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基层群体性事件频频发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而基层政府对此责无旁贷,对基层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负有重大责任,需要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才能找到相应的对策,对症下药。
关键字:基层;群体性事件;特点;原因
群体性事件是指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多采取集体上访、集会、静坐请愿、阻塞交通、围堵党政机关、聚众闹事等方式,对政府管理造成一定影响的社会冲突事件,而较为恶劣的打、砸、抢事件则严重干扰乃至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基层是指县(县级市)、区级以下,包括乡、镇的,统治阶级行使国家权力、实施阶级统治的国家机关。基层群体性事件则特指在基层政府机关管辖范围内发生的群体性事件。这些群体性事件除了具有一般群体性事件的特征如群体性、组织性、仿效性、破坏性、反复性外,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一、基层群体性事件的特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基层群体性事件出现了以下新特点:
(一)频率增加,种类增多,规模扩大[1]
近年来,全国频繁发生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上访、集会、请愿、游行、示威、罢工等群体性事件,数量多、人数多、规模大,从1993年到2003年间,我国群体性事件数量已由1万起增加到6万起,参与人数也由约73万人增加到约307万人(2005年中国《社会蓝皮书》统计数据)。对于基层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数量没有做单独统计,但从个别地区基层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频率可以看出其变化的趋势。如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仅上半年就产生各类群体性事件145起,比去年同期上升了64.8%,可见其上升的速度之快。从基层群体性事件的种类来看,有利益诉求型、泄愤型、社会治安型、生存状态改善型、经济纠纷型、关注社会公平型,以及历史遗留问题型等多种样式。在过去看起来很不起眼的小事,如今都可能成为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就其规模来看,人数少则几百人,多则成千上万人,规模有扩大化的趋势。
(二)起因简单,矛盾交织,后果严重
大部分基层群体性事件起因简单,如瓮安事件中因对溺水死者死因有疑问而引发了一起群体性事件。群体性事件发生后,出现了此事件中的矛盾与在政府征地、拆迁中利益受损的失地农民的矛盾交织的现象。在其他群体性事件中也可以看到,多数人的合理要求与少数人的无理要求相交织,多数人的偏激行为与少数人的违法行为相交织,多数人要求解决问题和极少数人借机闹事相交织的现象。而越来越多的群体事件由于基层政府的介入,其矛盾演变为民众与企业、民众与基层政府之间矛盾交织。越来越多的矛头指向与个体直接利益相关的基层政府,对基层政府的腐败、不作为、乱作为的不满。其造成的损失至少有三方面:一是发生打、砸、抢、烧等违法犯罪行为,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2];二是产生严重的国内政治影响,可能加重已有的社会不满情绪,诱发类似事件;三是造成巨大的负面国际影响。
(三)组织化高,突发性强,极易激化
群体性事件表面上看是群众为共同利益、目的而产生的自发行为,实际上在许多事情背后,往往有"高人"策划和指点,有分工、有计划、有预谋、有组织地聚众闹事。[3]由于组织化程度提高,不少事件在基层组织和有关部门毫无觉察、准备的情况下突然爆发。据统计,95%以上的大规模群体性事件都有人暗中操纵。而民众在群体性事件发生时,通过彼此间的暗示和模仿,情绪相互感染,导致非理性因素增强,从而使得不满情绪一触即发。
(四)行为激烈,方式极端,对抗加剧
基层群体性事件参加者采用各种极端或违法行为发泄不满情绪,行为方式日趋激烈,动辄围攻冲击基层党政机关、阻断交通,甚至发生破坏公共设施、打砸基层政府的局部骚乱,导致官民的对抗加剧[4]。
基层群体性事件的这些特点也加大了基层政府在应对和处置群体性事件时的难度。因此,基层政府需要更加注重预警机制的建立,最大限度遏制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以免事态发生都无法应对的地步。
二、基层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
近年来,基层群体性事件出现的上述新特点,有一些客观的不可避免的因素,但在很大程度上,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是由于基层政府预警不足所导致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层政府缺乏预警指标
纵观各级基层政府,大多数都建立了应急预案,意识到要事前预防,但是却没有建立一套预警指标体系。由于没有参照系,对社会发生的变化很迟钝,基层政府没有意识到提前预测社会存在的不稳定因素,以及这些不稳定因素的发展趋势,更不会意识到将这些因素进行整合,制定出一套指标体系,从而采取措施抑制这些因素的发展扩大,这是基层政府短视的表现,是其预警不力的原因之一,也使其缺乏预测社会问题的标准。因而近年来引起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增多,种类增多并且有扩大化的趋势。
