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昆曲,原名昆山腔、昆腔,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与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和江西的弋阳腔,并称为“明代四大声腔”。
昆曲发源于六百多年前江苏昆山一带,由昆山人顾坚草创,后经魏良辅等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国。明代万历年间,昆曲出现爆发式发展,涌现了大量优秀的剧本,演出也非常繁荣。据记载,当时仅苏州一地,昆曲的专业演员就有好几千人。中国有很多地方剧种,如京剧、晋剧、川剧、湘剧等,这些剧种都是在昆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故昆曲被誉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有着“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另外,昆曲也是中国第一个被国际认定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语言上,昆曲最早分为南曲和北曲。南曲以苏州白话为主,北曲以大都韵白和京白为主。后来,北曲逐渐发展成了京剧,而南曲一直流传至今。在中国戏曲史上,昆曲是有着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其表演具有独特的风格,把唱念、舞蹈和武术巧妙和谐地结合在了一起。
昆曲曲牌
曲牌是昆曲中最基本的演唱单位,俗称牌子。据不完全统计,昆曲曲牌大约有1000种以上,但常用的仅有200多个。如南曲曲牌《游园》中的《步步娇》《皂罗袍》《好姐姐》等。南北曲牌的来源主要是古代的歌舞音乐,还有民族和少数民族歌曲等。昆曲的曲牌在所有剧种中可以说是最为严谨的,一个曲牌有多少个字,几句话,每个字的平仄声,都有规定,重要的词位甚至严格到仄声中应有上(∨)、去(\ )之别。如不根据平仄声的规定来,就要形成倒字,很难谱曲和演唱。这也是寫作和演唱昆剧难度很高的原因之一。
昆曲演唱
昆曲演唱的特点是以字行腔,演唱者要根据严格的定调、定腔、定板、定谱来进行表演,不同于其他戏曲可以根据演员个人条件而随意发挥。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的节奏,伴奏乐曲以曲笛为主,辅以笙、箫、琵琶等。
昆曲剧目
经过长期的演出实践,昆曲积累了大量的剧目。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剧目有:汤显祖的《牡丹亭》,《邯郸记》,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王世贞的《鸣凤记》等。另外,还有一些著名的折子戏(折子戏是本戏中的一折或一出,意思是不演全本戏,只演其中相对完整而集中突出,还能展示演员水平的几出戏),如《游园惊梦》《三醉》《断桥》等。
角色行当
昆曲初创时期,继承了南戏的角色行当(行当:指戏曲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体制,同时兼收北杂剧的长处,以生、旦、净、末、丑、外、贴七行当为基础角色。后又借鉴了元杂剧的设置法,增设了小生、小末、小旦、小外、小净五行当,共十二行当,俗称“江湖十二角色”。随着昆曲表演艺术的发展,角色行当的分工越来越细致。清嘉庆、道光年间,昆曲角色行当在“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之下,又细分为二十小行,被称为“二十个家门”。
传统昆剧班社,一般只需十八个演员,俗称“十八顶网巾”,只有极少数大班社有二十七名演员。一般班社只要十个家门齐全,就可演出,其他角色可以由家门接近的演员来替代,这十个基本家门被称为“十大庭柱”,他们是:净、官生、巾生、老生、末、正旦、五旦、六旦、副、丑。其中最能决定演出质量的是:净、老生、官生、正旦四个家门。
典故传说
太平军中的“同春班”
杨秀清在攻打安徽的时候,意外得到几十箱戏衣道具。当大军回到南京后,杨清秀就开始召集艺人,在清凉山搭台唱戏。坐在大树下的杨秀清看得十分高兴。太平军的戏剧事业由此开始。
后来,陈玉成在军中建立了“同春班”。全都是健壮少年,一边习武,一边演戏。遇到有仗打,大家奋勇杀敌,等到胜利归来,就粉墨登场,演戏慰劳兄弟们。同春班演出的剧目,各种声腔都有,如徽调、西皮、二黄、吹腔等。其中最主要的是连台本戏《洪杨传》,全部用昆曲演唱。此戏从洪秀全、杨秀清金田起义起,随着战事进程,编一本、演一本,最后演到四十六本。《洪杨传》就像一份连续的战报,不断鼓舞着太平军将士的斗志。
知识延伸
昆曲三大传奇
昆曲三大传奇是昆曲中最具永恒感染力的作品,分别是孔尚任的《桃花扇》(共40出),洪昇的《长生殿》(共50出),汤显祖的《牡丹亭》(共55出)。
昆曲之祖
魏良辅(1489-1566年),字师召,号此斋,晚年号尚泉、上泉,又号玉峰,今江西南昌嘉靖年间杰出的戏曲音乐家、戏曲革新家。魏良辅在过云适、张野塘等人的协助下,吸收了当时流行的海盐腔、余姚腔以及江南民歌小调的某些特点,对流传于太仓昆山一带的戏曲唱腔进行加工整理,将南北曲融合为一体,形成了唱法细腻、格调新颖的昆曲。因魏良辅对昆山腔的艺术发展有突出贡献,被后人奉为“昆曲之祖”,在曲艺界更有“曲圣”之称。
