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就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培养社会所需求的技能型人才这一问题,简要阐述了中职学校应根据职业教育的目标,把素质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去,以加强对学生的素质培养,从而使他们成长为祖国建设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中职学校;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69(2007)16-0145-02
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世纪,一个国家全民的素质将决定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在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把职业学校的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是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激发学生发展的内在动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形成全社会推进素质教育的强大合力和良好环境。构建一个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是实施科教兴国伟大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教育改革的未来目的是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对劳动者的要求越来越高。也许上大学是通往成功的途径之一,但并非唯一之路。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不再是读书的机器,而是具有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富有个性,有独特见解和思想的人。因此,专业面窄、社会适应力差、综合能力不强的人在市场竞争中必然处于劣势。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秘书长毕结礼同志曾指出:真正的人才标准应该是“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现在用人单位不只看重文凭,“唯学历”的年代已经成为过去,用人单位更看中的是实力。所以,非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或是大专、中专等学历的毕业生,只要有能力,综合素质好,一样有竞争力。当前外国企业纷纷落户中国,最看好的就是技能人才的培养环境。像拜耳集团是全球最大的化工和医药集体之一,其产品多达一万多种。在五大洲150 个国家拥有350 家公司,员工总数超过145000人,多数员工在当地招募。现在拜耳在中国拥有11家生产性企业,员工超过3700人。拜耳(中国)人力资源总监归梅萍女士说:“作为以科研为主导的机构,我们青睐具备创新意识的人才。”她认为高素质员工是拜耳的最重要资产。拜耳集团鼓励员工在共同价值观的基础上,使用他们的知识和创新能力来参与到工作中去。当年拜耳上海一体化生产厂基地预计在2006年9月开始投产,到生产厂投入运营之时,员工将扩展到1000名。其中既能动脑又能动手的复合型技能人才最受欢迎。对于拜耳集团急需人才扩充的一体化基地来说,掌握世界级化工企业现代化设施运营与技能的人才最为需要。为此,拜耳与上海石化工业学校联办两年制的职业培训项目——“石化拜耳班”,突出强调了学校课程的重要部分,即实践环境下的务实培训。拜耳对技能型人才的大量要求,再次提醒我们:中职学校必需注重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职业教育必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有关职业教育的新政策及措施,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务委员陈至立也曾指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要,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对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就业再就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至关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已成为科教兴国战略中不可缺少的力量,成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园地之一。据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截至2006年,已有中职校14668所,共招生731.4万人,比2005年增长11.6%,连续两年增幅超过10%。此外,我国目前大约还有1.5亿农村富余劳动力,每年还要新增600万,然而接受过职业培训的只占10%左右。根据我国城镇化发展目标,每年需要转移1000万农村人口,其中大多数需要接受就业培训。总之,在未来50年,我国平均每年需提供2~3亿人次的各类继续教育和培训,将处在一个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逐步置换低素质劳动者的转换期,职业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具有广阔前景。职业教育担负着为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科学技术,同时,职业技术也成为科学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缺口仍很大,许多在一线的劳动者的素质及技能还有待提高。据有关资料表明:为了解决技能型人才的缺乏,在2006年持续扩招,仅中等职业学校就扩大招生100万人。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将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战略重点,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也是“十一五”教育规划的重要目标。几年后,中职校年招生将达800万人,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相当。而2006年增加的100万职校生,至少要在三年以上才能派上用场,这就导致技能型人才,特别是一些科技含量高的高级蓝领,如数控机床操作工、软件编码工等技能人才,在近几年内仍旧是相应领域的香饽饽。
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名言,在21世纪再一次得到形象而深刻的诠释。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到:职业学校办学的目的,就是要将学生培养成于祖国建设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就是要向社会输送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要使我们的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送得出”,对各专业每一学科的设置及教学,不但要有一定的社会性和科学性,而且还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直接性。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就必须把素质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識,又要使他们掌握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能力,还应注重实行产教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如果我们仅仅把职业教育看作学生谋得求生技能的场所,或只把职业教育作为社会提供合格劳动力的基地,那么,我们就把职业教育“矮化”。