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英语课程注重学生的语言学习过程和方式。《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英语课程提倡采用既强调语言学习过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语言教学途径和方法,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在真实语境中语用语言的机会。英语课程应提供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英语学习资源,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现实生活中鲜活的英语学习资源,拓展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英语学科实践课程和实践活动通常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和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主题的方式组织进行。为完成某个项目或者任务,学生在一段时间内集中思考、琢磨、尝试、操作并反思同一主题。这种整体学习是一种更自然的学习状态,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得以激发,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将所学英语知识与实践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拓宽学科视野。英语学科实践课程和实践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是对课内教学有益的和必要的补充。
2015年初,北京市教委颁布了《北京市中小学英语学科教学改进意见》,指出积极培养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重要性,建议初中学段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运用等活动提升语言能力。”在这一背景下,北京市的广大初中教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和探索。薛桂兰老师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她的文章《初中英语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研发与实施》介绍了本校教师开发、构建和实施的以英语学科实践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不仅详细呈现了课程的主题设计、资源利用、实施途径和教学方法,还从师生两方面总结了英语学科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
为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学科教学改进意见,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突破教学模式,北京市于2016年开展了主题为“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的校内外实践”的优秀课堂教学设计征集和评选工作。推进过程中,初中英語学科将主题进一步细化为学科实践课程和实践活动,旨在引导教师梳理、研讨和破解相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重要问题和普遍困惑,保障英语学科实践课程和实践活动在课堂教学各关键环节的有效设计和实施,同时推出一批具有典型示范意义和不同教学风格的教学课例,促进教师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语言的实际运用,将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课程总目标扎扎实实地落实在每节课的教学中。
王老师的教学案例探索了在复习课中如何基于教材文本内容,充分利用课外学习资源,将学生的自主阅读、视听说课和主题班会有机结合,使课内英语学习内容和学生学校真实生活有效关联,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英语表达和交流的平台,体现了英语学习的拓展性和开放性,同时也使德育教育自然渗透其中。
陈嘉宁老师的英语配音实践课则充分利用了信息化教学资源和现代技术手段,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方式,开发英语听说类实践课程,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拓宽了英语实践形式,同时,也在如何提高学生运用语音语调知识提升口头表达能力的教学方面做了踏实而有效的探索。
英语学科实践课程和实践活动通常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和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主题的方式组织进行。为完成某个项目或者任务,学生在一段时间内集中思考、琢磨、尝试、操作并反思同一主题。这种整体学习是一种更自然的学习状态,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得以激发,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将所学英语知识与实践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拓宽学科视野。英语学科实践课程和实践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是对课内教学有益的和必要的补充。
2015年初,北京市教委颁布了《北京市中小学英语学科教学改进意见》,指出积极培养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重要性,建议初中学段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运用等活动提升语言能力。”在这一背景下,北京市的广大初中教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和探索。薛桂兰老师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她的文章《初中英语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研发与实施》介绍了本校教师开发、构建和实施的以英语学科实践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不仅详细呈现了课程的主题设计、资源利用、实施途径和教学方法,还从师生两方面总结了英语学科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
为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学科教学改进意见,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突破教学模式,北京市于2016年开展了主题为“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的校内外实践”的优秀课堂教学设计征集和评选工作。推进过程中,初中英語学科将主题进一步细化为学科实践课程和实践活动,旨在引导教师梳理、研讨和破解相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重要问题和普遍困惑,保障英语学科实践课程和实践活动在课堂教学各关键环节的有效设计和实施,同时推出一批具有典型示范意义和不同教学风格的教学课例,促进教师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语言的实际运用,将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课程总目标扎扎实实地落实在每节课的教学中。
王老师的教学案例探索了在复习课中如何基于教材文本内容,充分利用课外学习资源,将学生的自主阅读、视听说课和主题班会有机结合,使课内英语学习内容和学生学校真实生活有效关联,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英语表达和交流的平台,体现了英语学习的拓展性和开放性,同时也使德育教育自然渗透其中。
陈嘉宁老师的英语配音实践课则充分利用了信息化教学资源和现代技术手段,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方式,开发英语听说类实践课程,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拓宽了英语实践形式,同时,也在如何提高学生运用语音语调知识提升口头表达能力的教学方面做了踏实而有效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