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山水诗中的“物色观”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kb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物色观”的理论原则,并从“随物宛转”“以少总多”“江山之助”等角度进行阐述。“物色观”的提出对山水诗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以山水诗见长的王维,在创作中虽未提及“物色”二字,但他的炼字遣词、情景关系无不贯彻着“物色观”的精髓,营造出山水诗的绝美意境。
  关键词:“物色观” 山水诗 物我合一 “意境”
  《文心雕龙·物色》道:“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a“物色”一说发端于南北朝,到盛唐臻于完善。盛唐诗人王维的山水诗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达到“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理想境界,此亦为刘勰“物色观”所推崇之极致。在此基础上,王维山水诗吸收“禅宗”哲学观,进一步丰富了情景、物我关系,由此,王维在山水诗创作中对“物色观”的贯彻值得深究。
  一、“物色观”
  刘勰认为,诗人的心灵外化于山水之间,感情自然流露于诗词行文。随着世人审美风格的变化,山水诗由原来的“模范山水”——即未经过诗人主观介入、保持自然面貌的山水,经陶渊明、谢灵运、王维等诗人的创作实践之后,将“情感”与“风景”完美融合,并逐渐走向成熟。
  “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物以宛转,与心徘徊”“以少总多,情貌无遗”构成了刘勰“物色观”的理论支柱。“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所言诗由何起,所见自然景物,皆有所感,二者相融,实为“物感”。陆机《文赋》:“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b循四季的变迁而发出不同的嗟叹,观自然万物而衍生出纷繁思绪;在深秋望见落叶会感到悲伤,在初春看到嫩枝不禁感到欣喜。这与刘勰“物色”论中表达之意颇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都肯定了自然景物对诗人心情的影响,由此创作出风格迥异的作品。以此观之,诗由情起,情由景发。
  至于“心物交感”,强调内心与物象应该彼此呼应,心中有物,心物相印。景物引起心情的波动起伏,同时内心也驾驭对客观景物的描摹。自然景物从出现在诗人的视线中,到成为诗句,这一过程包括诗人的提炼重组,糅合神思,是诗人对客观景物的主观再创造。
  “以少总多,情貌无遗”,所言如何状物。描写气韵,刻画形貌,既要与外在景物相一致;描绘色彩模拟声响,也要在内心反复权衡斟酌。“以少总多”要求语言精练,用词切勿繁复,以免舍本逐末,使辞藻堆砌而阻碍真挚情感的自由抒发;“情貌无遗”讲究刻画描摹细致贴切,但并非要描写所有细节,而要在“情”的基础上体察精要、披沙拣金。
  二、王维山水诗“物色”的描写
  (一)炼字与描摹
  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指出,“嵯峨”“葳蕤”之类的词语繁复铺陈、瑰丽绮靡,却不能形象描摹出事物的情状;“青黄”等色彩类的词语,倘若屡屡出现,反而过犹不及。可见在刘勰眼中,自《诗经》之后,诗人在遣词炼字方面都难以独出心裁,难以实现“随物宛转”“与心徘徊”“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的期许。
  被誉为“诗佛”的王维深谙此理,他虽未明确提及自己的诗歌创作受到刘勰“物色论”的影响,但实际上,他的创作中渗透出“物色观”的各个要旨。“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一句一字,皆出常境。”(《河岳英灵集》)王维善五言、七言,其创作用词简练、字字珠玑,寥寥几笔,便勾勒出禅的意境,令人惊叹于他炼字与描摹的高超技艺。以《辛夷坞》为例:“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c辛夷花开后似芙蓉,有红紫二色。诗人以悠然之心觀照辛夷花,花开花落,体悟自然的禅意人生。刘勰在“物色观”中提及色彩运用若过于频繁,则“繁而不珍”,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颜色”的运用要求较为严苛,若使用不当,很容易破坏诗歌原有的澄明意境。禅诗所营造的意境,多与念佛体悟有关,如禅诗经典《菩提偈》,无论是意象还是遣词,都给人以寡淡、无色的效果。然而,观《辛夷坞》全诗,空寂的“禅意”并未被“红”这一鲜明的色彩打破,反而通过“红”的生机与“落”作对比,当春天到来,辛夷花在生命力的催动下,绽放出鲜红的蓓蕾,烘托出春天的生机盎然。短短几句,辛夷花由“生”转“衰”,其间并无对生死的褒贬,不悲不喜,“不伤其凋落, 又不喜其开放”d,已然营建出物我合一的境界。
  再如《过香积寺》中的“咽”“冷”二字可谓炼字之典范:香积寺所处之地深远幽僻,但是诗人并不直接描摹,而是通过泉水、日色进行侧面烘托,山间危岩耸立,流水在嶙峋的山石之间艰难穿行,“咽”字描摹出泉水流淌幽咽之声;“冷”字一方面暗示了时间已为日落时分,另一方面衬托香积寺所在之处乱石嶙峋、古木参天,遮蔽阳光的照射,因此阳光落在青松上,给人以一种清冷之感。仅仅两字,传达出空明禅意。由此观之,王维的炼字与描摹技法,贯彻了刘勰“物色”所表达的“随物宛转”“以少总多”等要领,是“物色观”的极佳范本。
