,理解和思考才是学习与获得中最核心的步骤。当然,为了“深思熟虑”而过多地渲染历史内容的厚重感,往往会让初中生们“望历史而却步”。手握史料丰富的历史教材,初中历史课堂应着力突出实实在在地运用史料和精心巧妙地设计课堂结构,打造“灵动”的初中历史课堂。 首先,教材中史料要用“实”。教材中史料都是专家学者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可以大胆使用,教材中各个补充版块是对正文部分内涵的进一步解释和延展。倘若额外选取添加过多史料来佐证教材中成熟观点,既增加学生阅读负担,又占用过多课堂时间,耗费学生思考精力。而且,对教材中史料要“物尽其用”。一是要把正文、导入栏(红体小字)、相关史事、材料研读、人物扫描、知识拓展、课后活动各个版块充分完整地使用;二是要用文字、图片、图表、地图、歌曲等形式多样的史料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三是史料的使用必须以夯实基础知识为前提,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阅读、观察和分析、存储信息。可以详略有别,绝不可重形式輕内容。
其次,教材中史料要“巧”用。“用”是为了“思”,为了“得”。一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不是“容器”,单调地灌输知识无法帮助学生个性化的汲取知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要巧用史料吸引学生迈进门。比如【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相关史事]里列举了其创造的一条“历史上的第一”:1955年,中国第一块国产手表在天津诞生。以此为切入点,可以促使学生从多种角度感慨“一五计划”前我国的工业水平,兴趣助力推开求知之门,求知欲是重要的学习助推器。二是搭建学生展示的舞台。形式多样的史料,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听、看、读、说、写、做”等课堂实践。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引下多感官地融入课堂,展示自己的理解与思考成果。以《秦统一中国》为例,朗诵诗歌、绘画示意图、制作货币模型、介绍秦陵兵马俑等环节,都可放手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再比如《松花江上》这首歌,可分为听原声、看介绍、唱真情三个步骤。学生齐唱,情到真处,方能领悟民族危机的加剧和爱国热情的浓厚。三是分层“问题”推动师生互动。听影音、看图表、读史料、描述概括、小组讨论……精读细读史料,是帮助学生与教材“对话互动”,但教师应运用自己的教育教学智慧,以清晰的思维层次推动学生在了解“是什么”基础上,探究“为什么”、理解“影响了什么”、思考“怎么做”。秦统一措施和西安事变的史实,以及背景原因不难理解。但是统一的措施对国家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结局对时局发展有何影响?放在今天对我们有何启示?问、答、追问、再答、解释与补充、质疑与反驳……在一次又一次的师生互动中增长教与学的智慧,当真是“教学相长”。
最后要强调的是,历史课程内容,会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化更新解读,教材史料本身也在不断更新。这对教师的专业阅读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一是读教材,把教材读细读懂,精心设计编排,贴近学生的思维,引导启发学生;二是读专著,更新知识,拓展知识,在读史中获得教史的灵感,并能实实在在地巧妙运用史料,构建“灵动”的历史课堂。
参考文献:
[1]姚锦祥,赵亚夫.历史课程与教学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1.
[2]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任世江.初中历史课程“点—线”解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3.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潘雪,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市滨江中学。
关键词:教材;阅读;史料;巧用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了解多种历史呈现方式,包括文献材料、图片、图表、实物等,提高历史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形成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一定的历史情景想象。”并且,要求学生“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逐步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可以这样理解,教学素材的选用,既是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学目标达成的重要前提。对素材的充分阅读、观察和理解,则是学生学习目标达成和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
然而,为了符合新课程提倡的“用教材教”理念,避免过去的“教教材”弊端,越来越多的初中历史课堂上更注重加大补充史料的数量。久而久之,反而把学生人手一本的教材(教科书)中的内容弱化了。须知教材是覆盖面最广的阅读材料,也是编写专家团队反复研讨精挑细选编排设计的成果。教材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有对历史的概括和解释,也有文字史料、图片、地图和表格等辅助材料,文字表达和材料呈现的方式都比较适合初中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可以说,作为拥有最广泛读者的历史著作,教材的重要性应该得到更加充分的认识,教材中的史料应该被更巧妙充分的运用。
学生在教师的巧妙设计下对教材内容精读细读,读熟读懂读通,通过解释、讨论和探究等方式,不仅能够逐步掌握学习历史的一些基本方法,包括阅读教科书及有关历史读物的方法、识别和运用历史地图和图表的方法、查找和收集历史信息的途径和方法,还能够逐步掌握运用材料具体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等。此后,师生共同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与讨论,既能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的综合运用与创新发现的能力。
本文以教育部审定的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中部分课题为例,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探索。
一、 分析教学目标,精读细读教材
以教育部审定的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科书为例,《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对第9课《秦统一中国》要求“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在教学活动建议中还说明要“观察秦疆域图,建立时空概念;搜集秦陵兵马俑的图片,举办主题展览。”
本课教材内容导入部分以诗仙李白的诗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为引,对本课教材正文三个版块【秦灭六国】、【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和【巩固统一的措施】进行了设问。除了正文部分,配有两个【相关史事】——“嬴政重用人才”和“朕、制、诏等规定”。还有三个示意图——《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统一文字》和《统一货币》。【材料研读】中选取了《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对“统一度量衡制度和车同轨书同文”的描述,并配有《同权》和《同量》的文物图片。除此以外,还以《秦朝形势图》展示了秦朝辽阔的疆域,在【知识拓展】中用文字结合遗址图片介绍了“举世闻名的秦陵兵马俑”。