(二)基层政府缺乏预警信息
虽然基层政府最接近信息源,但他们对信息却最不敏感,发生问题矛盾不深入调查研究,没有信息意识,在信息的获取方面存在着种种问题,一是渠道单一,占有量不足;二是层次重叠,沟通不及时;三是交换滞留区多,信息走样,远远不能适应事件预警的要求[5]。而快速获取情报信息是预警的基本保障。基层政府官员身处基层却不了解基层情况,身处基层却不下基层,到群众中去了解民情,不知道群众的问题和困难。对信息的迟钝从而导致基层政府预警不及时,直到群体性事件发展扩大才后知后觉。
(三)基层政府处理矛盾不及时
很多群体性事件,如果事先解决了群众的矛盾和困难,是可以完全避免的。但基层政府看到矛盾却不解决矛盾,推卸责任;出了问题却不解决问题,无所作为;有甚者以权谋私,更引发了矛盾。基层政府这种工作作风,对群众矛盾的这种工作态度,使得很多问题都得不到解决,这个矛盾还没有得到解决,可能又产生了另外新的矛盾。群体性事件中往往会使各种矛盾相互交织,与本事件不相关的参与者也许会借助该事件,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使群体性事件更加复杂和难以处理。群众之间情绪的相互感染,很容易产生不理智的行为,从而造成严重的后果。
(四)基层政府应急预案启动不及时
基层政府对已经有苗头的群体性事件往往自信地以为能够轻易解决,于是不重视,不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只是略微做做工作。而事实上,这种不重视就是纵容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群众会采取更加激烈的手段来宣泄不满,当事件发生后基层政府才被动地采取措施,但不利的后果已经造成了。
三、总结
通过对基层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可以看出,基层政府在建立预警指标、获得预警信息、及时化解矛盾、及时启动预案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那么今后基层政府就应该在上述这几个方面做出努力,加以改进,从而将基层群体性事件化解于萌芽之中,化解于最小范围之内,保障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参考文献
[1]于德宝.当前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和原因[EB-OL]( 2006-06-21) .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4/49156/4511453.html
[2]梅祥,时显群.新时期我国农村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原因及对策[J].中国行政管理,2010,6:76
关键字:基层;群体性事件;特点;原因
群体性事件是指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多采取集体上访、集会、静坐请愿、阻塞交通、围堵党政机关、聚众闹事等方式,对政府管理造成一定影响的社会冲突事件,而较为恶劣的打、砸、抢事件则严重干扰乃至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基层是指县(县级市)、区级以下,包括乡、镇的,统治阶级行使国家权力、实施阶级统治的国家机关。基层群体性事件则特指在基层政府机关管辖范围内发生的群体性事件。这些群体性事件除了具有一般群体性事件的特征如群体性、组织性、仿效性、破坏性、反复性外,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一、基层群体性事件的特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基层群体性事件出现了以下新特点:
(一)频率增加,种类增多,规模扩大[1]
近年来,全国频繁发生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上访、集会、请愿、游行、示威、罢工等群体性事件,数量多、人数多、规模大,从1993年到2003年间,我国群体性事件数量已由1万起增加到6万起,参与人数也由约73万人增加到约307万人(2005年中国《社会蓝皮书》统计数据)。对于基层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数量没有做单独统计,但从个别地区基层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频率可以看出其变化的趋势。如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仅上半年就产生各类群体性事件145起,比去年同期上升了64.8%,可见其上升的速度之快。从基层群体性事件的种类来看,有利益诉求型、泄愤型、社会治安型、生存状态改善型、经济纠纷型、关注社会公平型,以及历史遗留问题型等多种样式。在过去看起来很不起眼的小事,如今都可能成为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就其规模来看,人数少则几百人,多则成千上万人,规模有扩大化的趋势。
(二)起因简单,矛盾交织,后果严重