  (二)情景关系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e王维的山水诗极具诗情画意,情景自然交织。
  以《鹿柴》为例,前两句写幽静空山的人语喧声,以有声反衬出人迹罕至之地的幽静。后两句写夕阳返照青苔,用细微寂静的景致传达出清静虚空的心境。诗人直观地感受景物的变化与姿态,体悟深林的空寂与心灵的澄澈。“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空山之中乍一看好像没有人,但是仔细聆听,却能听见人的声音。整首山水诗充满着静谧与禅意,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安静与清澄。刘勰的“物色观”尤为强调心灵与外物的“融合”,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空山”“深林”“青苔”等意象是“物”“景”,而“人语”“返”“复照”等词,则明显融入了“人”的主观情感体验,但是这种源于本心的宁静,并非如“谁谓古今殊,异代可同调”(谢灵运:《七里濑》)那般单独成段,含有明显的抒情意味。王维的感官感受,是凭物而生而感,对于自然景物的描写,本身就含有一种“人”的意味,“空”“返”“照”映射的是人物内心的空寂、圆融与澄静,有寓情于景的意味。   王维的山水诗或以景结情,描摹自然景物,畅叙情幽;或寓情于景,营建情景交融的诗意境界,构成含蓄而富有禅意的意境,在山水诗的留白中起到“言虽尽而意无穷”的审美效果,即刘勰所言“物色尽而情有余”。
  《辋川集·欹湖》中,前两句写日暮乘舟吹箫以送友人,渲染离别的伤感气氛。后两句转到友人角度,写湖上回望之景,水光山色,舟行欹湖,回首仰望,只见青山巅峰白云舒卷,湖上云间蕴含着无限深情。此二句把空旷的湖水与青绿的山色联结一体,湖光、青山、白云相辉映,山水与长天一色,境界十分明朗开阔。青山白云缭绕,象征着绵绵不尽的别情。此诗虽然是“叙事——写景”的结构,却将景色巧妙附着在“叙事”与“写景”之中,与谢灵运“叙事——写景——抒情”的范式存在明显的区别,感情自然而发,并非为“抒情”而抒情,只是作为诗歌创作的固定程式而结尾。又如《輞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f
  首联写景,描绘深秋时节,山色渐深,水流潺潺,一派清旷闲静气象。颔联则是刻画自己的情态,拄杖倚在柴门外,风中闻蝉声,一副安闲自在的神情。颈联描写一副余晖渐敛、炊烟袅袅的乡村黄昏图,尾联分别借用“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与陶渊明“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的典故,表达自己高洁隐逸的情怀,宋代刘辰翁评:“类以无情之景述无情之意,复非作者所有。”全诗没有直接抒情的句子,只是淡然写景、写事、写人,字里行间却将“情”与“景”缝合在一起:以“寒”修饰山,以“秋”来勾勒水,“寒”令人感到冷清,“秋”使人联想到萧瑟的景致,区区两字,就衍生出首联的感情基调;再到“落日”“墟里”“孤烟”,使人很容易与陶渊明“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乡村景色联想到一起,一种闲适、悠然的情致便由景而生;最后借五柳先生、楚狂接舆的典故,不仅丰富了自身的形象,同时与两位隐逸之人并列,其情感不言而喻。
  综上所述,王维的山水诗创作,继承了刘勰“物色观”的“随物宛转”“与心徘徊”“以少总多”“江山之助”等理论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将诗歌由“物我合一”上升到“物我两忘”的高度。王维以淡然的笔触,构建出山水诗“景中有情,情景结合”的和谐意境,给予读者超脱空灵的审美体验。
  a 王运熙、周锋:《文心雕龙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309页。
  b 张少康:《文赋集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0页。
  c 张勇:《王维诗全集》,崇文书局2017年版,第256页。
  d 刘晓林:《王维以佛入诗辨》,《衡阳师专学报》1995年第6期。
  e 许伟东:《苏轼题跋》,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271页。
  f 张勇:《王维诗全集》,崇文书局2017年版,第260页。
  参考文献:
  [1] 王运熙,周锋.文心雕龙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2] 师长泰.王维诗歌艺术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6.
  [3] 孙蓉蓉.山水诗与“物色论”[J].求是学刊,2007(11).
  [4] 胡遂,成希.王维与谢灵运山水诗的比较[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8(4).
  [5] 彭小庐.从写意到写境的转变——以陶渊明和王维山水田园诗为例[J].名作欣赏,2013(8).
  [6] 陈铁民.情景交融与王维对诗歌艺术的贡献[J].中国文化研究,2001(3).
