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分析企业集团内部投资中心的重要地位,阐明了公平合理进行绩效指标考核的必要性,通过对目前常规绩效考核手段的比较分析,得出了以调整风险因素后的投资利润率、剩余收益和现金回收率作为投资中心绩效考核指标为最佳考核手段的结论。
关键词:企业集团;投资中心;绩效考核;指标
一、建立合理绩效考核指标的必要性
企业集团是以一个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为核心,以产权联结为主要纽带,并以产品、技术、经济、契约等多种纽带,把多个企业、事业单位联结在一起,具有多层次结构的以母子公司为主体的多法人经济联合体。投资中心是指某些分散经营的单位或部门,其经理所拥有的自主权不仅包括制定价格、确定产品和生产方法等短期经营决策权,而且还包括投资规模和投资类型等投资决策权。企业集团投资中心的目标是追求资本的持续增值。
企业集团投资中心一般设在集团公司总部,对于大型或特大型企业集团而言,可按投资额大小或专业化要求设投资分中心。对投资中心本身的业绩评价工作必须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这是企业集团强化内部管理、建立内部激励机制的出发点。投资中心的绩效考核指标通常以投资利润率和剩余收益为指标。考虑到会计利润的局限性,这两项指标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使用。通常以现任领导班子的任期作为考核周期,以反映资本的增值情况。
投资中心能同时控制生产和销售,既要对成本负责,又要对收入负责,同时有责任决定该中心的投资水平。投资中心的经理不仅能控制除分公司分摊的管理费用外的全部成本和收入,而且能控制、占用资产。其高度的自主权可见一斑。因此,建立一个公平合理、行之有效的考核指标体系对投资中心来说就显得极为重要。
二、常用绩效考核指标及其优缺点分析
(一)基于投资利润率进行绩效考核
投资利润率是指投资中心所获得的营业利润与投资总额之间的比率,计算公式为投资报酬率=营业利润/投资总额100%。投资利润率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整体全面地反映了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以及投资中心的投资获利能力,是考核和评价投资中心经营业绩和成果的一个综合性较强的指标。
1.投资利润率是许多企业集团常用的效益评价指标,有其明显优点
(1)不同企业之间业绩增加了可比性。投资利润率这一指标是根据投资中心已经具有的会计资料计算出来的相对指标,可用于部门之间以及不同行业之间的横向比较,具有较强的可比性。
(2)迫使企业提高投资利润。该指标反映投资中心的综合盈利能力,用它来评价部门业绩有助于提高整个企业的投资利润率,在现实中投资人和公司经理班子都非常关心该指标。
(3)有助于企业综合评价资产利用效率。该指标可以分解为两个要素的乘积,即评价生产力的周转指标投资周转率,评价效益的收益指标销售利润率。
2.投资利润率绩效考核指标同时也存在一些无法避免的缺陷
(1)可能导致企业集团投资中心的短期财务行为。使用该指标会引发短视行为,也就是说可能造成投资中心负责人常常以牺牲中长期发展为代价来获取眼前短期的现实收益。
(2)投资中心极其容易忽视整体利益。使用该指标对投资中心业绩进行考核和评价,往往会使一些投资中心只顾本身眼前利益,从而舍弃对整个企业有利的投资项目,更有甚者接受有损于整个企业的项目。
(3)通货膨胀带来的虚增利润可能无法剔除。全球性的通货膨胀会使企业资产的账面价值严重不符合实际情况,往往会导致盈利虚增,从而使核算出来的投资利润率有太多水分。
(4)投资中心容易忽视对风险的控制。该指标对投资额及其获取利润所承担风险的大小是没有考虑进去的。从现代管理理论角度来看,不同的投资风险均有不同,甚至同一部门的资产其风险类型也有不同的地方,若不按风险大小程度来适时进行调整,就难以对其业绩进行正确评价。
(二)基于剩余收益进行绩效考核
剩余收益是指企业集团投资中心最终获得的利润减去其最低投资收益后的余额。其中,最低投资收益可以用投资额乘以资本成本计算得出,即剩余收益=营业利润-最低投资报酬率×营业资产。许多企业集团采用剩余收益这个绝对数指标来体现利润与投资之间的联系。用以克服使用投资利润率来衡量部门业绩带来的优劣化问题,防止各投资中心的本位主义。
