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关于桂林粘土砾石层的成因问题,已经有几种不同意见。笔者根据对粘土砾石层的岩性特征及其分布规律的研究,结合它形成的地质地貌环境的综合分析,认为它属于一种新的成因类型——岩溶河湖相沉积。就是说,在独立封闭型的桂林汇水盆地开始解体,由北往南流的漓江水系形成的初期,草坪至阳朔之间曾经是一段地下河或伏流,粘土砾石层就是在伏流上游的谷地积水环境中堆积而成的。 笔者认为,流经大面积岩溶地区的西江干流或支流的有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桂林粘土砾石层的成因问题,已经有几种不同意见。笔者根据对粘土砾石层的岩性特征及其分布规律的研究,结合它形成的地质地貌环境的综合分析,认为它属于一种新的成因类型——岩溶河湖相沉积。就是说,在独立封闭型的桂林汇水盆地开始解体,由北往南流的漓江水系形成的初期,草坪至阳朔之间曾经是一段地下河或伏流,粘土砾石层就是在伏流上游的谷地积水环境中堆积而成的。 笔者认为,流经大面积岩溶地区的西江干流或支流的有些河段,都可能经历过地下河或伏流的历史演变过程。现在,黔南和桂西区域有些河流仍存在明伏流交替的现象。因伏流
其他文献
本项目主要包含两个内容: 一、微型计算机绘制土壤中元素的环境背景图:在国内外土壤学及土壤环境科学领域中,图件的制作历来沿用图斑法。近年来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兴起,国外开始了用计算
本文着重叙述按凑整规则自动凑整并按常用比例尺绘出相应剖面图的各种等外水准测量路线平 差的源程序.文中还列举部分算例说明其应用,同时列表进行精度对比.
北海湾位于北部湾东北部,即东径109°—109°10,北纬21°27′—21°36′之间,湾口朝西南。以北海冠头岭岬角向大风江口东侧划—斜线,湾内总面积约204平方公里。湾顶为南流江三角洲平原,南流江迳流就从这里入海。由于南流江每年携带125万吨泥抄进入湾内,故使海湾日趋变浅变小。根据海图计算,零米等深线以下的水域面积只有25%,而75%为潮间浅滩或水下三角洲浅滩。为了综合开发利用北海湾资源,因而
由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科学研究所森林土壤研究室,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土壤研究所,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化系,浙江农业大学土壤农化系起草的森林土壤分析方法国家标准,于1985年12月25日在北京通过了以姚贤良、袁可能等为首的专家组审定,目前正在修改,待国家标准总局批准后,作为技术法规,颁布实行。
黄龙洞位于湘西武陵源风景管辖区的慈利县喻家咀乡河口村,是发育在三叠系嘉陵江组灰岩中的一个旅游洞穴。它与风景明珠张家界为毗邻,被游人誉为湘西的一颗地下明珠。自1984年10月1日正式开放以来,已接待游人24万,日接客量可达1000人之多。洞内有龙宫等十大景点,可观奇姿异彩,可听优雅琴声。洞穴主洞段总长度约4公里,目前仅部分开放为旅游所用(见下图)。
本文分析了现有确定表面层内少子产生寿命分布方法的缺点。根据MOS电容对阶跃电压和线性扫描电压瞬态响应物理过程,导出了两个关于少子寿命纵向分布的表达式。由此提出了两种确定少子产生寿命纵向分布的新方法。对一些样品进行了测量和计算。结果表明,与瞬态电流—电容法(I—C法)相比,瞬态电容法(C—t法)测试简单、精度较高;而饱和电容法(C_(St)法)计算方便。它们均可用来确定硅中少子体产生寿命在表面层内的
反映地质矿产部岩溶地质研究所若干年来对桂林岩溶峰林地貌与洞穴的一方面研究成果《桂林岩溶》画册业已编著完成,即将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于1988年初出版,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画册用346幅精选彩色照片,37幅插图,约7万文字,对桂林地区岩溶峰林地貌的特征、基本类型、发育模式,洞穴及其大小形态、次生化学沉积物的成因与类型划分等作了系统而较深入的论述。此外,还列出了桂林一批重要的洞穴资料,并对其中代表性的洞
该协会是苏联洞穴研究之权威机构,1978年新增设了洞穴生物学、洞穴医学及洞穴年代学等专业委员会,并参加了有关化学溶蚀研究的国际项目,向国际洞穴学会提交了苏联最深最长洞穴的名单及苏联岩溶,洞穴学文献提录等。 自1978年以来,苏联洞穴工作者曾参加了在波兰、南斯拉夫、匈牙利、保加利亚及捷克举行的国际洞穴会议。1983年至1984年在埃塞俄比亚探了Sof Omar洞,并为1986年在第比利斯及苏呼米举行
仙桥洞属昆明市西山区所辖。它位于昆明市北西方向,距市区13公里。(见图) 原名羊厩洞(曾是山羊聚居的地方),悬壁上洞门大开,犹如一座迎客厅。进入洞内,往东南行走约300米,再折向东北行630米,达一能容百余人的石厅,继向东行930米止。洞内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石帘等甚为发育,千姿百态,奇景甚为壮观。据考,明代杰出地学家徐霞客曾在此洞考察了一天,并把目睹奇观写入《徐霞客游记》中。
通过对桂林地质构造和岩溶建造的研究,并对岩溶洼地、洞穴发育特征进行分析,认为它们在发生、发展上具有成生的内在联系,从而反映在时空方面具有特定的关系。 这些关系集中表现在岩溶洼地、洞穴是岩溶水沿断裂、裂隙溶蚀、侵蚀扩大、改造、堆积、再改造的结果。其规律性主要反映在方向性、等距性、继承性、成层性及形态关系等几个方面。 实践表明,研究岩溶发育规律,要对构造控制因素进行分析,必须从构造形迹鉴别入手,分析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