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货币政策非对称性不但关系到货币政策工具的实施效果,还影响着货币政策方向的选择,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研究对我国货币政策的规划和执行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货币政策;非对称性;原因;应对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5.02.090
[中图分类号]F8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02-0120-01
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工具,为了对经济、社会发展予以调控,货币当局往往会调整时下的货币政策。当货币政策的作用正常发挥的条件下,扩展性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有刺激、推动的作用。相反,紧缩性货币政策对经济发展有抑制、阻碍作用。但是若对货币政策进行量化度量的话,扩张或紧缩政策幅度相同,却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等的影响。紧缩政策对经济发展的抑制作用要大于扩张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刺激作用,这就是货币政策效力的非对称性。
1 我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原因
1.1 企业产权上的差异
无论在治理结构,还是在产权上,国有企业的缺陷都十分明显,国有商业银行是其借贷的主要来源,即便企业长期处于亏损状态,企业也会照常运行,这种状态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种刚性的依赖,是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反观民营企业,即便自身的经营管理状态良好,但是碍于所有制的约束,国有商业银行在对其信贷支持力度也很小,民间融资、自有资本仍旧是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当国家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碍于所有制的约束,民营企业在资金支持上难以获得国有商业银行有效地帮扶,宽松货币政策的利好并不能被其享受到,故而不会提高民企的工资水平、员工规模,社会的总体收入水平的变化甚微,投资和消费增长比较小。当国家采取紧缩货币政策的时候,主要依靠民间借贷和自有资本的民营企业,受到民间借贷成本上升的影响,融资的难度大大增加,企业投资会逐渐萎缩,长此以往,企业的投资和消费就会减少。
1.2 地区经济结构的差异
二元经济结构仍旧是我国没有完全摆脱的桎梏,在金融安排上,城乡地区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当国家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时候,通过财富效应、资产负债表等难以体现农民收入的增加,政策所能带来的投资和消费的扩张不会很大;当国家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时候,正规金融机构会信贷收缩,而民间对资金的需求却仍旧很强烈,在这样的情况下,融资成本就会不断增加,且社会总投资也会向城市集中,农村地区获得的投资就会大幅减小。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紧缩性政策效力会增加,而扩张性政策效力会被削弱,这就是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一个引发原因。当国家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时候,由于西部地区融资困难,其往往会成为配给对象,投资拖长乏力,没有足够的经济启动动力,而东部地区融资更为便利,会直接从扩张政策中获益。当国家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时候,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资本发展、金融机构发展等方面都不是很好,一旦货币紧缩其受到的影响将会更加严重,而东部地区则靠着自身底蕴的支撑,货币减少程度会比较缓和。
1.3 投资驱动上的差异
当前,我国各级政府主要依靠投资来促进经济发展,银行信贷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资源的主要来源,而同样是融资平台,民间资本却难以得到银行信贷支持。当社会投资低迷、低通胀的情况下,如果向政府增加投资,所产生的正向信贷冲击,能够刺激社会投资的增加,引起价格回升和产出的增长;相反,如果政府减少投资,则总投资并不乏发生很大的变化。如果在社会投资高涨、高通胀的情况下,由于没有充足的公共投资,银行信贷不会对民间资本进行太大的支持,政府的投资也相对饱和。在这种情况下,正向信贷冲击对经济的提升作用不显著,而负向信贷冲击对地方政府投资的削弱作用却比较明显,民间投资也会受到较大的挤压。
1.4 出口导向型贸易影响
为了使出口增加更加显著,一般是通过正向人民币汇率冲击,刺激人民币购买力的提升,以技术外溢、成本推动等手段,影响产品的价格和产出;而在负向人民币汇率冲击下,出口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不足,并不会显著增加进口量,对产出和价格的影响比较微小。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出现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结果。
2 我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应对措施
2.1 合理配置金融资源
为了更好地完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结构,国家应该加大对西部的扶持,实现东部产业转移;在新区域规划中,加快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体化;大力发展农村和中西部经济,在企业产权改革上加大力度,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此外,还需要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广泛培育微观金融机构,提高农村地区金融供给,减少信贷约束对农村地区的影响。
2.2 科学选择政策工具
为了减轻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影响,应立足政策交互效应,对各种货币政策工具进行研究,谨慎选择政策操作工具,对工作使用的时机、范围进行科学地预测,结合个区域经济发展情况,采取政策工具的优化组合,发挥货币政策对经济的积极效应,加强政策调控的科学性,以便更好地达到预期政策目标。
2.3 协调汇率货币政策
大量实践表明,在高投资、高通胀时期,人民币汇率的升值性冲击会使得通胀在短期内出现滞后效应,导致明显的负向变动,对宏观经济的负向冲击要小于低投资和低通胀时期相应的政策效果。因此,在遵循可控性、主动性的前提下,国家应该适当地加快人民币升值的步伐,增加人民币汇率的弹性,通过这样的措施,缓解外汇占款长期带来的货币政策被动宽松。
3 结 语
货币政策是涉及经济全局的宏观政策,与财政政策、投资政策、分配政策和外资政策等关系密切,为此,必须实施综合配套措施才能保持币值稳定。本文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主要参考文献
[1]翟爱梅.基于GARCH模型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2).