实施素质教育不仅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变革,更是教育观念的转变。这个扬弃的过程是对传统教育合理成分的继承和不合理成分的革除。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人的基本素质为出发点,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注重学生的个性特长的开发,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工作等打下扎实的基础,使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和个性特长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然而,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中,接受中职教育的中职生,应怎样面对新时代的要求及社会竞争的挑战呢?笔者认为,我们中职生应以积极的态度,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和掌握专业技能,勇敢地面对竞争的挑战, 争取早日成为对祖国建设有用的技能型人才。我们都知道:一个人能否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并不在于他的起点有多高,而在于他是否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在于他是否能够将理想付诸于实实在在的行动。我们中职学校的学生有自身的优势,除了文凭外,他们还有过硬的专业技能。从有关资料获悉,中职学校的毕业生中学习能力强、充满自信、实践能力强、外语能力强、具有专长者、创业和创新意识强、人品好等七类,是最受用人单位欢迎的。为此,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及加强其素质教育的同时,也要帮助他们排除自卑心理,不断激励他们,并注重培养学生德技双馨,从而使他们清楚地认识到:中职学校的生活是一种为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会一门职业技能、技术而开展教学的系统活动,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今天的学习关系到将来能否走好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步的大问题。作为整个社会结构的一部分,我们中职生和许多大学生一样有着全新的创业意识,只要勤奋努力,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同样能在社会上寻求到立足之地,同样能在建设祖国的伟业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只要不断进取,照样可以成才。
记得巴斯德曾经说过:“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机遇对于每个人来说无疑是重要的,但如果我们自身不具就要求我们中职生要从知识、能力、品格等诸多方面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只要我们认真努力地学好专业知识和掌握专业技能,把自己培养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相信我们中职生都能用自己的双手打拼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将来一定能为祖国建设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陈至立.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努力开创“十一五”期间教育工作新局面——在教育部2006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袁贵仁.师德为首,育人为本[J].人民教育》2006,(20).
[3]李帆.2006教育:亮点与困惑[J].人民教育,2006,(24).
[4]时事资料手册,2005,(4).
作者简介:梁芸(1963-),女(壮族),广西百色市机电工程学校讲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关键词】中职学校;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69(2007)16-0145-02
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世纪,一个国家全民的素质将决定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在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把职业学校的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是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激发学生发展的内在动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形成全社会推进素质教育的强大合力和良好环境。构建一个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是实施科教兴国伟大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教育改革的未来目的是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对劳动者的要求越来越高。也许上大学是通往成功的途径之一,但并非唯一之路。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不再是读书的机器,而是具有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富有个性,有独特见解和思想的人。因此,专业面窄、社会适应力差、综合能力不强的人在市场竞争中必然处于劣势。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秘书长毕结礼同志曾指出:真正的人才标准应该是“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现在用人单位不只看重文凭,“唯学历”的年代已经成为过去,用人单位更看中的是实力。所以,非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或是大专、中专等学历的毕业生,只要有能力,综合素质好,一样有竞争力。当前外国企业纷纷落户中国,最看好的就是技能人才的培养环境。像拜耳集团是全球最大的化工和医药集体之一,其产品多达一万多种。在五大洲150 个国家拥有350 家公司,员工总数超过145000人,多数员工在当地招募。现在拜耳在中国拥有11家生产性企业,员工超过3700人。拜耳(中国)人力资源总监归梅萍女士说:“作为以科研为主导的机构,我们青睐具备创新意识的人才。”她认为高素质员工是拜耳的最重要资产。拜耳集团鼓励员工在共同价值观的基础上,使用他们的知识和创新能力来参与到工作中去。当年拜耳上海一体化生产厂基地预计在2006年9月开始投产,到生产厂投入运营之时,员工将扩展到1000名。其中既能动脑又能动手的复合型技能人才最受欢迎。对于拜耳集团急需人才扩充的一体化基地来说,掌握世界级化工企业现代化设施运营与技能的人才最为需要。为此,拜耳与上海石化工业学校联办两年制的职业培训项目——“石化拜耳班”,突出强调了学校课程的重要部分,即实践环境下的务实培训。拜耳对技能型人才的大量要求,再次提醒我们:中职学校必需注重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职业教育必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有关职业教育的新政策及措施,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务委员陈至立也曾指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要,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对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就业再就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至关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已成为科教兴国战略中不可缺少的力量,成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园地之一。