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岁的陈香梅从岭南大学毕业后,成了中央通讯社第一位战地女记者。她接到的第一个采访任务,是写一篇关于第14航空队司令官陈纳德将军的人物专访。
陈香梅虽然绞尽脑汁想提一个精彩些的问题,但直到招待会结束,也想不出合适的话题。她准备离开时,看见陈纳德微笑着朝她走来,她这才想起,在美国做领事官的父亲认识陈纳德,于是刚才还绷得紧紧的心一下子松弛下来。
有了第一次采访成功的经验,以后的采访就方便多了。频繁的接触,使陈香梅对陈纳德的身世和业绩有了全面的了解,对他也愈发崇敬了。
1945年7月,陈纳德从美国军队中退役了。消息传开,百姓们都依依不舍前来与这位曾率领“飞虎队”英勇抗日的将军道别。最后一个来道别的是前来采访新闻的陈香梅,一双粗壮有力的手和一双纤嫩细小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久久没有松开。两人都没有说话,但一切又似乎尽在不言之中。
陈纳德把手轻轻地搭在她肩上,她慢慢地抬起头望着他。他伸出双臂拥抱住她,弯下腰,与她热烈地、长久地吻别。她顺从地接受了这一西方式的道别,在微微的颤抖中听见他轻声但充满自信的话语:“我会回来的!”
8月8日,陈纳德启程归国。这一年的圣诞节前夕,他又踏上了重返中国的旅途。临行前,他和妻子内尔办妥了离婚手续。由于战争,他们分居8年,一旦重聚,却发现彼此间已经无法共同生活了。
与第一次来中国时一样,陈纳德首先抵达上海。他刚走下飞机的舷梯,就有一群记者围上前。他在记者中看到了陈香梅,数月不见,她显得光彩照人。他伸出手,她也伸出手,两双手又紧紧地握在一起了。刹那间,他觉得此行就是为了她而来的。
陈纳德悄悄地邀陈香梅一起吃饭,陈香梅接受了,她也很想单独和他在一起,叙叙别后衷肠。夜幕降临时,他们俩来到了南京路上的国际饭店。侍者摆上酒菜后,陈纳德和陈香梅为小别重逢互相敬酒。随后,他两眼看着她,郑重地说道:“安娜,我爱你,我要你嫁给我。”
陈纳德的话使陈香梅头昏目眩。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一下子面对比她大35岁的外国人的求婚,对于一个20岁的姑娘来说,实在有些不知所措。
陈香梅毕竟不是一个普通女子。她觉得,自己不应懦弱退却。虽说她做出了抉择,但她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一片非议和忠告声。陈香梅承受着沉重的压力,尤其是家中长辈的反对。
陈纳德不愧为一个勇武的军人,把求爱、结婚也看作是一场战役。他鼓励她去迎接挑战,并不停地向她继续“进攻”:“我们什么时候结婚?”接着他又投入了第二场战斗,把“主攻”方向指向她的家人。根据陈香梅提供的情况,他决定首先取得两位老人——陈香梅的外祖父和外祖母的同意。
陈纳德的韧劲和毅力,证明了他对陈香梅的挚爱。两位老人改变了原先的看法,赞同了外孙女做出的抉择。
陈纳德和陈香梅终于赢得了胜利。
1947年12月21日,正好是星期天,57岁的陈纳德与23岁的陈香梅在虹桥美华村5号陈纳德的寓所举行了婚礼。陈香梅身着上海著名服装设计师法国绿屋夫人缝制的白色婚纱,陈纳德则是一身笔挺的美国空军将军制服,他们互相许愿终身相守。
1956年夏天,陈纳德去华盛顿美军医院接受每年一次的身体检查,医生发现他肺上有一癌点,经过手术切除。如果一年内癌细胞不再重现,陈纳德的身体就有可能恢复健康。
接下来的一年,陈香梅是在提心吊胆、战战兢兢之中度过的。陈纳德已知自己身患绝症,泰然处之。但是,陈香梅看到陈纳德的身体没有恢复反而日渐衰落。
1957年夏天,病中的陈纳德迎来了美国空军成立50周年庆典。由于被选为美国空军十大领袖之一,陈纳德应邀偕夫人参加了在华盛顿举行的盛典。8月1日,美国空军举行3000人的午餐会。会上,空军总部宣布了20位划时代的代表人物,陈纳德将军当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亚洲战场的代表。当他登上主席台时,全场3000人起立致敬。
空军庆典后不久,陈纳德的肺上又出现了斑点。陈纳德知道这将是自己一生中唯一一次无法取胜的战斗了,他让医生告知实情,以便对自己最后的岁月做出安排。面对这样一个坚强的汉子,医生说,他还可以活3至6个月。陈香梅的心在颤抖,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陈纳德却平静地将她抱在怀里,让她不要难过。
1958年7月27日,陈纳德离开了人间,终年67岁。此时,陈香梅才33岁,身边还有两个还未满10岁的女儿。
有不少人认为,陈香梅与陈纳德的结合太不幸了,两人婚后在一起只生活了10年多的时间。陈香梅却有自己的看法,她认为人的生命不过是短短的数十年,似昙花般瞬刻即逝。在生命的旅途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有所爱并被爱,而她却深深地爱过一个人,又被这个人深深地爱过,这是真正的幸福。
编辑 魏光
陈香梅虽然绞尽脑汁想提一个精彩些的问题,但直到招待会结束,也想不出合适的话题。她准备离开时,看见陈纳德微笑着朝她走来,她这才想起,在美国做领事官的父亲认识陈纳德,于是刚才还绷得紧紧的心一下子松弛下来。
有了第一次采访成功的经验,以后的采访就方便多了。频繁的接触,使陈香梅对陈纳德的身世和业绩有了全面的了解,对他也愈发崇敬了。
1945年7月,陈纳德从美国军队中退役了。消息传开,百姓们都依依不舍前来与这位曾率领“飞虎队”英勇抗日的将军道别。最后一个来道别的是前来采访新闻的陈香梅,一双粗壮有力的手和一双纤嫩细小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久久没有松开。两人都没有说话,但一切又似乎尽在不言之中。
陈纳德把手轻轻地搭在她肩上,她慢慢地抬起头望着他。他伸出双臂拥抱住她,弯下腰,与她热烈地、长久地吻别。她顺从地接受了这一西方式的道别,在微微的颤抖中听见他轻声但充满自信的话语:“我会回来的!”