1.剩余收益所具有的优点
剩余收益所具有的优点:一是考核和评价投资中心的经营成果。剩余收益与投资利润率一样,也可以用来对企业集团投资中心的经营业绩做出全面的评价。二是协调投资中心和企业集团整体利益。剩余收益指标的主要优点是克服了投资利润率指标所固有的缺点,可使部门的业绩评价与企业集团的整体目标协调一致,使企业集团投资中心的负责人自觉地采用高于企业资本成本的决策。
2.剩余收益所具有的缺点
剩余收益所具有的优点:一是不利于部门之间的横向比较。剩余收益是绝对数指标,规模较大的部门容易获得更多的剩余收益,但是它们的投资利润率却不一定很高。二是无法关联其占用的资产规模。剩余收益是一个绝对数指标,不能反映企业投资中心所创造的利润与该投资中心占用资产的关系。
三、关于企业集团内部投资中心绩效考核指标的改进
投资利润率和剩余收益除了上面提到的缺点之外,还忽视了风险因素。作为现代企业,这是不合理的。虽然在计算剩余收益指标时,也可以用不同的风险调整最低收益率,但这只是处理风险不同的投资额或资产,而使用的营业利润却根本就没有考虑风险因素,所以我们有必要改进投资中心效益评价与考核的两个指标,按不同的风险程度加以调整,并增加考核投资中心绩效的辅助指标——现金回收率。
(一)投资利润率需要进行风险调整改进
风险调整后的投资利润率是指风险调整后的收益与风险调整后的资本的比率。其实就是把有风险的收益和资本分别调整为无风险的收益和资本,然后再利用投资收益率的基本原理来评价投资中心的业绩。
风险调整后的投资利润率可以用来衡量各企业集团投资中心的盈利水平和资本使用情况,同时通过计算、分析和研究投资及其收益与风险所存在的关系,还可对风险不同的资本及其获得的收益加以调整,使投资收益率这个指标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更能客观评价企业集团投资中心各项经营活动的整体效果。
(二)剩余收益需要进行风险调整改进
风险调整后的剩余收益,可以沿用原来剩余收益的基本原理,只是要作一定的风险调整。这里所指的最低收益率一般是指企业集团为该投资中心制定的风险调整预期收益率,通常可按整个企业集团各投资中心的加权平均风险调整后的投资收益率计算,并对不同风险的投资按风险程度进行调整。
各企业集团投资中心有没有为企业创造实际价值,仅靠风险调整后的投资利润率指标难以评价,还必须辅以能反映其超额收益的指标。这个指标就可用风险调整后的剩余收益来表示。它既能反映哪些投资中心有为企业创造的价值,又可以激励投资中心负责人考虑本投资中心的同时,也兼顾全企业的整体利益。
(三)现金回收率的重要性及可行性
现金回收率是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效益评价指标,是指经营活动现金收入与现金支出的差额占投资中心当期的会计利润总额的比率。
1.投资中心在决策过程中现金回收率的重要性
从投资利润率和剩余收益两个绩效考核指标的局限性,可以看出引导投资决策与评价业绩之间的矛盾。在投资决策中研究的重点是现金流量,而把利润研究放在次要的地位,原因如下。
(1)现金流量的真实确定比利润更强。从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来看,利润是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定的,其在各年的分布受折旧方法、存货计价方法、成本计算方法等诸多人为因素的影响,而现金流量恰恰不受这些人为因素的制约。
(2)现金流动状况的重要性要比盈亏状况更强。因为有盈利并不一定有多余的现金,一个项目能否持续,关键在于有没有充足的现金应付各种开支。
2.现金回收率作为投资中心绩效考核指标的可行性
(1)考核方法在投资决策前后的矛盾。投资决策强调现金流量分析,并说明了以利润作为考核指标的局限性。然而,在考核实际业绩时,传统财务管理的研究重点又转移到收益或以收益为基础的衡量指标上,如投资利润率和剩余收益。显然,投资决策的考核方法和投资决策执行结果的评价方法之间存在着矛盾。在目前实践中,投资评估标准与业绩评价标准之间尚不存在直接的联系,前者以现金流量为基础,后者以收益为基础。这便违背事先的预算与事后的评价要采用统一口径的指标原则,即一贯性原则。
如果一个通过现金流量分析被认为足够好的项目被采纳了,因其有较好的净现值、内含报酬率和回收期。当这个项目执行以后,我们便忘却了这些指标,不再根据实际数字来计算这些指标,而另外建立了一套以盈利为基础的指标,如投资利润率和剩余收益,但这些指标在项目实施前从未计算过。显然,在项目实施前后的指标运用上存在脱节的现象。