大部分基层群体性事件起因简单,如瓮安事件中因对溺水死者死因有疑问而引发了一起群体性事件。群体性事件发生后,出现了此事件中的矛盾与在政府征地、拆迁中利益受损的失地农民的矛盾交织的现象。在其他群体性事件中也可以看到,多数人的合理要求与少数人的无理要求相交织,多数人的偏激行为与少数人的违法行为相交织,多数人要求解决问题和极少数人借机闹事相交织的现象。而越来越多的群体事件由于基层政府的介入,其矛盾演变为民众与企业、民众与基层政府之间矛盾交织。越来越多的矛头指向与个体直接利益相关的基层政府,对基层政府的腐败、不作为、乱作为的不满。其造成的损失至少有三方面:一是发生打、砸、抢、烧等违法犯罪行为,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2];二是产生严重的国内政治影响,可能加重已有的社会不满情绪,诱发类似事件;三是造成巨大的负面国际影响。
(三)组织化高,突发性强,极易激化
群体性事件表面上看是群众为共同利益、目的而产生的自发行为,实际上在许多事情背后,往往有"高人"策划和指点,有分工、有计划、有预谋、有组织地聚众闹事。[3]由于组织化程度提高,不少事件在基层组织和有关部门毫无觉察、准备的情况下突然爆发。据统计,95%以上的大规模群体性事件都有人暗中操纵。而民众在群体性事件发生时,通过彼此间的暗示和模仿,情绪相互感染,导致非理性因素增强,从而使得不满情绪一触即发。
(四)行为激烈,方式极端,对抗加剧
基层群体性事件参加者采用各种极端或违法行为发泄不满情绪,行为方式日趋激烈,动辄围攻冲击基层党政机关、阻断交通,甚至发生破坏公共设施、打砸基层政府的局部骚乱,导致官民的对抗加剧[4]。
基层群体性事件的这些特点也加大了基层政府在应对和处置群体性事件时的难度。因此,基层政府需要更加注重预警机制的建立,最大限度遏制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以免事态发生都无法应对的地步。
二、基层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
近年来,基层群体性事件出现的上述新特点,有一些客观的不可避免的因素,但在很大程度上,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是由于基层政府预警不足所导致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层政府缺乏预警指标
纵观各级基层政府,大多数都建立了应急预案,意识到要事前预防,但是却没有建立一套预警指标体系。由于没有参照系,对社会发生的变化很迟钝,基层政府没有意识到提前预测社会存在的不稳定因素,以及这些不稳定因素的发展趋势,更不会意识到将这些因素进行整合,制定出一套指标体系,从而采取措施抑制这些因素的发展扩大,这是基层政府短视的表现,是其预警不力的原因之一,也使其缺乏预测社会问题的标准。因而近年来引起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增多,种类增多并且有扩大化的趋势。
(二)基层政府缺乏预警信息
虽然基层政府最接近信息源,但他们对信息却最不敏感,发生问题矛盾不深入调查研究,没有信息意识,在信息的获取方面存在着种种问题,一是渠道单一,占有量不足;二是层次重叠,沟通不及时;三是交换滞留区多,信息走样,远远不能适应事件预警的要求[5]。而快速获取情报信息是预警的基本保障。基层政府官员身处基层却不了解基层情况,身处基层却不下基层,到群众中去了解民情,不知道群众的问题和困难。对信息的迟钝从而导致基层政府预警不及时,直到群体性事件发展扩大才后知后觉。
(三)基层政府处理矛盾不及时
很多群体性事件,如果事先解决了群众的矛盾和困难,是可以完全避免的。但基层政府看到矛盾却不解决矛盾,推卸责任;出了问题却不解决问题,无所作为;有甚者以权谋私,更引发了矛盾。基层政府这种工作作风,对群众矛盾的这种工作态度,使得很多问题都得不到解决,这个矛盾还没有得到解决,可能又产生了另外新的矛盾。群体性事件中往往会使各种矛盾相互交织,与本事件不相关的参与者也许会借助该事件,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使群体性事件更加复杂和难以处理。群众之间情绪的相互感染,很容易产生不理智的行为,从而造成严重的后果。
(四)基层政府应急预案启动不及时
基层政府对已经有苗头的群体性事件往往自信地以为能够轻易解决,于是不重视,不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只是略微做做工作。而事实上,这种不重视就是纵容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群众会采取更加激烈的手段来宣泄不满,当事件发生后基层政府才被动地采取措施,但不利的后果已经造成了。
三、总结
通过对基层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可以看出,基层政府在建立预警指标、获得预警信息、及时化解矛盾、及时启动预案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那么今后基层政府就应该在上述这几个方面做出努力,加以改进,从而将基层群体性事件化解于萌芽之中,化解于最小范围之内,保障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参考文献
[1]于德宝.当前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和原因[EB-OL]( 2006-06-21) .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4/49156/4511453.html
[2]梅祥,时显群.新时期我国农村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原因及对策[J].中国行政管理,2010,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