8月8日,陈纳德启程归国。这一年的圣诞节前夕,他又踏上了重返中国的旅途。临行前,他和妻子内尔办妥了离婚手续。由于战争,他们分居8年,一旦重聚,却发现彼此间已经无法共同生活了。
与第一次来中国时一样,陈纳德首先抵达上海。他刚走下飞机的舷梯,就有一群记者围上前。他在记者中看到了陈香梅,数月不见,她显得光彩照人。他伸出手,她也伸出手,两双手又紧紧地握在一起了。刹那间,他觉得此行就是为了她而来的。
陈纳德悄悄地邀陈香梅一起吃饭,陈香梅接受了,她也很想单独和他在一起,叙叙别后衷肠。夜幕降临时,他们俩来到了南京路上的国际饭店。侍者摆上酒菜后,陈纳德和陈香梅为小别重逢互相敬酒。随后,他两眼看着她,郑重地说道:“安娜,我爱你,我要你嫁给我。”
陈纳德的话使陈香梅头昏目眩。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一下子面对比她大35岁的外国人的求婚,对于一个20岁的姑娘来说,实在有些不知所措。
陈香梅毕竟不是一个普通女子。她觉得,自己不应懦弱退却。虽说她做出了抉择,但她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一片非议和忠告声。陈香梅承受着沉重的压力,尤其是家中长辈的反对。
陈纳德不愧为一个勇武的军人,把求爱、结婚也看作是一场战役。他鼓励她去迎接挑战,并不停地向她继续“进攻”:“我们什么时候结婚?”接着他又投入了第二场战斗,把“主攻”方向指向她的家人。根据陈香梅提供的情况,他决定首先取得两位老人——陈香梅的外祖父和外祖母的同意。
陈纳德的韧劲和毅力,证明了他对陈香梅的挚爱。两位老人改变了原先的看法,赞同了外孙女做出的抉择。
陈纳德和陈香梅终于赢得了胜利。
1947年12月21日,正好是星期天,57岁的陈纳德与23岁的陈香梅在虹桥美华村5号陈纳德的寓所举行了婚礼。陈香梅身着上海著名服装设计师法国绿屋夫人缝制的白色婚纱,陈纳德则是一身笔挺的美国空军将军制服,他们互相许愿终身相守。
1956年夏天,陈纳德去华盛顿美军医院接受每年一次的身体检查,医生发现他肺上有一癌点,经过手术切除。如果一年内癌细胞不再重现,陈纳德的身体就有可能恢复健康。
接下来的一年,陈香梅是在提心吊胆、战战兢兢之中度过的。陈纳德已知自己身患绝症,泰然处之。但是,陈香梅看到陈纳德的身体没有恢复反而日渐衰落。
1957年夏天,病中的陈纳德迎来了美国空军成立50周年庆典。由于被选为美国空军十大领袖之一,陈纳德应邀偕夫人参加了在华盛顿举行的盛典。8月1日,美国空军举行3000人的午餐会。会上,空军总部宣布了20位划时代的代表人物,陈纳德将军当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亚洲战场的代表。当他登上主席台时,全场3000人起立致敬。
空军庆典后不久,陈纳德的肺上又出现了斑点。陈纳德知道这将是自己一生中唯一一次无法取胜的战斗了,他让医生告知实情,以便对自己最后的岁月做出安排。面对这样一个坚强的汉子,医生说,他还可以活3至6个月。陈香梅的心在颤抖,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陈纳德却平静地将她抱在怀里,让她不要难过。
1958年7月27日,陈纳德离开了人间,终年67岁。此时,陈香梅才33岁,身边还有两个还未满10岁的女儿。
有不少人认为,陈香梅与陈纳德的结合太不幸了,两人婚后在一起只生活了10年多的时间。陈香梅却有自己的看法,她认为人的生命不过是短短的数十年,似昙花般瞬刻即逝。在生命的旅途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有所爱并被爱,而她却深深地爱过一个人,又被这个人深深地爱过,这是真正的幸福。
编辑 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