(2)现金回收率能较好平衡项目评估和绩效考核。针对以上情况,有两种解决方法,即投资决策改为以利润指标为基础;业绩评价改为以现金流量为基础。前一种方法由于货币时间价值和间接费用分配等多因素的影响,另外利润指标的科学计量又要受诸多人为因素的制约,因此,在实践中很难应用;后一种方法则避开了这些限制条件,在今后的财务管理实践中可以直接使用,这便是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业绩评价指标——现金回收率。现金回收率指标克服了传统投资中心的业绩评价与项目评估指标不一致的弊病而又便于计算,尤为适用于检验投资评估指标的实际执行结果,以减少在当今这个高度竞争的社会中为争取投资而夸大项目获利水平的现象。
四、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采用现金回收率作为指标更为适用于今后投资中心的绩效考核,在未来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它完全有理由替代目前企业普遍使用的投资利润率和剩余收益指标,以更为准确、客观地对投资中心的业绩进行考核。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单纯依靠其中一项指标进行效益评价,往往会有失偏颇。为全面综合的评价与考核企业集团内部投资中心的业绩,应当充分发挥上述绩效考核指标各自的优点,把它们结合起来灵活地加以应用,使它们各取所长,互为补充,从而更加客观、有效地评价考核投资中心的效益。
参考文献:
1.朴愚,顾卫俊.绩效管理体系的设计与实施[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2.杨和茂.卷土重来:经营财务管理之道[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5
3.秦海敏.投资中心业绩评价与考核指标的改进[J].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
4.付亚和,许玉林.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宜昌市夷陵国有资产经营公司)
关键词:企业集团;投资中心;绩效考核;指标
一、建立合理绩效考核指标的必要性
企业集团是以一个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为核心,以产权联结为主要纽带,并以产品、技术、经济、契约等多种纽带,把多个企业、事业单位联结在一起,具有多层次结构的以母子公司为主体的多法人经济联合体。投资中心是指某些分散经营的单位或部门,其经理所拥有的自主权不仅包括制定价格、确定产品和生产方法等短期经营决策权,而且还包括投资规模和投资类型等投资决策权。企业集团投资中心的目标是追求资本的持续增值。
企业集团投资中心一般设在集团公司总部,对于大型或特大型企业集团而言,可按投资额大小或专业化要求设投资分中心。对投资中心本身的业绩评价工作必须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这是企业集团强化内部管理、建立内部激励机制的出发点。投资中心的绩效考核指标通常以投资利润率和剩余收益为指标。考虑到会计利润的局限性,这两项指标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使用。通常以现任领导班子的任期作为考核周期,以反映资本的增值情况。
投资中心能同时控制生产和销售,既要对成本负责,又要对收入负责,同时有责任决定该中心的投资水平。投资中心的经理不仅能控制除分公司分摊的管理费用外的全部成本和收入,而且能控制、占用资产。其高度的自主权可见一斑。因此,建立一个公平合理、行之有效的考核指标体系对投资中心来说就显得极为重要。
二、常用绩效考核指标及其优缺点分析
(一)基于投资利润率进行绩效考核
投资利润率是指投资中心所获得的营业利润与投资总额之间的比率,计算公式为投资报酬率=营业利润/投资总额100%。投资利润率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整体全面地反映了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以及投资中心的投资获利能力,是考核和评价投资中心经营业绩和成果的一个综合性较强的指标。