通过分析教学目标和精读细读教材史料,我们不难发现,教材中不仅有文物和遗址图片、文字史料、地图、示意图等形式多样的素材,还紧扣教学目标,足以帮助学生通过觀察、阅读和归纳等学习过程了解历史知识、掌握理解和运用史料的方法,从而提升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再以教育部审定的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科书中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为例,《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知道九一八事变,了解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知道西安事变,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教科书中选取了《日军占领沈阳》、抗日英雄《杨靖宇》《东北抗日队伍抗击日军》、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西安事变谈判旧址》等照片,【课后活动】中呈现了1936年12月12日《张、杨对时局宣言》文字片段,这些素材充分地展现了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军占领沈阳城、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和张学良、杨虎城二人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在西安扣押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史实,并能帮助学生“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逐步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
再比如,教育部审定的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科书第4课中,为了达成课程目标“了解‘一五计划’”,【材料研读】选取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毛主席的感慨,帮助学生思考我国开始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起点、目的和基本任务设置的背景。一个【相关史事】比较详细地介绍了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建立和第一辆国产汽车——解放牌汽车的诞生,黑白照片《长春一汽生产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车》,更直观地描绘了人们夹道欢迎欢呼雀跃的场景。另一个【相关史事】列举了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创造的许多的“历史上的第一”,黑白照片《中国制造的第一批喷气式歼击机》和《鞍山大型轧钢厂》见证了那段团结奋斗的峥嵘岁月。而《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以新角度汇总了正文中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的主要成就,帮助学生用新的阅读方式进行解读和归纳。
综上所述,以课程标准目标内容为纲,初中历史教师引导学生精读细读教材中史料,是历史课堂学习的重要基础。
二、 实用巧用史料,“灵”化历史课堂
张元教授提出:历史一词,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过去发生过的事件,二是指我们对过去事件的理解与叙述。《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前言中说,历史教育能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得到全面发展。”可见,理解和思考才是学习与获得中最核心的步骤。当然,为了“深思熟虑”而过多地渲染历史内容的厚重感,往往会让初中生们“望历史而却步”。手握史料丰富的历史教材,初中历史课堂应着力突出实实在在地运用史料和精心巧妙地设计课堂结构,打造“灵动”的初中历史课堂。 首先,教材中史料要用“实”。教材中史料都是专家学者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可以大胆使用,教材中各个补充版块是对正文部分内涵的进一步解释和延展。倘若额外选取添加过多史料来佐证教材中成熟观点,既增加学生阅读负担,又占用过多课堂时间,耗费学生思考精力。而且,对教材中史料要“物尽其用”。一是要把正文、导入栏(红体小字)、相关史事、材料研读、人物扫描、知识拓展、课后活动各个版块充分完整地使用;二是要用文字、图片、图表、地图、歌曲等形式多样的史料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三是史料的使用必须以夯实基础知识为前提,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阅读、观察和分析、存储信息。可以详略有别,绝不可重形式輕内容。
其次,教材中史料要“巧”用。“用”是为了“思”,为了“得”。一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不是“容器”,单调地灌输知识无法帮助学生个性化的汲取知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要巧用史料吸引学生迈进门。比如【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相关史事]里列举了其创造的一条“历史上的第一”:1955年,中国第一块国产手表在天津诞生。以此为切入点,可以促使学生从多种角度感慨“一五计划”前我国的工业水平,兴趣助力推开求知之门,求知欲是重要的学习助推器。二是搭建学生展示的舞台。形式多样的史料,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听、看、读、说、写、做”等课堂实践。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引下多感官地融入课堂,展示自己的理解与思考成果。以《秦统一中国》为例,朗诵诗歌、绘画示意图、制作货币模型、介绍秦陵兵马俑等环节,都可放手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再比如《松花江上》这首歌,可分为听原声、看介绍、唱真情三个步骤。学生齐唱,情到真处,方能领悟民族危机的加剧和爱国热情的浓厚。三是分层“问题”推动师生互动。听影音、看图表、读史料、描述概括、小组讨论……精读细读史料,是帮助学生与教材“对话互动”,但教师应运用自己的教育教学智慧,以清晰的思维层次推动学生在了解“是什么”基础上,探究“为什么”、理解“影响了什么”、思考“怎么做”。秦统一措施和西安事变的史实,以及背景原因不难理解。但是统一的措施对国家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结局对时局发展有何影响?放在今天对我们有何启示?问、答、追问、再答、解释与补充、质疑与反驳……在一次又一次的师生互动中增长教与学的智慧,当真是“教学相长”。
最后要强调的是,历史课程内容,会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化更新解读,教材史料本身也在不断更新。这对教师的专业阅读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一是读教材,把教材读细读懂,精心设计编排,贴近学生的思维,引导启发学生;二是读专著,更新知识,拓展知识,在读史中获得教史的灵感,并能实实在在地巧妙运用史料,构建“灵动”的历史课堂。
参考文献:
[1]姚锦祥,赵亚夫.历史课程与教学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1.
[2]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任世江.初中历史课程“点—线”解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3.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潘雪,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市滨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