据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截至2006年,已有中职校14668所,共招生731.4万人,比2005年增长11.6%,连续两年增幅超过10%。此外,我国目前大约还有1.5亿农村富余劳动力,每年还要新增600万,然而接受过职业培训的只占10%左右。根据我国城镇化发展目标,每年需要转移1000万农村人口,其中大多数需要接受就业培训。总之,在未来50年,我国平均每年需提供2~3亿人次的各类继续教育和培训,将处在一个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逐步置换低素质劳动者的转换期,职业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具有广阔前景。职业教育担负着为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科学技术,同时,职业技术也成为科学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缺口仍很大,许多在一线的劳动者的素质及技能还有待提高。据有关资料表明:为了解决技能型人才的缺乏,在2006年持续扩招,仅中等职业学校就扩大招生100万人。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将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战略重点,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也是“十一五”教育规划的重要目标。几年后,中职校年招生将达800万人,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相当。而2006年增加的100万职校生,至少要在三年以上才能派上用场,这就导致技能型人才,特别是一些科技含量高的高级蓝领,如数控机床操作工、软件编码工等技能人才,在近几年内仍旧是相应领域的香饽饽。
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名言,在21世纪再一次得到形象而深刻的诠释。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到:职业学校办学的目的,就是要将学生培养成于祖国建设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就是要向社会输送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要使我们的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送得出”,对各专业每一学科的设置及教学,不但要有一定的社会性和科学性,而且还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直接性。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就必须把素质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識,又要使他们掌握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能力,还应注重实行产教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如果我们仅仅把职业教育看作学生谋得求生技能的场所,或只把职业教育作为社会提供合格劳动力的基地,那么,我们就把职业教育“矮化”。实施素质教育不仅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变革,更是教育观念的转变。这个扬弃的过程是对传统教育合理成分的继承和不合理成分的革除。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人的基本素质为出发点,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注重学生的个性特长的开发,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工作等打下扎实的基础,使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和个性特长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然而,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中,接受中职教育的中职生,应怎样面对新时代的要求及社会竞争的挑战呢?笔者认为,我们中职生应以积极的态度,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和掌握专业技能,勇敢地面对竞争的挑战, 争取早日成为对祖国建设有用的技能型人才。我们都知道:一个人能否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并不在于他的起点有多高,而在于他是否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在于他是否能够将理想付诸于实实在在的行动。我们中职学校的学生有自身的优势,除了文凭外,他们还有过硬的专业技能。从有关资料获悉,中职学校的毕业生中学习能力强、充满自信、实践能力强、外语能力强、具有专长者、创业和创新意识强、人品好等七类,是最受用人单位欢迎的。为此,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及加强其素质教育的同时,也要帮助他们排除自卑心理,不断激励他们,并注重培养学生德技双馨,从而使他们清楚地认识到:中职学校的生活是一种为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会一门职业技能、技术而开展教学的系统活动,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今天的学习关系到将来能否走好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步的大问题。作为整个社会结构的一部分,我们中职生和许多大学生一样有着全新的创业意识,只要勤奋努力,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同样能在社会上寻求到立足之地,同样能在建设祖国的伟业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只要不断进取,照样可以成才。
记得巴斯德曾经说过:“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机遇对于每个人来说无疑是重要的,但如果我们自身不具就要求我们中职生要从知识、能力、品格等诸多方面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只要我们认真努力地学好专业知识和掌握专业技能,把自己培养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相信我们中职生都能用自己的双手打拼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将来一定能为祖国建设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陈至立.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努力开创“十一五”期间教育工作新局面——在教育部2006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袁贵仁.师德为首,育人为本[J].人民教育》2006,(20).
[3]李帆.2006教育:亮点与困惑[J].人民教育,2006,(24).
[4]时事资料手册,2005,(4).
作者简介:梁芸(1963-),女(壮族),广西百色市机电工程学校讲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