  作 者: 宁如愿,安徽大学文典学院在读本科生。
  编 辑: 曹晓花 E-mail:[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摘 要:生态美学具有自然和人文两个维度,江南民间艺术社戏不仅将自然环境纳入舞台表现之中,而且着力于自由自在的原始野性,具有原生态的审美意蕴。以《社戏》为文本进行生态批评,不仅可以捕捉到鲁迅所倡导的自然、人、精神三者相协调的生态观;而且能够解读出鲁迅对于民间文化的非批判的一面,这在以往的鲁迅研究中是少见的。  关键词:《社戏》 鲁迅 生态美学 民间文化  《社戏》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名篇,也是乡土小说的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以日本推理小说家东野圭吾的作品《圣女的救济》中的女主角绫音为研究对象,结合与之相关的其他几位人物,立足于《圣女的救济》的故事情节,分别展现书中绫音的“善”与“恶”行为,分析绫音这一人物形象的内在矛盾,从而得出绫音从圣女转变为恶女的真正原因在于对好友的愧疚、对丈夫的怨恨以及与社会的冲突,并且对于造成这一悲剧结局的个人和社会原因进行探究。  关键词:东野圭吾 绫音 “善” “恶”  前
期刊
摘 要:莎士比亚《奥瑟罗》中的女主人公苔丝狄蒙娜(Desdemona)经历了走出威尼斯、困于塞浦路斯、离开人世魂归天外三层“故事空间”的转换,分别反映了莎士比亚创作时代中女性对于爱情的幻想,即个人意识的解放;女性婚姻生活状况,即在婚姻家庭中从属被动地位的现实;女性话语权的缺失,即不平等的社会地位。《奥瑟罗》的悲剧揭示了个人意识觉醒后女性的生存困境。  关键词:《奥瑟罗》 空间叙事理论 女性生存困境
期刊
摘 要:尼都、妮浩是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中鄂温克族的两代大萨满,其形象既有共性又存在差异,本文拟对两代萨满形象做细致分析,以加深对萨满巫师“神性”与“人性”相融的了解。  关键词:《额尔古纳河右岸》 萨满 形象分析  迟子建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发表于2005年,2008年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是一部描写原始鄂温克族百年沧桑及生存现状的长篇小说。小说细致地叙述了各种各样的萨满教仪式以及与之
期刊
摘 要:徽州是一个有着鲜明特色的地域,在徽州人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具有徽州地域特色的农耕文化。通过对收集的徽州歌谣的研究,我们发现其中包含有大量反映徽州地区独特民俗与农耕文化的歌谣,这些歌谣富含乡土意象,再现了徽州地区的农业生产场景、农耕生活图景,反映了徽州民间独特的风俗与信仰。  关键词:徽州民间歌谣 农耕文化 文化传承  古徽州在历史上创造了多彩的文化成果,但作为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摘 要:庄子与王尔德虽相距两千多年且来自东西方两种不同的文明,但其幽默有着相通之处。二者均从相对主义哲学思想出发,提出大量精妙悖论并通过与其他文本形成互文来构建独特的哲学幽默。除英国和爱尔兰幽默传统外,王尔德还采纳并吸收庄子的幽默及其思想,以英国人喜闻乐见的戏剧性方式将其带入英国社会。本文将通过对二者作品的比较研究与历史回溯,验证互为他者和看似对立的东西方文化间存在的共通性,探析东方元素在西方现代
期刊
摘 要:沈從文的小说《丈夫》中对时空艺术的描写极具特色,能够在狭窄的时空面中展现出更为深远的社会图景。在对时空的论述中,本文分别从以小船为描写面的空间扩展,以傍晚娱乐时间为基础的时间扩散进行探究,最后分析了沈从文在小说《丈夫》中这样处理时空的意义。  关键词:沈从文 《丈夫》 时空艺术  时空是作家常见的审美的对象,离开了时空,一切生命都是虚无缥缈的艺术空壳,只有将艺术形象放在适宜的时空中,才能使
期刊
摘 要:“写实”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传统,但在今天的文学创作中,文学的“写实性”却受到了诸多挑战。本文以21世纪以来具有代表性的写实主义类型——“底层文学”作为研究对象,重探“写实”与“虚构”的重构关系。文章在追寻“底层文学”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世间已无陈金芳》与《篡改的命》中的“现实表征”与主体偏差问题,并认为“底层文学”在处理当前中国经验方面,虽有一定缺陷,但亦能够为当下的文学
期刊
摘 要:美国诺奖作家索尔·贝娄的小说《雨王亨德森》讲述的是亨德森在遇到中年危机之后前往非洲寻求精神的救赎与复苏的故事,在这部充斥着隐喻、宛如“象征的森林”一般的长篇小说中,亨德森的冒险故事主线背后始终暗含着一条隐藏的线索——水。“水”作为原型在小说中以不同的形象始终伴随在主人公的身边。本文运用原型批评的方法,简要分析这三处重要的水的意象,阐明了“水”的三次出现在整部书中的作用,以及它们与主人公的精
期刊
摘 要:《1987年的浆水和酸菜》中“次女叙事”的独特视角不仅再现了小说中家族身份的特殊代际对称,更以谐洽的人物关系与灵逸的记叙笔调美化了农乡面貌。这一叙事笔法所反映的显在乡土情结,也进一步弱化了作家本人对回乡集体伦理与个体价值间的“认同悖论”。现代语境下的读者则将宗教精神日常化、乡土人情理想化的小说描绘视为补足现代话语中“价值虚空”的取鉴对象,此虽简化了马金莲复杂而深刻的“认同悖论”,却揭示出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