1.投资利润率是许多企业集团常用的效益评价指标,有其明显优点
(1)不同企业之间业绩增加了可比性。投资利润率这一指标是根据投资中心已经具有的会计资料计算出来的相对指标,可用于部门之间以及不同行业之间的横向比较,具有较强的可比性。
(2)迫使企业提高投资利润。该指标反映投资中心的综合盈利能力,用它来评价部门业绩有助于提高整个企业的投资利润率,在现实中投资人和公司经理班子都非常关心该指标。
(3)有助于企业综合评价资产利用效率。该指标可以分解为两个要素的乘积,即评价生产力的周转指标投资周转率,评价效益的收益指标销售利润率。
2.投资利润率绩效考核指标同时也存在一些无法避免的缺陷
(1)可能导致企业集团投资中心的短期财务行为。使用该指标会引发短视行为,也就是说可能造成投资中心负责人常常以牺牲中长期发展为代价来获取眼前短期的现实收益。
(2)投资中心极其容易忽视整体利益。使用该指标对投资中心业绩进行考核和评价,往往会使一些投资中心只顾本身眼前利益,从而舍弃对整个企业有利的投资项目,更有甚者接受有损于整个企业的项目。
(3)通货膨胀带来的虚增利润可能无法剔除。全球性的通货膨胀会使企业资产的账面价值严重不符合实际情况,往往会导致盈利虚增,从而使核算出来的投资利润率有太多水分。
(4)投资中心容易忽视对风险的控制。该指标对投资额及其获取利润所承担风险的大小是没有考虑进去的。从现代管理理论角度来看,不同的投资风险均有不同,甚至同一部门的资产其风险类型也有不同的地方,若不按风险大小程度来适时进行调整,就难以对其业绩进行正确评价。
(二)基于剩余收益进行绩效考核
剩余收益是指企业集团投资中心最终获得的利润减去其最低投资收益后的余额。其中,最低投资收益可以用投资额乘以资本成本计算得出,即剩余收益=营业利润-最低投资报酬率×营业资产。许多企业集团采用剩余收益这个绝对数指标来体现利润与投资之间的联系。用以克服使用投资利润率来衡量部门业绩带来的优劣化问题,防止各投资中心的本位主义。
1.剩余收益所具有的优点
剩余收益所具有的优点:一是考核和评价投资中心的经营成果。剩余收益与投资利润率一样,也可以用来对企业集团投资中心的经营业绩做出全面的评价。二是协调投资中心和企业集团整体利益。剩余收益指标的主要优点是克服了投资利润率指标所固有的缺点,可使部门的业绩评价与企业集团的整体目标协调一致,使企业集团投资中心的负责人自觉地采用高于企业资本成本的决策。
2.剩余收益所具有的缺点
剩余收益所具有的优点:一是不利于部门之间的横向比较。剩余收益是绝对数指标,规模较大的部门容易获得更多的剩余收益,但是它们的投资利润率却不一定很高。二是无法关联其占用的资产规模。剩余收益是一个绝对数指标,不能反映企业投资中心所创造的利润与该投资中心占用资产的关系。
三、关于企业集团内部投资中心绩效考核指标的改进
投资利润率和剩余收益除了上面提到的缺点之外,还忽视了风险因素。作为现代企业,这是不合理的。虽然在计算剩余收益指标时,也可以用不同的风险调整最低收益率,但这只是处理风险不同的投资额或资产,而使用的营业利润却根本就没有考虑风险因素,所以我们有必要改进投资中心效益评价与考核的两个指标,按不同的风险程度加以调整,并增加考核投资中心绩效的辅助指标——现金回收率。
(一)投资利润率需要进行风险调整改进
风险调整后的投资利润率是指风险调整后的收益与风险调整后的资本的比率。其实就是把有风险的收益和资本分别调整为无风险的收益和资本,然后再利用投资收益率的基本原理来评价投资中心的业绩。
风险调整后的投资利润率可以用来衡量各企业集团投资中心的盈利水平和资本使用情况,同时通过计算、分析和研究投资及其收益与风险所存在的关系,还可对风险不同的资本及其获得的收益加以调整,使投资收益率这个指标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更能客观评价企业集团投资中心各项经营活动的整体效果。
(二)剩余收益需要进行风险调整改进
风险调整后的剩余收益,可以沿用原来剩余收益的基本原理,只是要作一定的风险调整。这里所指的最低收益率一般是指企业集团为该投资中心制定的风险调整预期收益率,通常可按整个企业集团各投资中心的加权平均风险调整后的投资收益率计算,并对不同风险的投资按风险程度进行调整。
各企业集团投资中心有没有为企业创造实际价值,仅靠风险调整后的投资利润率指标难以评价,还必须辅以能反映其超额收益的指标。这个指标就可用风险调整后的剩余收益来表示。它既能反映哪些投资中心有为企业创造的价值,又可以激励投资中心负责人考虑本投资中心的同时,也兼顾全企业的整体利益。