昆曲发源于六百多年前江苏昆山一带,由昆山人顾坚草创,后经魏良辅等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国。明代万历年间,昆曲出现爆发式发展,涌现了大量优秀的剧本,演出也非常繁荣。据记载,当时仅苏州一地,昆曲的专业演员就有好几千人。中国有很多地方剧种,如京剧、晋剧、川剧、湘剧等,这些剧种都是在昆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故昆曲被誉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有着“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另外,昆曲也是中国第一个被国际认定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语言上,昆曲最早分为南曲和北曲。南曲以苏州白话为主,北曲以大都韵白和京白为主。后来,北曲逐渐发展成了京剧,而南曲一直流传至今。在中国戏曲史上,昆曲是有着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其表演具有独特的风格,把唱念、舞蹈和武术巧妙和谐地结合在了一起。
昆曲曲牌
曲牌是昆曲中最基本的演唱单位,俗称牌子。据不完全统计,昆曲曲牌大约有1000种以上,但常用的仅有200多个。如南曲曲牌《游园》中的《步步娇》《皂罗袍》《好姐姐》等。南北曲牌的来源主要是古代的歌舞音乐,还有民族和少数民族歌曲等。昆曲的曲牌在所有剧种中可以说是最为严谨的,一个曲牌有多少个字,几句话,每个字的平仄声,都有规定,重要的词位甚至严格到仄声中应有上(∨)、去(\ )之别。如不根据平仄声的规定来,就要形成倒字,很难谱曲和演唱。这也是寫作和演唱昆剧难度很高的原因之一。
昆曲演唱
昆曲演唱的特点是以字行腔,演唱者要根据严格的定调、定腔、定板、定谱来进行表演,不同于其他戏曲可以根据演员个人条件而随意发挥。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的节奏,伴奏乐曲以曲笛为主,辅以笙、箫、琵琶等。
昆曲剧目
经过长期的演出实践,昆曲积累了大量的剧目。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剧目有:汤显祖的《牡丹亭》,《邯郸记》,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王世贞的《鸣凤记》等。另外,还有一些著名的折子戏(折子戏是本戏中的一折或一出,意思是不演全本戏,只演其中相对完整而集中突出,还能展示演员水平的几出戏),如《游园惊梦》《三醉》《断桥》等。
角色行当
昆曲初创时期,继承了南戏的角色行当(行当:指戏曲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体制,同时兼收北杂剧的长处,以生、旦、净、末、丑、外、贴七行当为基础角色。后又借鉴了元杂剧的设置法,增设了小生、小末、小旦、小外、小净五行当,共十二行当,俗称“江湖十二角色”。随着昆曲表演艺术的发展,角色行当的分工越来越细致。清嘉庆、道光年间,昆曲角色行当在“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之下,又细分为二十小行,被称为“二十个家门”。
传统昆剧班社,一般只需十八个演员,俗称“十八顶网巾”,只有极少数大班社有二十七名演员。一般班社只要十个家门齐全,就可演出,其他角色可以由家门接近的演员来替代,这十个基本家门被称为“十大庭柱”,他们是:净、官生、巾生、老生、末、正旦、五旦、六旦、副、丑。其中最能决定演出质量的是:净、老生、官生、正旦四个家门。
典故传说
太平军中的“同春班”
杨秀清在攻打安徽的时候,意外得到几十箱戏衣道具。当大军回到南京后,杨清秀就开始召集艺人,在清凉山搭台唱戏。坐在大树下的杨秀清看得十分高兴。太平军的戏剧事业由此开始。
后来,陈玉成在军中建立了“同春班”。全都是健壮少年,一边习武,一边演戏。遇到有仗打,大家奋勇杀敌,等到胜利归来,就粉墨登场,演戏慰劳兄弟们。同春班演出的剧目,各种声腔都有,如徽调、西皮、二黄、吹腔等。其中最主要的是连台本戏《洪杨传》,全部用昆曲演唱。此戏从洪秀全、杨秀清金田起义起,随着战事进程,编一本、演一本,最后演到四十六本。《洪杨传》就像一份连续的战报,不断鼓舞着太平军将士的斗志。
知识延伸
昆曲三大传奇
昆曲三大传奇是昆曲中最具永恒感染力的作品,分别是孔尚任的《桃花扇》(共40出),洪昇的《长生殿》(共50出),汤显祖的《牡丹亭》(共55出)。
昆曲之祖
魏良辅(1489-1566年),字师召,号此斋,晚年号尚泉、上泉,又号玉峰,今江西南昌嘉靖年间杰出的戏曲音乐家、戏曲革新家。魏良辅在过云适、张野塘等人的协助下,吸收了当时流行的海盐腔、余姚腔以及江南民歌小调的某些特点,对流传于太仓昆山一带的戏曲唱腔进行加工整理,将南北曲融合为一体,形成了唱法细腻、格调新颖的昆曲。因魏良辅对昆山腔的艺术发展有突出贡献,被后人奉为“昆曲之祖”,在曲艺界更有“曲圣”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