[关键词]货币政策;非对称性;原因;应对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5.02.090
[中图分类号]F8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02-0120-01
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工具,为了对经济、社会发展予以调控,货币当局往往会调整时下的货币政策。当货币政策的作用正常发挥的条件下,扩展性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有刺激、推动的作用。相反,紧缩性货币政策对经济发展有抑制、阻碍作用。但是若对货币政策进行量化度量的话,扩张或紧缩政策幅度相同,却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等的影响。紧缩政策对经济发展的抑制作用要大于扩张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刺激作用,这就是货币政策效力的非对称性。
1 我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原因
1.1 企业产权上的差异
无论在治理结构,还是在产权上,国有企业的缺陷都十分明显,国有商业银行是其借贷的主要来源,即便企业长期处于亏损状态,企业也会照常运行,这种状态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种刚性的依赖,是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反观民营企业,即便自身的经营管理状态良好,但是碍于所有制的约束,国有商业银行在对其信贷支持力度也很小,民间融资、自有资本仍旧是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当国家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碍于所有制的约束,民营企业在资金支持上难以获得国有商业银行有效地帮扶,宽松货币政策的利好并不能被其享受到,故而不会提高民企的工资水平、员工规模,社会的总体收入水平的变化甚微,投资和消费增长比较小。当国家采取紧缩货币政策的时候,主要依靠民间借贷和自有资本的民营企业,受到民间借贷成本上升的影响,融资的难度大大增加,企业投资会逐渐萎缩,长此以往,企业的投资和消费就会减少。
1.2 地区经济结构的差异
二元经济结构仍旧是我国没有完全摆脱的桎梏,在金融安排上,城乡地区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当国家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时候,通过财富效应、资产负债表等难以体现农民收入的增加,政策所能带来的投资和消费的扩张不会很大;当国家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时候,正规金融机构会信贷收缩,而民间对资金的需求却仍旧很强烈,在这样的情况下,融资成本就会不断增加,且社会总投资也会向城市集中,农村地区获得的投资就会大幅减小。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紧缩性政策效力会增加,而扩张性政策效力会被削弱,这就是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一个引发原因。当国家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时候,由于西部地区融资困难,其往往会成为配给对象,投资拖长乏力,没有足够的经济启动动力,而东部地区融资更为便利,会直接从扩张政策中获益。当国家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时候,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资本发展、金融机构发展等方面都不是很好,一旦货币紧缩其受到的影响将会更加严重,而东部地区则靠着自身底蕴的支撑,货币减少程度会比较缓和。
1.3 投资驱动上的差异
当前,我国各级政府主要依靠投资来促进经济发展,银行信贷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资源的主要来源,而同样是融资平台,民间资本却难以得到银行信贷支持。当社会投资低迷、低通胀的情况下,如果向政府增加投资,所产生的正向信贷冲击,能够刺激社会投资的增加,引起价格回升和产出的增长;相反,如果政府减少投资,则总投资并不乏发生很大的变化。如果在社会投资高涨、高通胀的情况下,由于没有充足的公共投资,银行信贷不会对民间资本进行太大的支持,政府的投资也相对饱和。在这种情况下,正向信贷冲击对经济的提升作用不显著,而负向信贷冲击对地方政府投资的削弱作用却比较明显,民间投资也会受到较大的挤压。
1.4 出口导向型贸易影响
为了使出口增加更加显著,一般是通过正向人民币汇率冲击,刺激人民币购买力的提升,以技术外溢、成本推动等手段,影响产品的价格和产出;而在负向人民币汇率冲击下,出口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不足,并不会显著增加进口量,对产出和价格的影响比较微小。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出现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结果。
2 我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应对措施
2.1 合理配置金融资源
为了更好地完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结构,国家应该加大对西部的扶持,实现东部产业转移;在新区域规划中,加快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体化;大力发展农村和中西部经济,在企业产权改革上加大力度,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此外,还需要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广泛培育微观金融机构,提高农村地区金融供给,减少信贷约束对农村地区的影响。
2.2 科学选择政策工具
为了减轻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影响,应立足政策交互效应,对各种货币政策工具进行研究,谨慎选择政策操作工具,对工作使用的时机、范围进行科学地预测,结合个区域经济发展情况,采取政策工具的优化组合,发挥货币政策对经济的积极效应,加强政策调控的科学性,以便更好地达到预期政策目标。
2.3 协调汇率货币政策
大量实践表明,在高投资、高通胀时期,人民币汇率的升值性冲击会使得通胀在短期内出现滞后效应,导致明显的负向变动,对宏观经济的负向冲击要小于低投资和低通胀时期相应的政策效果。因此,在遵循可控性、主动性的前提下,国家应该适当地加快人民币升值的步伐,增加人民币汇率的弹性,通过这样的措施,缓解外汇占款长期带来的货币政策被动宽松。
3 结 语
货币政策是涉及经济全局的宏观政策,与财政政策、投资政策、分配政策和外资政策等关系密切,为此,必须实施综合配套措施才能保持币值稳定。本文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主要参考文献
[1]翟爱梅.基于GARCH模型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2).