(三)现金回收率的重要性及可行性
现金回收率是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效益评价指标,是指经营活动现金收入与现金支出的差额占投资中心当期的会计利润总额的比率。
1.投资中心在决策过程中现金回收率的重要性
从投资利润率和剩余收益两个绩效考核指标的局限性,可以看出引导投资决策与评价业绩之间的矛盾。在投资决策中研究的重点是现金流量,而把利润研究放在次要的地位,原因如下。
(1)现金流量的真实确定比利润更强。从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来看,利润是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定的,其在各年的分布受折旧方法、存货计价方法、成本计算方法等诸多人为因素的影响,而现金流量恰恰不受这些人为因素的制约。
(2)现金流动状况的重要性要比盈亏状况更强。因为有盈利并不一定有多余的现金,一个项目能否持续,关键在于有没有充足的现金应付各种开支。
2.现金回收率作为投资中心绩效考核指标的可行性
(1)考核方法在投资决策前后的矛盾。投资决策强调现金流量分析,并说明了以利润作为考核指标的局限性。然而,在考核实际业绩时,传统财务管理的研究重点又转移到收益或以收益为基础的衡量指标上,如投资利润率和剩余收益。显然,投资决策的考核方法和投资决策执行结果的评价方法之间存在着矛盾。在目前实践中,投资评估标准与业绩评价标准之间尚不存在直接的联系,前者以现金流量为基础,后者以收益为基础。这便违背事先的预算与事后的评价要采用统一口径的指标原则,即一贯性原则。
如果一个通过现金流量分析被认为足够好的项目被采纳了,因其有较好的净现值、内含报酬率和回收期。当这个项目执行以后,我们便忘却了这些指标,不再根据实际数字来计算这些指标,而另外建立了一套以盈利为基础的指标,如投资利润率和剩余收益,但这些指标在项目实施前从未计算过。显然,在项目实施前后的指标运用上存在脱节的现象。
(2)现金回收率能较好平衡项目评估和绩效考核。针对以上情况,有两种解决方法,即投资决策改为以利润指标为基础;业绩评价改为以现金流量为基础。前一种方法由于货币时间价值和间接费用分配等多因素的影响,另外利润指标的科学计量又要受诸多人为因素的制约,因此,在实践中很难应用;后一种方法则避开了这些限制条件,在今后的财务管理实践中可以直接使用,这便是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业绩评价指标——现金回收率。现金回收率指标克服了传统投资中心的业绩评价与项目评估指标不一致的弊病而又便于计算,尤为适用于检验投资评估指标的实际执行结果,以减少在当今这个高度竞争的社会中为争取投资而夸大项目获利水平的现象。
四、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采用现金回收率作为指标更为适用于今后投资中心的绩效考核,在未来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它完全有理由替代目前企业普遍使用的投资利润率和剩余收益指标,以更为准确、客观地对投资中心的业绩进行考核。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单纯依靠其中一项指标进行效益评价,往往会有失偏颇。为全面综合的评价与考核企业集团内部投资中心的业绩,应当充分发挥上述绩效考核指标各自的优点,把它们结合起来灵活地加以应用,使它们各取所长,互为补充,从而更加客观、有效地评价考核投资中心的效益。
参考文献:
1.朴愚,顾卫俊.绩效管理体系的设计与实施[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2.杨和茂.卷土重来:经营财务管理之道[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5
3.秦海敏.投资中心业绩评价与考核指标的改进[J].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
4.付亚和,许玉林.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宜昌市夷陵国有资产经营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